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状元题─—中考总复习-课外文言文.doc
《名校状元题─—中考总复习-课外文言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状元题─—中考总复习-课外文言文.doc(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名校状元题中考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徐大理庭争名校状元题中考总复习 课外文言文1.徐大理庭争 (第三页) 38.2.陈仲举礼贤 (第四页) 39.3.秀才买柴 (第五页) 40.4.为者常成 (第六页) 41.5.误认 (第七页) 42.6.宽容狄仁杰 (第八页) 43.7.购秘法者 (第九页) 44.8.李存审戒子 (第十页) 45.9.蒲松龄博采 (第十一页) 46.
2、10.囊萤 (第十二页) 47.11.农夫耕田 (第十三页) 48.12.唐伯虎识破术士(第十四页) 49.13.李勉埋金 (第十五页) 50.14.范张约期 (第十六页) 51.15.赵简子放生 (第十七页) 52.16.蔡顺母子连心 (第十八页) 53.17.元载荐书 (第十九页) 54.18.屠豕贵侯 (第二十页) 55.19.钱可通神矣 (第二十一页)56.20.饭后钟 (第二十二页)57.21.太子承乾 (第二十三页)58.22. 59.23. 60.24. 61.25. 62.26 63.27. 64.28. 65.29. 66.30. 67.31. 68.32. 69.33. 7
3、0.34. 71.35. 72.36. 73.37. 74.75. 113.76. 114.77. 115.78. 116.79. 117.80. 118.81. 119.82. 120.83. 121.84. 122.85. 123.86. 124.87. 125.88. 126.89. 127.90. 128.91. 129.92. 130.93. 131.94. 132.95. 133.96. 134.97. 135.98. 136.99. 137.100. 138.101. 139.102. 140.103. 141.104. 142.105. 143.106. 144.107. 14
4、5.108. 146.109. 147.110. 148.111. 149.112. 150.徐大理庭争原文徐大理有功,每见武后杀人,必据法廷争。尝与武后反复,辞色愈厉,后大怒,令拽出斩之,犹回顾曰:“臣身虽死,法终不可改。”至市临刑得免,除为庶人。如是再三,终不挫折。朝廷倚赖,至今犹记之。其子预选,有司皆曰:徐公之子,岂可拘以常调者乎? 译文徐有功大人每当见到武则天快要杀人了,一定会依据法律在朝廷上同皇帝争论是非。曾经他同武则天再三争论,言词和态度越来越严厉,武则天大怒,令人把他拖出去斩首,他还回头大叫:“即使我死了,法律也是不会改变的。”到了刑场,临刑时才被赦免死罪,但还是免了他的官贬为庶
5、人。这样好几次,他都不屈服。朝廷因为他的持正不阿,到现在还怀念他。 注释徐大理有功:(徐有功曾任大理寺卿最高法官) 色:神情,态度。 据:依据 尝:曾经 犹:还是。 顾:看。 至:到达。 市:刑场。 拽(y ):拖,拉。 挫折:屈服。 文中徐大理(徐有功)具有怎样的品质? 徐大理(徐有功)是个不服于强权,秉公执法的人。陈仲举礼贤原文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译文陈仲举的言谈是读书人的榜样,行为是世间的规范。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担
6、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主薄说: 大家伙儿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陈仲举说: 从前,周武王乘车经过贤人商容家门口,俯首而立。敬贤礼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访一下贤人,有什么不应该呢?注释陈仲举:名蕃,字仲举,东汉桓帝末年,任太傅。当时宦官专权,他与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未成,反被害。按:这一句说他的言行是士人、世人的榜样。士:读书人。则:准则,标准。 登车揽辔:坐上车子,拿起缰绳。这里指走马上任。揽,拿,提;辔:套马的缰绳。 豫章:豫章郡,郡的首府在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县)。太守汉代行政单位郡的长官。徐孺子,名雅,字孺子,东汉豫章南昌人,是当时的名士、隐士,为人高
