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及答案.doc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及答案.doc(1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及答案1、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中考化学探究题18(9分)(2014无锡)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标有的仪器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若要获得较纯净的氢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为保证安全,点燃氢气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3)实
2、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B装置作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应进行的改进是 (4)人教版高中教材化学1显示,过氧化钠(Na2O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小翔同学和小何同学分别设计了图甲和图乙的实验装置,检查气密性良好后进行实验验证预热后对试管进行加热(2NaHCO3Na2CO3+CO3+H2O)观察到图甲浓硫酸中有气泡产生,蚊香熄灭浓硫酸的作用是 观察图乙中的现象是 ,说明有氧气产生由资料和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19(5分)(2014无锡)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某工业废渣主要成分是
3、Fe2O3,还含有CaCO8和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实验室用此废渣制备FeSO47H2O的流程如图1: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稀硫酸与粉末中的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和 (3)经测定,滤渣中只含有CaSO4和SiO2,你认为实验室 (填“能”或者“不能”)用粉末状的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二氧化碳(4)Fe与Fe2(SO4)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硫酸亚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待结晶完毕后,滤除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用冰水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杂质; 20(10分)(2014无锡)纳米级Cu2O因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备
4、受关注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系列研究I 纳米级Cu2O的用途研究【查阅资料】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高浓度氧气中才能燃烧,生成氮气和水在纳米级Cu2O的催化作用下,氨气与氧气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以下化学反应:4NH3+5O24NO+6H2O 4NH3+3O22N2+6H2O工业上用NO制备硝酸、氮肥等化工产品【实验1】设计图1的实验装置验证氨气在氧气中燃烧:将过量的氧气与氨气分别从a、b两管进气口通入,并在b管上端点燃氨气实验组需先通入氧气,后通入氨气,理由是 【实验2】设计如图2实验装置,并对生成物进行成分分析根据气体成分分析数据
5、,同学们绘制了曲线图(见图3),发现在纳米级Cu2O的催化作用下,300时以生产 为主若利用后续处理装置模拟硝酸的工业制法,最好将电热丝的温度控制在 左右II 纳米级Cu2O的制备研究利用某些特殊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将某岩石中的不溶性硫化铜(CuS)转化为可溶性硫化铜,进而制得纳米级Cu2O,其流程如图4:(1)在细菌作用下,岩石中的硫化铜(CuS)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在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2H4)还原新制Cu(OH)2生成Cu2O、N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 (4)经测定该岩石由硫化铜(CuS
6、)和其他不含铜元素的物质组成现用1000g该岩石制得21.6g纯氧化亚铜(Cu2O),该纯氧化亚铜(Cu2O)中铜元素的质量是 g若制得氧化亚铜(Cu2O)的过程中,铜元素的总损耗为25%,通过计算确定该岩石中硫化铜(CuS)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1、分析比较物质在组成、性质等方面的异同,可为物质的分离和鉴别提供依据。从组成上看,BaCl2、NaCl都含有 元素,但BaSO4不含有;将BaSO4、BaCl2、NaCl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后,充分搅拌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固体是 ;根据BaCl2溶液和NaCl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不同,可用稀硫酸将NaCl溶液和BaCl2溶液鉴别开。请
7、写出稀硫酸和B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按如下方案分离BaCl2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时,溶液中溶质是 。AK2CO3 BNa2CO3 C. Na2SO4BaCl2NaCl加足量水NaCl溶液固体BaCl2固体NaCl固体加适量盐酸蒸发蒸发溶液加适量溶液 过滤2、某校化学小组同学从家中带来食盐、水垢、纯碱、淀粉和洗衣粉5种物质。老师从中取出3种固体,研磨混合均匀(如右图所示),让小组同学检验其成分。他们在查阅资料后,用5种已知物的性质实验作参照,探究未知粉末的成分。(1)小组同学用5种已知物做性质实验。每次取样方法如下图所示:5种已知物的实验记录:实验过程部分实验现象实验1:加水溶解取样,分
8、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淀粉、水垢:均有白色浑浊,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洗衣粉:溶解,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实验2:加酚酞溶液向实验1所得液体中分别滴入2滴无色酚酞溶液洗衣粉、纯碱:液体呈红色其余物质:均无明显变化实验3:加稀盐酸另取样品,分别加入2 mL稀盐酸洗衣粉: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水垢:有大量气体逸出食盐、淀粉:均无气体产生实验4:加碘水另取样品,分别滴入2 滴碘水淀粉:变蓝 其余物质: 均不变蓝根据上述实验记录回答:该洗衣粉溶液pH_7 (填“” 、“”或“=”);写出纯碱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小组同学用未知粉末重复上述实验进行成分探究。未知粉末的实验记录:实验1加水溶解实验2加酚
9、酞溶液实验3加稀盐酸实验4加碘水未知粉末实验现象白色浑浊,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液体呈红色有大量气体逸出变蓝参照5种已知物的性质实验,分析未知粉末的成分:一定含有的两种物质是_和_,还含有的第三种物质是_或_,请你设计检验这种物质的实验方案_。3、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1)小刚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 ,A、B中均无明显变化。B 中盛放_溶液。(2)小刚打开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此步实验目的是_。小丽认为: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
