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和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和对策研究.doc(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和对策研究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和对策研究本 科 毕 业 论 文论 文 题 目: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和对策研究指 导 老 师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院 系 :专 业 :教育管理毕 业 时 间 :原 创 承 诺 书我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
2、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若本论文及资料与以上承诺内容不符,本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老师评语:该论文比较扎实的研究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和对策。有真实的问题意识和研究精神,但也存在挖掘不深,行文比较突兀的问题。)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_ _ 日期: 目 录摘要 IAbstract 引言 一、本乡镇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1 (一)什么是职业倦怠 1 1情绪衰竭1 2去人性化1 3、个人成就感降低1 (二)本乡镇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 1 1.本乡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程度不高,但应引起高度重视1 2.教师职业倦怠的性别差异,男性教师比女性教师显
3、著2 3.教师职业倦怠的学历差异,学历越高职业倦怠愈明显2 4. 教师职业倦怠的学段差异,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差异不大 2 5. 教师职业倦怠的教龄差异,教龄越长职业倦怠越明显 2 6. 教师职业倦怠的职称差异,职称越高职业倦怠越明显 2二、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2(一) 客观原因 2 1.职业因素 2 2.学校因素 3 3.社会因素 3 (二) 主观原因 3 1.社会期望与现实的反差 4 2.教师劳动付出与报酬不一致 4三、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4 (一)社会的支持 4(二)学校的支持 4 1. 引导教师确定恰当的奋斗目标 5 2. 注意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 5 3. 完善教育领域
4、、学校内部的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 5(三)个体的努力 5 1. 教师要努力发挥自身个性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5 2. 增强教师自身心理适应能力 5参考文献 7附录 8致谢 10- 摘要(内容要手写)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教师是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本文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参考相关文献等研究方法,分别从三个维度(情感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调查研究了本乡镇(XXX)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情况的现状、并对影响本乡镇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寻求科学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为提高
5、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提升本县的教育教学质量做出有益的努力。结果表明:本乡镇中小学教师已经感受到了职业倦怠的影响,问题不算严重,但应引起高度重视。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职业倦怠 情感衰竭 人格解体 个人成就感 现状、成因和对策 Abstract (内容要手写)Burnout is an occupational stress, that in occupational settings, long-term emotional stress on the source and the source of the stress response to interpersonal tensions
6、show a series of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syndrome. Teacher burnout is a high risk population, we use the burnout questionnaire, teacher interviews, reference literature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respectively, from three dimensions (emotional exhaustion, depersonalization, personal accompli
7、shment) investigation of the township (Meixian West xiangyangzhen) Teacher burnout of the present conditions, and the burnout of the township to analyze the relevant factors,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to find a scientific refere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orking life of teachers, enhance the count
8、y make a useful teaching quality effor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wnship school teachers have felt the impact of burnout, the problem is not serious, but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Key words:And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Burnout Emotional exhaustion Depersonalization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Cur
