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治疗室、处置室等设置与消毒效果监测要求.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诊所治疗室、处置室等设置与消毒效果监测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所治疗室、处置室等设置与消毒效果监测要求.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诊所治疗室、处置室等设置与消毒效果监测要求.精品文档.诊所治疗室、处置室等设置与消毒效果监测要求一、规范依据消毒管理办法诊所基本标准(卫医政发201075号)医疗机构内通用医疗服务场所的命名(WS/T527-2016)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二、设置要求医疗机构内通用医疗服务场所的命名(WS/T 527-2016)规定: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内各科室或部门中具有相同医疗服务功能的场所的名称,并规定了场所的功能、基本设施配置及特定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一)治疗准备室1.功能定
2、位1.1医务人员为患者实施治疗前准备工作的场所;1.2配制药液;1.3存放无菌物品、清洁物品、药品;2.设施配置2.1操作台、物(药)品柜、冰箱、治疗车、利器盒、医疗废物桶、非医疗废物桶、手卫生设施;2.2如果配置化疗药物应配置生物安全柜;2.3没有与室外直接通风条件的应配置紫外线灯;3.特定要求3.1仅允许本岗位医务人员佩戴口罩进入;3.2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应符合GB 15982的规定。(二)治疗室1.功能定位1.1为患者实施治疗操作,如关节腔内注射、鞘内注射、骨穿、腰穿、胸穿、换药等;1.2存放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如消毒后药杯及管路)等;2.设施配置2.1操作台、治疗床、物品柜、治疗车、利
3、器盒、医疗废物桶、非医疗废物桶、手卫生设施;2.2没有与室外直接通风条件的应配置紫外线灯;3.特定要求3.1门诊清洁性治疗和污染性治疗应分室进行,分别设I类(清洁性)治疗室和II类(污染性)治疗室;3.1.1I类治疗室进行清洁性治疗,如腰穿、骨穿、胸穿、关节腔内注射、鞘内注射、导尿、清洁换药等;3.1.2II类治疗室进行感染性治疗,如感染性伤口换药等;3.2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应符合GB 15982的规定。诊所基本标准(卫医政发201075号)规定:治疗室使用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三)处置室1.功能定位1.1实施皮肤准备及清洁灌肠等操作;1.2临时存放治疗产生的医疗废物及需要浸泡消毒的医疗用品
4、;2.设施配置2.1处置台、诊查床、医疗废物桶、非医疗废物桶、手卫生设施;2.2没有与室外直接通风条件的应配置紫外线灯;3.特定要求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应符合GB 15982的规定。诊所基本标准(卫医政发201075号)规定:处置室的使用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四)诊室1.功能定位医生接待患者,对患者进行物理检查;2.设施配置办公桌、座椅、诊查床、隔离帘、阅片灯、手卫生设施;宜配备呼叫系统。3.特定要求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应符合GB 15982的规定。(五)留观室1.功能定位留院观察的患者接受医学观察、诊疗;2.设施配置留观床、床头桌、座椅、隔离帘、非医疗垃圾桶、氧源、输液轨道(架);留观床应配备
5、呼叫系统。诊所基本标准(卫医政发201075号)规定:观察室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综上:1.诊所基本标准(卫医政发201075号)是2010年8月2日制定的,当时也没有规定治疗室、处置室的功能内涵;而医疗机构内通用医疗服务场所的命名(WS/T527-2016)是2016年岀台的,2017年11月1日正式实施,里面界定了治疗准备室、治疗室的功能内涵。因此,个人认为诊所基本标准(卫医政发201075号)规定的治疗室应当符合医疗机构内通用医疗服务场所的命名(WS/T527-2016)的规定要求,也就是说应该包括医疗机构内通用医疗服务场所的命名(WS/T527-2016)中的治疗准备室和治疗室,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诊所 治疗 处置 设置 消毒 效果 监测 要求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