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单元备课.doc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单元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单元备课.doc(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单元备课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单元备课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这套教材,分数这部分知识是分两次进行教学的。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二次是五年级的系统学习分数知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第六册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
2、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这一课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它是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儿童生活里没有这样的经验,而且表达方式也不相同,读数的方法也不相同。尤其是分数既表示一个量,又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小学生较难理解。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分数意义的认识,分数大小的比较以及分数的加减法。本单元有关分数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有关知识以及小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内容将为五年级继续学习有关分数
3、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是初步认识分数,而在五年级的教材学习中将较系统地认识分数。) 二、编写特点: 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分数。 分数概念是学生社、初次接触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建立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教师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物操作、直观图形等手段,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素材。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学生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过程。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自主学习的素材,如“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圈一圈”“试一试”“练一练”等,不仅是为了激
4、发兴趣,更重要的目的是学生需要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 3、把学习分数加减运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分数加减计算,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数加减的实际意义,体会学习它的必要性。三、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及课标要求,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并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2、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3、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分数加减运算。4、能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进行交流。四、教学重
5、点: 1、 分数意义的理解,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 分数大小的比较,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教学难点: 1、 分数意义的理解。 2、 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课时安排: 内容 课时数 分一分(一) 1课时 分一分(二) 1课时 练习课 1课时 比大小 1课时 吃西瓜 3课时 练习课 1课时 共计 8课时 分一分(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355页的“分一分(一)”。教学目的:1、结合具体情况,体会学习分数的重要性。2、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6、和观察、比较、判断能力。教学重点:知道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分数。教学难点:分数的意义。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桃子图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圆片,彩笔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西游记吗?西游记有这样一段故事:一天,唐僧师徒四人经过一座荒山野岭,大家都饿了。孙悟空就去找吃的。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了四只桃子,猪八戒见了直流口水,抢过桃子就要往肚里吞。孙悟空说:“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先考考你。”孙悟空说:“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师傅和你,每人分几个?用数字几来表示?”八戒马上说:“每人分2个。”悟空又问:“有2个桃子,每人分几个?”八戒想了想说:“每人分1个。”悟空接着问:“那么
7、1个桃子,平均分给师傅和你,每人分几个?用什么来表示?”八戒想了半天也没回答出来。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个吗?(有的可能说每人分一半,有的说每人分半个)教师将一个桃子图片随意撕成两半。问:是这样分吗?学生讨论后认为这样不公平,应该平均分,分得两半同样多。教师把桃子图片平均分成两份,贴在黑板上。(写上平均分)师:半个该怎样写哪?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指名板演,如有写1/2的,就问:这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回答。师:像1/2这样的数叫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师:对于分数,同学们想了解些什么?学生说一说。二、自主探究1、认识1/2出示一个圆片,请同学对折从中间剪开
8、。问:这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整个圆的多少?用数学语言怎么说?(每份是圆的1/2)。师:谁能用一句话把刚才分圆片的过程表述完整?多引导学生说一说。师总结: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大屏幕出示教科书上“涂一涂”的五幅图形,分别涂出它们的1/2。让学生用准备好的纸片自己创造出一个1/2。做好后与同桌交流。2、认识几分之几引导学生用别的折法并用水彩笔画出阴影。请几位学生展示不同折法,说明道理,其他同学判断。认识1/3,1/4,说一说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大屏幕出示“折一折”的图形,说一说各个图形的涂色部分是几分之几,并填在括号里。3、学习读写(1)各部分
9、名称由学生举出几个分数。师: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例如: 1 分子分数线4 分母同桌之间相互说一个分数,再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2)读写出示1/3、3/5、7/10、2/5、3/4、9/15,由学生读出这些分数。师:分数该怎么写哪?例如:八分之七。学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板书:7/8。问:写分数时,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学生练习、总结。由学生说出几个分数,其他学生写出来。三、巩固拓展应用1、课本“练一练”第1.3题。2、出示两条被遮挡起来的线段,只露出其中相等的一部分。请同学猜猜哪条线段长。四、教师总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同学们根据实际,用分数说一句话。五、布置作业课本“练
10、一练”第2.4题。六、板书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平均分 1/2 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整个圆的1/21 分子分数线4 分母八分之七写作7/8分一分(二)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挂图、彩笔。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并且知道什么是分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进一步了解分数的意义。二、引导探索1、把下图涂上不同的(红色、黄色和蓝色)。2、小组讨论:说一说每种颜色的
11、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3、将上面的小正方形剪开,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4、小组合作完成:(1)一共有几只蝴蝶?(2)白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3)花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4)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分数与同伴说一说。三、拓展应用。1、用分数表示每幅图中每种图案的个数占全部的几分之几。红花: 黄花: 长方形: 圆: 三角形: 2、按分数圈一圈。 比大小一、教材分析:比大小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中的一部分。分数大小比较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三年级要学习的比大小主要是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同分子分数(分子是1)大小之间的比较。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比较
12、大小,要到五年级才能系统学习。本节课教材要求分三步进行教学:用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比较阴影部分大小比较分数大小。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将数与形结合起来,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时,可以联想到图形的大小,这对学生理解分数大小的关系将会有较大的帮助。由于是初次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所以本课要求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动手操作,通过“折一折”“摆一摆”“涂一涂”等活动,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大小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积累一些初步的经验。二、学生分析:比大小是在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通过生活实际和实物操作,对分数的意义理解较为深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学生掌握应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小学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第五 单元 认识 分数 备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