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的护理常规.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肢骨折的护理常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肢骨折的护理常规.doc(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四肢骨折的护理常规四肢骨折的护理常规骨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一、常规护理 1同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加强与病人的交流,消除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3向病人讲解各种检查和治疗的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4根据病情做好饮食指导。 5卧硬板床,上肢骨折可例外,抬高患肢并置于功能位,防止进一步损伤。、 6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7对有慢性病的病人,如糖尿病、
2、高血压等,应遵医嘱给予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 二、术前护理 1配合做好各项检查、药敏试验、配血等,术前一天病人理发、剪指甲、沐浴或擦浴、更换清洁衣服,术晨备皮。 2属指导需在床上大小便的病人做床上大小便练习并戒烟。 3遵医嘱完成皮肤准备、禁食水、术前给药等。 4女性病人月经来潮或体温高于37.5C的病人及时通知医师,必要时停止手术。 5保证患者良好睡眠,根据需要适当应用镇静药。 6术前取下假牙,贵重物品交给家属保管,将病历、术中带药和放射片交给手术室工作人员。 7根据不同手术要求铺好麻醉床,备好术后用物。三、术后护理 1根据麻醉方式进行护理,根据病情更换卧位。 2观察四肢的感觉、活动、手术肢体温
3、度、血运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监测生命体征。评估疼痛情况,采取适宜的止痛方法。颈椎手术后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3脊柱手术后体位保持病人处于手术伤口及缝线张力最小的体位。根据病情和手术情况行轴型翻身。肢体手术的病人患肢抬高于心脏,以利静脉回流,减少肿胀。 4术后禁饮,肠蠕动恢复即可饮少量温开水,无不适后再逐渐进饮食。 5观察伤口引流量、颜色、性质,并记录引流量。术后72小时引流量小于50ml可拔除引流。 四、健康教育 1饮食指导:病人多吃富含钙食物,如新鲜牛奶、鱼虾、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2功能锻炼:功能锻炼的原则是全身和局部的情况兼顾,以恢复患肢的固有生理功能为主,功能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辅以必
4、要的被动活动,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以病人不感到疲劳和疼痛为度,活动计划应根据病人锻炼后的不同反应而予以修定。术后功能锻炼可分三期:初期为术后12周;中期从手术切口愈合、拆线到去除牵引或外固定物的一段时间;后期从骨、关节等组织的伤愈起到全身、局部恢复正常功能。 3定期复查:遵医嘱及时复查。 常见症状护理常规 疼痛护理常规 1了解手术的名称、大小、范围和麻醉的方式 2给予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态度和蔼、关心体贴,认真倾听患者的疼痛的主诉。 3教会患者通过疼痛量表表述疼痛的程度 4指导患者采用分散注意力、放松来缓解疼痛,如看电视、阅读书报、玩游戏等保持环境安静、清洁、整齐,室内光线柔和,以增加患者的舒
5、适感 5遵医嘱使用止痛剂,带镇痛泵的患者观察镇痛泵的效果 6满足各种生活的需要。 牵引病人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 1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足下垂、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便秘、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 2保持有效牵引 (1)皮牵引时绷带胶布绷带、海面带无脱位。 (2)卧硬板床,保持正确体位。抬高床尾,保持反牵引力。 (3)牵引砣要悬空,不能随意加减重量。 (4)牵引绳因滑动自如并与患肢长轴成一直线。 3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4骨牵引病人应注意观察牵引针眼处有无出血、感染,保持针眼处干燥清洁,每日消毒针眼2次。 5皮牵引病人应注意胶布或皮牵引带有无松散或脱落,皮肤
6、有无过敏性皮炎、溃疡等。 6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预防足下垂、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二、健康教育 1向病人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取得合作。 2早期主要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2周后开始练习关节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增大活动强度,以防止肌肉萎缩,但要以活动后病人不感到疼痛、疲劳为度。 3应用足底托板或沙袋将足底垫起,以保持踝关节于功能位,鼓励病人主动伸屈踝关节,或被动作足背伸活动,以防止足下垂和关节僵硬。 4病情许可时应练习全身性活动,如扩胸、深呼吸、用力咳嗽、引体向活动,以改善呼吸功能。 石膏绷带固定病人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 1讲解石膏固定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搬
