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3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一章 比 较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
2、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数学,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教学难点使学生了学生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的习惯,了解比较思维的方法、过程。教学课时课时课 时 计 划总第一课时教学课题:走进数学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通过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认识教师,同学,消除陌生感。过程与方法:结合认识周围的同学,初步认识前、后、左、右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安息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促进师生交流。教学难点:增进师生平等交往
3、。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1 导入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是一年级的小学生,现在大家来认识一下吧!出示五课题:走进数学了2 学生自学同学们打开第一页书,仔细看图,你发现了什么呢?3 研究讨论1 教师先做自我介绍。2 同学们认识一下周围的同学,在这个活动过程中认识一下前后左右。4 指名说一说1 你今年几岁了?你家有几个人?你叫什么?2 你的前后左右各是那位同学?3 在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5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玩得快乐么?你知道数什么是数学吗?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今后我们还要学习一些更加有趣的数学知识。教学后记:课 时 计 划 总第二课
4、时教学课题:走进数学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数动物的过程,了解学生的认数情况。过程与方法:能在教师指导下认识情景图中的动物,会把自己数的结果出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身边的数学,培养热爱情感。教学重点:正确的数动物。教学难点:认识情景图中的动物。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1、 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动物园里都有认谁?2、 学生自学观察图中的动物,数一数各种动物各有多少。3、 研究讨论1 树上有一只猴子。2 池塘边有一个喷泉。3 山上有一座亭子。4 路上有一只大头蛙。5 池塘边有一个小女娃儿。6 池塘边有两只长颈鹿。7 草地上有三头骆驼。8 荷叶
5、上有四中蜻蛙。9 草地上有五头大象。10 六只小免在吃青草。11 天空中有八只小鸟在飞。12 有八只鸳鸯。13 九匹斑马在吃食。14 10只驼鸟在走。4、 学生还可以根据同一种动物的不同颜色、大小和位置说出其他动物的数。5、 小结:图中的动物都可爱呀, 我们要与动物交朋友。教学后记:第一单元:比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
6、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
7、、善于思考的习惯。教学总时数:3课时课 时 计 划 总第三课时教学课题:比较、做游戏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体验“多、少、同样多”的含义。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1、 导入1出示课题:一比较2下面我们做游戏进行学习。2、 做游戏1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这节课,我想请几位同学来玩做椅子游戏,谁想来?(教师在教室前面准备
8、好5把椅子)6个小朋友玩做椅子游戏,其他同学观察结果。(一)认识多少1、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讨论,知道有6个小朋友,5把椅子,小朋友多,椅子少。2、提问:椅子为什么不够啦?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全班交流,说出小朋友比椅子多,椅子比小朋友少。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的图,提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二)认识同样多1、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从游戏中学到知识,真棒!现在老师又拿来一把椅子,我们再来做一次游戏,怎么样?6个小朋友接着做游戏,其他学生观察讨论。2、这一次的结果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得出这回都有座位了。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图,提问:
9、小朋友和椅子怎么样?(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全班交流,小朋友和椅子同样多。3、 练习1、完成练一练第1题。教师提出要求:摆黄色的花片要与红色的花片同样多。学生动手摆,动口说。2、完成练一练第2题。出示水果图,提问: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观察水果图,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4、 拓展1 摆 比 多3 个。 2 摆 比 同样多。 5、 总结今天你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教学后记:课 时 计 划 总第四课时教学课题:比较、比一比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
10、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线绳。一 导入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谁矮?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二 比一比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学生自由发
