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学(形态学)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类学(形态学)复习题.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鱼类学(形态学)复习题.精品文档.鱼类形态学(ZLN)一、名词:鱼的定义:指一群终生生活于水中的变温脊椎动物,它们通常用鳃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用鳍协助运动与维持身体平衡,大多数鱼类体被鳞片,鳔大都存在。侧线鳞(鳞式):被管状侧线分支小管穿过的鳞片。咽齿(齿式):着生在鳃弓上的,称为咽齿。P 76鳍式:鱼类的鳍的组成和鳍条数目,特别是背鳍和臀鳍,是鱼类分类学上的主要依据之一,常要记载其数目,即鳍式。P 21膜骨:在膜质(结缔组织)的基础上直接骨化而成,中间越过软骨阶段,所成的硬骨称为膜骨。软骨化骨:由软骨直接骨化而来,这位骨骼称为软骨化骨。软条
2、:鳞质鳍条可分成末端分支而本身柔软,且分成多节的分支鳍条,及末端不分支而本身柔软,且分成多节的不分支鳍条。这两种鳍条统称为软条。真骨鱼类:硬骨鱼纲、辐鳍亚纲中除了软骨硬鳞下纲和全骨鱼下纲以外的的其他鱼类,它包括绝大多数现生鱼类。性逆转: 在同一个体不同的生长阶段出现不同的性别,通常首先出现雌性,即第一次性成熟时为全雌,以后全为雄性,如石斑鱼、黄鳝 先雌后雄韦伯氏器:为鲤形总目的鱼类所具有,位于椎骨两侧,由第13椎骨所分化而成的带状骨、舶状骨、间插骨和三角骨所组成的连接鳔和内耳的一组小骨片。婚姻色:是一种副性征,鱼类在繁殖季节出现的色彩称为婚姻色,一般雄性个体较明显,如鳑鲏、马口鱼等。珠星:局部
3、地区的表皮细胞的变形物。是一种白色坚硬的锥状突起,是表皮的衍生物,一般生殖季节出现在雄性个体上,雌性没有或不明显,在鲤科鱼类中较常见。生产上可利用这一特征鉴别雌雄。内耳:软骨鱼类脑颅后方两侧隆起为耳囊,内藏听觉平衡器官,内耳。突触:轴突在本身末端分成细枝,与另一神经原的树突相接触处,称为突触。头肾:在真骨鱼类成体中,一般残存于围心腹腔隔膜的前背方,称为头肾:陷器:丘状感觉器又称为陷器。一种皮肤感觉器,其感觉细胞低于四周的支持细胞,形成中凹的小丘状构造。幽门盲囊: 许多硬骨鱼类在肠开始处的许多盲囊状突起,称幽门盲囊。反射弧: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神经原组成,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罗伦氏壶腹: 软骨鱼
4、类所具有,即罗伦瓮二、概念比较:栉鳞与圆鳞 P 33栉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边缘密生细齿圆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边缘光滑整齐,无细齿状结构。躯椎与尾椎 P51躯椎: 椎体、髓弓、髓棘(棘突)、椎体横突和肋骨相关节尾椎:由椎体、髓弓、髓棘、脉弓和脉棘所组成红肌与白肌 P67红肌:位于躯干表面,水平肌隔上下方附近的肌肉,它的颜色暗红色,脂肪含量高,称作红肌。白肌:构成大侧肌的最主要/体积最大的肌肉。由宽纤维组成,不含脂肪和肌红朊,所以颜色淡白。血清与血浆 P106血清: 将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元除去所残留的液体。血浆:血液滤去血球后的略呈黄色的液体部分,最基本的成分为无机盐和血液蛋白质。真棘与
