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研究-李梅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研究-李梅香.docx(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研究 姓名:李梅香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指导教师:谢钢 20120612 摘要 进入 21世纪以来,髙校的招生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出 现了由 精英教育 向 大众教育 的时代转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引起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广 泛关注,同时,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生活最突出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之一,而大学生职 业心理素质状况不仅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 的关键因素。积极关注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良好的职
2、 业心理素质,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就业质量的提升以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都显 得尤为重要。 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査法、访谈法、分析归纳 法等研究方法,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论文首先在广泛搜集并认真研究国内 外关于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方面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梳理了目前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 研究的现状。 随后,论文结合广大学者的相关文献 ,对素质、心理素质以及职业心理素质的概 念进行研究与界定,对职业心理素质的内容及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论文以马克思主 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社会化理论、职业辅导理论作为理论支撑,构成大学生职 业心理素质培养的理论基础。 接着,论文以应届
3、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从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理想等方 面对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进行问卷调査与访谈,对调査结果进行详尽的统计和分析, 指出当前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 四个方面对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最后,针对大学生职业心理素 质现状,从政府、高校、家庭、大学生自身方面提 出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对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体系的建构提出了自 己的看法。论文强调,要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作用;要深化教育改革, 充分发挥髙校的主阵地作用;要注重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长的引领带动作用;要加 强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本研究对
4、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提升大 学生职业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自我职业定位和生涯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 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 Abstrac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universitys enrollment number and scale expanded constantly. Transition from the era of “elite education“ to “mass education“ appeared in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
5、cation. With the constant deepening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chang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quality of talents training in university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 of government, society, schools and families, while 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became one of the mos
6、t prominent focus and hotspot issues of social life. Students*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quality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the talents training, but also the key factor to affect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n active interest i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quality ed
7、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effectiv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good vocational psychology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and career development. From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
8、cal aspects,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by use of documents, surveys, interviews, analysis of induction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Firstly, based on a wide range of collecting and careiiil study on the results of the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quality of college
9、student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article comb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on students,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quality. Subsequently, combining the documents of many scholars, the paper makes a research and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s of quality5,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occupational ps
10、ychology quality*. The paper makes a deep analysis on the content and features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quality. This article uses Marxism theory on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social theory, and career counseling theory as a theoretical support, which constitut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11、of training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hen, on the research of graduates, the paper conduct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s on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career values, career interests, career aspirations. By detailed statistics an
12、d analysis of the survey results,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deeply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from society, schools, families, college students in four aspects. from the government, universities, families,
