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对乙酸乙酯合成的影响.doc





《催化剂对乙酸乙酯合成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催化剂对乙酸乙酯合成的影响.doc(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催化剂对乙酸乙酯合成的影响催化剂对乙酸乙酯合成的影响课程论文催化剂对乙酸乙酯合成的影响英语题目 作者姓名: 年级专业: 学 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成 绩: 信阳师范学院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催化剂对乙酸乙酯合成的影响 学生姓名: 学号: 化学化工学院 09级应化专业 课程名称 化工实用技术摘要:评述了乙酸和乙烯直接合成乙酸乙酯催化剂
2、及工艺的研究新进展。重点分析了催化剂对合成乙酸乙酯的影响。关键词:催化剂;乙酸乙酯;合成;影响英语课题名Abstract:Keywords:引言乙酸乙酯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地应用,既可用做涂料、油漆、人造香精等的溶剂,也可用做人造珍珠的粘合剂及药物和有机酸的萃取剂12。乙酸乙酯传统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3:一是乙酸和乙醇的酯化法。该法采用硫酸作催化剂,催化效率高,但对设备损害大、污染严重,废酸不易处理,产品分离不太容易。另一方法是乙醛缩合法。由两分子乙醛在乙醇铝催化作用下合成乙酸乙酯,该工艺条件简单,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但铝基催化剂无法回收,且产品分离后,废液中残留的乙醇铝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直
3、接排放污染环境。国外大多采用该工艺。关于乙酸/乙烯酯化直接合成乙酸乙酯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催化剂方面,因此本文对近年来乙酸/乙烯酯化合成乙酸乙酯催化剂进行详细的评述。 乙酸/乙烯直接合成乙酸乙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有关乙酸/乙烯合成乙酸乙酯催化剂的报道较多46,按类型主要分为:液体无机酸及有机磺酸类催化剂、分子筛及硅铝氧化物类催化剂、离子交换树脂类催化剂及杂多酸类催化剂。1 液体酸催化剂迄今为止,硫酸是最早用于乙酸/乙烯合成乙酸乙酯的催化剂7。20世纪60年代,就有文献报道用硫酸做催化剂催化饱和脂肪酸与乙烯在高压下反应合成羧酸酯的方法。并指出当硫酸浓度为0.46mol/L时,在150、7.7MPa下,
4、乙酸和乙烯反应3h,乙酸乙酯的产率可达86.9。为解决液体硫酸催化剂的分离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将硫酸固载于SiO2载体上,但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活性组分流失严重,催化剂失活较快。相关的研究9还表明,SiO2载体比表面积的大小对催化剂的活性有影响。就SiO2载体而言,认为比表面积为100150m2/g最为合适。与此同时,Dockner等13研究了磷酸对乙酸/乙烯合成乙酸乙酯的催化活性,并取得明显效果。在研究磷酸固载化合成乙酸乙酯时发现,添加有机磷酸(如(EtO)3PO、(MeO)3PO)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在250反应温度下,乙酸的单程转化率可达90。2 分子筛及硅铝氧化物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用
5、于乙酸和乙烯合成乙酸乙酯反应的活性均很低,目前的研究结果较多认为与分子筛催化剂的酸强度和高温活性特点有关。刘淑芝等2考察了反应温度对乙酸/乙烯合成乙酸乙酯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当反应温度超过140时,rGom为正值,化学平衡常数Kp也仅为1.0左右。而经酸改性后的分子筛催化剂对乙酸/乙醇酯化法则有一定的效果。王爱军等11TiO2/SO42-负载在HZSM-5上,并用该催化剂在液相中合成乙酸乙酯,结果表明在温度100110、醇/酸1:2.5条件下反应3h,乙酸乙酯的收率可达84.1,但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流失较严重。近来的研究1617发现,经稀土元素Sm和La改性后的催化剂TiO2/
6、SO42-/Sm3+ 及TiO2/SO42-/La3+对乙酸乙酯的合成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Wu等13以ZSM-5作催化剂,当反应温度控制在乙酸和乙酸乙酯的沸点(90127)之间时,乙醇与乙酸可以发生气液两相反应,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乙醇的单程转化率可由液相的67提高到气相的85,克服了液-液反应转化率低和气-气反应需大体积反应器的缺点。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用酒石酸改性后的HZSM-5催化剂,其酸中心表面积和孔体积均增大,且酸量也有所增加。在反应温度110、LHSV1.0h-1、乙醇/乙酸(mol)1.5:1的反应条件下合成乙酸乙酯,乙酸的单程转化率高达95.8%,选择性达100,而未改性
