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题力学部分.doc
《初中物理实验题力学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实验题力学部分.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物理实验题力学部分1(6分)实验: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1)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如图甲所示,液体的体积为_cm3.(2)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将盛有液体的烧杯放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左盘里,天平平衡时,右盘里的砝码及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已知烧杯质量为30g,则液体的质量为_g.(3)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 g/cm3.2(8分)如图所示,是“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通过观察 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2)实验中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撞击时的速度不变,具体的控制方法是 .(3)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呢?小文所在的小
2、组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得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表一(钢球撞击时的速度为v=8cms)表二(钢球质量为m=100g)序号钢球质量m/g木块滑行距离scm序号钢球撞击速度 vcm.s-1木块滑行距离s/cm11001018102200202164033003032490分析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 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依据是 .3小明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秤、塑料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测量,如图a、b、c是其中的三个步骤示意图,还差一个步骤图d,才能完成探究任务,则d是测量 的。设a、b、c、d四个步骤中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F1、F2、F3、F4。由四个图中_
3、_ 两个图的弹簧秤的读数可以求出塑料块受到的浮力;被排开液体的重力为_;如果关系式_成立,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4针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怎样的关系?”这个问题,某同学利用同一木板,搭成不同倾角的斜面,将同一小车沿斜面匀速拉动,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斜面倾斜程度小车重量GN小车上升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小车移动距离S/m有用功W/J总功W/J机械效率1较缓4.00.20.91.20.81.08742较陡4.00.31.21.21.21.44833最陡4.00.41.51.21.6(1)请你将该同学第三次的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粗糙程度相同
4、的情况下,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 。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 。(4)如果该同学还要进一步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实验时应控制斜面的倾斜程度、斜面的粗糙程度和 不变,只改变 。5.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两端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 状态。(2)如上图所示,杠杆每格长度相同,杠杆的a处已挂着2个0.5N的钩码,要使杠杆平衡,则应在杠杆的 处,挂上 个0.5N的钩码。6.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小明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
5、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使长方体木块在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下做 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根据_知识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N.(2)比较图乙和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 。(3)比较图丙和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 。(4)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关系。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答案: 。(5)小明将甲图中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7.测金属块的密度:(1)调节托盘天平。
6、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平衡标盘)中央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可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金属块的质量。把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内,当右盘内有50g的砝码一个,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上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g;(3)将金属块放入盛有60cm3水的量筒中以后,水面到达的位置如上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cm3,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8小雨要测小铁块的密度,除了一块小铁块(质量小于100g)和足量的水,还有以下的器材可供选择:A量程为500g的天平一台 B量程为10kg的案枰一台C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计
7、一个 D250mL的量杯一个E500mL的量杯一个 (1)应选择的器材有(填序号)_; (2)测量时,应先测_,再测_,最后利用公式_计算出小铁块的密度。9 课堂上,老师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做演示实验,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他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吊着重为2N的物块,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1)在这一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会直观地观察到两种变化,这两种变化是:_ ;_ 。(2)当物块完全浸没时,弹簧秤的读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为_N。(3)你认为利用图甲所示的这套器材还可以用于探究以下哪个问题?( )(选填字母序号)A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B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深度的关系C
8、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D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10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甲 乙 丙(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 (2)完成第3次实验中的数据计算,并填在表格中;(3)比较第2次和第3次实验,你又发现了什么?(4)实验时,如何提拉弹簧测力计?11(5分) 下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是假设,是实验事实,是实验推论 B都是实验事实 C是实验事实,是实验推论 D是实验事实,是实验推论(2)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
9、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12(4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上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你的理由是:。(3)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13(6分
10、)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读出力臂。(2)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测得的两组数据,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3)如上图,将右边的一个钩码向左移动2个格,要使杠杆平衡,则左边的两个钩码向 移动 个格。14(3分) 小明利用定滑轮、铁架台、细线、钩码和弹簧测力计探究使用定滑轮是否省力。请你在下面空白处帮他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15(6分)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长方体木块、读数准确的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棉布、毛巾等。(1
11、)在采用如左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很难读数。请分析其原因:(2)为解决上述问题,某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右图所示。请说明利用该装置是如何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的。(3)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怎样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简要写出步骤。16(8分)小康组在做验证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和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要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这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 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2)在按照如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后,小康又将弹簧测力计由A处移
12、到C处,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OC=10cm ,OA=30cm,OB=20cm,若钩码重仍是1.5 N,则这个力的方向是 ,测力计示数为 N。 17(8分)如图所示为了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组的同学们提出了一些猜想与假设,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1)请你在认真观察每个实验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是想验证 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 的关系;实验二是想验证 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 的关系;实验三是想验证 相同时,液体 的压强都相同。(2)有一次,小棠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很小,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都没有明显变化,你认为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13、_。(写出一条即可)18.(6分)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不要塞的太紧),加热使水沸腾。(1)水沸腾后会出现的现象是_。这个过程中,燃料的_能转化为水蒸气的_能,又通过做功,把水蒸气的_能转化为橡皮塞的_能。(2)观察实验装置发现试管外面装有金属网,这个金属网的作用是_ 。 19(6分)小明组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第一次:将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第二次:将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开始向下运
14、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1)在实验中,他们是通过观察_来比较物体动能大小的;(2)要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用_图(填“甲”、“乙”)。20.(4分)如右图所示:(1)弹簧测力计示数是_N,(2)木块的长度为 cm。 21.(9分)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泉水的密度”实验中,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1)调好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矿泉水,读出矿泉水的体积V;(3)将量筒中矿泉水全部倒入烧杯中,测出矿泉水和烧杯总质量m2;则矿泉水密度的表达式矿泉水=_; 以上操作由于无法将矿泉水从量筒中全部倒尽,测出的矿
15、泉水密度误差较大.经过思考,小明在仍用步骤(1)、(2)的基础上,只对步骤(3)分为两步,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改进后的步骤(3)分为两步。请你写出改进的内容:_;_.22.(6分) 下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表面状况阻力的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毛巾大较小棉布较大木板较小(1)根据以上实验: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完成以上表格 (填“大”或“较大”或“较小”) (2)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填“快”或“慢”)23.(8分)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
16、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A与压力大小有关B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D与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明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及有关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序号实验条件测力计示数/N长方体木块的放置表面情况压力/N1平放木板81.62平放木板122.43平放木板163.24侧放木板163.25竖放木板163.26平放木板上铺棉布82.47平放木板上铺毛巾84.0(1)由序号为1、2、3的三次实验,可验证猜想_(填字母);(2)要验证猜想B,应选取序号为_的三次实验;(3)根据表中信息,能否验证猜想D? _ (填“能”或“不能”); (4)
17、以上实验主要采取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24.(8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中,我们把支点放在质地均匀的杠杆中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同学们通过多次实验,得出以下数据,分析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请你应用杠杆平衡条件,把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1234L1m0.10.150.20.2F1N0.50.51.5L2m0.050.050.10.1F2N11.534次数物理量小明同学在做实验时,在杠杆上挂了如图所示的两组钩码.若在不加减钩码的前提条件下,把左端的两个钩码向右移动 个格,可使杠杆平衡;若在不移动钩码位置的前提条件下,采用两端同时减掉 个钩码的方法,也可使杠杆平衡(杠杆上相邻刻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每
18、个钩码的质量都相同)。25.(8分)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保持木板水平且固定):第1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甲)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第2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方法拉动木块(图乙),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第3次:把两块相同的木块叠在一起且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方法拉动木块(图丙),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实验序号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滑动摩擦力/N1204.04.02204.038.08.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物理 实验 力学 部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