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小学三年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小学三年发展规划.doc(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小学三年发展规划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小学三年发展规划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09年9月2012年8月)一、学校发展基础1、 学校概况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小学是一所颇具特色的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学校。现在共有20个教学班,教工72名,教师群体较年轻化,35岁以下教师占47.2%。具有本科学历39名、大专19名,大专及以上学历占80.1%。学校有
2、中学高级教师2名,小学高级教师49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70.83%。目前在校学生639名。学校经过近六十年的办学,积淀了良好的办学传统。1985年以来,以“调整课程结构,强化科技教育,开发学生潜能,创建办学特色”为学校教育整体改革的突破口,探索构建新的办学模式。1991年,学校被确定为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试验学校。学校课改组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劳模集体”、“上海市文明班组”、“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1994年学校被命名为“虹口区科技特色学校”,1999年被命名为“上海市科技特色学校”。1999年,学校又一次被确定为上海市二期课改试验学校。学校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的启蒙教育,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
3、力,学校被命名为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示范校,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基地,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并在2002年底评为联合国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实验学校。 多年来,学校有30多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辅导员、市三八红旗手、市优秀科技辅导员、市园丁奖等称号。学校是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已连续三次被评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七次获虹口区文明单位称号。在二期课程改革中,制定了学校探究型课程与拓展型课程的实施方案,按课程内容和任务划分学科拓展课、兴趣活动课、社会实践课和少先队自主性活动四个方面实施,探究课程分为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并出版了探究型课程与教学一书。作为上海市科技特色学校把科技教育的
4、重心落在“环境科技教育”上,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科技天地,开展环保教育,并逐步形成创新模型特色。2004年12月学校与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联手合作,在学校成立科普教育基地。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学校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功能,运用校园网资源,成为学校上三年规划实施中的一个新生长点。2、 预期分析学校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建立在学校办学目标与内部条件、外部环境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与发展之上。对学校办学所处在的复杂多变的内部条件与外环境进行分析是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事实基础。本规划采用SWOT方法作为学校发展战略环境分析的工具,对学校办学中存在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威胁(T)这四个因子进行了配对分
5、析与正确把握。S-O分析:学校是上海市课程改革基地,在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W-O分析:2005年,学校被名命为华师大一附中实验小学,为学校的品牌发展创设了有利条件,同时作为实验小学的性质,也推动学校办学试验项目的提出与实施,是学校发展史上好机遇,学校应该抓住机遇,提升办学水平。S-T分析:当前上海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学校已经面临着其他学校在课程改革上的压力,学校在课程改革中能否进一步深化,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局面这是一个新挑战。W-T分析:学校要针对聚焦课堂改进教学,弱化学校薄弱环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意识,加强教学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向精细化发展,进一
6、步加强教研组、备课组专业建设,与校本研修相结合,提高有效性,增强整体的发展能力。二、办学思想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以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作为教育价值取向,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二)愿景目标学校的新三年发展要保持可持续性,在学校教育改革几十年积淀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进行教育创新,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弘扬学校“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的教育理念,从实际出发深化教育改革,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校的办学效能,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质量公认的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三)近期目标1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可持
