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4课-柳永词两首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4课-柳永词两首教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4课-柳永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4课-柳永词两首教案柳永词两首 学习目标 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了解柳永及其婉约词的特点。 2反复吟诵诗词,品味语言,发挥想象,理解意境,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时期主要风格代表作家唐、五代、北宋初年约艳婉丽温庭筠、李煜、晏殊北宋中叶到南宋婉约、豪放并举苏轼、柳永、
2、李清照南宋前期壮怀高唱辛弃疾、陆游南宋后期哀感低吟姜夔、张炎 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3)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
3、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望海潮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他从家乡福建崇安前往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拜谒世交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于是写此词投赠。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写景多于写投赠之意。我们也不妨把它作为写杭州风景的作品。 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均不多,而杭州能有十万人家,可与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便铺陈其繁华富庶。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是天下景观。调名当取其意。一、品味语言,探究鉴赏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历史沿革、城市规模、市容市貌、特色景观、生活图景。】上阙主要描写杭州山水之美丽,城市之繁荣:
4、写法上层层铺叙由概括到具体,逐次展开步步深入。各句均有不同侧面:东南形胜从地理角度;三吴都会从都市角度;钱塘自古从历史角度。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写“都会”;“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天涯” 侧重刻画“形胜”;“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侧重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这几句具体描写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2、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词曲论中说:“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态。本词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请加以说明。【上阕先点“钱塘自古繁华”然后展开描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整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
5、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寥寥数语运用了动静结合、比喻、夸张等手法极力铺排,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抗州的繁荣、美丽、富饶,西湖与钱塘胜景尽收眼底。】3、“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哪两个词用得好?若将“卷”字改为“推”字好不好?为什么?【“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雄伟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沉重,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4、词的下阙是从几个方面抒写杭州风貌的? 【词的下阕首先从湖山胜状、四时风物、昼夜笙歌和湖中人物四个方面穷其美好风貌;极写杭州百姓之安居乐业。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
6、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无不洋溢着祥和欢乐的气氛。 最后盛赞郡守孙何的声势和雅望,“烟霞”照应前边“云树”等自然景色使对孙何的称颂与全词自然融为一体。】 二、 名句赏析,拓展延伸1、你认为这首词写得最好的是哪一句?请加以赏析。策略点拨:第一步,联想画面;第二步,赏析手法;第三步,品味修辞(包括词语使用);第四步,体悟情感;第五步,感受效果;第六步,综合表述。 例:“重潮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这句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十分精彩。写秀色山水重重叠叠,陆上是“三秋桂子”,水面则是“十里荷花”,本非一时之木,但写来则色香一片,如见如嗅。使人忘记了桂子荷花
7、本不同时,它们呈现在一副画面上,使词打破了时序的界限,让人陶醉在美丽的花丛中。2、杭州西湖是美的。古代诗人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很多你能举出几例吗?【苏轼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睛后雨)也是写山和水两方面的。宋之问诗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灵隐寺写出了杭州有名的桂花。南宋杨万里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合作讨论探究1、总结本词在写景方面的艺术技巧。【点染、铺叙】2、总结本词的主旨。(词的内容与投赠之意有何关系?)这首词上阙极力赞美杭州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阕
8、极力描写杭州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景象,歌颂了杭州山水的美丽风光,赞美了杭州人民安定欢乐的生活,客观上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以后所显现的繁荣太平景象,主观上含蓄巧妙地颂扬了拜谒对象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第二课时雨霖铃写作背景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传诵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城(现在河南开封)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1)找意象,说作用。【意象:寒蝉 长亭 骤雨 兰舟 烟波 暮霭 楚天 杨柳岸 晓风 残月作用:渲染惆怅伤感之情】(2)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说表达的情感。【无绪 执手相看泪眼 无语凝噎(难分难舍)良辰好景虚设 更与何人说(惨不成欢)】(3)写作
