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教案(苏教).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教案(苏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教案(苏教).doc(10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教案(苏教)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一课时 铝土矿的提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铝在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2了解铝的存在、物理性质和用途;3掌握铝的冶炼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思考与交流,实验和观察,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初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培养敢于质疑、勇于
2、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2通过实验现象的推理分析,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由表及里,以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安排与他人合作完成布置的探究活动与任务,培养主动参与交流、团队合作的精【教学重难点】氧化铝的两性【教学设计】教师:故事导入(在19世纪中期,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拿破仑三世,珍藏着一套铝制的餐具,平时舍不得用,直到国宴时才拿出来炫耀一翻,而元素周期表的创始人门捷列夫在受到英国皇家学会的表彰时,得到的却是一只铝杯,为什么拿破仑没有珍藏金制的餐具而门捷列夫没有给奖励一只金杯呢?其实在当时铝的冶炼相
3、当的困难,从而导致了铝的价格相当的昂贵,甚至都超过了黄金,直到1886年电解法制铝工艺的发明,才使得铝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得以迅速普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从铝土矿中提取铝)板书:从铝土矿中提取铝教师:投影: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图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图,找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然后找出次多的元素,然后找出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排布。学生:观察图表,回答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和次多的元素,然后回答出了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多少排布。教师:投影: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AlFeCaNa教师:铝在地壳中是最多的金属元素,为什么可被人们所利用的铝很少呢?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得出结论:铝
4、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的铝大多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教师:我们今天需要制得的铝是单质态的铝,由于铝土矿是地壳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之一,因此我们采用铝土矿作为提取铝的原料。教师:投影:铝土矿的图片学生:观察。教师:我们来认识铝土矿,铝土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铝,还有少量的氧化铁和二氧化硅等杂质。学生:观察,倾听。教师:请同学们阅读62页,图3-2 从铝土矿制备铝的工艺流程,思考该工艺分几步进行,每一步的操作作用是什么?学生:阅读,思考后讨论教师:板书从铝土矿制备铝的工艺流程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得出该反应分六步进行教师:投影:溶解:Al2O3+2NaOH=2NaAlO2+H2O教师:讲解,我们这
5、里溶解Al2O3用的是碱,生成了一种钠盐和水,我们把它叫做偏铝酸钠,Al2O3是碱性氧化物,我们在初中就学过,碱性氧化物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Al2O3当然也不例外,我们把这种既可以和酸反应有可以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两性氧化物。学生:倾听教师:板书 两性氧化物学生:记笔记教师:投影:过滤:除去杂质酸化: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过滤:保留氢氧化铝灼烧:2Al(OH)3 Al2O3+3H2O电解:2Al2O34Al+3O2教师:讲解,其实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大约是两千摄氏度,直到1886年霍尔在氧化铝中加入了一种物质,叫做冰晶石的物质,才使得氧化铝的
6、熔融温度大大的降低下来,使得电解法制铝工艺能够成功的得以实现。学生:倾听。教师:回顾该工艺流程哪些反应可以转化成离子反应方程式?学生:回忆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必要条件,得出在溶解和酸化两步操作中涉及的反应可以转化为离子反应方程式教师:上述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学生:回忆,思考。得出电解这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教师:在人们成功制得单质态铝以后,铝和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成合金我们把它称之为铝合金。教师:投影:铝合金的特点1、密度小2、强度高3、塑性好4、制造工艺简单5、成本低6、抗腐蚀力强学生:观看投影教师:由于铝合金有这么多特点,这就决定了它在我们生活、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投影:(炊具、飞
7、机、神州六号等图片)讲解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学生:观看作业:P67-68.1.8第二课时 铝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铝片的外观,知道铝是一种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的金属2通过铝在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掌握铝与浓酸的反应规律3通过铝与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掌握铝与酸和碱的反应规律过程与方法1学习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探究方法;2通过铝与浓硫酸、浓硝酸反应以及铝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现象的探讨,了解对比这一重要科学方法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的应用3通过实验现象的推理分析,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由表及里,以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亲自实验或观看演示实验,进一步认识
