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基础》实验指导书.doc
《《摄影艺术基础》实验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艺术基础》实验指导书.doc(10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摄影艺术基础实验指导书风光摄影实验指导书摄影艺术基础实 验 指 导 书王玲 编适用专业: 教育、小教 新闻与传媒学院2010年8月实验一:镜头焦距的运用1实验原理一般意义上说,镜头的视角大小由镜头的焦距决定,目前普通的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大致从6mm起,直至400mm左右,这其中还不包含十分专业的超长焦距的镜头。为了充分体验镜头焦距所带来的视角变化,就有必要通过实践活动
2、来加深对此的理解与认识。在实践中,主要体验三类镜头的拍摄效果,它们是标准镜头、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由于镜头的视角事实上还与画幅对角线的长度有关,所以在实践之前,应该首先了解你所持有的数码相机CCD芯片的尺寸,然后分别确认标准镜头、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的焦距长度,再根据这些焦距进行拍摄实验。2实验要求与注意事项标准镜头是指焦距长度接近相机画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其视场角50。所以,画幅不同的相机,标准镜头的焦距也就不同。长焦镜头的焦距跨度较大,本实验要求尽量采用不同长度的长焦,对同一景物分别拍摄,并注意对比它们之间的差异。在本实验中应注意下列事项:第一,长焦镜头一般用于摄距较远而又需要较大图像的情况
3、,同时它的视角较小;第二,长焦镜头通常较为沉重,因此,利用长焦镜头拍摄时一定要使用三脚架,尤其是摄影新手;第三,长焦镜头由于摄距可以较远,因此,不太容易干扰被摄对象,在人物拍摄中有利于抢拍较为生动的瞬间表情。第四,要能够充分利用长焦镜头的基本特性为画面的主题服务,如短景深、短纵深等,而不是一味将其看作长焦镜头的缺陷。当然,如果这些特征确实成为画面表现的障碍,就要注意避免和弱化。广角镜头的焦距变化跨度通常并不大,本实验要求针对同一被摄物体在相同拍摄距离下,以两种广角范围内的焦距进行拍摄。并依据上述关于广角镜头的特点,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在实验过程应注意下列事项:第一,由于广角镜头视角较大,一方面
4、,它可以包涵比较丰富的景物;另一方面,在取景时应注意不要让与主题表现无关的杂乱景物进入画面;第二,广角镜头通常自身重量较轻,因此有利于手持相机并近距离拍摄,这对于抢拍人物丰富的表情变化是一个有利因素;第三,利用广角镜头拍摄时,要注意场景内光线强度的均匀性。尤其在使用小功率闪光灯补光时,由于闪光涵盖力有限,会造成视场中心明亮而四周晦暗的不良后果。第四,广角镜头的基本特征与长焦相对立,在摄影创作中要有效利用其特性为表现主题。并注意回避诸如畸变等不利因素。作业内容:标准镜头拍摄作业粘贴作业处作业内容:长焦镜头拍摄作业粘贴作业处作业内容:广角镜头拍摄作业粘贴作业处 得分 实验二光圈运用技术1实验原理第
5、一,光圈的实际开孔大小与光圈的指数大小成反比,也就是数字越小,表示开孔的孔径就越大,口语中说使用大小光圈拍摄是表示实际开孔的大小;第二,相邻两个光圈系数的开孔面积相差一倍,单位时间内进入镜头的光通量也就相差一倍。如F8比F5.6的光孔面积小一倍,进入到相机内的光线也就少一半。光圈的调节可介于两档光圈之间,这是因为光圈大小可无级变化。数码相机光圈大小调节通过按钮和示数来控制。光圈的大小会影响影像的质量。这是光圈易被忽略的作用。任何透镜后面的光圈,事实上都是一种光栏。由几何光学上的原理可以确定,这种光栏决定了任何一只相机的镜头,无论其优劣,只有某一档光圈的成像质量相对是最好的,即受各种像差影响最小
6、。这档光圈俗称“最佳光圈”,一般来说,对于低质镜头,最佳光圈位于该镜头最大光圈缩小2-3档处;对于优质镜头,最佳光圈位于该镜头最大光圈缩小4-5档处。大于最佳光圈时,球差、慧差渐趋增大;小于最佳光圈时,绕射渐趋增大,上述变化都是像质的负面因素。2实验要求与注意事项A使用F2(或F2.8、F4)大光圈和F11(或F16、F22)小光圈对同一对象分别进行拍摄,并对比画面影像的细微变化。在使用不同光圈进行拍摄时,要注意保持曝光正确。B首先根据镜头使用说明书或上述原理确定所使用镜头的最佳光圈位于哪一级光圈,然后使用所确定的最佳光圈进行拍摄实验。作业内容:大光圈拍摄作品贴照片处作业内容:小光圈拍摄作品贴
