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对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影响.doc





《茶文化对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文化对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影响.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茶文化对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影响.精品文档.海南大学20112012年第二学期跨文化交际课程论文题目:茶文化对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影响姓名:黄卫和 学号:20092506310014 学院:旅游学院 班级:09级市场营销一班 老师:杨红老师 成绩: 2012年06月18日【摘要】本文先是从中国茶种、茶文化的起源、发展说起,接着结合当前世界各地人民饮茶的现状,分析中国茶文化和饮茶的习惯,以及茶种的对外传播,对世界各地的文化、经济、政治的影响。【关键词】茶文化 茶道 交流目录Contents引言11.茶的起源11.1饮茶的起源11.2 饮茶的起因21.3
2、 茶树的发源地22.茶的对外传播22.1茶马古道22.2中国茶的外传史33世界各国的茶文化43.1亚洲国家43.1.1日本43.1.3其他亚洲国家53.2欧美国家53.2.1英国下午茶63.2.2美国茶文化64总结6茶文化对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影响引言“公元二六七年,蒸青绿茶东渡日本;贞观十五年,红茶经茶马古道传往西域;十七世纪,中国乌龙风行英伦;传统的中国茶,神奇的东方树叶。”这是一则农夫山泉出品的东方树叶茶饮品广告。从短短不足百字的广告词中,我们就可以得知在很早之前,中国的茶文化就向世界各地传播了。而当今,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其中有30个国家能稳定地输出茶叶,而进口茶叶的国家遍及五大洲
3、1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钟情于茶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茶叶的年消费量一直稳定在250万吨左右,人均年饮茶0.5公斤,日均消费茶近4亿杯。茶已经成为了世界性饮料。为此,对茶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推广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茶的精髓和内涵,并且从中得知茶对我们的生活文化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作用。1.茶的起源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如今已成为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大王,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种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的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
4、国传播过去的。1.1饮茶的起源据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氏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氏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另有说法则是从音上加以附会,说神农有一个水晶的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胃肠洗涤的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而成为茶的起源。在之后的西周、秦汉、六朝都有关于茶起源的记载。西周的华阳国志中记载
5、了那时就已经有人工栽培的茶园了。汉代时期,在王褒的僮约中记载了了当时是茶文化的发展状况,此文是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在六朝时期,关于中国饮茶的说法,除了有“孙浩以茶代酒”和“王肃茗茶”这两种依据之外,“达摩禅定”的说法也在日本、印度广为流传着。1.2 饮茶的起因关于人类最早为什么要饮茶、怎样形成饮茶习惯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祭品说认为茶与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作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尝食后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同时也有人认为,人们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或烤煮的食料,后逐渐为药料饮用。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各阶层中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
6、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茶发明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1.3 茶树的发源地关于茶树的发源地,也有各种说法。有四川说、云南说、川东鄂西说,最近还有人提出始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一般认为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这一说法所指的范围很大,正确性就较高了。2.茶的对外传播当今世界广泛流传的茶种、制茶和饮茶习俗,都是由我国向外传播出去的。据推测,中国茶叶传播到国外,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这其中对中国茶的流传起到至关重要的两条渠道:“茶马古道”和“海上丝绸之路”,它们不仅将中国的茶流传出去,同时也将中国的文
7、化带向世界,将世界的文化带入了中国。2.1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贸易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闽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6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要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地区和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有的还从西
8、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普洱是茶马古道上独具优势的货物产地和中转集散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历史上,普洱茶外销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条是从普洱出发至昆明、昭通,再到四川的泸州、叙府、成都、重庆至京城。一条是普洱经过下关到丽江与西康西藏互市。一条是有渤海至边境口岸打洛,再分二路:一路至缅甸、泰国;一路经过缅甸到印度、西藏。还有一条是由勐腊的易武茶山开始,至老挝丰沙里,到河内再往南洋。2.2中国茶的外传史约于公元5世纪南北朝时,我国的茶叶就开始陆续输出至东南亚邻国及亚洲其他地区。公元805、806,日本最澄、海空禅师来我国留学,归国时携回茶籽试种;宋朝时期荣西禅师又
9、从我国带回茶籽种植。日本茶业继承我国古代蒸青原理制作的碧绿溢翠的茶别具风格。10世纪时,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将砖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带至中亚一带。15世纪初,葡萄牙商船来中国进行通商贸易,茶叶对西方的贸易开始出现。而荷兰人约在公元1610年左右将茶叶带至了西欧,1650年后传至东欧,再传至俄、法等国。17世纪时传至美洲。印度尼西亚于1684年开始传入我国茶籽试种,以后又引入中国以及日本茶种试种。1780年印度由英属东印度公司传入我国茶籽种植。至19世纪后叶是“印度茶之名,充噪于世”。今日的印度是世界上茶的生产、出口、消费大国。17世纪开始,斯里兰卡从我国传入茶籽试种,复于1780试种,182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茶文化 中国 世界文化 影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