7、洁。 主薄:掌管文书的官使,是属官之首。白:报告,禀报。府君:对太守的敬称。 廨:官署。 式商容之闾:在商容居住的里巷门外立标志来表彰他。式,通“轼”,古代车前用作扶手的横木;商容是商纣时的大夫,当时被认为是贤人;闾,指里巷。 席不暇暖:连席子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原指东奔西走,不得安居。后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秀才买柴原文一秀才买柴,曰:“荷薪者过来。”卖柴者因“过来”二字明白,担到面前。问曰:“其价几何?”因“价”字明白,说了价钱。秀才曰:“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者不知说甚,荷柴者而去。 赞曰:秀才们咬文嚼字,干的甚事,读书误人如此。有一官府下乡,问父老曰
8、:“近来黎庶如何?”父老曰:“今年梨树好,只是虫吃了些。”就是这买柴的秀才。 翻译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材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柴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走了。 秀才虽咬文嚼字,但什么事都不干,读书就是这样误人。有一个官吏到乡下去,问一个老人:“最近你们的生活怎么样?”那
9、个老人说:“今年的梨树很好,只是有些虫子。”就是和买柴的秀才一样。注释荷薪:背着柴的人。荷:担,背;薪:柴。 损:减价。为者常成原文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而已矣。” 翻译梁丘据对晏子说:“我到死(恐怕)也比不上先生啊!”晏子说:“我听说,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到达目的地。我和别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经常做了便不(轻易)放弃,经常行走便不(轻易)停下罢了。” 心得“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意思是说,去做才有可能成功,不做就永远成功不了;走路未必 能走到目的地,但不走就永远到不了。尝试
10、了,不一定百分之百成功,但不尝试,则百分之百不会成功。因此,做与不做是不一样的,要付出行动而不是空谈。做与不做就是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事在人为,坚持不懈是成功的重要前提。 注解梁丘据:齐国大夫,齐景公的大臣。 晏子:齐国的相国晏婴。 至:到达。 为:做。 成:成功 置:放弃,停。 而已矣:罢了。 不及:比不上。 及:赶得上,达到。 婴:晏子的名。 闻;听说 为者:不断地实践的人。 至:达到目的地。 非有:没有。 异于人:跟别人不同。 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先生”,此指晏婴,句中指你/您。 于:介词,表比较。 休:停止。 故:同“胡”,怎么。误认原文卓茂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
11、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 译文卓茂曾经有一次(坐马车)出门。有一个人说那马是他丢失的。于是卓茂问他:“你丢失马多久了?”回答说:“一个多月了。”卓茂这匹马已经养了好几年,心里知道不是这人丢的马,但还是卸下马给了他,自己拉了车即将要离开,回头对那人说:“如果这不是你的马,请牵来丞相府还给我。”过了几天那个人在别的地方找到了自己丢的马,于是到丞相府把马还给了卓茂。 注释卓茂:人名,字子康,宛(今河南南阳)人。西汉元帝时,以博学为通儒,曾任丞相府史事、 侍郎、给
12、事黄门等职。东汉光武帝时,为太傅,封褒德侯。 尝:曾经。 认:误认 顾:回头看。 公:对人的尊称。 幸:希望。 至:到达。 归:归还。 亡:丢失。 诣:到去(见),谒见。 解:通假字 ,同“卸” 诣:造访;去 句子翻译: 1.必知非是,解以与之 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但还是解下马给他。 宽容狄仁杰原文太后谓人杰曰:“卿在汝南,甚有善政,卿欲知谮卿者乎?”狄仁杰谢曰:“陛下以臣为过,臣当改之;陛下明臣无过,臣之幸也。臣不知谮者,并为善友。臣请不知。”太后深叹美之。译文太后对狄仁杰说:“你在汝南干的不错,有人诋毁你,你想知道是谁吗?”狄仁杰拒绝说:“您认为我错了我就改,认为我没错是我的幸运,我不