7、照片处得分 实验三 快门运用技术1实验原理照相机上快门这个装置是用来控制曝光时间的长短。快门开合的时间是用一系列的数字和一个特定的符号来标志的(部分高档相机有T门装置,本实验教程略)。数字1、2、4、8、15、30、60、125、250、500、1000、2000等是表示秒的倒数,称为速度指数。显然,相邻两级快门的曝光时间相差一倍。符号“B”是手控快门,即按动曝光按钮快门打开,只要手一离开曝光按钮快门即闭合,用手按住曝光按钮的时间就是对感光片的曝光时间。由于快门开启的时间为感光材料的曝光时间,因此,对运动物体而言,它们在感光材料上留下的影像具有虚化效果,从而产生相对的动感。并且其动感程度与动体
8、速度和快门速度的相对比存在直接的逻辑关联。简单地说,是相对高速运动物体使用低速快门时动感较大。换句话说,也就是相对比越大,动感越强烈,反之亦然。实际拍摄中,具体的快门速度选择往往为摄影者的经验所左右。2实验要求与注意事项本实验要求选定同一运动物体,在运动速度和拍摄距离相对不变的情况下,换用不同的快门速度分别进行拍摄,以对比观察画面上运动物体的动感程度的不同。建议:A、对于以较高速度运动的物体(如高速行进的汽车)分别以1/1000秒(高速)、1/125秒(中速)、1/8秒(低速)、B门2秒(超低速)四级快门速度拍摄;B、对于以中等速度运动的物体(如城市内行进的摩托车)分别以1/500秒、1/60
9、秒、1/4秒、B门3秒四级快门速度拍摄;C、对于以较低速度运动的物体(如行人)分别以1/250秒、1/30秒、1/2秒、B门5秒四级快门速度拍摄;以上三种情况任选其一作为实验样本,注意在使用不同快门速度分别拍摄时要曝光均衡。作业内容:高速快门贴照片处作业内容:低速快门贴照片处得分 实验四构图要素运用技术(一)1实验原理好照片的几个要求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主题鲜明、主体突出、简洁明了。主题鲜明。摄影者想表达什么感情、讲什么故事或者交流什么思想,应该表达清楚,使人一目了然。主题模糊不清,甚至互相对立,是应该极力避免的(例)。主体突出。照片要能够将观众的视线引到
10、画面上最重要的部分即主体上来。摄影者要运用各种手法技巧,使主体成为照片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简洁明了。画面中应只保留那些对表现主题有帮助的景物,而将其它景物排除或压缩。初学者拍摄中常常贪多求全,结果画面杂乱不堪。所以有人说,摄影是做“减法”,要将画面中一切干扰主体、淹没主题的部分“减”去。2实验要求以主题鲜明、主体突出和简洁明了为出发点拍摄三张图片作业内容:主题鲜明贴照片处作业内容:主体突出贴照片处作业内容:简洁明了贴照片处得分 实验五构图要素运用技术(二)1、 实验原理构图语言(点、线、面、色块、质感等)及一般组合规律(集中、对比、均衡等)摄影构图的基本形象要素主要指点、线、面、影调、明暗、质
11、感、色彩等。这些形象要素各有自身的情感特点和表现特性,而它们的组合规律是摄影构图要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形象要素的组合规律有很多,说法也不统一,但基本都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对称、平衡、比例、对比、多样统一等。对称。对称是外表的一致性,即同一形状的一致重复。对称在现实许多事物中存在,对称结构最典型是人的身体结构,自然界的植物的枝、叶、纹理皆如此。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又将自身的对称外化,居住的环境就体现这种原则。以中轴为基准,两侧建筑形、量、质、空间都完全相等。对称从形式上看,大致有两种:左右对称和辐射对称。左右对称有中轴线或中线作基准,两侧对应点相等、相同。辐射对称,则是以一点为中心,对应点可以在任何
12、一个角度上构成的对称关系。对称的结构特点是整齐一律,匀称化一,排列相等,因此可以产生一种极为稳定、牢固、轻松的心理反应,构成平稳、庄重之感。此法在古代建筑、雕刻及绘画中运用最广,最普遍。在近代只在少数建筑或装饰艺术中才采用,而在其他造型艺术中,打破对称几乎成为一种倾向。因为对称也能产生呆板、无变化、单调感。各种形状,各个部分,或各个线条的一致,并不能长时间的满足人的视觉快感要求,当人们对彼此对称性一经感到满足,从心理上就要求一致性变化,以便有新的刺激,唤起新的兴奋。在绘画中表现很明显。当一个画家不得不从正面描绘建筑物及其所有单调平行的地方时,他往往要破一破这个另人不愉快的外貌,在建筑物前摆上一