5、假棘硬棘(spines): 真棘、假棘(鲤形目)骨质鳍条可分为二种类型:1、软条: 鳍条本身较柔软,又可分为:A、分支鳍条,本身柔软,末端分支且分成许多节的鳍条.B、不分支鳍条,本身柔软,末端不分支但分成多节折鳍条。2、棘:强大而坚硬,由软条变形而成,又分两种:A、真棘,不分支、不分节、强大而坚硬的棘,为高等真骨鱼类所具有,真棘只是一条,不能左右分开.B、假棘.不分支而分节的坚硬的棘,鲤形目的许多种类所具有。由左右两鳍条骨化而成,一经水煮后立即分开,又称棘状软条。.鳃片与鳃小片鳃片(或称鳃瓣)由无数鳃丝排列而成。每一鳃丝的两侧为鳃小片。第一性征与第二性征第一性征:直接与本身繁殖活动有关的特征,
6、如雌鱼具卵巢,雄鱼具精巢,板鳃类雄鱼具鳍脚、鳉类雄鱼具有交配器、鳑鲏类雌鱼有产卵管等。第二性征:那些与鱼本身繁殖无直接关系的一些特征,如外形、珠星、婚姻色等咽上器官与鳃上器官咽上器官:咽鳃骨和上鳃骨卷成蜗卷状,称为咽上器官。鰓上器官:胡子鲇、乌鳢、攀鲈及斗鱼等的鳃弓或舌弓的一部分骨骼特化成鳃上器官,可以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气体交换。半鳃与全鳃鱼类鳃弓上的每一鳃片,称为半鳃,每一鳃弓前后的两个半鳃,合为一个全鳃,一般鱼类都有四对全鳃。背根与腹根、脊神经: 背根:主要包括感觉神经纤维;具有感觉作用, 负责传导周围部分的刺激至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躯体感觉等。 腹根:主要包括运动神经纤维,负责传导
7、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冲动到周围各反映器鳃裂与鳃孔、 P87鳃裂:板鳃鱼类的鳃孔5-7对,各自开孔于头的两侧或腹面。鳃孔: 鳃孔位于头后的两侧及腹面硬骨鱼类均有骨骼支持的鳃盖,每侧为一孔。鳃孔有鳃盖骨,鳃裂没有 三、思考题:1、 鱼类的体型四种基本类型: 纺锤型:体呈梭形,头尾稍尖细,中段肥大。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匀称,即头尾轴最长,背腹轴次之,左右轴最小。侧扁型:体呈侧扁。短而高,从侧面察看,呈菱形。身体各部分比例,头尾轴较短,背腹轴延长,左右轴仍为最短。 平扁型:体呈左右宽阔,背腹平扁。身体各部分比例,背腹轴最短,左右轴特别延长。圆筒型:体甚延长而头尾尖细,酷似一根棒棍。2、 头部的主要器官口、唇
8、、须、眼、鼻孔、鳃孔、喷水孔口是鱼类捕食的主要工具之一。唇是包围口缘的皮褶构造,起着协助吸取食物的作用。须:在一部分鱼类口的附近长着须。须上有味蕾,辅助鱼类寻觅食物。眼多位于头两侧。鼻孔与呼吸无关,它的形状/位置数也因鱼的种类不同而又不同。鳃孔:在头部后方两侧,常有由消化管通至体外的孔裂一个或多个,即是鳃孔或鳃裂。喷水孔:大部分软骨鱼类和极少数硬骨鱼类,尚有一孔位于眼的后方,即是喷水孔。3、 鱼类须的命名依着生的位置命名:颏部颏须;颌部颌须;鼻孔鼻须;吻须下面是颌须,颌须下面是颏须4、 尾鳍的类型5、 鱼奇鳍、偶鳍的组成及其功能?奇鳍:不成对的鳍背鳍:平衡器官。软骨鱼类一般在背部,但鳐类移至尾
9、部,较小;魟类特化为自卫用的强棘臀鳍:平衡器官。鳉形目鱼类的一部分臀鳍特化交配器;马口鱼等在繁殖季节部分臀鳍延长。尾鳍:推进和转向作用偶鳍:成对的鳍胸鳍:平衡器官。因种类有特化现象腹鳍:协助维持身体平衡。腹鳍的位置是分类依据之一:腹鳍腹位 腹鳍胸位 腹鳍喉位6、 依鱼类的口位置的生态适应如鳐魟等,口位于头的腹面。在捕食时,多持其宽大的胸鳍先保抱住目的物,然后用口吞噬。如翘嘴鮊的口开于吻端,且下颌的长度大于上颌,为显著的上位口,它主要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以捕食该水层的虾及小型鱼类为食,且善游。口前位的鱼类,多数为善于游泳的中上层鱼类,如马鲛。鲽形目鱼类,体呈不对称,口部大多已扭转。无眼一侧的牙齿