8、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通过安排与他人合作完成布置的探究活动与任务,培养主动参与交流、团队合作的精神;3通过实验或观察或找出金属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难点】 铝的钝化性质【教学设计】教师:现在我们已经成功得制得了单质铝,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铝应该比铁活泼?为什么单质铁在空气中会生锈,而铝却没有生锈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先思考下这个问题学生:倾听,思考,交流教师:投影,取一段铝片,观察其表面的颜色。将铝片部分浸入4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观察颜色变化。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教师:引导,
9、铝暴露在空气中,空气中有氧气,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一层氧化物保护膜,将铝片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会怎样啊?学生:铝表面会变得光亮,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和氧化铝反应,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教师:现在我们就来探究铝的性质,进行第一组探究实验,在实验之前我们要把铝片打磨下,主要是为了除去氧化膜。教师:投影 将两段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分别放入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分别加入浓硝酸、浓硫酸各3mL,对比观察实验现象。学生:观察,思考教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没有现象教师:由此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学生:铝与浓硝酸、浓硫酸不反应教师:解释,铝与到浓酸,会在铝的表面反应生成一层氧化物保护膜,使得反应不能够再继续进
10、行下去,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钝化。学生:倾听,思考,记录。教师:下面我们进行铝的第二组性质探究实验教师:投影 将两段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分别放入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分别加入6molL-1盐酸、 6molL-1氢氧化钠溶液各3mL,对比观察实验现象。教师:下面这组实验我请两位同学上来做,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学生:进行实验(其他同学观察)教师:请你们看到现象时,注意观察下对方试管内的实验现象,然后告诉大家学生:铝条溶解,产生气泡教师: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铝和盐酸及氢氧化钠都反应教师:讲解 2Al+6HCl= 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学生:倾
11、听教师:结合上面的两组实验,请大家思考下面两个具有挑战的问题教师:投影 1.和你所熟悉的其他金属相比,铝的性质有何不同? 学生:铝能与碱溶液作用放出氢气;铝放入浓硫酸、浓硝酸中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教师:2.分析上述反应中铝化合价的变化,标明铝得失电子的情况,说明氧化剂、还原剂。 学生:第一个反应铝的化合价升高,2molAl失去6mol电子,氧化剂是HCl还原剂是Al。 第二个反应铝的化合价升高,2molAl失去6mol电子,氧化剂是NaOH和H2O,还原剂是Al。教师:讲解 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质上是分两步进行的教师:投影 第一步:2Al+6H2O= 2Al(OH)3+3H2 第二步:Al(
12、OH)3+NaOH=NaAlO2+2H2O失 6e- 总方程式: 2Al+2NaOH+6H2O=2NaAlO2+ 4H2O +3H2学生:观看,记录教师:从反应的实质我们可知道,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中,氧化剂并非NaOH和H2O而是H2O。学生:倾听教师:由于铝具有强的还原性以及铝转化为氧化铝时能放出大量的热的性质,这使得它在工业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倾听教师:投影 工业上常用铝粉来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学生:观看教师:我们把这这类反应叫做铝热反应,工人师傅在焊接铁轨时常将铝粉和氧化铁混合后点燃,由于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置换出来的铁以熔融态形式流出。让熔融的铁流入铁轨的缝隙,冷却后就将铁轨粘在一起
13、了。教师:投影 2Al+ Fe2O3学生:观看,记录教师:发生铝热反应,常见的铝热剂还有很多教师: 投影 铝热剂:铝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Fe2O3、FeO、Fe3O4、V2O5、Cr2O3、MnO2)组成的混合物。学生:观看,记录习题练习:见投影作业设计:课本P67-68.2.3.7第三课时 制取氢氧化铝的实验探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氢氧化铝的性质,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2知道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3掌握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学习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探究方法;2通过相关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3通过实验现象的推理分析,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由表
14、及里,以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亲自实验,进一步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通过安排与他人合作完成布置的探究活动与任务,培养主动参与交流、团队合作的精神;3通过实验,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设计】教师:(创设情景)复分解反应是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的一种化学反应类型。(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复分解反应条件是什么?学生:回忆并口头回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气体、水或难电离物质。教师:(创设情景)现有2mol.L- 氯化铝溶液、6mol.L-氨水、6mol.L-氢氧化钠溶液,请制备少量氢氧化铝。(提出
