ZD6-系列电动转辙机.doc
《ZD6-系列电动转辙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D6-系列电动转辙机.doc(1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ZD6-系列电动转辙机第一章第一章 ZD6 系列电动转辙机第一节 ZD6 系列电动转辙机结构电动转辙机作为电气集中站场的主要控制设备之一,在全路得到广泛的应用。ZD6系列电动转辙机在我国应用的较多。在现场,道岔转换设备运用一定时间后,由于可动部分的磨耗及电气元部件的老化等一系列物理的变化,会引起器材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变化,引发器材故障,严重时会危及行车安全。而器材机
2、械特性和电气特性的变化,仅依靠现场日常养护维修是难以修复的,必须对这类设备按周期或运用状态实行入所修,对其进行整修、补强和恢复工作,以保证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符合技术标准,保证信号设备安全可靠、不间断地运用。下面以 ZD6-A 型电动转辙机为例进行讲解。ZD6 系列电动转辙机入所修周期一般为 5 10 年,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可具体制定。 一、电动转辙机的用途及主要技术指标(一)电动转辙机的用途电动转辙机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后牵引转换道岔,改变道岔开通位置,在牵引道岔尖轨或可动部分与基本轨密贴后,将道岔锁闭在规定位置,并给出道岔开通位置状态。电动转辙机主要完成转换道岔的功能。(二)ZD6 系列电动
3、转辙机主要技术指标1. 工作环境:(1)环境温度为 -40 +60 ;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0%( +25 )。(2)周围环境中无发生爆炸危险,无足以腐蚀金属以及破坏绝缘的有害气体或导电尘埃。2. 转辙机接通电源后的动作过程应符合下列程序:(1)切断原表示电路;(2)解锁道岔;(3)转换道岔;(4)锁闭道岔;(5)接通新表示电路。3. ZD6 系列电动转辙机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11。由表 11 可知,ZD6 系列电动转辙机,根据对道岔的保护方式分为可挤型和不可挤型;根据对道岔的锁闭方式分为单锁闭和双锁闭。对于单锁闭的电动转辙机(A,J)其表示杆采用双片结构,单片与接头铁连接,单片承担作用力。对于双
4、锁闭的电动转辙机(D,F),采用锁闭表示杆,前部为实心方棒体,与接头铁连接,后部可调整。对于不可挤电动转辙机(E),采用的锁闭表示杆为双片结构,双片同时与接头铁连接,双片同时承受作用力。ZD6 系列电动转辙机包括可挤型、不可挤型和适应双机牵引方式的不同产品。4. 安装尺寸:360mm 610mm,422mm;产品动作杆及表示杆的中心距离底脚基面高 50mm。 二、ZD6 系列电动转辙机主要结构ZD6 系列电动转辙机由电动机、减速器、自动开闭器、主轴、动作杆、表示杆、移位接触器、底壳及机盖等组成,其结构外形图如图 11 所示。底壳是 ZD6 系列电动转辙机的基础部件,电动转辙机的主要零部件都固定
5、在底壳上。ZD6 系列电动转辙机的底壳有D、E、F 三种类型。其中 E、F 型为 E、F 型电动转辙机专用(E型底壳两侧有明显的凸台,F 型底壳有两个挡桩安装孔),其他型号电动转辙机均用 D 型底壳。ZD6 系列电动转辙机原来采用三线制道岔控制电路,其直流电动机的定子激磁线圈和转子线圈是串联的串激电动机,向定位和向反位转换均使用定子两个线圈。调换方向是靠安设在现场的转极继电器完成。为了减少故障和维修工作量,取消转极继电器,1981 年开始采用四线制道岔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动机的定子线圈按定、反位分开使用。由于电机效率有所降低,转换时间增加到了 3.8 s。这就是 1981 年开始生产,1983
