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28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原卷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28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原卷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28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原卷版).doc(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28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原卷版)母题28: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母题28: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母题】2018年湖北省武汉市30【母题原题】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取少量B点
2、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从C到D液体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3)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4)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原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加 ,过滤;再向滤液中加 ,观察现象。【试题解析】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从C到D液体的pH减少,因为硝酸一直加入,使得溶液的酸性增强;从反应看加入水后能够产生沉淀,且加入
3、硝酸后部分沉淀溶解,说明其中含有不溶于酸的沉淀,因此可以断定: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氯化钾;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反应产生的硝酸钠、硝酸钡和过量的硝酸;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原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加过量的稀硝酸;过滤;再向滤液中加硝酸银溶液,如果能够产生沉淀说明其中含有氯化钾。【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考查科学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和物质的推断,考查学生对碳酸钠和氯化钡溶液的反应时,反应物的反应程度问题的讨论,进行猜想,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探究及验证方案的设计,中考中此类题属于难度较大的题,对多个知识点的考查属于综合型试题
4、,了解并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常见离子的检验是答题的关键。【考试方向】根据题中提供的物质之间的反应,对反应剩余物质中成分进行探究,其实质就是根据所含物质的性质进行检验或鉴定和鉴别,及方案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得分要点】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根据反应的程度对物质的成分进行推断,依据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验证的方法,对试验方案的进行设计和评价是得分的关键。1(2018届辽宁省营口市初三中考模拟考试(二)(8分)呼吸面具中的“氧气再生剂”,主要成分是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Na2O2),使用后变成白色固体。某兴趣小组对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作出猜想】根据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和 ,作出如下猜想::
5、ZXXK猜想一: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Zxxk猜想二: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猜想三: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实验验证】(1)小明取少量水溶解白色固体,然后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于是小明认为猜想二一定不正确。同学们认为小明的实验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因为 。(2)小红另取少量白色固体,滴加少量稀盐酸,没有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于是小红认为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并得出结论只有猜想一正确,猜想二和猜想三都不正确。同学们认为小红的实验也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因为 。(3)小玉另取少量白色固体用适量的水溶解。依次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少量的硫酸铜溶液进行试验,依次观察到产生 和 ,证明
6、猜想三成立。小玉为什么用氯化钙溶液而不用澄清的石灰水呢? 。【拓展应用】“氧气再生剂”的保持方法是 。2(2018届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13分)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下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获得信息】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猜想一:氯化钠溶液; 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 猜想三:碳酸钠溶液。【实验推断】(1)小丽取样滴加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 溶液,
7、理由是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 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 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 ;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 。【拓展迁移】若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反应的实质表达式为:H+ + OH- = H2O,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是 、 (填离子符号);请写出【继续探究】实验中加CaCl2溶液
8、反应的实质表达式: (仿照上例,用离子符号表示。)3(2018届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初三中考模拟)(11分)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传统腌制松花蛋的主要配料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该小组的同学将这三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并对料浆澄清液(“滤液”)的主要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 料液的主要成分(H2O除外)是什么?【关于料液的猜想】小东认为:滤液中含有NaCl、Na2CO3、Ca(OH)2小西认为:滤液中含有NaCl、NaOH、Na2CO3小南认为:滤液中含有NaCl、NaOH、Ca(OH)2小北认为:滤液中含有NaCl、NaOH(1)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 的猜想
9、一定不成立,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设计实验探究】(2)根据实验可知 的猜想不成立,根据实验可知 的猜想成立,通过实验无法判断小西的猜想能否成立,理由是 。【应用拓展】(3)松花蛋味道鲜美,但直接食用会稍有涩味。如果将松花皮蛋蘸上食醋食用,则轻微涩味会被去除,味道变得更为鲜美可口。请你说明食醋可以去除松花皮蛋涩味的原因_ 。(4)现在有的皮蛋厂直接用烧碱(NaOH)代替生石灰和纯碱,但制得的皮蛋口感却不鲜美。烧碱一定要密封保存,其理由是_(选序号填空)。A烧碱易吸水潮解 B烧碱易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变质C烧碱具有强腐蚀性 D烧碱溶于水时放出热量(5)假设小西的猜想是合理的,只用稀盐酸对
10、废水进行处理,回收氯化钠溶液。操作及判断反应完全的方法为 。4(2018届重庆市开县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学校第二次学情调查)(5分)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化学药品柜时,发现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老师告诉大家,该瓶液体是下列5种液体中的某一种:稀H2SO4、H2O、NaNO3溶液、NaOH溶液、CuSO4溶液。(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该无色液体一定不是 和 。(2)为确定该液体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你一起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颜色无变化。该液体不是 。另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锌粒。该液体是稀H2SO4,
11、不是NaNO3溶液。(3)实验操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2018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初三中考调研测试)(6分)小鹏与小明做完酸、碱、盐相关性质实验后,很感兴趣地把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倒入一个烧杯中,看到有大量气泡生成。他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很好奇,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Na2S04、Na2C03 猜想Na2S04 猜想Na2S04、H2S04、Na2C03 猜想Na2S04、H2S04 上述猜想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猜想_(填序号)。【实验探究】(1)小鹏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发现溶液
12、颜色无变化,据此,他认为猜想是正确的。请你对他的结论进行评价_。(2)小明向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溶液,振荡,溶液变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探究,你认为猜想_(填序号)是正确的。【拓展应用】工厂与实验室的酸性废水必须处理至中性再排放,这样做的意义是_(答一点即可)。配套练习九年级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瓷碗破碎B粮食酿酒C甘蔗榨汁D白醋挥发【解答】解:A、瓷碗破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甘蔗榨汁过程中
13、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白醋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牛奶B黄瓜C大米D豆油【解答】解:A、牛奶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B、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C、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D、豆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解答】解:A、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
14、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而不是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托盘天平称物时: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洗净的试管要倒扣在试管架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氢氟酸(HF)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iO2+4HF=X+2H2O,则物质X为()ASiOBO2CSiF4DSiF【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
15、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O2+4HF=X+2H2O,反应前硅、氧、氟、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2、4、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硅、氧、氟、氢原子个数分别为0、2、0、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硅原子和4个氟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iF4。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下列物质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解答】解:目前计入我国“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故选:D。【点评】本
16、题难度不大,空气污染指数作为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重要内容,了解包括的各个项目即可正确解答本题。6下列符号中,能表示2个氢离子的是()AH2B2HC2H+DH2+【解答】解:A、H2可表示1个氢分子,故选项错误。B、2H可表示2个氢原子,故选项错误。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H+可表示:2个氢离子,故选项正确。D、2个氢离子可表示为2H+,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
17、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下列物品所用的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直尺B羊绒围巾C铝合金门D玻璃水杯【解答】解:A、塑料直尺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B、羊绒围巾是用羊绒制成的,羊绒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C、铝合金门是用铝合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D、玻璃水杯是用玻璃制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8“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A露天焚烧垃圾B回收和利用废金属C填埋废旧电池D鼓励开私家
18、车出行【解答】解:A、露天焚烧垃圾不可行,因为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故选项错误;B、回收和利用废金属可行,故选项正确;C、填埋废旧电池不可行,因为会污染土壤和水源;故选项错误;D、鼓励开私家车出行不可行,因为汽车尾气污染空气;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9如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向50g水中加入10g甲,所得溶液可以达到饱和状态B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使乙的饱和溶波变为乙的不饱和溶液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以采用冷却热的饱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专题 28 实验 方案设计 评价 原卷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