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基础试卷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学基础试卷3.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行政管理学基础试卷3.精品文档.2009级行政管理基础期末试卷(2010.06)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判卷人得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关于头脑风暴法说法错误的是( )A .直接风暴法由奥斯本首创B .不允许批评别人的意见 C .允许批评别人的意见D .有利于集思广益2.泰勒所著的( )是科学管理研究时期诞生的标志。 A.科学管理原理B.行政学原理 C.行政学导论D.政府生态学3.公务员制度首先在( )确立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中国4.时间管理中的ABC原理是由美国企业管理专家( )提出来的。A.
2、艾伦B. 帕雷托C. 德鲁克D. 马斯洛5.会议的根本目的是开发新型的割草机,但是主持人告诉与会者:本次讨论的主题是分离,即如何把一种东西从其他东西中分离出来.这种决策方法是( )A.决策树法B. 模拟决策法C. 哥顿法D. 德尔菲法 6.决策的命脉是( )A.创新B. 民主C. 法制D. 预测7.( )是行政改革的依据。A.行政计划B.行政效率C.行政执行D.行政决策8.( )决定着管理的范围。 A.管理幅度B. 管理层次C.管理技术D. 管理分工9.最早运用生态学来研究公共行政现象的是美国( )A.米勒 B. 约翰逊 C.卡斯特 D.高斯10.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是( )A.怀特 B.泰
3、勒 C.西蒙 D.梅奥11.( )是行政组织的出发点和基本属性。A.服务性B .政治性C. 社会性D.权威性12( )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A.行政计划B.行政效率C.行政执行D.行政决策13.规制性评估、描述性评估和( )是以评估指标为标准进行的分类。A .微观评估B. 警示性评估C. 长期评估D.中期评估14.根据事物现有的发展势态,在其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时空范围内,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势态,这种预测方法是( )。A.趋势外推法B.趋势横推法C.规律估计法D.因果分析法15.( )是为了完成某一项专门任务而临时组成的智囊机构。A. 内部智囊机构B. 外部智囊机构C. 柔性智囊机构D.
4、 头脑公司16.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的是( )A.哥顿B.西蒙C.奥斯本D.德鲁克17.按对计划执行者的约束力分,行政计划可以分为( )A . 综合计划和局部计划B. 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C. 政策和程序D.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18.( )是决定决策活动成功的关键因素。A. 发现问题B. 预测的准确C. 方案的抉择D. 确定的目标19.( )是信息系统的首要任务A. 加工信息B.收集信息C.储存信息D.反馈信息20.行政效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A. V=E/C B. V=C/E C. E=C/V D. E=V/C判卷人得 分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在西方,行政管理学产生后大
5、体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的发展( )A.科学管理研究时期 B.行为科学研究时期 C.系统权变研究时期 D.最佳管理理论研究时期2.行政执行的方法包括( )A. 行政命令方法B.法律方法C.经济方法D.听证3.按照行政决策所具备的条件分类,行政决策包括( )A.确定型决策B.风险型决策C.不确定型决策D.常规性决策4.中枢系统的特点有( )A .权威性B. 主导性C. 被动性 D. 创新性 5.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有 ( )A.选任制B. 委任制C. 考任制D.聘任制6.高斯的行政模式分为( )以下几个形态。A .综合型B.融合型 C .棱柱型D.衍射型 7.公务员的交流包括( )A .调任B.转任
6、 C.晋升D .挂职锻炼8.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包括( )A .中枢系统B.信息系统C.智囊系统D.储存系统9.以下属于正式沟通的是( )A .上行沟通B . 下行沟通C . 平行沟通D. 社交活动10.科学预测的方法包括( )几种类型。A. 趋势外推法B.趋势横推法C. 规律估计法D.因果分析法判卷人得 分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巡视员属于非领导职务类公务员。( )2.按照决策目标所涉及的规范和影响程度,可以把行政决策划分为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 ( )3行政改革的依据是行政决策。 ()4.管理的历史较长,自人类出现群体活动以来,就有管理活动。() 5.行政管理理论作为独立的学科
7、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时从英国开始的。 () 6.系统权变研究时期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没有明显标志,而是一种渐进的过程。 ()7.14项管理原则是法约尔提出来的。 ()8.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构成行政系统。 ()9.高斯认为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是融合型。 ()10.目标管理法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创立的。()11.我国的公务员也存在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划分。 ()12.德尔斐法是采用征询调查的形式,请有关专家对决策对象提出意见。 ()13.某些部门或项目的绩效无法用具体数据来表达,无法进行定量考核,只能通过描述事实来说明其绩效高低是规制性评估。 ()14.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是如何提高行政
8、效率。 ()15绩效评估中的投入指标指的是人力、物力、财力等有形的投入。 ()判卷人得 分四、论述题(12分)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与西方的文官制度相比有哪些特色?判卷人得 分五、材料分析题(共18分)巴西联邦共和国国土辽阔,面积有850多万平方公里,全境大都为丘陵、高原和低山。交通不发达,大部分道路为自然路,铁路总长仅2万余公里,沿海航运为许多地区之间唯一交通渠道。原先首都设在里约热内卢,它偏居东部海岸,远离内地。联邦政府的政令不能及时地顺利地传递到全国,尤其是边远地区。广大内地长期得不到开发。到本世纪40年代,巴西已开发的面积还不及总国土的23,全国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对国防安全工作也极为不利
9、。巴西政府再三研究,经过半个世纪的酝酿,1960年决定把首都由沿海迁往内地巴西利亚,以促进广大边远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亚马逊河地区的开发。首都设到巴西内地高原上,在此形成一个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既使国家政令和文化思潮得以就近向外传递,增强了边远地区的向心力,唤起开发落后地区的民族意识,又使以巴西利亚为中心,形成伸向全国重要城镇和边疆地区的交通网,带动了周围地区的开发和建设。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巴西利亚首都的兴建,确实大大促进了巴西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作用的发挥,促进了西部地域的广袤的稀疏草原地带的开发,现在那里的谷物产量占全巴西的30。结合上述材料,试分析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相互关系?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三、判断(每小题2分,共30分)对 2 对 3错 4对 5错 6对 7对 8 对 9错 10对 11错 12 对 13错 14对 15错四、论述题(12分)(一)不提政治中立(3分)(二)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3分)(三)不提两官分途(3分)(四)坚持服务于人民的宗旨(3分)五、材料分析题(18分)(一)行政环境决定和制约着行政管理 1.行政管理是因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 2 行政管理必须适应行政环境 3 行政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行政管理的发展变化(二)行政管理改善和塑造行政环境(每点3分,结合材料3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