9、rent Situation,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XXX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和对策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竞争的加剧,我国中小学教师所承受的职业压力与日俱增,国内的诸多研究均显示,教师职业是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 作者:朱从书 ,申继亮 ,刘加霞;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源研究;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03期;第3 页。,如果教师的职业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直接导致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已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及教师队伍的稳定构成了巨大威胁,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发展造成了直接的负面影响 作者:刘晓明;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心理发展
10、与教育;2004 年02期;第23页。目前本乡镇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如何?呈现什么样的特点?本文试图在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参考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本乡镇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进行了解,认识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从而提供一定的对策依据,为本乡镇、本县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XXX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和对策研究一、本乡镇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一)什么是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 百科名片;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
11、方面 作者:孙红;职业倦怠;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05月;第12页。:1、情绪衰竭。它是倦怠的个体压力维度,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情感资源干涸,工作热情完全丧失。2、去人性化。它是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表现为个体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情感去对待他人,甚至把人看成一件没有生命的物体。3、个人成就感降低。它是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表现为个体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自我效能感丧失,时常感觉到无法胜任,从而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不愿意付出努力。(二)本乡镇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XXX位于XXX东南部,总面积155.2平方公里,全镇下辖13个村民委员会,2个居民
12、委员会,103个自然村,共有3652户,总人口1.66万。现有两间初级中学、两间中心小学,教职工总人数232人(其中教师179人),学生总人数2395人。为了全面了解本乡镇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本学年我利用课余时间,对本乡镇的4间中小学校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 关于开展芜湖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的通知; 2009年5月;(见附录“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问卷一”、“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问卷二”)、教师访谈。为使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中学、小学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教师访谈合10人,调查问卷覆盖率56%,回收率100%。样本的基本情况见表一:表一、调查、访谈范围及问卷填写数量:被
13、调查单位教职工人数填写问卷数填写对象访谈人数访谈对象XXX中学81人35份中学教师3人一线教师白宫中学62人30份中学教师3人一线教师XXX小学59人20份小学教师2人一线教师白宫小学30人15份小学教师2人一线教师合计232人100份10人从问卷调查中,按学段,小学教师35人(35),中学教师65人(65);按性别,男性教师40人(40),女性教师60人(60);按教龄,5年以下者2人(2),610年者25人(25),1120年者34人(34),20年以上者39人(39);按学历,中专18人(18),大专36人(36),本科及本科以上46人(46);按职称,小学一级教师和中学二级教师32人(
14、32),小学高级教师和中学一级教师66人(66),中学高级教师2人(2)。通过问卷调查,从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出发,再结合向阳生涯职业规划专家专门设计的一套职业倦怠测试 向阳生涯职业规划专家专门设计的一套职业倦怠测试,能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倦怠状况” ,对本乡镇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到的情况是:1、本乡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程度不高,但应引起高度重视。在100份调查问卷中,得1220分(还没有患上职业倦怠症)的38人(38%);得2140分(出现职业倦怠症的前期症状)的46人(46%);得4160分(患上职业倦怠症)的16人(16%)。在调查中16%的教师已出现了对现在的工作几