10、较发达,有眼一侧的牙齿很不发达。一般来说,凶暴的肉食性鱼类的口裂较大,温和的或食小动物和植物为主的鱼类,口裂小。7、 鱼类粘液的生物学意义 可以减少水和鱼体表面的摩擦阻力,增加鱼的游泳速率。 可以减少细菌或寄生虫类对鱼体的侵袭。 使鱼体润滑,不易被捕捉,或被捕后易于挣脱滑逃。 能协助调节皮肤表面的渗透作用。 有些鱼的粘液还具有类似明矾的净水作用,可使悬浮于水中的泥沙污物迅速沉淀。8、 鱼类鳞片的类型、骨鳞的构造和生长方式鳞片三种基本类型:盾鳞、硬鳞和骨鳞盾鳞: 为软骨鱼类所特有的一种鳞片,系由表皮和真皮联合形成,成对角线排列。 在外形上可分为鳞棘和基板二部分。与牙齿同源,也称皮齿硬鳞:鱼类所特
11、有,完全由真皮形成,系深埋于真皮层中的菱形骨板。一般都具有硬鳞质,一般不作覆瓦状排列,鳞片间以关节突相关连骨鳞:为真骨鱼类所有,呈覆瓦状排列,由真皮产生。分区:基区(前区)、后区(顶区)、侧区(上侧区和下侧区)分类:圆鳞、栉鳞(顶区有栉齿)骨鳞可分为上下二层:下层:纤维层,柔软,由交叉错综的纤维结缔组织组成;是一片一片地从中心向外缘生长。上层:骨质层,脆而薄,由骨质组成,围绕鳞片中心一环一环地生长骨鳞的结构鳞嵴: 鳞片表面形成的一圈一圈的隆起,又称环片,它在大多数鱼类中作同心圆排列。鳞焦:鳞嵴的中心区域。鳞焦所在位置因种而异,有鳞焦基位、鳞焦顶位或位于鳞片中心。鳞沟:鳞片上从鳞焦向四方辐射排列
12、的凹沟。鳞沟在形状上的变异亦因种而异。9、 鱼类骨骼系统的功能和内骨骼的组成功能:运动:供肌肉附着,作为运动的杠杆; 支持:支持躯体,维持一定的体形;保护:保护体内器官,如头骨保护脑,脊柱保护脊髓,胸廓保护心和肺等;造血:髓腔中的红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代谢:协助维持体内钙、磷代谢的正常水平。10 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头骨比较*软骨鱼类 完全为软骨,没有骨片分化,由整块软骨构成,相当于高等脊椎动物的原始颅骨状态,故又称原颅。1、全部为软骨2、上颌由腭方软骨组成3、下颌由米克尔氏软骨组成4、舌弓由舌颌软骨、角舌软骨、基舌软骨构成5、鳃弓由咽鳃软骨、上鳃软骨、角鳃软骨、下鳃软骨、基鳃软骨组成6、无鳃盖
13、骨,鳃裂直接开口体外*硬骨鱼类 低等硬骨鱼类或多或少有膜骨加入,高等硬骨鱼类全骨化,头骨由许多骨片组成。1、骨化复杂,有软骨化骨,也有膜骨2、上颌原腭方软骨骨化为腭骨3、下颌原米克尔氏软骨大部分消失或残留,另有膜骨的齿骨、隅骨及软骨化骨的关节骨共同构成下颌4、舌弓加入了软骨化骨的茎舌骨、上舌骨、下舌骨、膜骨的尾舌骨5、鳃弓硬骨化成咽鳃骨、上鳃骨、角鳃骨、下鳃骨、基鳃骨,第五对鳃弓常由一块骨组成6、有膜骨的鳃盖骨11 骨骼系统的演化(1)低等硬骨鱼类的犁骨成对,到真骨鱼类除少数种类(如胡瓜鱼)外,均为单个。(2) 低等真骨鱼类有眶蝶骨,高等则缺(如鲈、大小黄鱼等)。(3)低等鱼类顶骨不被上枕骨分
14、开,而高等鱼类则为上枕骨所分开。(4)自真骨鱼类起有尾舌骨和下咽骨。(5)低等鱼类鳃盖边缘光滑,到棘鳍鱼类有棘状突起。(6)低等鱼类脑颅的膜骨在表面,头顶平,有的为皮肤所包,高等鱼类的膜骨下沉,头顶常高低不平。(7)原始硬骨鱼类头骨骨片多达180块,高等鱼类骨片数减少12 肌肉的基本组织 肌肉的单位是肌肉细胞。依形态和功能特点,可分3种基本组织:平滑肌、心脏肌、横纹肌、平滑肌:细胞为细长纺锤形,每一细胞中央具有1椭圆或短棒状的细胞核。分布:消化管、血管和尿殖器官的管壁肌纤维上不具横纹,受植物性神经支配; 收缩和宽息缓慢,又称不随意肌心脏肌:细胞宽短,呈网状,每一细胞有一细胞核,肌丝有明暗相间的