6、年定型的 ZD6-A165/250 型电动转辙机。ZD6 系列电动转辙机的减速器、自动开闭器及主轴等部分可以单独装卸,互不影响,以便检修。其中减速器和自动开闭器的底脚都开有定向槽,以保证它们固定在底壳内时,与主轴的中心线轴向同心,安装后不需要调整其左右位置。 三、ZD6 系列电动转辙机的修配技术标准电动转辙机入所修应按照铁运200014号文件及铁道部有关文件规定的电动转辙机技术标准和产品说明书整修和验收。为了提高设备周期运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修配所可以根据各自具体条件制定本所的检修作业程序、工艺规程及内控技术标准,但标准不得低于铁道部标准,并不得与铁道部标准相抵触。第二节 ZD6 系列电动转辙
7、机入所修一、 修前检查 修前检查应执行以下作业程序:外观检查手摇检查通电试验(根据条件)填写记录。(一)转辙机外观检查1. 检查底壳、机盖、防护管套是否齐全。2. 底壳有无破损、金属裂纹。3. 机盖有无变形,开启是否灵活。4. 机体内部零部件是否齐全,有无明显损伤及其他异状。5. 检查转辙机编号、减速器编号、直流电动机编号是否与本机履历卡相符。(二)转辙机手摇检查1. 主轴旋转过程中完成电路转换、机械的解锁、转换,锁闭全过程动作是否正常。2. 主轴窜动是否超差。3. 锁闭齿轮启动齿与齿条块削尖齿缺槽两侧间隙是否符合规定。4. 锁闭齿轮圆弧与齿条块削尖齿圆弧磨耗程度。5. 挤切装置检查。6. 表
8、示杆、动作杆与方孔套、圆孔套磨耗情况,表示杆推或拉是否灵活。7. 齿条块与底壳,与动作杆配合关系。8. 移位接触器动作是否正常。9. 动接点打入静接点组后用手扳动动接点,检查旷动量是否超标。10. 拐轴与拐轴孔,与左右支架孔配合情况。11. 速动爪落下和抬起距速动片缺口、弧面间隙。12. 滚轮转动是否顺利,落下是否打底。13. 速动片与启动片之间的间隙。14. 减速器输入轴窜动。15. 电气元件绝缘测试。16. 电动机炭刷磨耗情况。17. 换向器运用质量。(三)通电试验(根据条件可做)在电动转辙机综合测试台上进行负载力、噪声、转换时间、工作和故障电流、电动机火花等检查试验。(四)填写记录将检查
9、测试结果分别填入入所修修前检查记录卡片内。 二、 整机分解修前检查提供了转辙机机械、电气性能数据,要恢复设计性能和原几何形状,必须进行整机分解、脱漆、清洗,以利于磨耗部位的检测整修。整机分解作业程序如下:1. 开启机盖。将机盖与底壳连接的弯头螺栓上垫圈和开口销取下来,卸下机盖并取出盘根橡胶条。2. 卸电机:(1)用螺丝刀取出电机罩与底壳连接的 4 个紧固螺栓,卸下电机罩。(2)用活扳手由端子座上取下电机引线。(3)用螺丝刀取出直流电机与减速器联接的 4 个安装螺栓,卸下直流电机。3. 卸减速器。用套筒扳手或专用工具取出减速器与底壳的 4 个安装螺栓,将减速器向上或向外移动,使其输出轴轴端脱离启
10、动片之后由机内取出。4. 卸自动开闭器。用套筒扳手或专用工具取出自动开闭器与底壳的 4 个安装螺栓,由机内取出自动开闭器,然后取出表示杆。5. 取出表示杆。6. 卸主轴:(1)利用六角套筒扳手卸下堵轴板。(2)利用卸轴器由底壳的一端抽出主轴,为了使主轴能顺利地退出底壳的端壁,抽出主轴时应将止挡栓转至其出入口的位置,并保持齿条块应停放在相应位置。7. 卸动作杆、齿条块:(1) 利 用 六 角 套 筒 组 成 X2358.20.00、扳 手 把X2358.20.02 或螺丝刀,将齿条块上两个螺堵取出,将扳手把X2358.20.02M5 一端拧入挤切销螺孔,拔出挤切销,抽出动作杆。(2)卸下齿条块。
11、有时联接齿条块和动作杆的两挤切销被先后挤断并未被取出,可利用六角套筒扳把上的 M5 螺杆拧入其螺孔内拔出 18mm 的一段;该销 12 的一段,可利用手摇把向左(或右)移动齿条块,将它露在齿条块的两端之外,再旋转动作杆约 1/3 周,仍利用上述扳手把通过动作杆上的 A 孔将12 段顶出,亦可不作旋转而利用直径约 1mm 的铁线穿过12 段中心的小孔,从上方钩出。8. 卸移位接触器。用活扳手或棘轮扳手取出移位接触器与底壳壁紧固螺钉,卸下移位接触器。9. 用活扳手、螺丝刀卸下底壳壁上配件。10. 用螺丝刀取出圆孔套、方孔套、防护套筒及底壳紧固螺钉,使其与底壳分离。第三节 ZD6 系列电动转辙机部件