15、乎已经失去兴趣和信心,工作状态很不佳;46%的教师已经开始出现了职业倦怠症的前期症状,要警惕,要引起高度重视,要认真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2、教师职业倦怠的性别差异,男性教师比女性教师显著。在男性教师40人,女性教师60人的调查问卷中,对职业倦怠(含职业倦怠的前期症状)的52名教师中进行了性别方面的比较,发现52名教师中女性占了24人,占调查问卷中女性教师的比例为40%,男性占了28人,占调查问卷中男性教师比例中的70%。所以在职业倦怠上男性教师比女性教师显著。3、教师职业倦怠的学历差异,学历越高职业倦怠愈明显。在调查问卷中,中专学历的18人,大专学历的36人,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46人,对职业
16、倦怠(含职业倦怠的前期症状)的52名教师中进行了学历方面的比较,发现学历越高职业倦怠的表现越明显。中专学历的2人,占调查问卷学历比例的11%;大专学历的12人,占调查问卷学历比例的33%;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38人,占调查问卷学历比例的83%。 4、教师职业倦怠的学段差异,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差异不大。问卷调查中按学段小学教师35人,中学教师65人,对职业倦怠(含职业倦怠的前期症状)的52名教师中进行了学段方面的比较,发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的表现差异不大。52名教师中小学教师有18名,占调查的比例为51%;中学教师有34名,占调查比例的52%。导致这一现状的可能是不论是小学教师还是中学教师,
17、都从事着教书育人的工作,教育的对象虽有不同但工作的性质是一样的,都面临着在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压力,从而所感受的职业倦怠差异不大。5、教师职业倦怠的教龄差异,教龄越长职业倦怠越明显。对职业倦怠(含职业倦怠的前期症状)的52名教师中进行了教龄方面的比较,教龄5年以下者0人;教龄610年者4人,占调查比例是16%;教龄1120年者18人,占调查比例是53%;教龄20年以上者30人,占调查比例是84%。6、教师职业倦怠的职称差异,职称越高职业倦怠越明显。在调查中对职业倦怠(含职业倦怠的前期症状)的52名教师中进行了职称方面的比较,发现职称越高职业倦怠越明显。小学一级教师和中学二级教师32人中只有2
18、人,小学高级教师和中学一级教师66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中有50人。职称越高职业倦怠越明显,初级职称的占调查的比例为6%;中、高级职称的比例为73%。通过对本乡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乡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整体上并不严重,但已明显凸现,应予以关注。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是多样而复杂的。对于每一位教师,可能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千差万别,通过对本乡镇中小学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等,大量的分析和调查研究表明,造成我乡镇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有客观、主观两个方面。客观原因主要涉及职业、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主观原因主要指教师的
19、个人因素。从本质上看,职业倦怠的产生是由于个体对自身工作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之间不平衡的认知而导致的心理与行为上的消极反映 作者:李贤才;关注教师职业倦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第五期;第41页。(一)客观原因1、职业因素教师职称的不同,是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之一 作者:王建勋,周青云,苏咏梅;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分析及研究 2008-09学年度市级重点课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学历越高职业倦怠愈明显,教师职称越高职业倦怠越明显。随着教师职称的提高,特别是根据学段职称到了顶的,从发展阶段上看已进入等待退休阶段,个体获得进一步晋升的机会和可能性几乎没有,接受更高层次的专业
20、挑战的愿望和激情已匮乏,对职业的追求和热情也就转移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状态了。本来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千锤百炼,百炼成钢后才更能发挥它的作用的,是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但学历、职称高的教师未能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繁杂纷乱的教育内容,瞬间即变的教育环境,教师必须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的发挥,才能胜任教育教学这一工作,这一点学历、职称高的教师相比较而言更能胜任。但在现实生活中,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只以成绩论成败的现实中,学历、职称高的教师的创造性与只看眼前成绩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使得他们在竞争中并没有处在有利的地位,相反比起一些学历、职称低的教师的来说,他
21、们利用低效率、高强度的灌输更能更快取得好成绩,无形当中给了学历、职称高的教师当头一棒:要怎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付出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面对这样的现实,加上自己职称的到顶,逐渐表现出对职业的倦怠。2、学校因素教育实践表明,学校中缺乏一种良好的组织氛围与教师的职业倦怠有着直接的关系 作者:宫贤平,王惠萍,张美峰;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教学与管理;2007年第5期;第28页。学校大多采用“家长式”、“一言堂”的管理制度,越来越细化的各种成绩排名,对教师教学的全程的、过度的监控等等,增大了教师的心理压力,扭曲了师生关系,侵犯了教师的人格尊严。另外,居高不下的班级人数、狭窄的办公环境、紧张的工
