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期末复习汇总.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运动生理学期末复习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理学期末复习汇总.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运动生理学期末复习汇总.精品文档.一:名词解释1. 能量代谢:在进行物质代谢的同时伴随着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2. 阈强度:引起组织所必须的最小的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3. 牵张反射:牵张反射指在完整神经支配下的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4.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程度称为血红蛋白氧饱和度。5. 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连同它的全部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肌纤维,从功能上看是一个肌肉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故称为运动单位。6. 肺换气:肺泡与肺泡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肺换气。7. 心指数:每平方米体表
2、面积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8. 超负荷原则:超负荷原则指在训练中采用的生理负荷量与强度超过已适应的负荷进行训练的原则。9. 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后,依靠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坚持运动,这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此时呼吸变的均匀自如,动作变得轻松有力,运动员能以较好的功能状态战胜极点,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 10. 青春性高血压:青春发育期后,心脏发育速度增快,血管发育相对处于落后状态,加之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血压明显升高,一些人甚至出现暂时偏高现象,称为“青春性高血压”。11. 能量连续统一体: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途径之间,以及各能量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形
3、成的一个连续统一体,称为能量连续统一体。12. 强度时间曲线:求取肌肉的阈反应并描记出强度时间反应曲线。13. 前庭反应:当人体的前庭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可反射性地引起骨骼肌的紧张性改变,眼震颤和植物性功能改变,出现心跳加快,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眩晕出冷汗等现象,统称为前庭反应。14. 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15. 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能实际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16. 心输出量:每分钟从左(右)心室泵出的血液总量称为心输出量。17. 氧脉搏:指人体以整体为单位从每博输出量中摄取的氧量。18. 兴奋性突出后定位:兴奋性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4、的受体,导致突触后膜对Na+ 、K+ ,尤其是对Na+ 增高,由于Na+ 内流大于K+ 外流,产生去极化效应,形成的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出后定位。19. 呼吸商:生理学把机体在同一时间内呼出的CO2 量与摄入的O2 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20. 肌小节:每一肌原纤维又分为许多相互连续的节段,称肌小节。21. 突触原则:22. 肺通气: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23. 射血分数:生理学上把每博输出量与心舒末期容积之比称为射血分数。24. 极点:运动员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剧烈运动中,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要,常会产生一些非常难受的生理反应,如呼吸
5、困难,胸闷,头晕,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不想再继续运动下去,这种功能状态称为“极点”。25. 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并不是一种凝固状态,而是各种物质在不停地转换中达到平衡状态,即动态平衡,美国生理学家坎农将内环境的这种动态平衡状态及其调节过程称为稳态。26. 氧热价:通常把不同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过程中,没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27. 三联体:每条横管与临近两侧的终池形成叫做三联体。28. 血红蛋白氧容量:100毫升血液中Hb结合氧气的最大量。29. 通气血流比值:指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泡毛细血管血流量的比值。30. 每博输出量:指左(右)心室
6、每次收缩所能射出的能量。31. 脊休克:指人因外伤、车祸等原因或动物实验时脊髓横断后,断面以下的一切反射立即丧失,并在一定时间内进入无反应状态。32. 最佳心率范围:通常将心输出量能保持在较高水平的心率范围称为“最佳心率范围”。33. 热习服:在热环境下持续重复训练,可逐渐提高克服中暑与热疲劳的能力,这个过程称为热习服。34. 兴奋,收缩偶联:在以膜的电位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中介过程把二者联系起来,这一过程叫兴奋,收缩偶联。35. 氧解离曲线:氧解离曲线或称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是表示PO2 与HB结合O2 或HbO2 解离的关系曲线。36. 肺活
7、量:在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称为肺活量。37. 心动周期:心房和心室收缩与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38. 排泄:所谓排泄,是指人体的代谢尾产物、多余的水、无机盐和进入人体内的异物经血液循环运送到某些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39. 运动后过量氧耗:运动结束后,肌肉活动虽然停止,但机体呢的吸氧量并不立即恢复到安静时的水平。40.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消化。41. 吸收:食物经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及水、矿物质和维生素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叫吸收。42. 实值:以二倍基强度刺激组织,刚刚能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
8、作用时间。43. 呼吸:人体在进行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O2 并排出CO2 ,机体与环境之间的这种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44. 血液的重新分配:运动时只能依靠相对不活动的内脏器官的血管收缩,暂时减少血流量,移出一部分血液进入业已舒张的肌肉血管中去,这种移缓济急的现象称为血液重新分配。45. 乳酸阈:乳酸阈是反映有氧能力高低的指标之一。它反应人体在递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突增前,实际利用的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比,即最大吸氧量的利用率。46. 准备活动:准备活动指在比赛、驯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有目的地进行的身体练习。47. 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运动而引起的运动能力和身体
9、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48.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是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几股力量的代数和。49. 食物的热价:1g食物完全氧化分解时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食物的热价。二:简答、问答题1.超量恢复的特点与实践意义。答:特点:一定范围内肌肉活动量越大小号过程就越激烈,超量恢复也越明显。 实践意义:活动量过大超过生理范围,恢复过程就会延缓运动。实践证明,运动员在超量恢复阶段参加训练和比赛,能提高训练效果和创造优异竞赛成绩。2.根据儿童少年的神经系统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注意那些问题。答:(1)体育活动项目要注意生动,有趣,尽量避免单调及静止性活动。(2)不宜做过分精密,难度较大的动作,应多安排
10、以游戏和模仿性质为主的各种基本技能活动,在进行耐力练习时,应考虑要经常变换肌肉的活动方式。(3)在教学中既要注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又要注意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4)因青春期神经系统的特点,女生的动作不协调尤为明显,在教学中应区别对待。3.比较儿童少年在神经纤维与在神经肌内接点处的传递有什么区别。答: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递是以电信号的方式进行的,其特点是生理完整性、双向传导、不衰弱和相对不疲劳以及绝缘性;而在神经肌肉内接点处,兴奋的传递是以化学信号的方式进行的,其特点为化学传递,兴奋的传递是一对一、单向传递、时间延隔和高敏感性。4.分析氧离曲线的特点及生理意义。答:氧离曲线可分为上
11、、中、下三段,其意义是保证低氧化分压时的高载氧能力。(1)上段:特点是该段曲线平坦,坡度小,表明PO2 的变化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不大;意义是有利于人体肺换气。(2)中段:特点是PO2 降低能促进大量氧离,血氧饱和度下降;意义是维持正常时组织的氧供。(3)下段:特点是PO2 稍微下降,血氧饱和度就急剧下降;意义是剧烈运动时,Hb与O2 释放更多的氧供组织利用。5. 运动后过量氧耗形成的原因。答:原因是运动时激活了细胞中线粒体氧化代谢,使之处于高代谢水平上,在运动结束后一段时间内,许多激活线粒体酶的因素并未立即消除。6.动脉血压形成的条件。答:(1)有足够的血流充盈血管(2)心室射血(3)外周阻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动 生理学 期末 复习 汇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