12、整修一、 机体整修 机体部分包括底壳、机盖、堵孔板组、线卡等机件。(一)底壳整修底壳由灰铸铁 HT15-33 铸成。为了检查底壳运用质量,必须对底壳进行脱漆处理,使金属表面全部裸露,以便检查测试。(二)机盖整修转辙机机盖采用 3mm 厚钢板压制、焊接而成,由于机盖在设计时选用材料强度较高,机盖在底壳上覆盖后,扣合深度达 25mm,四周还有防尘密封条,所以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良好的防水、防尘性能。机盖应平整无变形,为提高其防腐蚀性,可将其镀锌。(三)堵孔板组堵孔板组由隔管、开关轴、连接板、堵孔板、密封垫等组成。使用一个周期后,密封垫等一般会老化变形,整修时应更换新件。堵孔板上的密封垫一般为圆形平
13、板橡胶垫或碗形密封堵,最好采用碗形密封堵,以提高密封效果。(四)方孔套、圆孔套、罩筒等方孔套、圆孔套、罩筒起着支承、定位、润滑和防护动作杆、表示杆的作用。方孔套、圆孔套、罩筒经脱漆处理后应用目测或放大镜检查其是否有金属裂纹。在确认无金属裂纹后用 0.02mm 精度的游标卡尺或专用塞规测其尺寸,当测得尺寸与动作杆、表示杆配合间隙大于 0.5 mm 时,应更换新品。罩筒漏水孔应畅通,安装时孔朝下。 二、 直流电动机整修ZD6 系列电动转辙机所采用的直流电动机属短时工作制直流串激可逆电动机,其转速与转矩能够跟随负荷轻重变化。它的结构、工作特性和电气性能满足 ZD6 系列电动转辙机使用要求。电动机由定
14、子、转子及前后端盖等部件组成。(一)电气特性1. 电动机为串激可逆、短时工作制,在正常的试验大气压条件下,其主要技术特性符合表 12 的规定。表 12 ZD6 系列直流电动机主要技术特性2. 电动机的温升要求:当电动机在额定电压(160 V),1.5 倍工作电流(3.0A),+60 环境温度条件下,一次通电15min 后绕组温升应不超过 75(用电阻法测量)。温升试验后,各部分不得有异状,并能正常使用,或在 +40 环境温度条件 下 试 验,一 次 通 电 3.0 A,20 min 后 绕 组 温 升 不 超过 95 。3. 炭刷与换向器接触面应不少于炭刷面积的 3/4,其换向火花不超过 3/
15、2 级火花等级规定:火花程度为炭刷边缘大部分(大于 1/2 刷边长)有连续的较稀的颗粒状火花光,其换向器及炭刷的状态规定为在换向器上有黑痕,但不发展,用清洗剂擦其表面即能除去,同时在炭刷上有轻微灼痕。4. 定子、转子电气参数见表 13。(二)修前检查1. 外观检查(1)外观检查主要检查直流电动机部件是否齐全,有无金属裂纹,引线有无破损、老化、线环是否完好,引线编号是否清楚,电动机编号与原记录是否相符。(2)电动机齿轮磨耗是否超限,齿形是否完整。(3)电动机轴轴向窜动、径向跳动是否超限。(4)用手转动电动机轴,检查转子转动是否正常。(5)用万用表或其他仪器仪表检查电动机绕组短路、断路、接地情况。
16、2. 通电试验(1)电动机在额定负载、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情况下其功率、转速和转矩是否超标。(2)电动机火花是否符合标准。(3)电动机运转有无异常噪声。(4)电动机温升是否超标。(三)直流电动机部件整修首先将电动机分解清洗(用专用工具、拆卸齿轮及端盖)后整修。1. 小齿轮的整修小齿轮是直流电动机与转辙机减速器的连接件,小齿轮将直流电动机的转速、转矩、功率传递给转辙机,完成道岔的定、反位转换。齿形标准:无局部变形。出现局部变形,可用油石修整,其安装孔符合10+0.016mm。2. 转子的整修转子(电枢)是直流电动机的主要部件,它包括一个叠片的铁心,上面有 15 个直槽,其中嵌有 30 个绕组,铁心
17、紧压在轴上,同一轴上装有一只换向器,轴的两端相应位置装有两只轴承。转子整修包括轴承检测,转子轴的修整,换向器的修整,绕组接地、断路、短路的检查修整,以及为防止转子绕组引线至换向器焊接处断线所采取的工艺改进。(1) 轴承的整修直流电动机转子采用两个支承点。轴承转动形式是内圈转动,轴 承 承 受 径 向 载 荷。该 轴 承 的 工 作 容 量 系 数 C 是7100,容许静载荷 260 kg,每分钟极限转数(脂润滑)20000转,重 量 仅 0.037 kg,其 几 何 尺 寸 外 径32 mm,内 圈 孔 径12mm,宽度为10mm。清洗后的轴承必须做认真检查,其常见缺陷有:破裂、锈蚀、珠痕、变