22、作状态等,都可能会导致教师失去对学校的归属感,渐渐出现职业倦怠,从教时间越长体现得越明显。从调查中体现出了教龄越长职业倦怠呈增长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教师职业倦怠的发展与教师自身的成长过程密切相关,教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关注的问题不同,对工作的感受也不同。如新教师会把搞好师生关系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一般不会出现对学生冷漠的现象,而且工作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工作和环境,随着教龄的慢慢增加,对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环境的不断认知,教育教学方面能力的不断提升等,个人方面的老资格情绪慢慢就来了,慢慢就缺乏了对工作能力、工作责任等的追求,再随着教龄的增加,就有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了,得过且过过日
23、子了。3、社会因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职业倦怠的性别差异中男性教师比女性教师显著。这是因为在现实中教师的收入与他们付出的巨大劳动不成比例,教师在与社会其他职业的从业人员比较时,会出现不协调的结果,男性教师体现得尤为明显,促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男性比女性更重视自身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并且常常把对自身社会地位及价值的认同与自己的职业和薪酬直接联系,特别是客家地区的男性,受传统的封建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认为男人就是家庭的支柱,担负起养家糊口的责任,女人就是在家做好家务、带好小孩的责任,因此家庭的所有经济来源都来自于男性的,但目前我国教师的薪酬及社会地位同其他职业相比,常常让男教师感到自卑,导致了他们
24、对自身价值和职业认同感的降低,XXX是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教师的月平均工资还不到二千元,这一点使得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职业的积极性、个人成就感等方面明显得不到经济上的支撑。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的教育管理正在进行着全面的改革,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教师资格社会化等等,使教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很多教龄长的教师许多新的思想观念也猛烈地冲击着他们,内心原有的对职业的认识与新近提出的新要求产生了矛盾,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积极适应,则必然会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导致对所从事职业的倦怠。(二)主观原因教师个体的认识偏差与个体的人格特征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因素 作者:张大钧;教育心理学;人民教
25、育出版社;1999年第254页。同样环境下同样工作量的两位教师,一位兴致勃勃,而另一位却可能精疲力竭,原因即在于此。研究表明 作者:张大钧;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87页,某些不良的人格特征,如不现实的理想和期望、较低的自我价值与判断、自信心降低、对自己的优缺点缺乏准确认识和客观评价等都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还有那些富有理想和热情洋溢的教师,以及执着地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工作的教师,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因为这些教师对工作过分投入,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教育质量、实现自己的价值,但当他们觉得自己对工作的投入与从工作中的所得不匹配时,就可能产生职业倦怠。从调查中发现的教师学历越高职业
26、倦怠愈明显,出现这一现状发现与教师的自我期待和定位有关,即是主观原因。在与10名中小学教师的访谈中,学历低的教师普遍认为:我这样的学历能从事这样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每年有寒暑假的休息时间,相对来说的比较悠闲的,而且国家每年有那么多的大学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对自己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还是比较满足的;而学历高的教师则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应该受到学校的重视,在学科业务方面、学校管理方面得到重视,在个人自身方面(职称、职务等)应该有一定的发展,一旦遇到挫折可能就心灰意冷,导致了对所从事职业的倦怠。1、社会期望与现实的反差 从古到今,教师
27、职业一直被视为崇高的职业。但理论与现实差距太大,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轻视知识分子(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种种偏见,对教师的物质文化生活漠不关心,鄙夷教师职业,轻视教师的劳动,甚至还有殴打、谩骂教师的现象。作为乡镇的中小学教师,乡镇教师的待遇过低,他们一直渴望自己的职业与角色活动受到社会的支持和赞誉,希望自己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能跟不同行业、跟不同地区的同行们保持一致,但由于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收入有限,再加上老百姓的素质还有待提高,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还停留在“臭老九”的层面上,使得老师们为自己的职业不能给自己带来光荣而烦恼,从而产生了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倦怠及转行的念头。2、教师劳动付出与报
28、酬不一致 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一直维持在非常低的水平上。有资料表明 网页;:我国教师月工资平均水平排列在国民经济十二个行业中倒数第三,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教师工资收入只是同档次发展中国家的四分之一。商品经济的核心是等价交换,劳动分配原则是按劳付酬,经济待遇低,就意味着没本事、无贡献。这样教师就会因自己的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严重背离,心理矛盾加剧,最终导致职业倦怠。另XXX是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我乡镇教师的月平均工资还不到二千元,跟其它地区比较难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同是教师,同是教育教学,一样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什么待遇报酬的差距就那么大? 三、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针对本乡镇教师职业倦怠的
