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巩固练习(附题目分析与解答过程).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巩固练习(附题目分析与解答过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巩固练习(附题目分析与解答过程).doc(8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巩固练习(附题目分析与解答过程)2018年06月07日数学的小学数学组卷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巩固练习(附题目分析与解答过程)一选择题(共14小题)1小明所在班级学生平均身高是1.4米,小强所在班学生平均身高是1.5米,小明比小强()A高B矮C一样高D不确定2小明语、数、英三门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7分已知他语文考了86分,数学考
2、了90分那么,他的英语成绩()A低于平均分B高于平均分C与平均分相等3小明从A地到B地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然后从B地原路返回,平均速度是7米/秒那么,小明来回的平均速度是()A4.2B4.8C5D5.44某班男生平均身高162cm,女生身高平均158cm,这个班学生平均身高是()A160cmB161cmC在158162cm之间5六三班46名同学,男生比女生多,男生平均身高是1.48米,女生平均身高是1.54米,估计六三班的平均身高应该在()A1.51米B1.521.54米之间C1.481.51米之间D不确定6一次数学考试,5名同学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是74分、82分、a分、88分、92分,他们
3、的平均分可能是()A75B84C86D937一次数学考试,5名同学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是76分、82分、a分、86分、92分,他们的平均分可能是()A75分B84分C86分D93分8有甲、乙、丙、丁四个数,已知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6,丁是22,四个数的平均数是()A24B25C269三年级同学捐书,三(1)班捐了42本,三(2)班捐了58本,三(3)班捐了47本,平均每班捐()本A47B48C4910一批本子分发给六年级一班学生,平均每人分到12本,若只发给女生,平均每人可分到20本,若只发给男生,平均每人可分到()本A24B27C30D3511有4个自然数,任意三个数相加,其和分别是2
4、4、30、33、36,那么这四个数的和是()A40B41C42D43126名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动员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9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5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A2.5分B3分C不能确定13在去年市奥校入学考试中,某个考室有 40 名同学参加考试,其中前10 名同学的平均分比这个考室全部同学的平均分高9 分,那么其余30 名同学的平均分则比这个考室全部同学的平均分低()分A7B6C5D4E314北山小学教职工的平均年龄是31岁,张老师今年58岁,问:他可能是这个学校的教职工吗?答()A不可能B可能C无法判断二填空题(共20小题)15在一个分钟踢毽比赛中,小娟前两次的平
5、均成绩是43个,她第三次应踢 个,才能使这三次的平均成绩是45个168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有6千克苹果,任意拿一篮苹果,里面的苹果一定有6千克 17小明的身高为1.3 米,他进入平均水深l 米的池塘,不会有危险 18小明身高1.55米,他趟过平均水深1.3米的小河,肯定没有危险 19在平均身高为1.4米的班级里,绝对不可能有身高为1.5米的同学 20李明周末去爬山,上山时平均每小时行2千米,沿着原路下山,平均每小时行4千米那么,他上山下山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21在数学质量检测中,第一小组平均成绩是89分,第二小组平均成绩是92分,表明第二小组每人的成绩都比第一小组好 22小红所在的班平均体重是35
6、千克,小芳所在的班平均体重是37千克,所以小芳一定比小红重 23如果条形统计图的纵轴是用0.5厘米表示40人,那么4厘米应表示 人,在这个统计图上有一个直条上标有160人,那这个直条的高度应是 厘米24甲乙两地相距14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用2.5小时,返回时少用1小时,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25三年级一班的数学平均成绩是96分,小华是三年级一班的学生,他的数学成绩一定是96分 (判断对错)26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0,甲、乙平均数为11,乙、丙之和为19,甲数是 275个数写成一排,前3个数的平均值是15,后两个的数的平均值是10,这五个数的平均的值是 28有一条山路,一辆汽
7、车上山时每小时行30千米,从原路返回下山时每小时行50千米,那么这辆汽车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29小红三次考试的平均成绩是92分,已知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平均成绩是91,她的第三次成绩是 分30六年级5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分为63分,其中男生平均分60分,女生平均分70分,男生人数比女生数多 名31亮亮前几次英语测试平均得84分,这次考试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这是第 次测试32A、B、C三人参加一次考试,A、B两人平均分比三人平均分多2.5分,B、C两人平均分比三人平均分少1.5分已知B得了93分,那么C得了 分33苏丽上学期语文、数学、自然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
