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doc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住房城乡建设部2017年10月前 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促进城市湿地资源的系统保护与合理利用,提升生态园林建设质量, 保障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更好地发挥城市湿地公园的综合效益,在总结国内外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科研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本导则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设计原则、总体设计、栖息地设计、水系设计、竖向设计、种植设计、道路与铺装设计、配套设施设计、基础工程设计、设计成果。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主要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东北林
2、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等。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负责指导实施与监督管理,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负责技术解释。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目 录1 总则.12 术语.23 设计原则.34 总体设计.4 4.1 基本要求.4 4.2 资源调查与分析评价.4 4.3 定位与目标.5 4.4 功能分区.5 4.5 游客容量计算.6 4.6 用地比例.7 4.7 湿地保护与修复.75 栖息地设计.9 5.1 基本要求.9 5.2 动植物保护.9 5.3 栖息地系统设计.9 5.4 栖息地要
3、素设计.96 水系设计.11 6.1 基本要求.11 6.2 水域设计.11 6.3 驳岸设计.127 竖向设计.13 7.1 基本要求.13 7.2 高程控制.13 7.3 挖填方设计.13 7.4 道路及场地坡度设计.138 种植设计.14 8.1 基本要求.14 8.2 植物选择与配置.149 道路与铺装设计.16 9.1 交通组织.16 9.2 道路设计.16 9.3 铺装及场地设计.1710 配套设施设计.1811 基础工程设计.2012 设计成果.21编制说明.231总 则1.0.1 为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城市湿地资源,规范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指导公园有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导则
4、。1.0.2 本导则适用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相关工作。1.0.3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2 术 语2.0.1湿地 Wetland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2.0.2 城市湿地 Urban Wetland符合以上湿地定义,且分布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自然、半自然或人工水陆过渡生态系统。2.0.3栖息地 habitat 维持生物整个或部分生命周期中正常生命活动所依赖的各种环境资源的总和。它是野生动物集中分布、活动、觅食的场
5、所,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4 城市湿地公园 Urban Wetland Park 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以保护城市湿地资源为目的,兼具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休闲游览等功能的公园绿地。 3 设计原则3.0.1 生态优先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应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围绕湿地资源全面保护与科学修复制定有针对性的公园设计方案,始终将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作为公园的首要功能定位。3.0.2 因地制宜在尊重场地及其所在地域的自然、文化、经济等现状条件,尊重所有相关上位规划的基础上开展公园设计,保障设计切实可行,彰显特色。3.0.3 协调发展 通过综合保护、系统设计等保障湿地与周边环
6、境共生共荣;保持公园内不同区域及功能协调共存;实现科学保护、合理利用、良性发展。4 总体设计4.1 基本要求4.1.1 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态基础设施之一,公园应以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为首要任务,兼顾科教及游憩等综合功能。用地权属应无争议,无污染隐患。对可能存在污染的场地,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估采取相应的污染处理和防范措施。对水质及土壤污染较为严重的湿地,需经治理达标后方能进行建设。4.1.2 应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满足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要求,具备湿地生态功能与公园建设条件。公园规模与湿地面积指标要求如表4-1所示。表
7、4-1公园规模与湿地所占比例公园规模小型中型大型公园面积50公顷50200公顷(不含)200公顷湿地所占比例50%50%50%4.1.3 依法严格控制水源保护区及其它生态环境敏感区内的相关建设。坚决杜绝在环境条件不适宜的情况下通过大面积开挖等人为干预措施,或以旅游开发为导向进行湿地公园建设。4.1.4 综合考虑区域防洪及其它水利要求,在保障游人安全和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实现对区域水系统的有效调节。4.1.5 尽量避免向市政管网排水,保持自然水体径流过程,合理收集利用降水资源;雨洪管理相关设计应与竖向设计、水系设计、栖息地设计和游憩设施设计相协调。4.1.6 根据详细的基址踏勘,研究制定具有
8、针对性的湿地保护与修复措施。4.1.7 依法保护特有的栖息地、古树名木与历史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场地原有自然与文化资源,体现地域特色。4.2 资源调查与分析评价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场地的现状及历史进行全面调查。重点调查与基址相关的生态系统动态监测数据、水资源、土壤环境、生物栖息地等。根据各地情况和不同湿地类型与功能,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对现有资源类别、优势、保护价值、存在的矛盾与制约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提出相应的设计对策与设计重点,形成调研报告及图纸。有条件的可建立湿地公园基础数据库。(内容详见表4-2)表4-2 城市湿地公园资源调查与评价分析内容分析评价类型分析评价内容备注生态系统湿地类
9、型、功能特征、代表性、典型价值、敏感性、系统多样性、生态安全影响、生态承载力等。重点分析基址生态本底所面临的干扰因素与程度,恢复可行性。生态环境敏感性、栖息地环境质量的分析与评价应作为指导公园设计的必要内容,。水资源与土壤环境水文地质特点、水环境质量、水资源禀赋、降雨规律、水环境保护与内涝防治要求、土壤环境等。须从区域到场地,尤其注意对小流域水系现状及湿地水环境的分析评价。生物资源植物种类、群落类型、典型群落、生境类型、主要动物及其栖息环境特点、生物多样性、生物通道、外来物种等。注重对现有及潜在栖息地的分析。景观资源资源构成、资源等级、自然景观资源、人文资源等。注意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人工环
10、境用地适宜性、建设矛盾、周边居民分布、人为干扰状况、公众活动需求、交通状况、建构筑物、公共设施建设情况、现有基础设施、与湿地有关的人文、历史、民俗等非物质遗产等。结合现状与上位规划进行分析。注: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应在基址现状特征基础上,遵循评价因子的可计量、主导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尽可能反映研究区内自然景观资源与生态状况。常用因子包括植被类型、植被盖度、水体污染程度、土壤质量、不透水层比例、生物多样性指数等。可根据湿地类型和所在区域不同,增加相关影响因子,并研究确定各因子影响权重、敏感性等级和不同敏感度区域的具体分布和边界,以指导公园的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4.3 定位与目标明确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湿地 公园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