11、言。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三 做一做1、实践活动。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2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四 练一练第1题:出示第1题图,提问:哪座房高?哪座房矮?还可以拿什么进行比较?第2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第3题:(1)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2)教师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第4题:出示图,提问:谁个子高?谁个子矮?为什么?第5题:出示图,提问:图上的事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五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再说一说。
12、教学后记:课 时 计 划 总第五课时教学课题:比较、比一比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教学重点: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一 导入1呈现情景图。2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比较。二 比一比1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大、谁比
13、谁轻等。2呈现大象和松鼠的情景图,先进行谁大谁小的比较,在启发学生说一说哪个轻、哪个重。3教师拿出1个苹果和1个羽毛球,提问:谁轻?谁重?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亲自体验一下轻和重的感觉。学生轮流用手掂苹果和羽毛球。4、教师拿出一听较小的饮料和一个较大的面包。(1)猜一猜,谁轻?谁重?学生猜测。(2)把饮料和面包放在天平上。学生仔细观察,知道饮料重面包轻。(3)让学生用手掂一掂。学生观察图,交流自己的看法。三 做一做 练一练第一题、先说那个大,那个小;再进行轻重的比较。第二题、三种水果进行比较方法同上。第三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运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第四题、两组图都是
14、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进行比较。五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再说一说。教学后记: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2009-06-21 19:19:42)第二章 认识10以内的数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认、读、写0-10各数,会用0-10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0-10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教学重
15、点理解数是数出来的,学写数字,会用0-10的数字表示事物的个数,建立数感。教学难点理解数是数出来的,学写数字,会用0-10的数字表示事物的个数,建立数感。同时渗透对立的思想。教学课时课时课 时 计 划 总第6课时教学课题:认识15的数 第1课时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认、读、写1-5各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
16、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能认读写各数。教学难点: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导入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你喜欢去动物园吗?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去参观动物园好吗?二、 随着教师的引导,出示课件或挂图(动物园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图中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互相说一说。自学页教师:刚才大家把你从图中看到的和想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现在谁能大声告诉全班同学。天空中飘着白云,小鸟在飞翔,地上有几棵大树,熊猫在大树下吹口琴,猴子在爬树,小兔在玩跷跷板,花丛有各种颜色的花,河边有乌龟和小鸭,河里有金鱼、蝌蚪、荷叶教师:同学们看得很仔细,能把自己看到的
17、事情告诉大家。今后我们要更认真观察,更勇敢的讲出你要说的事情来。老师再增加点要求:你看到的各种东西的数量是多少,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天空中飘着2朵白云,1群小鸟在飞翔,地上有1棵大树,1只熊猫在大树下吹口琴,3只猴子在爬树,3只小兔在玩跷跷板,河边有1只乌龟和4只小鸭,河里有3条红金鱼、4只小蝌蚪、5片荷叶,荷叶上面有5只青蛙全班汇报交流,引导经历抽象过程。三、 研究讨论教师和学生合作学习讨论各数。通过自学提问:图中有什么?指名回答。(图中有一只熊猫在吹口琴,天空中飘着2朵白云,池塘里有5条鱼,3只猴子爬树,5只小鸟在天空中飞翔,4只鸭子、3只蝌蚪、2只蝴蝶、3只小兔、3棵大树。)教师提问:
18、你看到的每种东西的数量都分别是多少?能不能具体的说出来。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1-5分别可以表示什么。1只小熊猫、1棵大树、1只乌龟、1群小鸟、一片草丛、一幅画 2只蝴蝶、2朵白云、2朵红花、2只青蛙3只小兔,3只猴子、3朵花,3条红金鱼4只蝌蚪,4只鸭子,4棵大树,5只小鸟,5片荷叶,5条金鱼,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物体的图片,并按数目的大小排列:教师:同学们用到了1只、2只、3只、4只、5只表示1只、1棵、1个数量是1的都有什么?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表述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在相应的图片下面出示15各数字。大家都知道了,在图中这些数字都可以表示什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些数字又可以表示
19、什么?四、 试做在图中1可以表什么?指名说:(1可以表示一只乌龟,还可以有1棵树。)2可以表示什么?2可以表示2只青蛙地。3、4、5可以分别表示什么呢?五、 练习认读数字。在田字格中描红,练习书写。让学生数一数可图中各有几个物体,在和相应的数字连接起来。3题,学生看图写数,独立完成。4题画小花,独立完成。六、 总结:我今天学会了1234物体个数的数字,把学到的说给大家听教学后记:课 时 计 划 总第7课时教学课题:0的认识 第2课时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认、读、写0,知道0表示的含义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0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冀教版 一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