8、,他英语应考 分,四科的平均成绩才能达到94分34小红上个月做了六次测验,第三、四次的平均分比前两次的平均分多1分,比后两次的平均分少2分如果后三次平均分比前三次的平均分多3分,那么第四次比第三次多得 分三解答题(共16小题)35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解放军张叔叔前4天在一线共奋战了74小时,后3天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15小时,这一周,张叔叔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多少小时?36东东、爸爸、妈妈三人今年的平均年龄是30岁,已知爸爸和妈妈两人的平均年龄是39岁,你猜东东今年是多少岁?37小明所在班的平均身高是1.55米,小丽身高是1.58米,所以小丽比小明高 38双休日爸爸带小勇去登山,从山底到山顶全程7
9、.2千米,他们上山用了3小时,下山用了2小时他们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39六一小学在举办“小百灵”歌手大赛比赛规则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剩下的成绩取平均分作为选手的最后得分林林在唱完之后,6个评委给出的分数分别是:评委打分9.79.59.89.48.89.4(1)如果你是7号评委,你会给林林打多少分?为什么?(2)如果要求你打的分数不影响林林原先的成绩,你应该打多少分?说出理由40轮渡码头到鼓浪屿码头的距离约900米,一艘客轮从轮渡码头驶向鼓浪屿码头用时6分钟,返航时用了5分钟,这艘客轮往返一次平均每分钟行驶多少米?41将每千克2.5元的水果糖4千克和总价为30元的
10、奶糖6千克混合成什锦糖,这种什锦糖的单价是多少元?42小婷准备花一周的时间看一本288页的故事书,前三天每天看32页,剩下的平均每天看多少页才能按时完成43一个水利工程队,前4天平均每天修水渠125米,后3天平均每天修134米这个工程队平均每天修水渠多少米?44张华读一本书,前6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多读5页,又经过4天后,正好读完,张华平均每天读多少页?45甲数是33.5,乙数与丙数的平均数是30.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46甲、乙、丙、丁四人平均有邮票38张,甲与乙的平均张数是42,乙、丙、丁三人平均张数是36,求乙有邮票多少张?47甲、乙、丙三种糖果每千克分别是14元、10元、8元
11、现把甲种糖果4千克,乙种糖果3千克,丙种糖果5千克混合在一起,问买2千克这种混合糖果需多少元?48在一次数学测试中,第一小组10名同学的平均分是82分,前6人的平均分是83分,后6人的平均分是80分,那么第5人和第6人的平均分是多少分?49一辆汽车前2小时行驶130千米,后3小时行驶22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50小玲练习跳绳,已经跳了5次,平均每次跳56个,她准备再跳一次,使平均每次跳的个数为60个,小玲最后一次要跳多少个?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1【分析】根据“平均身高=总身高班级总人数”,平均身高与总身高和总人数有关,平均身高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身高,故答案不确
12、定【解答】解:不一定因为平均身高矮不能代表班中每一个人的身高都是矮的;同理,平均身高高也不能说每一个人都高;故选:D【点评】此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分均身高和哪些量有关系,进而进行分析,推导,进行判断得出结论2【分析】用873求出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总成绩;再减去语文、数学的成绩就是英语的成绩【解答】解:8738690,=2618690,=17590,=85(分)因为8587,所以他的英语成绩低于平均分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是利用平均数求出总数,再从总数中减去部分,得出另一部分3【分析】如果把A地到B地的路程看作单位“1”,那么一个来回的路程为12=2;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分
13、别求出去的时间和返的时间,进而根据“往返总路程往返总时间=往返平均速度”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2)(13+17),=2,=4.2(米/秒);答:小明来回的平均速度是4.2米/秒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把A地到B地的路程看作单位“1”,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分别表示出去的时间和返的时间,进而根据往返总路程、往返总时间和往返平均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注意千万不要用(3+7)2这种错误的算法4【分析】因为这个班学生平均身高对应这个班的学生的身高的和除以这个班的总人数,而在此题中这个班的总人数没有告诉,所以不能够求出具体的数值,但平均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
14、一些,在它们中间,由此确定答案【解答】解:因为这个班学生平均身高对应这个班的学生的身高的和除以这个班的总人数,而在此题中这个班的总人数没有告诉,所以不能够求出具体的数值,但平均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5【分析】可以这么想,每个男生都是1.48米,每个女生都是1.54米;假设男、女生人数一样多,则全班平均身高为(1.54+1.48)2=1.51米;因为男生多,所以平均身高应小于1.51米;因为女生的平均身高比男生高,则全班平均身高一定大于1.48米,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由分析知:三班的平均身高应该1.481.51米之间;故选