13、college students own aspects. The paper makes its own views on the training system construction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paper emphasizes to strengthen macro-control,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s management; to deepen the education reform, and
14、give full play to the main front role of the universities; to focus on family education,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parents, leading role; to strengthen the self-education,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college students main role. This study has some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furthe
15、r promote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mprove the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qua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o promote students self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and career desig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quality, training 1 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素质教育己成为提升我国教育质量
16、的关键。大学 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素质水平高低,对社会发展、民族复兴有 着极大影响。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髙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指出: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 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011年,教育部先后印发了普通高等 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大力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 迅猛发展、社会职业分化而来的职场竞争,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对人才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逐渐成为人才的核心素质之一。 加 强大学生
17、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水平,对大学生整 体素质的提髙、就业质量提升以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都显得尤为重要。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图 1.1),高等教育呈现大众化 和高学历化趋势,随着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就 业模式深刻变革,使得 高等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愈来愈严峻,求职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新形势,大学 生群体所承受的就业压力明显加大,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 在职场竞争中,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而且在人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种矛 盾的现象: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在大喊用工难、招不到理想的人才。另一方面高校 和大学生却感觉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甚
18、至不少高校出现因就业造成学生心理问 题,导致极端事件发生的现象。可以说,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不高,就是造成这 一矛盾现象的根源之一 .本论文的目的就是通过立足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现 状,探析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缺陷的成因,提出培养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策略, 以期提高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水平,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质量,顺利实现从大学 生到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并在职业生涯发展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能。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是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课题、新任 务,本研究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的最大理论意义在于充实和丰富 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理论,促进职业指导学科的发展。同时,本文立足于大学生
19、职 业心理素质的现状, 尝试提出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具体途径,以期有利于 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用人单位对职业心理素质的要求,对就业新趋势和新要求有更 好的了解和掌握 ;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开发自己独特的职业兴趣, 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做好职业准备,实现顺利就业,成功创业;有利于教育部 门进一步创新教育教学思路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利 于解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就业结构性错位,缓解就业意愿和就业现实的矛 盾,促进社会稳定及和谐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目前,国外关于职业心理素质的相关研 究比较深入,国内学者相关研究起步 较晚。我国关于大学生素质的
20、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课题:大学生综合素 质研究、职业素质研究、心理素质研究和职业心理素质研究等。在这些研究中, 涉及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内容的研究很多,但专题研究相对较少。 1.2.1国外关于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研究 国外关于职业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开始于 20世纪初。 194丨年,美国学者约 翰 “ 弗莱纳根 ( JohnFlanagan)在研究飞行员的绩效问题中发现,描述工作行为 所需要的素质是工作分析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素质问题研究有 重要的意义 2】 。 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 ( McClelland)在其发表的 对 能力的测试,不是智力一文中提出,一个人
21、工作的成败并不能完全靠智力测试 的方式来预测,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必然联系,人的智力因素对其工作成败的 影响效力并不是绝对的,二者的关系如何要视情况而定,由此,他认为应该以素 质模型评价法取代智力因素评价法 3。 1976年,美国职业辅导理论家萨帕 (Super) 和金斯伯格 (Ginsberg)提出了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萨帕对人生职业发展阶段进行 了划分,把人的职业生活分为成长 (出生 -14岁 )、探索 (15-24岁 )、确立 (2544岁 )、 维持 (45-64岁 )、衰退 (65岁 -)五个阶段,大学生正处于成人初期的探索阶段,其发 展课题主要是大学学习计划的选择、适合自己工作的选择
22、、有关职务技能的发展 4。罗宾斯在组织行为学精要中指出,当个人价值观与组织主流价值观相一 致时,工作绩效和满意度就可能高一些;当人格与职业一致时,人的满意度最高 且离职率最低 5。职业心理辅导起源于美国 20世纪初,大体经 历了开创期、兴盛 期和立法期,已从幼稚走向成熟。 1.2.2国内关于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以 职业心理素质 作为关键词、篇名、主题进行检索,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近十年来关于大学生职 业心理素质研究论文来看,单篇论文虽多 ( 1329篇 ), 但主要是作为职业素质、 心理素质或者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在内容上有所涉及,且存在雷
23、同趋向,以职 业心理素质现状研究居多。博硕士论文共 57篇,其中只有 2篇专题研究大学生职 业心理素质,其余为大学生职业心理成分的单 一 研究,比如大 学生职业兴趣、职 业成熟度、职业价值观、自我效能感等,主要对这些职业心理成分的影响因素进 行相关性研究。下面对职业心理素质研究作简要分析如下: (1) 关于职业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张大均、余林在职业心理素质及其 培训中认为,职业心理素质是人的一般心理素质在个体的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表 现。并把职业心理素质结构概括为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两个基本部分 6】 。李海萍 等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对职业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进行考察和分析,在论职 业心理素质与职业选
