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研究-王晶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研究-王晶晶.doc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题目 : 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已加 了特别标注。对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撰写曾做出贡献的老师、朋友、同 仁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衷心感谢。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重庆工商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 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处可以将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 本论文: 4保密, 保密
2、期限至 年 月止) 签字曰期: 年 細 吖 曰 签字曰期:年了月巧曰 签字日期:年月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目 录 m . I Abstract . II 第 1 章绪论 . . . . 1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 l.i.i研究的背景 . 1 1.1. 2研究的意义 . 2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 3 1.2.1国外研究现状 . 3 L 2. 2国内研究现状 . 4 1.2. 3研究现状分析 . 6 1. 3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7 1. 3. 1研究基本思路 . 7 1.3. 2研究方法 . 8 1. 3. 3创新点 . 8 第 2章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理论概述 . 9 2
3、.1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相关概念厘定 . 9 2.1. 1网络心理 . 9 2.1. 2网络心理教育 . 9 2. 1. 3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 . 10 2. 2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特点 . 11 2. 2. 1教育主客体的平等交互性 . 11 2. 2. 2教育信息的广容兼容性 . 11 2. 2. 3教育环境的开放共享性 . 12 2. 2. 4教育过程的虚拟隐蔽性 . 12 2.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 13 2. 3. 1思想教育是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 .13 2. 3. 2政治教育是大学生进行正确网络行为的基本条件 . 13 2.
4、 3. 3道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网络品德素养的基础 . 14 2. 3. 4心理教育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发展的保证 . 14 第 3章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 15 3.1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现状调查 . 15 3.1.1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导致大学生的认知冲突 . 15 3.1. 2网络交互的人机模式导致大学生的情感冲突 . 17 3.1. 3网络社会的无序性导致大学生意志薄弱 . 18 3.1. 4网络行为的数字化导致大学生的人格冲突 . 19 3.1. 5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导致大学生的人际冲突 . 21 3.2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22 3.2.1高校网络心理
5、教育的不完善是问题产生的外在原因 . 22 3. 2. 2大学生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不足是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 .25 3. 2. 3网络的固有特性符合大学生心理需求是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 .26 第 4章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对策研究 . 28 4.1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 . 28 4.1. 1网络认知教育 . 28 4.1. 2网络情感教育 . 29 4.1. 3网络意志教育 . 29 4.1. 4网络人格教育 . 30 4. 1. 5网络人际交往教育 . 30 4. 2建立与优化网络心理教育系统 . 31 4. 2. 1健全网络心理咨询平台 . . 31 4. 2. 2重视
6、网络心理教育进课堂 . 32 4. 2. 3优化心理疏导和思想引导相结合的主题网站 . 32 4. 3培养培训网络心理教育主体,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整体素质 33 4. 3.1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心理知识的培养 . 33 4. 3. 2培养具有较高网络技能和心理知识的专兼职高校辅导员队伍 .33 4. 3. 3吸纳校园网管理人员加入到网络心理教育队伍 . 34 4.4引导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的自我调适 . 34 4. 4.1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 . 34 4. 4. 2培养良好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 . 35 4. 4. 3掌握压力缓解与转化的方法 . 35 . 37 参考文献 . 38 附录大
7、学生网络心理现状调查问卷 . 41 St m . 44 在校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5 摘要 互联网与计算机在高校的普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环境、教育方法、教 育载体等产生了深刻变化。同时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 态度、价值取向、 个性心理、行为方式等方面。网络文化有利于优化大学生的某 些心理品质,同时也给大学生心理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 方面,互联网 的管理滞后于互联网发展速度,致使部分大学生沉溺于网络,导致网络心理问题 日渐突出,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另一方面,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内容体系及 方法未及时与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同步,以至于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无
8、章可循。 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研究,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 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实证调研,分析当前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现 状,剖析问题产生的内因与外因,构建和解读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内容体系,并 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对策。 全文共分 4章,第 1章绪论,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 及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第 2章首先总结已有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定义的基础上,对其概念重新进行 了厘定,进而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第 3章分析调研数
9、据,挖掘诱发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各种因素,既分析了 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发展滞后的局限、网络固有的特性等方面的原因,也分析了 大学生自身心理发展过程中自我调适能力不足的原因。 第 4章对策研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如对策中提出 “ 尝试建构大学 生网络心理教育内容体系 ” ,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借鉴跨学科的 成果,建构包括网络认知教育、网络情感教育、网络意志教育、网络人格教育、 网络人际交往教育的内容结构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原因分析对策研究 Abstract The birth and of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has put o
10、n profound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life, study,thoughts, morality and values.Meanwhile, it leads to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changes incisively. For one thing,the psycho-network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increasingly grows.However, the management of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lags behind the sp
11、eed of the network development which impede the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For another,college students psycho-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s do not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psycho-network problems. So that the psycho-network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sharply stand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
