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复习课机械能和能源知识点及经典例题.doc





《高中物理复习课机械能和能源知识点及经典例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复习课机械能和能源知识点及经典例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高中物理复习课机械能和能源知识点及经典例题物理课 题机械能和能源编号学生姓名年 级高一授课老师上课时长2h上课日期2015/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理解功的含义,知道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能力目标正确应用公式W=FScos计算力的功。知道功是标量,正确理解正功和负功的实质,能正确判断正功和负功。学习态度/习惯经历观察、分析和比较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形成科学探究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有物理。教学重点1、理解功的概念。2、知道多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知道多个力对物体所做
2、的总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是本节的难点。3、求变力的功的一般思维方法是本节课对学生的一个能力培养点。教学难点1、理解功的概念。2、知道多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知道多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是本节的难点。3、求变力的功的一般思维方法是本节课对学生的一个能力培养点。授课形式讲练结合预计课时分配复习旧课30分钟讲授新课 40分钟课堂讲练40分钟学生小结 5分钟老师总结 5分钟其 他 分钟 (授课形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定,如新课讲授课、讨论课、习题课、复习课、讲练结合、考试试卷讲解课等。课时分配中的其它用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如做业、试卷
3、等)教学进程1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 和 ; 例题:怎样才算做了功呢?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对物体施加了力的作用,就对物体做了功B只要物体受了力,并且物体有了位移,就对物体做了功C在水平方向搬运一盆花时,花盆的重力做了功D一人费了很大的劲也没有将地上的重物举起,人对重物没做功 2功的表达式 ;功是 量;其单位是 。例题:关于功,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力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就一定多B、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则物体的位移就一定大C、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的位移一定为零D、某个力对物体做负功时,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反3、功有正负之分:当力和位移的夹角 ,力做正功,当力和位移的夹角 ,力做
4、负功,当力和位移的夹角 ,力不做功。4正功表示 力做功,负功表示 力做功。例题:人推着一辆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前进,自行车受到的力中做正功的是( ) A重力 B摩擦力 C支持力 D人的推力5公式:W=FScos.【例题】用水平恒力F作用于质量为M的物体,使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S,恒力做功为W1,再用该恒力作用于质量为m(mW2; B W1W2; C W1=W2; D无法判断变式训练:F图5-1-8如图5-1-8所示,滑轮和绳的质量及摩擦不计,用力F开始提升原来静止的质量为m10kg的物体,以大小为a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求头3s内力F做的功.(取g10ms2) 6、合外力的
5、功的求法:方法1:先求出合外力F,再利用W=Fscos求出合外力的功。例题:一个质量m=6kg的物体,受到水平方向的拉力F=10N,如图所示,从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s=2m,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4N,求:(1)拉力和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2)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方法2:先求出各个分力的功,再利用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所受各力功的代数和出合外力的功。例题:物体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力的作用下运动,力F1对物体做功6J,物体克服力F2做功8J,则F1、F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A14JB10JC2JD-2J变式训练: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40N拉一木箱,在水平地面
6、上沿直线匀速前进8m,则:(1)拉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2)摩擦力对木箱所做的功。(3)外力对木箱所做的总功。7、一个物体能够 ,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 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能量转化的多少可用 来量度。例题:有关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物体就具有多少能B物体具有多少能,就一定能做多少功 C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消失D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时,可以用功来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2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动能的表达式为 ,单位 ,动能是 量。例题:改变汽车的速度和质量,都可能使汽车的动能发生改变,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汽车动能是原来2倍的是( )A质
7、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 B速度不变,质量增加到原来2倍C质量减半,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 D速度减半,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变式训练:如图所示,小球从高为h的斜面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滑下,经B点在水平面上滑到C点后停止,现在要使物体由C点沿原路径回到A点时速度为零,那么必须给小球以多大的初速度?(设小球经过B点处无能量损失)探究动能定理:某课外小组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让重锤带着纸带由静止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系列 的点实验中挑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用直尺量得AB=2.1mm、
8、BC=5.9mm、CD=9.8mm、DE=13.7mm、EF=17.5m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9.80m/s2用天平称出重锤的质量是m=100kg则纸带上面B点到E点所对应的过程中,重力对重锤所做的功为W=_J;重锤动能的变化量EK=_J;根据以上计算所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结论:W=探究动能定理:为了探究恒力作用时的动能定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他让滑块在某一水平面上滑行,利用速度采集器获取其初速度v,并测量出不同初速度的最大滑行距离x,得到下表所示几组数据:数据组123456v/(ms1)00.160.190.240.300.49x/m00.0450.0750.1
9、110.1630.442(1) 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出xv图象如图2甲所示观察该图象,该同学作出如下推理:根据xv图象大致是一条抛物线,可以猜想,x可能与v2成正比请在图乙所示坐标纸上选择适当的坐标轴作出图线验证该同学的猜想图2(2)根据你所作的图象,你认为滑块滑行的最大距离x与滑块初速度平方v2的关系是_3物体由于所处位置 的能量,称为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表达式为 ,单位 ,重力势能是 量;重力势能是相对某一参考面而言的,具有 性,有正负之分,而重力势能的变化是 的,重力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重力做了多少 ,物体的重力势能就转化了多少,重力做正功,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 复习 机械能 能源 知识点 经典 例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