7、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全面整合教育资源,建构一个使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充分张扬、可供选择的课程体系,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发展学校拓展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使学校课程特色更明显。2聚焦教学,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实验项目“小学课堂“四环”教学法的实践研究”。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3加强校本培训,发展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渠道、高质量抓好教师校本培训和在职继续教育,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展能成才,得到充分发展。(四)培养目标:学校根据教育方针和社会期望,培养具有“四学会”的小学生。【学会做人】崇尚善良、充满爱心、注重人品;【学会
8、求知】勤奋学习、认真作业、善问质疑;【学会生活】热爱劳动、自信积极、健身锻炼;【学会创新】独立思考、积极探究、勤于动手。三、素质教育实验项目聚焦双环,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能的实践研究(一)项目内涵:1. 本项目在本质上追求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的一致性。从关注学习过程研究中提出教学促进之本。2. 课堂“双环”教学法的实践研究是指课堂教学中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与以教师为主线的教学过程在教学目标引导下实施整合并相交融。第一环节学生学习中 介教师教学第一环节激活旧知紧扣目标预备提供:原知识结构中提取经验第二环节求证新知紧扣目标施教指导:新旧知识结构的联系第三环节尝试应用紧扣目标操练辅导:运用新知识结构
9、第四环节融会贯通紧扣目标检测评价:检验新旧知识联系能力3. 本项目的出发点是国际教学一直倡导的教学设计思想,即人类活动有不同的知识技能,每一种知识技能学习与掌握都需要相应的学习条件(策略)。同时也是世界教学发展的所提示的,如果一个教学策略(方法)没有提供与所教知识技能类型相一致的演示、练习和指导,它就不可能促学习,也就是没有教学的价值。4. 本项目的主要教学策略是聚焦分类教学策略。聚焦教学目标,并按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教学内容,采用与之一致匹配的教学策略。这不是单纯地鼓励探究发现策略或者合作学习策略,而是要将教学策略置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中统筹考虑。5. 本项目强调教学应该紧扣教学目标施教
10、、操练、检测,教学质量的稳定可靠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二)项目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深化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聚焦课堂教学,探索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优质化实施的方式和途径,切实把以教师、教科书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学习方式提升为价值指向的教学,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使教学的设计、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五个环节得以认真落实,提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一致性。(三)项目内容:1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的研究(1)学生“激活旧知、求证新知、尝试应用、融会贯通”环节的操作研究。(2)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环节的衔接研究。2. 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的研究(1)教师“提供、
11、指导、辅导、评价”环节的操作研究。(2)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环节的衔接研究。3. 课堂中“四环”交互的研究。(1)以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促进“四环”的交互研究。(2)聚焦分类教学策略的运用研究。(四)实施步骤:1项目预研究阶段(2009.122010.1)(1)确立聚焦双环,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能的实践研究项目,组成项目小组,形成项目实施方案。(2)完成本项目基本研究实施架构,明确基本概念的内涵及特征。(3)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本项目的基本观点与项目实施反案。2项目实践研究阶段(2010.22012.1)(1)按照研究方案,开展课堂教学行动研究。(2)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案例研究,对教案的设计、教学过程方
12、面进行归纳分析提炼,形成可以共享的教案范例。(3)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经验总结研究,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提炼,形成有效经验。(4)组织阶段性研讨、展示活动。3项目最终成果形成阶段(2012.22012.12)(1)总结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语文集。(2)组织有关的研讨交流活动。四、发展的重点区域(一)德育工作1指导思想以建构适应和谐社会建设所要求的学校德育为目标,以落实“两纲”教育为重点,坚持德育工作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形成以“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为理念的,以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学生养成教育为抓手,突显学校德育特色。2工作构架一个目标:巩固与发展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的水平两个重点:基础道
13、德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3主要措施(1) 开展以“真善美”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常规基础道德教育:以“两纲”教育为重点,开展以中华美德教育、环境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常规教育,识别善恶,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学生养成合作、负责任、尊重的良好品德。进一步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方面着手强化学生践行,提高学生道德行为的自律水平,从道德行为水平上提升学生行为规范。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以“民族精神教育”为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民族气节。以基础道德统整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民族精神