24、择中认为职业心理素质主要由职业兴趣、职业气质、职业 性格、职业能力 构成,并从职业选择的角度阐述了四要素的意义 7】。曾天德对师 范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后表明,师范大学 生职业心理素质由职业认知、基本教学能力、职业价值观、师德规范、职业性格 素质五个维度构成 8。 (2) 关于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现状及培养意义的研究。乐可锡等人对毕业 后的工科专业大学生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参加工作后,大都存在一个较长的适应 期,很少毕业生可以迅速进入角色并胜任自己的工作。乐可锡等人分析认为其主 要原因是工科院校毕业生职业心理素质的不足,而造成心理素质不足的原因是多 方面的 9。陈妙研
25、等人对 90名己接触临床实践的高年级护理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 查,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现状与护士所应具有的职 业心理素质要求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在教学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开发智力、 提高成绩,更应注重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尤其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10。眭国 荣等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指出,只有完全了解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理想职 业和职业能力倾向,我们才能在教育过程中通过目标导学和生涯规划、素质拓 展 训练和实践创新等活动,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倾向与他们的理想职业的能力要求相 匹配 11L杨博指出,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是科学合理实施大学生学业规划的需要, 是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是大
26、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1121唐洁认为大学生职业 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强、时间跨度大、社会化程度高,且十分紧迫的工 作,需要高校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全面推动 13。 (3) 关于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内容及培养途径的研究。李建军提出,大学生 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内容应该包括学习心理学知识、养成心理学视角、培养心理能 力和人格的塑造。职业心理素 质培养的途径主要有:学科教学、心理学课程教学、 各种活动的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及自我心理修养 “、南洪吉认为,职业心理素质 要从积极心态、抗挫折能力、健全人格、交流能力、成功心理五个方面培养 15。 张海涛、苏苓在分析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功能及用人单位要求的基
27、础上,提出了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塑造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应从良好的自我意识、健 全的人格、积极健康的情绪、抗挫折能力、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六个方面来培 养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 16童三红指出,可以采用开设职业辅导课程、实施个别 与团体咨询、通过学科渗透职业辅导、举办生涯辅导周活动、创办职业辅导网站 等形式,为学生提供职业辅导 “7。高扬通过对 4所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心理素质 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指出,高职院校应通过明确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目标、建立职 业心理素质培养体系、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加强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 70 可以发现,有关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研究文献中,主要涉及职业心理素
28、质的 现状、成分及培养途径等各方面。但总的来说,专题研究的文章还不多见,研究 还处于起步阶段。对职业心理素质成分、结构及成因缺乏较为透彻的分析,而且 所发表的文章极大部分集中在对医学、导游、护理专业学生及高师、髙职学生职 业心理素质的讨论上,对大学生整体职业心理素质分析的论文很少。 1.3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3.1基本思路 由职业心理素质的概念入手,掌握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理论基础,通 过调査当代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现状 ,分析当代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存在的缺陷 及其形成的原因,并试图提出有针对性的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策略。 1.3.2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多种研究方法,确保研究 的科学
29、、严谨。主要有文献资料法、调査 法、访谈法、分析归纳法等。通过查阅相关著作、期刊等纸质文献以及电子文献, 了解与界定职业心理素质的内涵,掌握培养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理论基础,借 “ 鉴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通过调査、访谈,了解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现状, 为本研究提供实证依据。通过对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存在问题及其成因的分析, 提出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策略。 1.3.3研究的创新之处 在就业难的形势下以职业心理素质为切入点,提出培养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 的有效途径,比如开展职业心理辅导、加强职业生涯教育等。这将为缓解大学生 就业难的形势开辟新的机遇和平台,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30、 人的整体素质。 2相关概念界定 2.1素质的概念 广义的 素质 一词,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 个重要术语,也是现代 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在汉语中,素质的本义指的是事物本来的、原有 的物质,即事物的 本质、禀赋 。如果不限于某一学科,而就一般的意义来说, 素质就是指人的修养和素养。现代汉语词典就直接把素质解释为 素养从 心理学和生理学角度来看,素质指人的先天禀赋,是能力的自然前提,是后天各 种能力发展的基础 ( 人的神经系统以及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特 点,特别是脑的微观特点,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19。从教育学的 角度来讲,素质是指人在先进遗传物质的基础上,
31、经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 成的内在较为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的要素、特征或属性 M。 总体来看,学术界对于素质的定义主要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基本看法。第一种 观点强调素质的先天性,是一种自然素质,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能力发展的基 础。如时勘认为,素质是在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 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特征 21第二种观点强调素质是习得性。持这种观点的人 认为,素质是平素养成的品质,是人所特有的。先天禀赋只不过是人的心理发展 的基础,素养主要在后天的培养中逐渐形成,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社会文化的内 化和积淀。例如,张楚廷把素质定义为:素质即素养与品质,是指在修养过程中 平素养成、逐步形成的人的一种内在之物。它是由生理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 质 和道德素质构成的 22。第三种观点强调人的先天禀赋与后天习得的相互作用。 认为素质是人的生理解剖特点、个性心理特点及社会意识品质所构建起来的一个 整体,是一种新的形成物。比如张大钧认为,素质主要是机体在先天的生理基础 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逐渐发育和成熟,并通过实践活动而形成或内化为个体 相对稳定、基本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品质 23。 从以上定义,不难看出,国内外的不同学者由于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对于素 质定义的角度不同、側重点各异,归纳起来,对于素质概念应该有以下三个核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