13、棵树,或者是使建筑物上有一些想象出来的云朵的阴影来打破这种单调。平衡。在美学中,平衡是指美的客体对象各部分之间等量而不一定等形、等质、等价,对等而非排列上整齐划一的对称。是组成视觉形象诸因素在组合中所需达到一种美的分布关系。比较对称而言,对称只是一种物理性的等量排列,平衡确是一种心理性的体验。平衡对于构图相当重要,它不仅是美感的构成要素,而且是表现事物整体特征的呈现形式,构图中如果出现不平衡,如不是有意处理,就是一种艺术表现的残障。倾斜的房屋会倒塌,这是物理失去平衡的必然结果;生态失去平衡会产生饥荒;经济失去平衡就会供求失控;心理失去平衡也会产生行为上的失态,情绪上的反常。在构成平衡感中,两个
14、因素是重要的:重量和体积。对于同类而言,体积的大小决定了视觉重量的大小,而在非同类中,主要在于人的感知经验和心理体验。长时间以来人们形成了这样的视觉习惯。人比物重;动物比植物重;动的比静的重;深色比浅色重(在淡色的地纹上),浅色比深色重(在深色的地纹上),(6-011);粗线比细线重,体积大的比体积小的重;颜色鲜艳的比灰暗的重,近的东西比远的东西重;离支点或画面中心远的比离支点距离近的重。在画面的安排上也有左轻右重之感。比例。比例是美的客观对象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结构数比关系。或者说是指对象客体的线与形,明与暗,寒与暖的数的比值关系。当然,只是事物的客观数比关系,还构不成形式“美”,更
15、不能称为美的形式规律。审美规律必须和人的审美经验和人类头脑中积淀着的审美心理追求相契合。比例是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的法则之一。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认为“美是和谐与比例”。达芬奇用了极大的精力去解剖人,实际是研究和掌握人的比例。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对各种事物的标准,所谓标准就是公认的参照系数,就是“比例适中”。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黄金分割率”就是比例的美的标准。黄金分割率又称“黄金段”。是指事物各部分间的一定数学比例关系。即将一个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的和与较大部分之比。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发现这个比例数,称其为“黄金数”,数学技巧与艺术感觉达到了惊
16、人的结合。在摄影构图中,应首先注意画面分布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说表现的主体放在画幅的黄金分割点处,让主体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的兴趣中心;其次对于画面中出现的各种物体,应根据表现需要,通过调整角度等来控制、调整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对比。又称对照,是把对象各种形式要素之间不同的质和量进行对照,可使其各自的特质更加明显突出,对人的感官有较大的刺激强度,易于感官兴奋,造成醒目的效果。对比就是有效地运用异质、异形、异量等差异的对列。我国春秋时期的李聃提出“有无相间、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的哲学思想。其后的晏婴在谈及音乐时,也肯定对比是乐曲的生命,必须是“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
17、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等各种声音的“相济”,否则“若琴瑟之专一”,就不会有人耐听了。我国画论中谓花鸟画二株一丛,必一俯一仰,一曲一直,一向左一向右,一有根一无根,一平头一锐角,二根一高一下。这里讲的俯仰、曲直、左右、有无、平锐、高下就是对比法则的具体运用,俯仰是动势上的对比,左右是方向上的对比,曲直是形状上的对比,高下是空间对比。多样统一。亦称变化和谐,这是从音乐中借用的概念,它是形式美的最高级别。实际上异形、异质、异量的事物在组合中能相济就是和谐。2、 实验要求与注意事项分别以对称、利用线条突出主体、均衡、节奏、对比手法拍摄图片作业内容:对称贴照片处作业内容:利用线条(直线或曲线