15、: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进行假设,确定取值范围,进而得出结论6【分析】先根据“总成绩总人数=平均数”算出另外四个数的平均数,然后根据平均数进行分析,这时要进行假设,当a为最大时,得出其平均数;当a为最小时,算出其平均数,然后与前四位数的平均数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解答】解:(74+82+88+92)4,=3364,=84(分);由题意可知,82a88,平均分最小为:(74+82+88+92+83)5=83.8(分),平均分最大为:(74+82+88+92+87)5=84.6(分),符合条件的只有84,故选:B【点评】此题是考查对平均数知识的灵活运用情况,做题时根据题意,找出此题解
16、答的突破口,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7【分析】先假设,当a为最大时,根据“总成绩总人数=平均数”求出其平均数;再假设a为最小时,算出其平均数,然后与给出的选项中的平均数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解答】解:由题意可知,82a86,当a=85时,平均分最大为:(76+82+85+86+92)5=4215=84.2(分),当a=83时,平均分最小为:(76+82+83+86+92)5,=4195=83.8(分),选项中符合条件的只有84故选:B【点评】此题是考查对平均数知识的灵活运用情况,做题时根据题意,找出此题解答的突破口,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8【分析】根据题意,可用三个数的平均数26乘3计
17、算出这三个数的和,然后再加22计算出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和,最后再除以4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263+22)4=(78+22)4=1004=25;答: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25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平均数的意义,找出对应量,列式解答即可9【分析】根据题意,可把三年级三个班的捐的本数相加的和再除以3即可【解答】解:(42+58+47)3=1473,=49(本),答:平均每班捐49本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的应用10【分析】把书的总本数看作单位“1”,那么五一班同学的总人数就为,女生人数就为,则男生人数就为=;根据总本数男生人数=平均每人分得的本数
18、,列式为:1(),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1=30(本)答:平均每人可分到30本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把书的总本数看作单位“1”,然后按工程问题表示出男生的人数解答即可11【分析】设4个自然数为a、b、c、d,则a+b+c=24,b+c+d=30,a+b+d=33,a+c+d=36,把四个等式的等号两边的数或字母加起来,得出3(a+b+c+d)=24+30+33+36,由此即可求出4个自然数的和【解答】解:设4个自然数为a、b、c、d,则a+b+c=24,b+c+d=30,a+b+d=33,a+c+d=36,把四个等式的等号两边的数或字母加起来得出:3(a+b+c+d)=24+30
19、+33+36,所以这四个数的和是:(24+30+33+36)3,=1233,=41,答:这四个数的和是41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写出四个等式,再根据等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12【分析】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分9分,其余5人总分为95=45(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9.5分,其余人总分为9.55=47.5(分);45分不包括最高分但含有最低分,47.5分不包括最低分但含有最高分,因此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47.545=2.5(分)【解答】解:9.5595,=47.545,=2.5分);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两次总分之差,求出最高分与最低分之差13【分
20、析】先根据“高的平均分人数=总分数”求出前10名的总分比全班平均总分多的分数,即其它同学比全班平均总分少的分数,用“4010”求出其它人数,然后用“其它同学比全班平均总分少的分数其它同学的人数=其余同学的平均分比全班平均分低的分数”解答即可【解答】解:109(4010),=10930,=3(分)答:其余30名同学的平均分则比这个考室全部同学的平均分低3分故选:E【点评】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此题属于较难的平均数应用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前10名的总分比全班平均总分多的分数,进而根据其它同学比全班平均总分少的分数、其它同学的人数和其余同学的平均分比全班平均分低的分数三者之间的关
21、系进行解答即可14【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可知:平均数是31岁,介于最大数据和最小数据之间,有的老师年龄可能小于31岁,有的老师的年龄可能大于31岁,所以张老师58岁,大于31岁是可能的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平均年龄是31岁,有的老师年龄可能小于31岁,有的老师的年龄可能大于31岁,张老师58岁大于31岁,是可能的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根据平均数的意义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填空题(共20小题)15【分析】要求她第三次应踢多少下,根据题意,先求出三次踢毽的总次数,然后求出前两次踢毽的总次数,用三次踢毽的总次数前两次踢毽的总次数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453432,=13586,=4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平均数 条形 统计图 巩固 练习 题目 分析 解答 过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