29、成因,既有主观又有客观的因素,因此,缓解教师的职业压力,解除教师的职业倦怠,需要个体、学校、社会等各方面采取和谐一致的措施,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社会的支持 教师职业被人们赋予很高的社会期望,教师是人类文明的播种者,没有教师的辛勤劳动,便没有一代更比一代强的人才大军。担当如此重要的任务,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便油然而生。它们一方面是动力,另一方面也是压力。要使这种压力保持在适当的水平,缓解高压带来的职业倦怠,社会的支持非常重要,要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供正常的节假休息日,对教师职业寄予合理的期望,这些都有助于降低工作压力、减轻职业
30、倦怠。同时增强教师的职业威望,逐步提高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取决于它的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从事高地位职业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羡慕、尊敬和优待,他自己也更多地感到自豪和优越。无疑,他们也会热爱自己的职业。因此,要想使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并立志献身于该职业,必须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舆论的宣传等手段,广泛树立起“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观念,同步建立起强有力的经济保障,这一点尤为关键,切实做到教师职业无论在城市或乡镇都处于比较优越的地位。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光荣感和自豪感,并以健康而积极的情绪从事教育工作。 (二)学校的支持 1、引导教师确定恰当的奋斗目标不论学
31、历高低、职称高低、教龄长短、为防止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学校领导者要积极引导教师确定恰当的目标,并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在工作中尽可能获得成功。在当前这种职称制度下,教师们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就可以到达职称的顶峰,以后的二十几年就缺乏了前进的动力,无发展目标可言,在现阶段无法改变这种现状的前提下,学校内部可以设岗定编,设立更高层次的聘任。可以邀请著名学者、教师讲学,开阔教师视野,提高科研意识,激发教师重新追求专业发展的热情,提高与完善自己。2、注意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教师健康心理状态是由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熏陶而成的,所以我们要说建立自己的校园文化。要想使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必须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学校
32、领导者首先要以自身的良好形象为教师们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榜样。同时还要对教师付出同志式的爱心、诚心、细心与耐心。主动了解教师思想动态、业务能力,及时解决教师工作中的疑难问题,积极分担教师生活中的忧虑与艰辛,并时常为教职工之间的业务交往与情感交流铺路搭桥等。3、完善教育领域、学校内部的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 竞争是生物界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法则。大量事实表明,在社会生活中,完善的竞争机制能激发人无穷无尽的活力。当然,教育领域内的竞争不同于商品经济领域内的竞争,它不是简单的商品生产,而是培养人才的竞争,是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竞争。在教育领域内部,在学校内部,要确立完善的教育竞争机制,如学校内部设岗
33、定编,设立更高层次的聘任等,让不同学历的、不同职称的新老教师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从而促使教师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使其产生奋发向上的强大而又持久的行为动力,有效地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三)个体的努力 解决职业倦怠最关键的离不开个体的努力,只有发自内心的“乐而为之”才会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满腔热忱,才会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不气馁,才能热爱学生,并从这种爱中得到极大的职业享受。广东教育学院闫德明博士在他的专题讲座寻找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中讲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寻找,上好每一堂课,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1、教师要努力发
34、挥自身个性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教师要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改变自己不良的人格特征,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以开放的态度来学习新的知识和策略以便应对可能遇到的压力。作为教龄长的教师,尽量从积极的角度去接纳新思想,学会正确评价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从而积极对待自己的工作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适应心理,同时也为年轻教师带好头,和谐共处,和谐发展。2、增强教师自身心理适应能力 增强教师自身心理适应能力,提高职业倦怠的自我调适,使其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情绪,既是预防教师出现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也是预防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1)换个角度,多元思考学会欣赏自己