7、催化剂的乙酸转化率只有89.3%,选择性为99.2%,表明酸性增强和孔体积的增大,有利于酯化反应的进行。 硅铝氧化物催化剂对乙酸和乙烯合成乙酸乙酯反应的催化效果也很差,有价值的研究结果不多,且需要高温(一般为200以上),可能与该类催化剂的酸强度及酸类型(Lewis酸)有关。后来,Ballantine等19采用阳离子交换的蒙脱土作催化剂,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他们采用Al3+交换的蒙脱土催化乙酸/乙烯的反应,在T200,催化剂用量/反应物用量1:5时,反应4h,乙酸的转化率可高达90以上。相关的研究还报道阳离子交换的层状硅酸盐也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但与交换的离子有关,其中以Al3+、H+、Cr3
8、+交换的催化剂效果最好。此外,人们还对粘土矿物类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粘土矿物类催化剂因其水热稳定性差而未得到推广研究。此类催化剂最大的缺点是受乙酸腐蚀,稳定性不高,寿命短。3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是工业上合成乙酸酯最常采用的催化剂之一。即使是最普通的二乙烯基苯交联的聚苯乙烯磺酸树脂,对乙酸和烯烃直接合成乙酸酯也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但对于乙酸和乙烯合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效果并不明显Murakam等10以大孔离子交换树脂Amberlyst-5为催化剂合成乙酸乙酯,在乙烯/乙酸(mol)10:1,LHSV=1.75h-1的反应条件下,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低温活性较差。反应温度为120时
9、,乙酸乙酯收率仅为12;当温度为140,乙酸乙酯收率明显提高,可达60;当温度继续升至150以上时,树脂催化剂的活性反而迅速下降,这可能是由于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引起的。有专利报道15,采用离子交换树脂Amberlyst-15为催化剂,在乙烯/乙酸(mol)9:1、160和接近常压的条件下,乙酸乙酯的单程产率可达19.4%,其活性要高于负载型的杂多酸及磷酸硅藻土催化剂。由于二乙烯基苯交联的聚苯乙烯磺酸树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差,长期使用易发生溶胀,进而破碎流失。为此,Gruffaz等22用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更好的Nafion树脂作催化剂,并重点考察了含-SO3H基团的全氟化合物N
10、affion-501对乙酸/乙烯合成乙酸乙酯的催化性能,发现Naffion-501比Amberlyst-15具有更好的催化作用。在相同的条件下,乙酸乙酯的单程转化率可达27.5以上。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存在的不足是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差,长期使用易发生溶胀,进而破碎流失。如能进一步提高该类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和热稳定性,其使用范围将会不断得到扩大。4 杂多酸催化剂杂多酸催化剂最重要的性质在于它独特的酸性。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是酸强度较为均一的纯质子酸,且其酸性比SiO2-Al2O3、H3PO4/SiO2、H3PO4/HY等固体酸催化剂强得多2021,但比表面积很小(110m2/g)。Izumi Yusu
11、ke等27最早发现硅钨酸的溶液对乙酸和乙烯直接合成乙酸乙酯具有一定催化作用,但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失活较快,使用寿命较短。其原因是催化剂杂多酸能溶解在乙酸中,且乙酸乙酯也能溶解杂多酸。后来,Inoue Kaoru等2829研究了不溶于乙酸的磷钨酸酸式钾盐K2HPW12O40及磷钨酸酸式铯盐的催化性能,研究表明酸式铯盐的活性较高。在180、1.0MPa、乙烯/乙酸(mol)3:1及少量水存在下,乙酸乙酯的单程产率可达51.3%。水的加入一方面可以活化催化剂,防止烧结;另一方面水蒸汽与乙烯反应生成乙醇,进而与乙酸合成乙酸乙酯,从而提高了乙酸乙酯的收率。Sano Kenichi等也研究了磷钨酸钾盐的催
12、化活性,乙酸的单程转化率可达60,并发现原料中水的加入可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延长其寿命。杂多酸盐催化剂一般由杂多酸与可溶性金属碳酸盐加热反应而制得。杂多酸盐根据其水溶性和比表面积的大小可分为两组21、25,其中主要以Na+、Cu+等半径较小阳离子形成的杂多酸盐,其性质与杂多酸接近,比表面积小,溶于水;而另一组主要包括NH4+、K+、Rb+、Cs+等半径较大的阳离子所形成的杂多酸盐,其比表面积(50200m2/g)和孔体积(0.30.5mL/g)较大,酸强度高(H0-8.2),且不溶于水。在杂多酸盐中,以对磷钨酸铯盐的研究最为深入。调节磷钨酸和碳酸铯的摩尔比进行反应,可制得x在03范围变化的CS
13、xH3-XPW12O40酸式盐。CSxH3-XPW12O40的性质随x变化。在x=2.5时,表面酸性最强,H0可达13.6,其酸强度与磷酸的酸强度相当。Misono等26的研究还表明,CSxH3-XPW12O40具有微孔结构,其孔径也与x有关。通过精细调节x的值,制备出具有择形作用的固体超强酸催化剂。杂多酸的比表面积较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将杂多酸制成不溶于水和酸的盐并负载在合适的载体上,以提高比表面积。负载的方法大都采取浸渍法,其催化性能与载体的种类、负载量和处理温度有关。由于Al2O3、MgO等载体碱性较强,容易使杂多酸分解,一般不宜作为负载杂多酸的载体,因此用来负载杂多酸的载体主要是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催化剂 乙酸乙酯 合成 影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