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实验探究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案例2——影响中和反应热效应的因素高品质版.doc
《化学课堂实验探究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案例2——影响中和反应热效应的因素高品质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课堂实验探究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案例2——影响中和反应热效应的因素高品质版.doc(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化学课堂实验探究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案例2影响中和反应热效应的因素高品质版育星教育网www化学课堂实验探究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案例2影响中和反应热效应的因素 建瓯一中 许灿明一、背景分析:据我们调查,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形式单调,多师生间互动,少生生间互动。2、深度不够,多浅层次互动,少深层次互动,即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教师
2、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们还常常看到,在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回答中,有许多雷同与重复,缺乏激烈的辩论,少见强烈的反驳,所有这些现象,反映出课堂的互动大多在浅层次上进行着,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矛盾的激化,也没有情绪的激动。3、互动作用失衡,教师常常作为唯一的信息源指向学生,在互动作用中占据了强势地位。由此在此公开课里运用课题组前一阶段确定的课堂实验探究教学组织形式,并重点研究实验探究课中的师生互动环节的课堂问题提问的有效性。-二、教学设计探究影响中和反应的热效应的因素课题选修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探究影响中和反应的热效应的因素)备课日期2016年9月20日使用日期2016年9月27
3、日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建瓯一中 王晓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测定中和反应的热效应的实验原理。2. 学会中和反应热效应测定实验操作方法。过程与方法1. 通过中和热的测定活动,使学生掌握手持技术定量实验的技术与方法2. 通过“课堂问题讨论、实验探究、数据记录和处理、交流研讨”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及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探究实验,体会手持技术定量实验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在实验中交流,合作的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4. 充分利用实验手段,启发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探索,获得感性认识,利用归纳、演
4、绎等方法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得规律。学情分析从知识层面上看,学生已经掌握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关系,他们非常想知道利用什么方法可测得这些反应热,从而调动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从能力层面上看,学生具有独立或合作完成简单的实验探究活动,并具备用已有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不同,实验操作能力不同,因而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的完成上会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做到课堂内外有机结合、学生独立操作与小组合作完成有机结合。教学重点影响中和反应的热效应的因素教学难点影响中和反应的热效应的因素教学模式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室探
5、究法教学用具仪器:热传感器、烧杯、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棉花、环形玻璃搅拌器、药品: 1.5mol/L盐酸溶液、1mol/L盐酸溶液、1.5mol/L HAc溶液、1mol/L H2SO4 溶液、1mol/L HNO3溶液、1.5mol/L NaOH溶液、1.5mol/L KOH溶液。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背景【讲述】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熟悉了反应热的概念,即“当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课件】用0.5 molL1 NaOH溶液分别与0.5 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且所取的溶液体积均相
6、等,测出的反应热的数值分别为H1和H2,则H1和H2两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H1H2BH1=H2 CH1H2D无法比较 【提问】这道题,大家觉得应该选什么?【讲述】通过这道题,我们发现了酸性强弱不同的酸对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可能有影响。那么还有什么会影响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影响中和反应的热效应的因素。【板书】探究影响中和反应的热效应的因素。听讲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复习学生已经学过的反应热的概念,并展示学生有争议的题目,引起思考,直接进入课时主题:影响中和反应热效应的因素有哪些?提问【提问】从刚才这个例题我们看出,酸的强弱可能是影响中和反应热效应的一个因素,那么同学们想想,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7、?【根据学生的答案板书】小组间简要讨论,交流可能的影响因素,回答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大胆猜测。点评总结【讲述】同学们猜测了很多, 1、强酸的种类不同 2、强碱的种类不同 3、酸或碱的浓度不同 4、酸的酸性强弱不同 5、酸碱反应的用量不同 6、酸碱反应时加入顺序的不同 7、传统测量方法与手持技术测量的不同 8 同学们的这些猜测的都很合理也很有想法,那么接来下我们要通过具体实验来验证大家的猜测。听讲归纳学生的猜测,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来验证猜测。简单介绍测量中和热实验的操作方法【讲述】课前,同学们已经通过导学案预习了计算反应热的公式。【板书】Q=C大家也预习了实验操作方