14、教育要发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生命教育要注重生命道德。学校在开展这两项教育时,以基础道德作为整合的基础,通过教学整合、环境整合、活动整合,把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融于学校的整体教育之中,实现多元教育整合,提高教育的可行性和实效性。(2)强化学校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小学生是他律向自律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把道德教育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整合,巩固和发展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继续深化“成长小脚印,步步都要赢”系列活动,结合少先队的争章活动和小学生成长记录手册,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从学习的健康行为、生活的健康行为方面着手进行落实,使之形成校本特色。(3)丰富主体性少先队活动学校建构班主任工作和少先队工作
15、整合,实现少先队工作重心的下移,确立以中队自主管理与活动的少先队工作机制,突出少先队作为儿童群众性组织的自我教育作用。建设富有个性的少先队中队。以班级活动为载体,推进“班班有精神、班班有活动”的班级文化建设,开展以争章活动为载体,主体参与、主体管理、主体评价的少先队教育活动。以队员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展开教育,培养少先队员的自我发展能力和主体性人格。不断完善雏鹰大队的建设工作。关注学校少先队工作体系,完善大队部五大职能部门的工作,注意少先队各级干部的培养,创设服务岗位,确立在为队员服务中锻炼自我发展能力。(4)推进学校德育的生态环境建设优化学校德育环境,让“每面墙壁会说话”,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学
16、校以“为了孩子的教育”作为切入口,以“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活动,引导家长以身作则,努力营造家庭学习氛围,促进家庭全体成员共同学习,营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通过“管理制度化、内容系列化、形式多样化”,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参与社区互动,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必要的条件。(5)优化德育实施体系, 完善和创新学校德育管理,提高学校德育决策水平,加强学校德育的校本性、系统性、专业性,减少德育工作的“空转”,提高学校德育运作的实效。 以班级为实践舞台,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立分年级德育目标与内容,强调在学校指导下,自主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贴近学生需要,贴近学生心理特点
17、,形成具有特色的班级教育活动。根据教育部的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班主任培训的文件精神,以强化班主任培训为重点的德育队伍建设。通过目标引领、任务驱动以及多样化培训等方式促进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主动性,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二)教学工作1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以“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理念引领,继续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凸现素质教育,用行动诠释课改理念,聚焦教学立足课堂,构建高效、和谐课堂,建立科学、规范、系统的教学管理机制,逐步形成学校教学特色。2工作构架一个目标:教学质量达到区中上水平二个重点:优化课堂教学、推进学科建设3主要措施(1)开展课题研究,形成学校教学特色。学
18、校着力以“小学课堂“四环”教学法的实践研究”为载体,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个性良好发展,使课堂成为师生交流、合作的学堂,使关注学生学习的教学逐步成为学校教学特色。组织全体教师参与研究项目,努力把项目的观念转化为教学实践行动,运用本项目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重在改革教学工艺过程。把课堂还给学生,推进教与学互动课堂的建构,努力创设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动手,学会创新,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和谐的发展。(2)推进课程改革,发展学校课程体
19、系。开设多样的活动课程,根据学校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开发生活科学、形体、剪纸等活动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强化基础型课程,着力于课程的校本二度开发。把握课程开发的本质,实施以“解读文本、教学设计”为重点的校本课程的二度开发,解决当前二期课改中存在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脱节的问题,结合学校实际、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学科的特点而非标签式的口号实施课程教学,落实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效性。进一步推进科技教育课程,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学习科学方法,提高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在科学教育中强化生活内容,拓展和丰富生活科学的外延,以学校的“三结
20、合”模式深化学校科技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与各类活动中突出学生创造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加强课程评价,系统推进课程管理。加强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评价,促进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提高学校适应度。加强对校本课程研发的评价,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学生“满意度”评估。加强与完善学校课程领导,提高学校课程工作的专业管理与引领。(3)强化流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积极推进“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重点”的校本教学体系,鼓励教师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继续开展“十个一”的创优活动。实施优化课堂教学作为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学