7、动病人时,用手掌平托石膏,禁用手指捏石膏,防止压迫性溃疡。 3采取措施促进石膏早干。保护石膏形状,防止石膏折断。 4保持石膏清洁,避免石膏污染或受潮。 5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6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出现异常及时处理。石膏内有切口时注意有无出血。 7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 8头颈胸石膏、石膏背心或髋人字石膏固定应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及石膏综合症症状,并及时给予处理。 9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或肌肉萎缩。 二、健康教育 1饮食指导;嘱病人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多饮水、多食蔬菜及水果。 2长期应用石膏固定,在拆除或更换石膏时,应及时去除皮肤表面一层死去的上皮组织,可用温热
8、的湿毛巾浸湿擦去,不可强行撕脱。 3拆除石膏后的肢体可辅以中医治疗,如用中药浸泡、熏蒸或按摩、推拿等。 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护理常规 1执行骨科病人护理常规。 2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 3执行减压术后护理。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物的性质、量及颜色,并做好记录。观察切口情况,配合医师及时给予换药。 4遵医嘱使用消肿药物。 5对截肢病人执行截肢术护理常规。 6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四肢骨折的护理常规 一、执行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一)一般护理 1患肢利用石膏或牵引持续制动,内加衬垫,防骨突初受压,预防压疮。 2抬高患肢略高于心脏水平,若疑有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时,则避免患肢高于心脏水
9、平。下肢骨折患者宜卧床休息,禁止下地走动、负重,减少肿胀。 3鼓励患者进食,受伤或手术早期供给较清淡的饮食,病情稳定后及时调整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术前晚12时后禁食、禁饮等待手术。(二)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合并其他部位损伤或并发症。 2患肢的外固定装置是否有效;夹板的松紧度是否适宜;石膏有无断裂;骨突部皮肤组织有无红肿、破溃;有无胶布过敏反应,骨牵引针处有无红肿及渗出。 (三)用药护理 1镇痛药:明确疼痛原因,遵医嘱合理使用。 2抗生素:遵医嘱合理、有效使用,注意药物副作用。 3破伤风抗毒素:正确皮试,观察反应,合理脱敏注射。 (四)症状护理 1疼痛:检查原因,排除
10、是否因石膏包扎过紧,是否压迫骨突处,及时对症处理,合理使用镇痛药。 2肢体肿胀:损伤早期肢体局部冷敷,可使血管收缩,达到止血和减少渗出的效果;适当抬高患肢略高于心脏水平,若无禁忌证,应早期进行关节和肌肉的主动运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静脉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外固定过紧所致肢端肿胀伴血运障碍者,应及时调整夹板、绷带或石膏的松紧度;对疑有骨筋膜室综合征者,应及时通知医师作减压处理;感染引起组织肿胀者,应加强换药、引流和抗生素的应用。 (五)主要并发症的护理 1压疮:按压疮护理常规,减少局部受压,气垫床的使用,安普贴保护受压处,根据压疮分期及时换药。 2骨筋膜室综合征:创伤后肢体持续性剧烈疼痛,且进行
11、性加剧,为本征最早期的症状,密切观察,早期确诊,及早筋膜切开减压,防止缺血性肌肉挛缩。 3周围血管神经损伤:上肢骨折观察是否有桡神经损伤,下肢骨折是否有腓总神经损伤,可表现为骨折远端是否有麻木,感觉减退等现象。 4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病人下肢长期制动,静脉血回流减慢,同时创伤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护理上应注意尽可能减少下肢静脉穿刺,卧床期间多活动非固定关 节,及时指导肌肉的等长收缩,促进静脉血的回流,同时防止肌肉萎缩。 5坠积性肺炎:常见于老年、体弱或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应鼓励病人咳嗽,及早起床活动。 三、术后护理 (一)一般护理 1 根据麻醉种类及手术部位安置适当体位,肢体手术的病
12、人患肢抬高,应高于心脏,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肿胀。2根据医嘱适时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二)病情观察 1观察神志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2观察伤口情况,固定肢体远端的温度、颜色、活动情况。 3观察全身皮肤情况,预防压疮发生。 4观察术后疼痛的原因、性质、持续时间。 5观察引流的颜色、量及性状。 (三)用药护理(同术前) (四)引流管的护理 1维持有效的引流,观察引流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 (五)症状护理(同术前) (六)并发症护理(同术前) 四肢骨折健康教育 1营养指导:调整膳食结构,保证营养素的供给。 2安全指导:指导病人及家属评估家庭环境的安全性、有无影响病人活动的障碍物,如台