35、,善待自己。遇挫折时,要善于多元思考,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适时自我安慰,千万不要过度否定自己。 (2)休个假,喘口气,适时运动如果是因为工作太久缺少休息,就赶快休个假,只要能暂时放空自己,都可以为接下来的战役充电、补元气;事业诚可贵,健康价更高,身体是1,其他的都是0,没有1,再多的 0 也还是 0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你热爱你的职业,那么,请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3)适时进修,加强实力职业倦怠很多情况下是一种“能力恐慌”,这就必须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加油,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压力,
36、在学习、进修中成长是我们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4)说出困难,正面思考工作、生活、感情碰到困难要说出来,倾听者不一定能帮你解套,但这是抒发情绪最立即有效的方法,很多忧郁症患者因碰到困难不肯跟旁人说,自己闷闷、默默地做事,最后闷出忧郁症;把工作难关当作挑战,不要轻视自己,要多自我鼓励。不懂就问人,或寻求外援,唯有实际解决困难,才不会累积压力。“加油,我一定办得到”跟“唉,我只要不被领导骂就好”的两种心情做出的工作绩效绝对不同,正面思考并非天生本能,可经过后天练习养成。 以上是对我乡镇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对策的一些看法。我乡镇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是存在的,虽不显著但应引起高度重视。职
37、业倦怠因工作而起,反过来就会作用于工作,影响人的工作,导致工作恶化,于是职业倦怠进一步增强,继而影响到下一次的工作状态,导致进一步的工作恶化,如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不但对工作有极强的破坏力,而且能导致当事人发生多种生理疾病,如失眠、头痛、头晕、内分泌失调等。通过对我乡镇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原因等的调查、探讨,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为切实减轻我乡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实现“教育强镇”,重兴XXX“文化之乡”做出有益的努力参考文献:1、曾玲娟,伍新春;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2、王芳,许燕;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心理学报
38、 2004年第5期 3、李家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机制;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26期4、孙红;职业倦怠;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05月 5、张勇,于跃;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成因及其预防策略;教育探索;2002年第11期6、徐富明,申继亮,朱从书;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策略的研究;中小学管理;2002年第10期7、赵玉芳,比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第1期8、张大钧;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9、顾国新,吴良根;关于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附录: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问卷一老师,您好!这是一份关于个人观点的问卷
39、调查,此问卷分为2个部分,请按提示作答。此问卷只做调查之用,我们将对回答情况严格保密,谢谢合作! 1、性别_A、男 B、女 2、婚姻情况_A、已婚 B、未婚 C、离异 D、丧偶 E、再婚3、年龄_A、20以下 B、21-25岁 C、26-30岁 D、31-35岁 E、36-40岁F、41-45岁 G、46-50岁 H、51-55岁 I、56岁以上4、教龄_A、5年以下 B、6-10年 C、11-20年 D、20年以上5、您来自于_A、本县 B、外地6、您所在的学校是_A、完中 B、高中 C、初中 D、小学 E、幼儿园 F、职业类学校 G、其他7、您所在的学校是在_A、市区 B、县城 C、乡镇府
40、所在地 D、乡镇8、您所在的学校属于_A、示范学校 B、普通学校 C、其他9、最高学历_A、中专(含中师、职高) B、专科 C、本科及以上 D、其他10、职称_A、初级(小学一级和中学二级) B、中级(小学高级和中学一级) C、高级 D、其他 11、每周课时_A、4节以下 B、4-8节 C、9-12节 D、13-17节E、18-22节 F、23节以上12、你的职务_A、没有 B、一般职员 C、中层干部 D、校级领导 E、其他13、任教科目是_A、文科 B、理科 C、文体、教辅人员 D、其他14、您是否是班主任_A、是 B、否15、月平均薪酬(按一年总收入除12个月估算)_A、500-1000元
41、 B、1100-1500元 C、1600-2000元 D、2100-2500元 E、2600-3000元 F、3100-3500元 G、3600元以上16、您认为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什么?17、您认为学校可以为化解教师职业倦怠做些什么?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问卷二一、你是否感觉工作负担过重,常常感觉难以承受,或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A、经常 B、有时候会 C、从来不会 二、你是否感觉缺乏工作自主性,往往领导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A、经常 B、有时候会 C、从来不会 三、你是否认为自己基本上待遇微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A、经常 B、有时候会 C、从来不会 四、你有没有觉得组织待遇不公,常常有受委屈的感觉? A、经常 B、有时候会 C、从来不会 五、你是否会觉得工作上常常发生与上层不和的情况? A、经常 B、有时候会 C、从来不会 六、你是否觉得自己和同事相处不好,有各种各样的隔阂存在? A、经常 B、有时候会 C、从来不会 七、你是否经常在工作时感到困倦疲乏,想睡觉,做什么事儿都无精打采? A、经常 B、有时候会 C、从来不会 八、你是否以前都很上进,而现在却一心梦想着去度假? A、经常 B、有时候会 C、从来不会 九、你是否在工作上碰到一些麻烦事时急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