21、为主线的“三个为主”;注重教学法、教学规律的“二教”;落实精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板书、精心设计问题和教具、精心设计练习和作业的“五个精心”, 关注“精致的家常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常规管理的专业性,切实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切实实施个别化教学,确立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理念,切实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强化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运用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的水平,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和其他各种媒体资源拓展知识学习的视野,增强获取、应用、交流信息的能力,促进学习方式的改革的实现。避免教学中唯多媒体手段的简单化做法,合理运用多种
22、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习效果的手段。强化课堂教学质量意识,抓实抓紧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教学常规制度,完善备课、上课、评课、作业检查、辅导制度,落实规范教学流程管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实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学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教学管理做到“三坚持”:坚持学校领导在第一线对教学进行决策和管理的原则;坚持走进课堂、走近教师,第一时间了解学校教学在发生什么,把握发生的教学事件的教育价值;坚持建立班级听课调研制度,深入班级、深入学生,把握学生学习的脉搏。(4)完善校本教研,实施动态管理突破传统的教研活动模式,建构学校多组织校本教研体系,行政性与非行政性教研组织相结合,重构教研组的功能,增
23、强教研活动的专业性,新构教研组织,拓展教研功能。关注校本教研的内容,围绕课堂教学的问题、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加强教师教学观念、方法和手段的学习和更新,关注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改进和完善教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推出一批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优质课。关注校本教研的方式,运用主题式研讨、案例研究等多种方式、运用网络教研、教学论坛等多种途径精心打造校本教研平台,实现教研与科研结合,以解读教学文本和优化教学设计为突破口,以课例讨论和教学实践研究为主要方式展开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实践智慧,改变教学行为方式。推进研究型教研组建设。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建设,倡导
24、合作研究,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研究氛围,共同探索课堂教学改进的方略。培育若干个研究型教研组的典型。(5)推进学科建设,建设品牌学科 以“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均衡发展”为策略进行学科建设,打造优势学科。学校根据现有教研组的实际状况,保持语文、数学、品社、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强势,以优势学科引领,进一步建设一、二门学科,进而全面推进各学科建设。 各学科找准自身优势,发现问题,主动开展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争取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突破,达到学科均衡发展的目标。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战略发展举措,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推进品牌学科打造,品牌学科建设与校小教研、骨干教师平阳相结合。(三)科研工作1指导思想以不断增强学
25、校综合实力,提高教育创新能力为目标,学校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为指导思想,以教师人人参与,关注过程为价值导向,以提升教师教育力和促进学校发展为目的,通过学校素质教育实验项目引领,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发展。2工作构架一个目标:完成学校素质教育实验项目。二个制度:健全学校科研制度,完善学校科研运作机制。3主要措施(1)着力开展学校素质教育实验项目加强对实验课题的领导和管理,强化学校行为,组织全校师生参与本课题研究和实践,精心组织研究工作,注意研究的动态发展,注意积累研究资料,注意提炼概括,强化研究成果意识,强化科研为教育服务意识。注重研究过程对学校发展的引领,注重研究经历对教师发展的促进,注重研究成
26、果对学生成长的实效。同时将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有机地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实验项目进行系统研究。(2)重视科研成果的推广学校要采取措施推广校内外科研成果,使教育科研来自实际再走向实践。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特别要推广好 “飞虹路小学探究型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的科研成果,着力从探究学习方式与课堂学习整合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学习方式两个方面进行推广。(3)积极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 建立学校研讨会制度,每学期举行一届研讨会 建立学校课题申报制度,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建立教研组研究基地制度,形成研究与教研教学结合的机制 鼓励教师参加校外教育科研活动,鼓励教师发表和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五、学
27、校发展的保障(一)深化学校管理改革1行动策略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2具体措施(1)加强学校的民主管理进一步确保党支部监督作用,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的作用,实现校务公开。依法治校、以德治教,核心保障、党员垂范,参政议政、民主管理。(2)优化学校的制度管理。学校在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引领下,确立学校制度是为了全体师生员工的发展的思想,按照教育规律和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规范办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健全学校工作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创新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益,实现“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3)强化学校的质量管理。学校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是对学生负责的基本保证。学