13、知道谁诋毁我,还能把他当朋友。所以我不想知道是谁。”太后很赞赏。问题1,狄仁杰为什么不愿知道诋毁他的人是谁?因为他当时要专心治理政事而不是与人勾心斗角,而且他很宽容。2,他这样的做法给你什么启示?启示是要专心干事而不要在意太多其他的东西,对人要宽容。购秘法者原文:杭州吴山有售秘法者,一人以三百钱购三条,曰“持家必发”、“饮酒不醉”、“生虱断根”。固封慎重而与之,云:“此诀至灵,慎勿浪传人也。”归家视之,则曰“勤俭”、曰“早散”、曰“勤捉”而已。大悔恨,然理不可易,终无能诘难也。 译文:杭州吴山有卖秘法(秘技)的人,有个人拿了三百个钱买了三条秘技,分别是“持家必定发财”“饮酒不醉”和“灭虱子要术
14、”。(老板把秘技)封得严严实实地很慎重地交给他,说:“这法子灵到了极点,千万不要胡乱传给别人啊。”(那人)回家一看,(秘技上)说:“勤俭”、“早散场”、“勤捉”而已。(那人)非常悔恨,但是这秘技说的道理确实是至理名言,到底还是无法责难卖秘技的人。解析:简单地说,因为一个人用三百文钱买了三条众人皆知的空道理,家履方中说的,都是不可更改的真理呀。他终于也没有找到理由责备人家,更不能去找人家卖秘法人的麻烦。“勤俭”必会“发家”;酒筵“早散”,少饮自然“不醉”;“生虱”只要日夜不停地捉,也有“断根”的时候。吴山上的老神仙一不鬼画符,二不念“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所宣传的都是“不可易”之“理”,虽不说一
15、句顶一万句,至少一句顶得一句,也的确“不能诘难”,想反对也反对不了,平心而论,还算有点具体内容,不是纯粹空对空的百分之百骗人的鬼话。 但问题在于,道理虽然放之四海而皆准,却代替不了勤俭发家的经验,代替不了醒酒石,甚至代替不了一抹灭虱膏但是,用于日常家中,空洞的大道理却是一文不值的。此人却花了三百文才买得三条,难怪回家拆开一看,要大呼上当,悔恨不已了却又无可奈何。 李存审戒子原文李存审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馀。”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子孙皆诺。 译文李存审出身贫穷卑贱,他曾经
16、训诫他的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只带一把剑离开家乡,四十年了,地位到达将相之高,这中间死里逃生的不止一次,剖开肉骨从中取出箭头的情况一百多次了.”于是,他把所取出的箭头拿出给孩子们,命令他们贮藏起来,说:“你们出生在富贵人家,应该知道你们的父亲是这样起家的。”孩子们都同意了。注释1、出:出身 2、寒:贫困。 3、微:地位低下。 4、少:年轻时。 5、去:离开。 6、乡里:此指家乡。 7、极:达到。 8、出:脱离 9、破:剖。 10、镞(z):箭头。 11、凡:一共 12、授:授给,给予。 13、诺:答应。 14、出:出身 15、提:带 16、镞:箭头 17、藏:收藏,保存 18、命:命令
17、19、尔曹:你们 20、膏粱:膏,肥肉。梁,精米。表示精美的膳食。 21、皆:都 。蒲松龄博采原文蒲留仙先生作聊斋志异时,每临晨携一大瓷缸,中贮苦茗,具烟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成。 译文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时,每到清晨就拿一个大瓷缸,里面储藏着浓茶,准备一包烟,放到行人大道旁,下面垫着芦衬,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到身边。他看见行人经过,一定强留他们和自己谈话。搜罗奇妙的故事和说一些奇异的传说,随便经过的人聊什么都可以;渴了就给行人喝茶,有时奉上烟,
18、一定让(那些行人)畅谈才可以。每听说一件好玩的事,回去在文笔上加工润色记录下来。像这样二十多年,这本书才完成。注释1 志:记述 2 苦茗:浓茶。 3 陈:铺设。 4 粉饰:指文字上的加工润色。 5 具:准备 6 方:才 7 置:放置 8 畔:边,旁边 9临:到 囊萤原文书生以囊萤闻于里,里人高其义,晨诣之。谢他往。里人曰:“何有囊萤读,而晨他往者?”谢曰者:“无他,以扑萤往。晡且归矣。”今天下之所高,必其囊萤者,令书生日下帷,孰诣之哉? 译文有个读书人因囊萤读书而闻名于家乡,一位同乡仰慕他的品行,便在早晨去拜访他。他的家里人向同乡道歉,说他出门了。同乡说:“哪有囊萤夜读而早晨却外出的人呢?”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名校 状元 中考 复习 课外 文言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