13、阶、小块地毯、散放的家具、地面积水等。 3功能锻炼:指导病人有计划和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 (1)胫腓骨干骨折:伤后早期进行髌骨的被动活动和趾间关节活动。夹板固定期练习膝、踝关节活动。禁止在膝关节伸直状态下旋转大腿,以免影响骨折的稳定。待除去外固定后,全面进行关节活动,逐步下地行走。 (2)肱骨干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开始手指主动屈伸运动。夹板外固定或手术内固定者,23周后进行腕、肘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肩关节的外展、内收活动。46周进行肩关节的旋转活动。 (3)肱骨髁上骨折:伤后1周内开始练习握拳、伸指、伸腕活动。 (4)尺、桡骨干双骨折:进行功能锻炼时应避免骨折段再移位。 (5)Colles骨折:复位固
14、定后即开始握拳,运动手指、掌指、肘关节及前臂舒缩;并逐渐进行肩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环转和屈伸活动。至34周解除固定后,进行两手掌相对练习腕背伸,两手背相对练习掌屈。 (6)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祥见各疾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7)锁骨骨折:患侧肌肉进行等长收缩即静力性收缩,每日至少3次,以不引起肌肉过分疲劳为度。未固定的受伤临近关节做主动或被动运动,以不影响断端稳定为度。应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及早下床并做适量的健身操,以保持良好的生理功能水平和良好的心理状态。(8)髌骨骨折:张力带钢丝固定者,在手术反应过去后,57 天可以扶拐下地步行。1014天拆线后逐渐加大步行量。
15、此段时间应加强膝关节的屈伸功能锻炼,做各种膝关节的功能操练,如蹬车活动、搓滚舒筋等,以利最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的功能。采用钢丝或丝线环扎固定者,如髌骨是粉碎性骨折者,患者手术反应过后,可以早期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做股四头肌收缩,要求每小时做80100次,每天活动46 h,并分段进行。如不会做主动股四头肌收缩,可进行髌骨被动活动,以防止髌骨关节面的粘连。 4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复查,告之病人如何识别并发症。若病人肢体肿胀或疼痛明显加重,骨折远端肢体感觉麻木、肢端发凉,夹板、石膏或外固定器械松动等,应立即到医院复查并评估功能恢复情况。 股骨颈骨折护理常规 (一)执行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体位
16、护理:平卧位,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穿“丁”鞋,限制内旋外旋,在两大腿间夹一枕头,防止患肢内收。 (三)维持有效牵引 1患肢行皮牵引或骨牵引时,患肢与牵引力在同一轴线上,被子勿压在牵引绳和患脚上。 2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不能随意增减重量。 3牵引时间812周。 4部分患者牵引57天,使局部肌肉放松,为行内固定手术做准备。 (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观察全身情况,老年患者由于创伤刺激,可诱发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应加强巡视。如头痛、头晕、四肢麻木、表情异常、健肢活动障碍、血压下降等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观察患肢颜色、温度、肿胀程度、感觉,发现患肢苍白、厥冷、紫绀、疼痛、麻木立即报告医生。
17、 3预防并发症发生,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多饮水、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垫气垫床以预防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压疮的发生。 (五)功能锻炼及活动时间 (1)非手术治疗者,在床上做扩胸运动,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踝关节的屈伸活动, 牵引46周后去除牵引,做直腿抬高运动,3个月后可扶拐杖下地行走。 (2)内固定手术者,疼痛消失后即在床上做股四头肌收缩活动,髋、膝关节的主动屈伸运 动,34周后扶双拐下地,患肢不负重行走,3个月后稍负重,6个月后完全负重行走。 (3)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全髋置换术参照髋关节置换术护理。 健康教育 1保持牵引有效,患肢外展中立位,穿“丁”鞋,限制内旋外旋,在两大腿间夹一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肢 骨折 护理 常规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