8、法。下面大家分组进行实验。仔细听讲简单回忆基础知识,以便学生更好的进行实验的数据处理。实验探究【实验】:你认为_能影响和反应的热效应。学生分组完成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巡视、引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遇到共性问题时进行全班讲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首先设计实验方案,进而开始实施实验方案。记录并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同学间的协作能力。结果交流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验,请小组代表汇报自己组内的探究方案及得到的结论。教师根据学生结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问和质疑,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实验表象上升到内容本质。小组代表利用展示仪展示实验
9、过程中测得的数据,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概括总结【讲述】听了同学们的汇报,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中和反应时,酸碱的浓度越大,中和反应热效应的绝对值也越大。原因是浓酸浓碱在稀释过程中会放出热量。2.等量同浓度的强酸比弱酸放出更多的热量。如醋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HAc+OH- =Ac- +H2O,弱酸在电离过程中吸热。3. 在一定体积范围内,酸碱反应时,用的量越多,所测得的中和反应热效应的绝对值越大。而在本实验中,强酸或强碱的种类不同并非影响因素。我们知道中和反应的的本质是:H+ + OH- = H2O,对于稀的强酸,强碱而言,反应的本质相同,所以放出的热
10、量也相同。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如液体洒出、操作动作慢、保温隔热做不到位、测酸后,未用水清洗,立刻测碱等等。这些都会导致最后测定的数据不准确。仔细听讲,反思实验组出现的误差。提出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作业布 置1. 完善实验内容,写一篇实验报告2. 上网查询有关中和热的相关论文,根据今天的实验探究写一篇小论文板书设计探究影响中和反应的热效应的因素。 (一) 背景分析猜想与假设 (三)实验原理:Q=C(四)实验方法: 单一变量法、平行实验法(五)交流研讨教学反 思本节课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应尽量创设条件,
11、让学生自主选择可能影响中和反应热效应的因素开展探究。当然,这些问题应在学生能够达到的知识、能力及条件范围内。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实验测量方式,使学生可以做不同的实验或者同一个问题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案探究,以呈现多样化的探究方案和结果。同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让学生能从不同的方面对做过的实验探究进行反思和评价,对学生提出的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应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提供条件继续探究。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实验过程的规范性,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如何提高探究实验课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课堂问题提问的有效性 授课人: 王晓霞 班级:高二(11) 观察者: 许灿明课题名称:影响中和反应热效应的
12、因素 课堂问题提问的有效性观察量表观察内容频 次百分比%数据分析教师提问指向有效问题1684.2指向清晰,表达清楚。模糊问题15层次无效问题315.8问题的思维层次搭配合理,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符合不同思维水平学生的问题,偶有无效问题的出现。有直观答案的问题1473.7有思考价值的问题210.5教师理答理答方式 鼓励称赞1227.3教师理答以积极性的评价为主,注重对学生进行鼓励称赞,但对学生的答案过多的重复,偶有消极的评价蕴含在内。重点知识强化36.8重复问题或学生答案715.9追问818.2换学生回答1329.5对学生回答不理睬或批评12.3通过上表的观
13、察,具体分析如下:一、教师提问指向性分析。从教师提问的指向性来看,本节课提问的问题有效的是16个,占问题总数(19个)的84.2%,问题指向清晰。二、教师提问层次性分析。总体来看,本节课的问题设置层次还是比较合理的,有直观答案的问题占绝大比例,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数量较少,无效问题比例偏高。1、无效问题具体分析。本节课,教师提问的问题中,无效问题有3个,占问题总数的15.8%。第一个无效问题出现在本节课的导入中“用0.5 molL1 NaOH溶液分别与0.5 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且所取的溶液体积均相等,测出的反应热的数值分别为H1和H2,则H1和H2两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H1H2BH1
14、=H2 CH1H2D无法比较 ”教师问道:“这道题,大家觉得应该选什么?”学生回答C,又问:“有没有同学想选A的?”并没有给出最后的答案,而是直接过渡到溶液浓度不同对测出的反应热的结果有影响。看似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其实是无效的问题。第二个无效问题出现在讲解实验结果处理的原理,教师问道:“如何计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只是简单的给出了公式,并没有对公式中的字母的含义及计算介绍,虽然课件中有具体介绍,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理解。第三个无效问题出现在小组汇报实验结果中,对学生的得出的实验结论“酸碱的用量不同对反应热的结果有影响。”教师问道“同学们同意他们小组的观点吗?他们小组认为酸碱用量更多,测出的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课堂 实验 探究 教学 组织形式 研究 案例 影响 中和 反应热 效应 因素 品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