18、色、剥离麻点、卡阻、过量旷动等。造成上述缺陷的原因,诸如:运行中的轴承随着时间的增长,负荷性质的变化,外界病害、轴承进入异物,又由于接触应力反复作用致使滚动体或滚道上出现疲劳剥伤。轴承间隙过大会降低转子和定子间的同心度,引起间隙中磁场分布不均匀,使电动机工作性能不稳定。轴承间隙过大,还会使转子振动加剧,引起炭刷火花过大、转速下降、转子轴向窜动量及径向跳动量加大。剥离、麻点致使轴承噪声增大,甚至卡阻。检查轴承时可用手捏住轴承内环,扳动或转动外环,判断轴承的间隙是否过大,也可以快速转动轴承外环,仔细听其声响,如果此时噪声较大,且外环转动时摆动较大,可判断该轴承间隙过大,用手转动轴承,手感遇阻,此时
19、就用清洗剂反复清洗,如手感阻力仍存,说明滚动体或滚道出现锈蚀或疲劳剥伤,用放大镜仔细观查轴承应无裂纹、锈蚀、珠痕、变色、剥离、麻点,对间隙过大或影响正常运转的轴承应给予更换(装卸采用专用机具压入)。(2) 换向器的整修换向器常见故障有: 换向片接地换向片中,一片或多片换向器铁心和电机轴接触,即为换向片接地。换向片接地很容易找出,因为往往在接地处,有较大的孔洞发生,而且云母片一部分被烧去。检测换向器是否接地亦可将可疑换向片上的引线烫开,用万用表的一只表笔固定在转子轴上,另一只表笔逐个与换向片接触,如果在某一片表针偏转说明该片已接地,接地换向器应换新件。 换向片短路换向片间短路,一般因高热而变色,
20、比较容易寻出,也可以用数字万用表测量。测量时,将表笔放在一片换向片上,另一只表笔置于相邻的一片上,此时片间电阻约 0.7 左右。若换向器短路应换新件。(3) 转子绕组的整修 转子短路直流电动机频繁使用,其转子绕组会老化,引起启动电流或故障电流过高,导致绕组绝缘击穿。转子短路可用直流电桥、数字欧姆表或用电压表借助外加在绕组电路中的电压进行查找,也可以用开口变压器通电与转子绕组产生磁感应的方法判断查找。转子绕组单匝在常温下电阻约为 0.7 0.1,用直流电桥或数字欧姆表两测试棒沿铜排逐点测量各单匝绕组电阻值,在换向器相邻两片间,正常情况下测量阻值应为0.7 0.1,如发现电阻值过小或接近于零,那么
21、被测线圈即可判断为短路。用电压表借助外加直流电源查找短路故障。在绕组电路中加适当的直流电压,用毫伏电压表对换向片逐个进行测量。如果测得电压值最低,则说明该线圈发生短路,如图 12 所示。 转子断路转子断路,可能由于换向片和引线连接不良,或绕组内部断线。这两种情况都可使换向器火花增大,换向片有烧坏的痕迹。查找此类故障时一定要仔细检查换向片边缘有无烧损的痕迹。查到有烧损的换向片后,把焊在换向片上的线圈烙开,用万用表测量线圈有无断路。3. 炭刷的整修炭刷(或新更换炭刷)与换向器接触的圆弧面不相符合将发生较大火花。为提高导电率,减少换向器火花,炭刷(或新更换炭刷)与换向器的接触面不少于 80% 左右,
22、因此炭刷应做研磨处理。研磨可在专用机具上进行,研磨后的炭刷与换向器接触面不少于炭刷面积的 3/4。炭刷应满足在额定电压、额定负载下换向,火花应不超过 3/2 级(即轻微火花)。更换炭刷以后,要及时调整弹簧压力,使每只炭刷压力基本均匀,以免引起电流分布不均。4. 组装直流电机组装程序为:转子装轴承固定定子装转子压端盖装炭刷装齿轮。组装应做到:用专用机具压入轴承,并注入润滑脂。磁极螺栓紧固,两磁极间为 61+0.046mm。用内径百分尺测量。转子转动灵活不扫膛,轴向窜动量小于或等于 0.4 mm,若窜动量大,可在端盖上加装紫铜垫。炭刷长大于或等于 13mm,用专用机具压入齿轮,不松动。编号书写清晰
23、。5. 耐压试验对于重新下线和做绝缘处理的电动机,要做工频耐压试验,以检查绕组间及对机壳间的绝缘强度,试验电压的频率为50Hz,波形为正弦波,电压值为 1000V,时间 1min,此时电动机和线圈绝缘不被击穿或无闪络现象为合格。操作程序是:将试验电压的一端接被测线圈,另一端接地(接电机机壳),其余不试的线圈均需接地,试压时要均匀升压,从试验电压的半值升到全值,时间以 10 15s为宜,然后保持 1min。试验完毕应均匀降压,待电压降到全值的一半以下时,再切断电源,然后将被测绕组对地进行放电。6. 负载试验负载试验是在额定电压、额定负载条件下测试电动机换向器火花应符合技术标准,转速、转矩、功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ZD6 系列 电动转辙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