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成本核算的流程及难点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成本核算的流程及难点1.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医院成本核算的流程及难点1转医院成本核算的流程及难点009医院成本核算的流程及难点1来源:转医院成本核算的流程及难点医院成本核算流程及难点成本核算首先是各科室直接成本的归集,将各科室直接发生的成本直接计入到该科室;然后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四级分摊(其详细核算流程见图1):分摊方法第一级分摊(公摊费用分摊):公摊费用是指在成本的归集过程中,无法直接归集计入到某个科室的费用,
2、如清洁排污费、绿化费、保安费等。公摊费用根据实际业务属性又区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两部分,如某科室水电费属于直接成本,绿化费属于间接成本。公摊费用的分摊方法根据不同的成本项目确定不同的分摊方法,根据分摊参数不同。项目内容人力成本:退职生活费、社会保障费、合同工养老金、离退休人员成本、福利费;煤水电费;交通费: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房屋和设备修购基金:房屋折旧、设备折旧;房屋修缮、零星工程;分摊方法人员成本:按人员数量比例分配到各核算中心。煤水电费:大用户单独计量,其余按照房屋面积或人员数量分摊到各核算中心。交通费:按各核算中心实际使用交通工具工作量进行分摊。房屋和设备修购基
3、金:房屋折旧按科室面积分配到核算中心;设备折旧按照不同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将设备分类后,按照各科室拥有设备占全院同类设备比重分配。具体公式人员成本:按人员数量比例分摊到各科室人员成本 科室在职人员数量 全院应分摊的人员成本 / 全院在职人员数量煤水电费:煤水电成本 科室面积(全院煤水电成本科室成本)/ (全院面积科室面积)煤水电成本 科室在职人员数量(全院煤水电成本科室成本)(全院在职人员数量科室数量)交通费:交通工具成本 各科室使用(公里数) 全院消耗成本(金额)/全院使用(公里数)房屋和设备修购基金:房屋修购基金科室面积 全院房屋修购基金/全院面积设备修购基金 科室拥有该类设备总额 全院该类
4、设备修购基金/ 全院该类设备总额房屋修缮、零星工程:按科室面积分摊修缮零星工程成本 科室面积 全院修缮及零星工程成本/全院面积第二级分摊(管理成本分摊):将全院管理类科室成本包括直接计入管理科室成本和公摊费用分摊部分进行分摊。如院长办公室、财务处等管理类科室分摊方法:按人员比例分摊相关科目成本 科室在职人员数量全院管理科室相关科目成本/(全院在职人员数量管理科室人数)第三级分摊:(医疗辅助成本分摊)将此类科室成本(包括直接计入医疗辅助科室成本、公摊费用分摊部分、管理成本分摊部分之和)进行分摊,分摊科室范围:挂号室、住院处、供应室等。医辅服务职能科室、供应室、洗衣房分摊方法:使用医院制定的内部服
5、务价格对照参数(或内部服务量),本着谁受益谁担负的原则进行分摊(但不向管理类科室及同类别科室分摊)。相关科目成本 受益科室接受服务内部价总量(科室受益总量) 相关科目成本总量/接受服务内部价总量(全院服务总量) 门诊医辅、住院医辅分摊方法:按照临床科室 床/工作日数量分摊。相关科目成本 科室 床/工作日总量 相关科目成本总量/(全院床/工作日总量)没有工作量的医辅科室分摊按医技科室、直接医疗科室的人数向下分摊。第四级分摊(医技科室成本分摊):将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包括直接计入医疗技术科室成本、公摊费用分摊部分、管理成本分摊部分、医疗辅助科室成本分摊部分之和)进行分摊。1.药剂科成本分摊方法按照
6、使用收入支出配比平衡原则2.医疗技术检查科室、手术室分摊方法采用收入支出配比平衡原则相关科目成本各相关科室获取医技收入总量 相关医技科室相关科目成本总量/相关医技科室总收入 成本核算的难点医院经济管理薄弱,造成核算工作难度大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不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两者关系的情况,有只顾经济效益而不讲社会效益的情况,也有重社会效益而轻经济利益的现象。投入不计成本,产出不计效益,这种状况十分明显。由此可见,医院经济管理技能和方法十分匮乏。而医院统计、质量标准化、信息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又是开展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如果这些基础性工作,如信息归集的标准不统一,数据采集流程不完整,
7、财务管理中缺乏责任会计的功能等,会增加成本核算工作的难度。现有医疗定价制度,造成医疗成本的不可比我国的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因此国家对医疗收费价格实行统一指导价。基于历史原因,目前医疗收费价格制定不合理,特别是在基本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方面明显低于成本,这不仅不利于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而且给医院内部控制带来了难度,使得收入与成本不易配比,临床科室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不配比,医疗成本在项目和病种方面不易测算和比较。医疗服务的垄断与竞争性,造成了医疗成本不易控制医疗服务是一种特殊行业,由于供方医务人员的专业性和垄断性很强,需方病人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很强,以及医疗服务需求弹性
8、小等特点,使得医疗服务的成本不易控制。按一般经济规律,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利润减少,产量下降, 导致供等于求或者少于求,通过市场调节,由此产生价格上升,形成新的平衡。但在医疗活动中,服务量的主动权不在需方,而在供方,供方能够诱导需求。况且,我国医疗服务定价采用按项目定价的方法,使供方能够通过增加服务项目和扩大服务量来弥补项目收入的减少。由于医疗服务价格由政府控制,缺乏市场调整机制,使得供方可以通过盲目扩大服务项目或服务量造成成本超过收入的亏损局面。特别是在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为增强竞争力,努力提高技术水平,注重新设备的引进和使用,如果不能选择适宜技术,不能很好的进行成本核算,那么医院
9、管理者的决策失误不仅会导致医疗服务的亏损,更会造成医疗服务总成本的失控和社会卫生资源利用的不合理。医疗服务的复杂性,造成成本核算方法的多样性医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许多不同科室和各种相关的保障部门组成,每个学科或保障部门因专业不同而使其成本内容和表现方式不同。即使在同一学科,也因对同一疾病的诊断、治疗方式不同,使医疗服务的成本构成有所不同,因此医疗服务成本表现为异常的多样性。正是由于这种成本的多层性和多样性,造成的医院成本分摊的复杂和繁琐,使得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方法出现多样性。医疗服务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医疗成本的多变性医疗服务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生产,它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每一项医疗技术和服务的提
10、供,都会因病人需方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时间、选择方式、适应程度、经济承受能力的不同,而使医疗服务的成本有所不同。就同一种疾病对不同病人来说,因其诊治方式、病情程度不同也可使医疗成本发生变化。随着高新技术的投入,它所伴有的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特性使其成本变化较大、幅度较大。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变其成本结构,可使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也可能因投入过高使成本增加,这种医疗成本的不确定性,使医院服务成本的测算、分摊和评价更具有复杂性。同、收回房屋:1.承租人擅自将房屋转让或转借的;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及注释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
11、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注释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
12、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
13、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
14、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15、。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