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介入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介入的探讨.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介入的探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教师介入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介入的探讨主讲人:杨莹素 新课标中指出,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而小组合作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学
2、习仍存在一些误区,影响着合作学习目标的顺利完成。那么怎样才能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的介入是关键。下面谈谈我的看法:一、教师的介入要把握时机。教学应该给学生较大的空间让学生去自主地做一些创造性的学习,过早介入影响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把学生的发展性思维抑制。教师在介入小组合作时,介入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开展活动,一则会剥夺学生的思考时间,二则会打断学生的思路,以致使学生丧失了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如果教师的点拨错过了时机;介入过晚,让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不仅会使小组的讨论迟迟不能进入实质内容,既浪费了时间,又降低了质量,而且这样几次下来,就会打击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使学
3、生失去兴趣和自信。特别是当组内讨论进入到“两难”境地,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帮助时,教师的点拨才真正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显然,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参与和点拨,即要顺着学生的思路,又要把握恰当的时机,才会出现令人满意的成效。如果不能及时介入,学生出现的错误和问题就不能及时发现,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介入过晚,导致学生完不成任务,不能及时完成教学。教师的指导常常根本不必要或不应该,因为在有些情况下会剥夺了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又因教师的指导不够充分,使学生感到手足无措。这些,都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针对不同的探究活动,进行不同的指导。二、教师的介入要讲究效果。教师的指导
4、必须讲究效果,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一手包办。教师应以一个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引发他们具有求异特质的思维火花,指导他们掌握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帮助他们学会倾听和尊重不同意见。要注意以下几点:1. 教师要密切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状况,如果小组合作顺利进行教师不要介入到讨论中。2.教师介入要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时出现的最突出的问题,把握注小组合作学习时面临最大的问题,并协助学生解决。3.小组的任务要做事前的设计,并对小组讨论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教师密切关注学生讨论当中何时可能会出现问题,并恰好在这时候介入给予恰当的指导或提示。三、教师的介入要关注小组的面
5、。教师若只关注一个小组,这样关注面过窄,其他学生看到老师没有关注自己,被忽视,讨论内容和积极性都会收到挫伤。一点不能盖面,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全班的情况,在下一步指导的时候针对性会发生偏差。但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个组都照顾到,否则在每个组分配的时间就会过少,不能起到指导、点拨的作用。老师要注意分配到各个组的时间,在每个小组把握最精确的点进行点拨,需要教师有较丰富的经验和智慧的积累。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巡视,适时调控。一方面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切磋,防止信口开河地乱谈。如遇“冷场”,教师应找出原因,启发解决问题;如遇漫无边际的讨论,应适时制止;如遇讨论不对题,应及时提醒。另一方面应以合理
6、的时空观来指导学生学习,根据问题空间的宽窄,难度的大小,数量的多少,来确定讨论的时间,保证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尤其要给补充意见和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在宽松的时空中得到锻炼与发展。四、教师的介入要针对重点。开拓广度,即教师在每个小组中选取的重点不同,把各个小组汇总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汇集起来,各个小组分享每个小组的问题和成果。每个小组如果都是一个问题,那么最终班级就只解决了一个问题,但是如果每个组的讨论点都有区别,大家可以分享成果。每个小组花了讨论一个问题的时间,得到的收获是5个问题的收获。五、教师的介入要适时评价。1. 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表
7、扬。2. 小组讨论漫无目的或者漫不经心时,教师应及时批评指正。3.小组讨论陷入偏差时及时提出并给予正确引导。4.小组讨论提前完成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任务,并给予评价。六、教师介入时所扮演的角色。教师是一个管理者、引导者。不是一个控制者,要因势利导。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最明显的特征,与探究性学习一样,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但是我们在实际操作和观摩中发现,现行的小组合作教学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那么协作学习对教师的要求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教师真的不应该介入合作学习的进程呢?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我认为:同教师的引导、参与是分不开的,在活动中
8、,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过程的把握,除此之外,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教师要介入: (1)学生有问题或遇到困难教师给予帮助。(2)对小组任务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内容及操作程序。(3)小组讨论的声音过大,教师可以指定小
9、组中的一人做噪音监督员,或让这组成员的位置互相移近一点,这组声音小多了,教师应及时返回表扬。(4)小组活动出现了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虽然小组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方式都不相同,但老师如果事先在准备阶段做出问题预测,并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也能避免临时的手忙脚乱。(5)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准确完成了任务。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务,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备用活动,前提是不能影响他人。 (6)小组活动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除此外,还可能出现别的情况,比如:学生不愿参加小组活动经常缺席等等,教师要有耐心和爱心,经常鼓励和帮助这些学生,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被人尊重的滋味,慢慢引导他们加入小组学习。总之,学生的合作能力是需要教师的长期指导与逐步培养来提高的。教师在指导中要根据活动情况适时转换自身的角色,可以在组织者、协调者、参与者和评价者之间即时转换,为学生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搭建平台,进而把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以充分达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