10、化钠发生了反应。(3)小丽用洗涤干净的上述装置重新实验,分别量取50 mL上述溶液放入A、B中,关闭K,通入约500 mL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4、完成用温度计分别测定NH4NO3NaOHNaCl溶于水是否引起温度变化的实验后,同学们将用过的溶液都倒入同一个大烧杯里,结果产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同学们对产生的气体有如下猜想:NH3,SO2,HCl。根据相关物质的组成元素,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不合理(填序号);用蘸有酚酞溶液的玻璃棒检验该气体,酚酞溶液变红,说明猜想 成立(填序号);若将大烧杯里的废液蒸发结晶,得到的固体中除Na
11、Cl外,一定还有 。5、碱石灰是一种常用的干燥剂,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小辉对实验室已开封的久置在空气中的“碱石灰”进行了如下探究:加足量的水过 滤有气泡加足量的稀盐酸滤液加足量的稀盐酸碱石灰样 品有气泡滤渣a浓氨水;b固体氢氧化钠;c湿润的酚酞滤纸条止水夹abc气球根据实验现象,小辉判断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请你帮助小辉设计出检验滤液中是否含有NaOH的简要方案:;碱石灰在实验室里要 保存。6、某同学在学完分子和原子后,对教材中所示的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在小试管中加入23片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 。()滴入23滴浓氨水后,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改进后的装置除操作简单
12、、现象明显、药品用量少、省时等优点外,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 。某同学在实验结束进行废液处理时,将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和盐酸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当他用手接触烧杯壁时,感觉到烧杯“发热”。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了解这三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入手进行探究。()他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作出了两种合理的假设。假设:溶质为NaCl、CaCl2 假设:溶质为NaCl、CaCl2、NaOH、Ca(OH)2 请你再补充一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溶质为 。()如果假设成立,请你根据下表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实验现象结 论假设成立()比较三种假设,能说
13、明该同学作出假设的理由是 。7、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8所示的实验。图8(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交流讨论】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写物质名称) 。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14、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的猜想正确。 。 的猜想正确。 。 的猜想正确。【反思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8、结合以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
15、程式为 。(3)能用C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9、小林仔细阅读加碘自然盐包装袋上的说明(部分说明如图所示),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并进行实验探究。问题一:食盐加碘可以有效地预防 问题二:食盐是比较稳定的,而说明中强调“防热”是否因为受热会造成碘的损失?【实验一】探究温度对碘损失率的影响 老师指导他们将一定浓度的碘酸钾溶液分成5等份,于不同温度下加热十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测定碘酸钾浓度,计算碘损失率并记录如下:温度30水浴50水浴80水浴100水浴煮沸碘损失率()00.30.6715.56分析上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后,小林建议妈妈烧菜时最好是菜出锅前再放碘盐。问题三:烧菜时
16、加醋对碘的损失率是否也有影响? 【实验二】探究酸碱性对碘损失率的影响 (1)此组对照实验,要控制在碘酸钾溶液的浓度和质量、加热的 和 均相同,溶液的 不同的条件下进行。 (2)实验中需要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下列物质不能选用的是 (填序号)。A氢氧化钠 B纯碱粉末 C食盐晶体 D食醋10、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1)仪器的名称是 。如果该实验选择图装置来制取氧气,则所用药品为 (填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图装置可收集和干燥氧气:
17、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下同)端通入;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进行干燥气体,气体应从 端通入。(3)图是用干燥纯净的O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中装有碱石灰,其作用是_。(4)为验证图中装置已将CO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与之间加入图装置进行证明,则图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_(填字母)。A. NaOH溶液B. 澄清石灰水C. 浓硫酸(5)称取5.0 g二氧化锰样品进行实验,图中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1.1 g,则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_(填计算结果)。11、已知某合金粉末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合金粉末中铁、铜的
18、存在情况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产物NaAlO2溶于水);Fe、Cu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猜 想】猜想1: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猜想2: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填名称)猜想3: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铜。【实验探究】下列实验仅供选择的试剂:10%盐酸、30%NaOH溶液。 实验方案实现现象结论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过量的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备用。粉末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合金中一定含有 。取步骤所得滤渣,加过量的 ,充分反应。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合金中一定含有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化学 实验 探究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