15、横纹。两细胞之间有明显的闰盘构造,此为心脏肌的最主要特征。分布:心脏,肌纤维上具横纹,受植物性神经,也是不随意肌。横纹肌(骨骼肌、随意肌):细胞长柱形,肌丝有明暗相间的横纹,肌纤维集合成束(肌束),肌肉复集合成绩体积为肌肉。宽息和收缩速度快分布:运动急遽的器官组织动物学中专以骨骼肌为研究对象13 鱼类消化系统的大致结构 P72消化道摄食和消化食物的场所包括口咽腔、食道、胃、肠等。消化腺分泌消化酶,帮助食物消化包括肝、胰、胃腺等。14 阐述鱼类鱼口、齿、鳃耙的形态与食性的关系1 捕捉型:口较大,牙锐利且坚硬,除了颌齿之外,犁骨、腭骨等部位都可能有齿,鳃耙短而稀,并不起主要的滤食作用,起着保护鳃的
16、作用,凶猛鱼类如乌鳢等属之。吸盘型:无上下颌,口几成圆的吸盘形,有许多角质齿,舌上都有齿,较尖刻,可舐括其他生物的皮肉,无鳃耙,营半寄生生活,如盲鳗、七鳃鳗属之。吸吮型:吻部带延长呈管状,口小,牙齿不发达,鳃耙不发达,通常以小的生物为食物,如底栖无脊椎动物、浮游甲壳动物等,如烟管鱼、海龙、海马等研磨型:口中等大小,牙齿坚硬,常呈板状或臼齿状,鳃耙中大,通常以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为食,如青鱼、真鲷。食浮游生物型:口一般中大或较大,齿细小或无齿,鳃耙特长而密,以小型浮游生物为食,如鲢、鳙、姥鲨等。15 硬骨鱼类胃的类型 多数鱼类具有明显的胃,而鲤科、海龙科、飞鱼科鱼类无胃。 外形上可以分为五型:1、
17、 I型:银鱼科等2、 U型:银鲳等3、 V型:香鱼等4、 Y型:鲱科鱼类等5、 型:鲭科、鳕科等16 肝脏的作用乳化脂肪使之被溶解为油滴,促进脂肪分解,所以肝脏不好,吃油腻的食物会不适。解毒作用,把有害及无用的东西通过胆管送到肠排出体外;另外肝细胞能吸收有毒物质,经分解或与其他物质结合变成无毒物质。贮藏糖元,维持体内糖元的平衡 17 鱼类的呼吸器官必须具备的条件 具有十分丰富的血管; 介于血液与外界呼吸媒介物质的壁膜必须极薄,使氧气能迅速通过薄膜;要有一个正当的“机械装置” ,使水持续不断通过鳃18 鱼类鳃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一片完整的鳃由鳃弓(骨骼部分)、鳃耙、鳃片、鳃丝、鳃小片等部分组成。鳃
18、弓呈弧形;鳃耙呈二列着生在鳃弓的内缘;鳃耙无呼吸功能;鳃弓外缘着生二列鳃片(全鳃),鳃片由无数鳃丝组成,每一鳃丝内都有一根鳃丝软骨支持;鳃丝两侧有许多薄片状突起,即鳃小片,鳃小片仅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壁相当薄,其上分布有丰富的微血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鳃小片基部有腺细胞,能分泌黏液保护鳃组织。两列鳃片之间通常有一隔膜称为鳃间隔,硬骨鱼类退化不明显。 19 板鳃类与硬骨鱼类的鳃如何区别? P87 板鳃类一般有5对鳃裂,少数6对或7对,硬骨鱼类多为5对。 板鳃类的鳃间隔很长,隔中有鰓条软骨支持。鳃小片为较厚的多角形上皮细胞。硬骨鱼类都有发达的鳃盖,鳃间隔不发达或几乎消失。鳃小片的上皮细胞为磷状
19、上皮。20 鱼类的呼吸机制 吸水时:口张开,口腔瓣倒向内侧,口腔对外界产生负压,水流进入口,同时鳃盖膜紧贴体壁,鳃盖则向外扩张,形成鳃腔吸引唧筒,水由外界流入口咽腔;出水时:口关闭,口底上升,增高口咽腔的压力,水就通过鳃而进入鳃腔,并且迫使鳃盖膜打开,使水由鳃孔流出体外,这时口腔起加压唧筒作用。21 鱼类鳔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鳔:鳔体(也称前室)和气道组成。 功能:1、比重调节作用:鱼类在不同深度借放气或吸气来调节鱼体比重使它可以不费力地停留在水的各层鱼类循环系统的特点和作用。2、呼吸作用:肺鱼、多鳍鱼、雀鳝及弓鳍鱼的鳔有肺的作用。3、感觉机能:鳔能起测压计或水中传声器的作用。有些鱼的鳔与内耳发