9、技巧的探讨:请同学们回顾诗词常见的表达技巧,说说本词写作上有什么特色。诗词的写作技巧: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以乐写哀,以哀写乐)虚实相生 对比 衬托 用典等【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意象分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三种景物与词人的愁绪有何联系?【浩渺无际的江面上的粼粼水波与词人心头长时问难以排解的惆怅相似;傍晚云雾浓重的特点与词人心情的沉重压抑相似;楚地天空的空阔辽远与愁绪的无边无际相似。词人用比喻的修辞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充分表现了离别的愁绪:如千里烟波般的绵长;如沉沉暮霭般的
10、浓重;如楚地天空一样无边无际。相同写法的还有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鉴赏词中美的词句,说说你认为写得最美、感受最深的词句美在哪里?【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美在捕捉到有特征的秋景来渲染气氛,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美在用白描的手法,极为传神地写出了千言万语又无言以对,泪眼相看,难分难舍,情意绵绵的眷恋之情。“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美在展现了一个别后的暗淡景象,衬托出旅人前途的渺茫,情人相见之无期,充满无边无际的离愁之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美在将杨柳、风、残月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为一幅画,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
11、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团聚,言尽而意无穷。又让这幅画出现在“酒醒”之后,让离人产生了浓烈的“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感,昨日离别情景历历在目,眼前凄清景象,前路“千里烟波”却还须前行,离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而“晓风残月”写出别后心境的凄凉冷落,“杨柳”则更添愁思。“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美在写出诗人别后的孤寂,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5)哪一句是最美、最传神的千古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6)、“今宵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描述了一幅什么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情景:枯杨岸边,冷风出面,残缺的月亮
12、挂在天边。感情:景物的清冷,又使人想起昨晚“都门帐饮”、“执手相看”的眷恋之情,更觉得自己形单影孤,前途渺茫,抒发了词人浓重的哀伤、悲愁之情。】(7)、这首诗多处写景请分析这首诗在写景方面的艺术技巧【写景上,词的上片所写景物多是实景,是借景抒情;下片和上片的“念去去”三句,多是想象之景,是因情设景。】课外延展,能力迁移一、运用本节学到的知识鉴赏张先的江南柳,并与本课学的雨霖铃相比较,说说它们的异同。薄江南柳 张先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同:都写别情,都描写了别时的典型环境。都写了别后,都是
13、情景相生。1下列诗句的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 ( ) A东南 / 形胜,三吴 / 都会,钱塘 / 自古 / 繁华。 B有 / 三秋 / 桂子,十里 / 荷花。 C寒蝉凄切,对 / 长亭 / 晚,骤雨 / 初歇。 D便纵有 / 千种风情,更 / 与何人 / 说。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繁华fn 帘幕m 参差c 叠巘清嘉xin B罗绮q 钓叟su 箫鼓xio 吟赏烟霞yn C寒蝉chn 骤雨zhu 暮霭i 良辰美景chn D凝噎y 经年jng 甘霖ln 兰舟催发cu 3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今日的钱塘江岸,一派繁荣景象,大厦拨地而起,长桥飞跨而过,只感觉钱塘江畔繁
14、华中更多了一份宁静。 B“夕阳萧鼓”是一首著名的琵琶曲,明清早已流传。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等人首次将其改变为丝竹合奏。 C黄庭坚在东坡先生真赞里写道:“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可见其对苏东坡的赞美和敬仰。 D在傍晚的最后一线余晖从窗前消隐时,我正趴在桌边,透过窗台,庸懒地望着天际的尽头,俨然沉溺于一幅水墨山水。 4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词原为歌词, 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B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柳
15、永、李清照等是婉约派的主要作家。 C慢词就是篇幅长的、节奏缓慢的词。慢,有延长引伸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望海潮雨霖铃都属于慢词。 D词牌一般是与词的内容相关的。如踏歌词咏的是舞蹈,欸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渔,望海潮写的就是杭州胜景等。 答案14 DAB 二、阅读虞美人听雨回答问题。虞美人听雨 蒋 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断雁:离群的孤雁。星星:形容头发花白。 1本词的词牌是 ,词题为 。依字数来看属于 。 2,词人在结构安排上以上阕写 与 生涯,纯以形象,不着议论,到下阙单写“而今听雨”时,则 ,力度陡增。 3这首词运用 的艺术手法,高度简练的概括了人生道路上三个不同阶段,充分表现了语言艺术的高妙卓绝。4根据词中所写作者人生三个阶段的不同心境,请把三个阶段概括为三幅画面,分别是: , , 。 5作者用“悲欢离合总无情”来概括晚年的心境,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句子的? 答案 1虞美人 听雨 小令 2少年 壮年 夹叙夹议 3时空迁移 4歌楼夜雨图 江舟秋霖图 僧庐听雨图 5毕竟作者还在僧庐下听雨,因此不能说他的心境已淡然或麻木。只是历经沧桑,饱尝艰辛,对人生的“悲欢离合”已不在意,心理承受力更强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