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色资源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doc
《以特色资源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特色资源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以特色资源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以特色资源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以特色资源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中心小学蒋雄超【摘要】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充分发掘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区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课程
2、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特色。如何运用学校已有的特色、地方自然经济、文化和社会等资源并依托这些资源,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发和实施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呢?本文从学校建设发展的需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需要、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三方面介绍了开发背景,以立足本土、贴近学生、基于学校为开发原则,从学校、基地、地方三个主要领域进行资源开发,提出了梳理资源,形成主题;模式建构,经验借鉴;依托校本,系统支持三条路径进行开发的策略,构建、开发以特色资源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键词】特色资源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特色资源是具有一定的地域和历史人文特色,或与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
3、资源,包括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或学校特色建设中形成的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特色资源可以理解为凡是具有区域、学校独特方式或特点的内容都可以归为特色资源的范畴。充分挖掘特色资源的教育价值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充分发掘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区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特色。”“根据学校及所在地区的特点,集中体现学校特色,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基于现有课程资源的办学模式,拓展综合实践活动实
4、施的空间。”同时,特色资源生活气息浓郁,不仅易得、易用、实用,而且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存在于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与之相关的主题活动也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需求,有利于激发学生开展活动的兴趣和情感。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意识到特色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积极素材,开发利用特色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实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对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学校特色,丰富的地方、自然、文化、社会等特色资源底蕴的关注,将学习场所从教室拓展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空间;构建和形成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有更
5、多实践的机会。一、特色资源开发的背景1.学校发展建设需要特色资源开发学校特色是学校内在教育力量的综合体现。我校作为一所百年老校,科技特色显著,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已成为学校的优势特色项目。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也遇到了新的挑战。以“小发明、小创造”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教育,在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已不能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学校师资培养需要新的模式,原先靠教师个体辅导学生的模式已不能推动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新的发展;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校科技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实践证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地促进学校了特色办学
6、,有力地促进了学校课程文化重建,使活动在已有的广度上拓展深度,重视结果,更关注过程;有效整合特色教育教学资源,能积极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特色办学、课程文化建设中的作用。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需要特色资源基础综合实践活动没有课程标准和教材,只有指导纲要,需要教师和学生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进行开发、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实践性”,但在具体实践操作中课程实施随意性大,不能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时间和空间;而且现阶段综合实践活动任课老师大都是兼职教师,以至于很多综合实践活动课变成了语文、数学课;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活动价值和观念认识的局限性,使得活动流于形式,活动内容的组织套用学科课程的
7、逻辑,“教书”现象严重;在实施方面过分依赖课外活动,只要求学生做一些简要地调查,写一写心得或报告等,异化为素质教育替身,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实施成为空谈。由此可见,学校的需要影响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施;反过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与开发又满足了学校的需要。因此,努力发掘蕴藏于邻里、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教育资源,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常态化为主线,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实施具有明显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活动能较快获得师生的认同与参与,充实学生学习生活,促成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3.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特色资源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
8、程资源的性质和现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课程资源的开发决定着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生活或生存方式。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常常处于被设置的地位,好奇心、求知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难以有效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难以充分发挥其课程价值,凸现学生主体地位。特色资源具有浓郁的区域色彩,真实的反映了地方社会生活实际,对地方特色资源有针对性地提炼、梳理,引导学生接触和了解自然与社会,观察和思考身边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为学生的自主实践、开放探究、合作生成学习提供支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分析、解决身边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探究兴趣,展开深层次探究,实现活动到综
9、合实践活动“质”的转变。二、特色资源的开发原则1.立足本土由于各地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的差异,资源的拥有量也不相同。因此,特色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选择课题方向、确定指导力量时制定适宜的办法。一是关注本地乡土资源。如民间艺人、种养殖专业户、技术人员、能工巧匠、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文化;二是与地方课程开发相结合。这种结合可以使地方课程更具有实际价值,避免为地方课程而地方的倾向。2.贴近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是基于学生经验和实际的课程,体现学生全员、全程参与。在特色资源开发过程中,学生的需求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色 资源 载体 综合 实践 活动 课程 开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