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类型.doc





《中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类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类型.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中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类型中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类型、现状和后果中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类型、现状和后果2007-11-27 16:54:00长期以来,由于工业化程度低、人口密度较小、环境容量较为富余,我国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地区的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污染问题并不突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工业化
2、、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农村环境质量下降已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农村环境污染可分为内源型和外源型。外源型指城市对农村的污染转移,目前除了城郊和少数水网密布地区外,尚未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作为主体的内源型污染,又可根据产生来源和污染物性质分为三类: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面源污染、乡镇企业和集约化养殖场造成的点源污染和农民聚居点生活污染。这三类污染都是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形成规模的,并且已经在农村造成“小污易成大污、小污已成大害”的局面。 1、现代化农业生产手段的过度使用带来的污染影响最大的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使用成为提高单位土地
3、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相对较大的果蔬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年使用量已增加到4766万吨(如图1、2所示),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接近40吨/平方公里,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吨/平方公里的安全上限。加之施肥结构不合理2,导致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3。不仅造成了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加重了水体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影响到地下水和空气。目前,东部已有许多地区的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的比例超过了工业污染。对太湖、杭州湾富营养化的成因分析也表明,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源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农田的
4、氮、磷流失。其中太湖面源污染物对TN(总氮)的贡献率已超过1/3,对TP(总磷)的贡献率接近1/3。我国农药的年使用量超过130万吨,单位耕地面积用量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以上。但只有不到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其余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总之,化肥和农药已经使我国东部地区的水环境污染从常规的点源污染型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型,还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诸多野生动物的生存形成巨大的威胁。 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2005年地膜用量超过180万吨。地膜污染的危害4在发达地区已很突出:据浙江省环保局2002年
5、的局部调查,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吨/平方公里,造成减产损失达到产值的20%左右。随着中西部农业现代化的进展,这类污染在中西部粮食主产区也已经出现。 另外,还有一些是现代化导致的衍生污染。例如,由于化肥的普及以及燃料结构的调整,秸秆5由宝变废,农民对其通常一烧了之。由此产生的空气污染不仅影响农村环境,也对城市环境造成了很大危害,甚至影响到飞机起降。 总之,由于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的污染影响面大,且易于通过水、大气、食品等媒介影响到城市人口,因此可视为影响最大的农村环境污染。 2、村镇等农村聚居点因缺乏规划和环境管理滞后造成的污染最敏感、最直观的污染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聚居点
6、规模迅速扩大。但在“新镇、新村、新房”建设中,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未能跟上:环境规划缺位或规划之间不协调只重视编制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忽视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规划的有机联系;农村聚居点则缺少规划,使城镇和农村聚居点或者沿公路带状发展,或者与工业区混杂。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则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例如,每年产生量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量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6,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据建设部2005年对全国74个村的抽样调查,96%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
7、,89%的村庄将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坑边路旁甚至水源地、泄洪道、村内外池塘,无人负责垃圾收集与处理。浙江省环保局2002年进行的局部调查表明,除了大气污染指标外,农村聚居点的其余环境要素指标已劣于城市。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在与日俱增。 由于农村聚居点是农民的主要生活场所,就民意而言,这类污染是最敏感、最直观的,因此应被列为农村环境管理和治理的首位污染。 3、乡镇企业和集约化养殖场布局不当、污染治理不够导致的污染对人群健康危害最直接的污染 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
8、革开放20年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县域经济发达的浙江、江苏等东部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7、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还导致污染危害直接。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与乡镇企业污染类似的,是近些年来集约化畜禽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在人口密集地区尤其是发达地区,居民消费能力强,农牧业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8,集约化的畜禽养殖场迅速发展起来。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大中型集
9、约化畜禽养殖场,约80%分布在人口比较集中、水系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诸多大城市周围9。由于这些地区可资利用的环境容量小(没有足够的耕地消纳畜禽粪便,生产地点离人的聚居点近或者处于同一个水资源循环体系中),加之其规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布局上没有注意避开人口聚居区和生态功能区,造成畜禽粪便还田的比例低、环境危害直接。同时需要强调的是,集约化养殖场的污染危害并不低于工业企业: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并危及地下水源,还有恶臭。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对人群健康的威胁也更直接人畜共患疾病的载体主要是家禽粪尿。 4、农村环境污染的后果 农村环境污染的后果可以从影响范围和影响方面两个角度描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农村 环境污染 类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