18、)贴照片处作业内容:均衡贴照片处作业内容:节奏贴照片处作业内容:对比贴照片处得分 实验六 摄影构图要素运用技术(三)1、拍摄原理确定观察或表现的高度。既确定相机与被摄体的相对高度,一般有平拍、仰拍、俯拍三种拍摄高度。平拍:合乎正常视角,画面亲切、自然,使用最多的一种拍摄高度。仰拍:有助于主体获得简洁的背景;强调和夸张被摄对象的高度;夸张跳跃动体的向上腾跃;有助于表现人物高昂向上的精神面貌 俯拍:有助于强调被摄对象的空间位置关系;描绘环境特色和辽阔的气势航拍:是一种极端的俯拍方式,它具有全景式的空间和非常辽阔的气势。有时还具有特殊的图案美确定取景的景别远景:又叫远景镜头,在各类景别中,它视距最远
19、,视野广阔,景深悠远,能表现远距离的人物、事物及其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和气氛。远景以环境为主,可以没有人,即使有人,也只在画面中占很小的面积。它的作用是展示巨大的空间,介绍环境,展现事物的规模和气势,或者表现大环境下的主体活动情况。有时,通过远景,以环境烘托主体,表现更深一层的内涵。风光远景,则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远景造型要注意从大处着眼,看整体结构,不要把精力放在细微之处。要调动一切手段来表现空间感。如注意选择有伸向画面深处的景物线条来表示空间;适当安排前景,用明显的大小对比来显示距离;利用侧光、侧逆光来丰富画面的影调层次等等。全景:包括主要被摄对象或画面主体的全貌和周围的环境,全景用来交代事
20、件发生的环境,主体在该环境中的活动以及主体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与远景相比,全景有较明确的内容中心,主体在画面上处于视觉中心的地位。 结构全景画面,主要考虑主体的活动和活动范围,注意主体整体的富有特征的轮廓线条,注意主体与周围事物、周围环境的某种联系,以达到内容上的丰富和结构上的完整。 拍摄时,可选择适当的前景,帮助表达内容,加强空间感;选择与主体色调不同的背景,使主体更加鲜明突出。中景:包括画面主要被摄对象或主体的主要部分。若主体是人,一般取膝盖以上部分;若主体是几个人的活动,则取能反映主要情节的部分;若主体是物,则取表征该物体特征的部分。 中景画面的视距比全景近,在画面中,主体的形象、形状占主
21、要成分,常常以动作、情节取胜,并配合语言,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相互关系,也可通过事物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表现它的主要特征。近景:包括画面主要被摄对象或主体的更为主要的部分。它用来突出人物的神情或物体的细部特征,使观众能从近处对主体的这一部分进行细致的观察。拍摄时,要注意运用好光线,使主体的形状特征和表面质感获得充分的表现,以增强艺术表现力。特写:把主要被摄对象或主体的某一局部充满画面。它视距最近,能让观众从细微处来观察对象的特征,给人以突出、鲜明的印象。有利于刻划人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特点,交代在全景中无法引起人们注意的事物。2、拍摄要求任选一种视角与景别进行拍摄创作,在景别选择方面的考虑,掌
22、握好“远取其势、中取其情、近取其神”的基本原则。作业内容:视角贴照片处2、景别贴照片处得分 实验七摄影用光(一)1、实验原理光线在摄影中的重要作用一是提供照明,二创造性用光取得特殊效果,三是本身成为画面的表现对象。提供照明。光线对于影像的形成提供最基本的照明,使被摄体的形态和色彩能够在胶片上得到真实的反应。这是光线最基本的功能。在这里,光线的作用就是作为一般性的照明,对于照片的内容和形式都没有特别的意义。像新闻纪实摄影中的用光便属于这种类型。通过创造性用光取得特殊效果(光位、窄光、频闪摄影、夜景长城等图)。如通过逆光的运用突出空间感、通过窄光的运用突出主体、频闪摄影表现运动状态等,都属于创造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摄影艺术基础 摄影艺术 基础 实验 指导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