15、问题)根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请你利用所给仪器和药品设计制备氢氧化铝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制备方案,并按照各组的设计进行操作,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设计方案、操作顺序和实验现象: (1) 向2mol.L-氯化铝溶液中滴加6mol.L-氢氧化钠溶液。现象:出现白色絮状沉淀,氢氧化钠过量沉淀溶解。(2) 操作过程与(1)相反,现象:开始没有明显现象,后来白色絮状沉淀。(3) 向2mol.L-氯化铝溶液中滴加6mol.L-氨水。现象:出现白色絮状沉淀,氢氧化钠过量沉淀溶解,氨水过量沉淀不溶解(4) 操作过程与(3)相反。现象与(3)一样教师:(提出问
16、题)通过实验,选择制备氢氧化铝的最佳方案。学生:(各组交流实验方案,选择制备氢氧化铝的最佳方案。)从容易控制反应的角度,可选择实验(2)与(3)来制备氢氧化铝习题练习:见投影 作业设计:课本P68.4.5.6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二单元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了解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了解铁、铜的物理性质及用途2.掌握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铁、铜制品及其资料的收集和课堂表述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能准确表述有关信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
17、意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2.在“实验反思再实验再反思”的过程中体验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技能。3.通过问题讨论的过程,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精神。二、重点难点重点:铁、铜的化学性质、Fe2+与Fe3+的相互转化难点:Fe2+与Fe3+的相互转化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准备实验仪器、药品及制作课件2.了解学生已知的知识结构,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准备:1.搜集与铁、铜有关的物品或资料,了解它们的用途2.回顾金属的通性四、课时安排(4课时)五、教学过程第课时一、 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导入新课日常生活中除铝外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什么?1铁、铜的用途及物理性质创设情景
18、(1)教师引导:搜集身边与铁、铜有关的物品或资料,了解它们的用途。(2)教师介绍自然界中铁、铜的发现和应用的故事。(3)教师展示:抛光铁片、铜片、磁铁及各种铁、铜矿石。提出问题 为什么地球上只存在少量单质铜,而铁的单质只存在于陨石中?学生活动(1)搜集物品或资料,积极思考做答。(2)思考、讨论故事中的有关问题。(3)通过观察说出铁铜的物理性质。教师讲解 铁、铜在地球上主要已化合态的矿物形式存在,铁比铜活泼。2铁、铜的冶炼创设情景(1)教师介绍我国湿法炼铜的古代化学史。(2)提供学生药品(铁粉、氯化铜溶液),模拟湿法炼铜。提出问题(1)你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理解古代湿法炼铜的原理吗?(2)你怎
19、样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如何?(3)你能设计出从化合态铁、铜转化为游离态的其它方法吗?学生活动(1)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来解释炼铜的原理。(2)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观察、记录现象。(3)小组讨论其它炼铜、炼铁的方法。(4)通过教材了解更多炼铜、炼铁的方法和工艺。归纳总结(1)湿法炼铜的原理:Fe + Cu2+ = Fe2+ + Cu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来分析:铁是还原剂,将铜置换出来。(2)实验现象:银白色的铁丝上附着了一层红色的铜。(3)从铁、铜的化合物中提取铁、铜的可能途径:H2+ CuO= Cu+ H2OCO+ CuO= Cu+ CO22Al+Fe2O3=Al2O3+2Fe第2课时二、 铁
20、、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1.铁的化学性质提出问题(1)质疑:铁的活泼性如何?用什么做判断依据?(2)举出日常生活中能说明铁是较活泼的金属的例子。(3)你曾经还学过铁的哪些化学性质?学生活动(1)分析得出: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与Na、Mg、Al、Cu比较得出结论。(2)回忆并回答:与Cl2、O2、盐酸(稀硫酸)、CuSO4溶液反应。教师讲解铁的化学性质:铁是较活泼的金属(或中等活泼金属)表现为还原性。(1)与非金属反应Cl2足量:3Cl2 + 2FeBr2=2FeCl3 +2Br2铁生锈(铁在潮湿空气中被腐蚀生成Fe2O3) 2Fe + 3Cl2 = 2FeCl32Fe + 3Br2 = 2F
21、eBr3 还原性:Fe2+Br 点燃Cl2不足:3Cl2 + 6FeBr2=2FeCl3 + 4FeBr323 3Fe + 2O2 = Fe3O4(Fe()占 Fe()占 ) Fe + S= FeS 氧化性强弱关系:Cl2 Br2 O2 S(2)与酸反应:非强氧性的酸:Fe + 2H+ = Fe2+ + H2强氧性的酸(浓H2SO4、HNO3): a.常温下钝化(浓H2SO4、浓HNO3用铁制容器盛装)b.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Fe()(专题4会学)(3)与盐溶液反应:(1) Fe + Cu2+ = Fe2+ + Cu (2) Fe + 2Fe3+ = 3Fe2+ 1.铜的化学性质创设情景从金属的
22、通性入手分析铜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有哪些?提出问题(1)你曾经还学过铜的哪些化学性质?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2)参照Fe与非金属反应试写出Cu与非金属(Cl2、S)反应的方程式并标出产物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强调:Cu与 S反应生成Cu2S。(3)铜能否和非强氧化性的酸(盐酸、稀硫酸)反应?原因? 教师指出:铜在一定条件下能和强氧化性的酸(浓硫酸、硝酸)反应生成Cu()(专题4会学到)。(4)指导实验:将铜粉投入到FeCl3溶液,有什么现象?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写出离子方程式(应用: FeCl3 溶液与铜反应制作印刷电路板)。学生活动(1)回忆旧知识,积极回答问题,写出反应的方程式(2)分组实验:将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矿物 基础 材料 教案 苏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