28、校对教育、教学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建立必要的教育、教学信息反馈通道和制度,及时进行调整。在绩效工资改革基础上公平、公正地进行全员绩效评价。(4)建构学校的文化管理。学校把满足师生的发展需要作为自己的责任,尊重师生的生存与发展价值,通过文化活动和学习型学校的建设,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全员的自律水平,激发师生的自觉性,达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学校发展目标。(二)优化师资队伍建设1行动策略以教师教学能力为重点,立足校本研训平台搭建策略。2主要措施(1)建构校本培训机制,搭建校本教研平台根据校本研修要求,学校结合素质教育实验项目的需要,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和方式,确定培训考核标准与制度。充
29、分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为教师提供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服务,支持教师个别化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一步发展校本研修的四大平台:教师个体实践反思平台、同伴合作互助平台、专家引领互动平台、网络虚拟式平台。学校立足于本职岗位培训,提倡终身学习,为教师学习创设条件。教师努力做到“六个会”:教学理论会运用、教学经验会总结、教学模式会提炼、教学观摩会评价、教学风格会建构、教学专题会研究。(2)学科建设中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以教师教学能力为重点的培训策略,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很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富有敬业乐业精神的、具有现代教育理论修养和坚实专业基础的教师群体,实现校本培训教师。在学科
30、建设中促进教师的一般教学思维向学科教学思维的深度发展,减少教师话语体系中的空泛套话,能运用学科教学特质思考自己教学中发生的现象,切实提升教师学科教学思维能力。在学科建设中积极发挥学校的高级教师、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他们的专业引领、示范,促进学科专业发展水平。学校要采取措施培养不同层次的名师。(3)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提升师德和专业发展。建立以师德、师能和业绩三要素为主的教师评价体系,采用自评、互评、管理这评价、学生及家长参与的多元评价方式,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与保障机制。以学习提升教师素养,以实践履行教师的教育责任,形成优良师德师风。依据教师的职责明晰师德内涵,使师德建设的价值导向转变到
31、有利于培育学生、有利于教师独立人格的高扬、有利于教师追求真才实学,探索真正促进教师的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三)大力推进校园建设1行动策略:建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硬环境和软环境整合的策略2.具体措施:(1)加强学校硬环境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根据教育的要求,创造性地建设教学设施、教室、专用教室等,达到教育性、童趣性、合理性、安全性的要求,尤其是拓展教室功能,适应学校教育的需要,形成富有“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特色的学校硬环境。 加强信息技术实施建设,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加大对学校网站的开发力度,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信息管理、教育教学改革,加速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加强信息
32、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教与学。继续加强对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的培训,通过培训和各类活动,使教师能熟练应用多媒体技术,从而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和手段。加强后勤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安全健康加强后勤队伍建设,确立后勤工作全方位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完善学校安全防卫和卫生安全制度,强化各项措施,确保师生安全。六、规划实施步骤本规划实施分三个阶段:(一)第一阶段:(2009年9月2010年8月)制定学校新三年规划,各部门按学校规划制定具体年度和学期计划。加强新规范的宣传,树立规划中确定的“为学生提供适合他
33、们发展的教育”的教育观念,达到学校全员对规划的认同。启动“小学课堂“四环”教学法的实践研究”项目,制定项目方案,设定项目实施的时间节点。设计本项目的课题研究方案,细化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明确第一阶段实施计划。(二)第二阶段 (2010年9月2011年8月)全面实施、落实规划。全面落实“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的教育理念,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上进行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以“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为特征的素质教育。重点突破以“小学课堂“四环”教学法的实践研究”为特征的实践探索,主要解决实施的途径与方法,逐步形成学校的教学特色。每学期对规划实施的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控。(三)第三阶段 (2011年9月2012年8月)依据合理、高效、精简的原则,对规划实施进行调整、落实、完善。在全面实施规划的基础上,总结和提炼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实验项目的经验,并通过教育科研的方法,形成实践研究成果,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教学特色,全面评估本三年发展规划的实施状况,并进一步调整和落实规划,使学校成为具有华师实小特点的、符合当代教育发展进程的、适应上海教育发展的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