12、cators should comprehend the thoughts and sights and know how to perceive of the network ,grasp the implication of education of the psycho-network and be aware of the reasons that the psycho-network problems turn up which are logical beginning of constructing and analyzing education of psycho-networ
13、k. The paper takes the basic theor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direction ,applies many basic theories and methods such as ethics, pedagogy,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Firstly, the paper does intensive surveys and presents the status quo of psycho-network especially the negative influe
14、nces on mentality and behaviours of college students .Secondly,the paper analyses various factors which induce the problems of psycho-network ,the limitation of education of psycho-network also the reasons of conflicts during the ment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Thirdly,the paper under the ba
15、sic laws of colleges students mental development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of education of psycho-network which include the ways of enhancing the system of education of psycho-network, setting up and optimizing the system of psycho-network,training mental subjects and guid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16、 self-educate. Facing with ever-changing environment of education ,the educators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aware of dangers bringing by network, working out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the education of psycho-network and achieving a new round of
17、breakthrough of working on training talents.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education of psycho-network ,analysis of causes, research of countermeasures 第 1 章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的背景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的不断普及,网络对大学生认知、情感、人格、人际交 往,特别是心理健康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012年 1月 16日,中国互联网络 信息中心 ( CNNIC)在京发布的第 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
18、报告显示, 截至 2011年 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 5.13亿,互联网普及率上升至 38. 3%, 其中学生占整体网民的 30. 6%,依然是网 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可以说,大学生作 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在我国社会 “ 网络化 ” 发展的前沿,成为网络的主力 军。 目前,大学生日渐凸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重视。中央中 共、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主 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 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 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
19、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密切 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 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 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和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 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 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要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 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2010年 11月至 2011年 2月,大学生杂志社、中国大学生网站围绕大学生心 理困扰产 生原因、现
20、状及对策等 10个方面的问题,对近万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 况进行了网络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达 93%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有过心理方面的困 扰;引起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人际交往的压力( 67%)、就业压 力( 55%)、自我管理能力不强( 51%)、情感问题( 48%)等。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大 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和自身素质的有待提高。随着互联网与计算机在高校的 普及,大学生现实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在网络中得以蔓延。网络对大学生的认知、 情感、人际交往,特别是心理健康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影响,如认知冲突,人 格异 常,意志薄弱,人际观念淡薄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对大学生进行 “ 世界 观
21、、人生观、价值观 ” 教育主阵地、主渠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借助网络之 一崭新的平台,积极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积极地使用网 络,已成为势在必行的研究课题。 1.1.2研究的意义 在信息网络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所作为,首先要确立适应网络 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 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内容,依次我们可尝试建构包括网络思想教育、 网络政治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心理教育在内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 容。其中网络心理教育主要是指运用互联网提高网民心理素质的教育,它的具体 内容包括 网络认知教育、网络情感教育、网络意
22、志教育、网络人格教育、网络 人际交往教育。 (1) 理论意义 首先,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研究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 网络心理教育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受 教育者都是人,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正是研究大学生在网络思 想政治教育中的心 理规律,以便遵循这些规律建构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内容体系,进行大学生网 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不仅体现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 以人为本 ” 的精神,更有利 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内容结构的完整性。 其次,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研究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创新。 本文突出利用网络固有的特性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网络环境
23、下教育方 式方法进行研究。这不仅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对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 最后,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研究有利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心理学 理 论的相互渗透融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心理学理论相互协调的合理结构, 不仅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也必将推动二者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2) 实际意义 首先,有助于引起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高度重视。网络对大学生认 知、情感、意志、人际交往和人格等方面的影响,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得不将 研究视角拓展到网络心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并借鉴传播学、心理 学的研究成果,在网络心理教育、心理辅导、心
24、理咨询中,贯注思想政治教育的 精神、理念和方法,消除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引导大学生网络心理和思想政治 观念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其次,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网络环境下大学 生顺利成长成才。 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网络心理素质,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 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内在基础。大学生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原动力来自于 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需要产生行为动机,最终动机引发行为。研究大学 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掌握其心理需求,对于大学生网络思 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具有实际意义。 最后,有助于引导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自我调适的形成,切实提高大学生心 理素质。通过
25、对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方法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自我调适 能力,是实现网络心理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需 要 。引导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自我心理调适,可以克服网络教育方式、教育途径 的不足,也可以弥补大学生自身存在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的不足,使其适应网 络环境中不断变化的形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也是构建大学生终身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客观上存在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但没有使用网络 心理教育这一名称或概念。他们通过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培养大学生网络安全 意识、提高信息素养教育
26、等方法,进行大量的实质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 研究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进行网络心理教育,推进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发展。 (1) 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问题研究 早在 1997年美国学者 Young K就自己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网络成瘾 ACE 模型,如图 1.1所示。 杨认为匿名性、便利性和逃避现实性是网络导致用户成瘾 的三个特点。 YoungK研究的网络成瘾量表被其他学者在网络心理问题研究中广泛 应用。 图 1.1杨的 ACE模型 加拿大学者戴玮斯提出: “ 病态因特网使用的认知一行为 ” 模型,指出病态行 为( PIU)包括有明确目的与无明确目的的上网行为,社会联系的需要与在网上获 得的强化导
27、致了现实中上网行为 的增加。戴纬斯认为,适应不良认知包括:对自 我观念和对世界观念的不适应认知。自我怀疑、低自我效能和消极的自我评价, 张冉兴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379-380 对自我存在的世界的认知歪曲,都容易使个体产生消极观念,而他们也会利用因 特网,从他人那里获得更多积极的反应。 (二)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 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新加坡等国家,为了提髙学生的信息素养,制订 了新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计划。 2000年,美国高等交易员研究协会通过了 “ 美国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五大标准 ” ,包括: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决定所需要 的信息
28、种类和程度;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有效而又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并能把所遴选出的信息与原有的 知识背景和评价系统结合起来;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无论是个体还是团体的 一员,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懂得有 关信息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在获取和使用信息中遵 守公告法律。 1.2. 2国内研究现状 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影 响,各领域研究人员己经开始广泛关注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 的机遇和挑战。 20世纪 90年代以后,高校学者正式开始进行这一领
29、域的研究,主 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关于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相关概念的研究 崔景贵在网络心理教育刍议(中国教育学刊 2001年第 5期)一文提出 “ 网络心理教育 ” 的概念,认为 “ 网络心理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概念 ” ,在网 络心理教育中 “ 网络是心理教育的工具、环境、资源、内容和 系统 ” ,并指出可以 从三个层次上去认识和把握网络心理教育。 “ 首先,网络心理教育是一种网络教育 思想,就是在网络教育的观念上要有明确的心理教育意识,可视为一种大网络心 理教育观;其次,网络心理教育是一种网络教育原则,就整体网络教育而言,心 理教育应做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原则,贯彻于网络各育之中,
30、由此实现网络心理教 育向网络各育的渗透;再次,网络心理教育是一种专门的网络教育活动,大致包 括准备性网络心理教育、过程性网络心理教育和补救性网络心理教育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这是国内较早、较直接的 提出 “ 网络心理 教育 ” 并阐述其概念。 张为红在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学校党建与思 想教育 2010年 S1期)一文中提出, “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主持网站的心理 张冉兴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陆光华,对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五大标准的分析与思考 J 图书馆学研究 ,2003(4). 健康教育工作者
31、通过校园网的各种互动功能,向来访者介绍心理知识、提供心理 健康教育辅导与咨询服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概念,它至 少包含五个层面的内容:第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心理健康教 育过程,网络被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工具或媒介;第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意味着把网络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环境,网络成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超越时 空的 大教室第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 再生;第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把网络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关注、预防和 矫正与网络有关的各种心理障碍与问题行为;第五,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着力于利 用网络所提 供的快捷便利条件形成心理健康
32、教育的网络系统,即利用网络来矫正 网络问题行为。 ” (2) 关于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主要内容的研究 李高海在其专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8年 8 月出版 )一书中提出:现实社会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重视,那么网络思 想政治教育必须拓展教育视域,进行大学生网上心理教育。在实践中,我们应重 点抓好这样几项工作:第一,对大学生网上心理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网民进行心 理健康知识的学习;第二,高校应尽快制定出大学生网上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三, 从内容、方法、载体入手,建构大学生网上心理教育体系;第四,对虚拟和现实 中的大学生心理问题通过网络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 王仕勇在其编
33、著的网络传播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出版 社2008年 6月出版 )一书中提出: “ 在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 视网络心理教育,重视大学生个性心理倾向的纠正、情绪情感的稳定、良好意志 品质的形成、兴趣爱好的正确方向等,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通过各种方 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 受挫能力和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 。 ” 徐建军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 2010年 1月 出版)一书中提出, “ 网络心理指导是教育者通过互联网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素质 培养,解决心理问题,提髙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专业性教育手段和措施的统称。 ” 并 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提出网络心理指导的内容应包括:意识发展指导、情感教育、 行为训练、人格优化指导等。 (3) 关于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现状的研究 杨志坚的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研究 ( 2004年西北工业大学硕 士论文 ) 一文。就大学生网络心理中存在的认知、情感、人格和社会等方面的心 理问 题进行了阐述。指出突出问题为大学生认知冲突与思维障碍,网络引起人格 冲突与障碍,网上人际交往问题,网络心理障碍和网络成瘾综合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