20、生程度不同的联系,因而具有较灵敏的听觉和感觉压力的能力。4 发音作用 鳔与附近器官产生的声音起着共鸣,对声音放大,鳔管放气、收气,特别是肌肉摩擦鳔壁发声。5、石首鱼科的鳔非常有名:鱼肚22 板鳃类与硬骨鱼类的心脏结构 结构:有围心膜包在外面,心脏由四个部分组成:静脉窦 心房 心室 动脉球或动脉圆锥软骨鱼类无动脉球,动脉圆锥最发达。(静脉窦 心房 心室 动脉圆锥)硬骨鱼类动脉圆锥退化为痕迹性构造。(静脉窦 心房 心室)23 肾脏和鳃的泌尿机能 肾脏:鱼类主要的泌尿器官,在发生上经过前肾和中肾两个阶段。肾脏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调节体内的渗透压,使之保持恒定。 鳃在排泄氨和尿素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24
21、 鱼类发电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发电器官的功能单位是电细胞或称电板。电细胞较光滑的表面是特化的神经层,与神经纤维联系。相对的一面,粗糙,有乳突,叫作营养层,与血管联系。电细胞一个个连接在一起,叠成柱状构造。功能:主要与御敌 ,捕食以及求偶等活动有关。25 鱼类的结构 鱼类的身体分为头部 躯干部 尾部 26 鱼类的生殖方式 1、 卵生:体外受精、体外发育。(筑巢护卵,如刺鱼;口中育卵,如龙鱼) 2、 卵胎生:体内受精,体内发育,胚体的营养靠自身的卵黄或主要依靠卵黄。如软骨鱼类许多种类、硬骨鱼类鳉形目的一些鱼和海鲫、黑鲪、褐菖鲉等。 3、 胎生(假胎生):体内受精,体内发育,胚体与母体发生血液循环上的
22、联系。其营养不仅靠卵黄,而且也依靠母体。这类鱼形成类似胎盘的构造,母体的营养通过这种胎盘输送给胚体。这种胎盘在构造上与哺乳动物的胎盘不同,特称之为卵黄胎盘。27 鱼类雌雄同体与性逆转现象 雌雄同体:真骨鱼类中一些种类,在同一鱼体的性腺中同时存在卵巢组织和精巢组织的现象。分同时性雌雄同体和雌雄间体二类。性逆转:在同一个体不同的生长阶段出现不同的性别,通常首先出现雌性,即第一次性成熟时为全雌,以后全为雄性,如石斑鱼、黄鳝 先雌后雄28 鱼类渗透压调节-水和盐分平衡的过程 淡水鱼类:体液(盐分浓度)外界水环境高渗性溶液 体外的水分将不断地通过半渗性的鳃和口腔粘膜渗入体内涨死? 肾小体甚发达,大量排尿
23、;肾小管有一段吸盐细胞,回收盐分。 鳃上特化的吸盐细胞吸收盐离子,以及从食物补充盐分。海产硬骨鱼类:体液(盐分浓度)外界水环境低渗性溶液体外的水分将不断地通过半渗性的鳃和体表渗出失水死?吞食海水和从食物中获取水分、弥补水的损失由鳃上的泌盐细胞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维持体液的正常浓度。肾小体退化,排尿量相对较少粪便和尿液也排除多余的盐分海产软骨鱼类:独特的适应海水生活的特点体液稍高于海水,通过血液中多量的尿素保持较高的渗透压,保持水分的动态平衡。血液中的尿素高进入水分多稀释血液浓度排尿量增多血液中的尿素降低进入水分少保持血液浓度排尿量减少洄游性鱼类:溯河洄游: 鲑、幼鲑在氯细胞未充分发达之前不能
24、成功地回到海洋中降河洄游: 鳗鲡从海水到淡水, 鳃上氯细胞由泌盐细胞变为吸盐细胞;淡水生活时, 肾脏调节水分;海洋生活时, 鳃上的排盐细胞排出多余盐分。广盐性: 硬头鲑没入淡水时,要喝大量海水,肾脏的过滤作用急剧地发生退化,肾小管的再吸收作用却加强了,水分的排出大大减少,适应.55.0天,体液变为低渗性溶液29 鱼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大致结构及机能(脊髓和脑)脑颅脑 端脑:鱼类的端脑和嗅觉器官相连,是嗅觉中枢。间脑: 间脑对于色素细胞的影响很明显,能使鱼体变黑。是鱼类的嗅觉、味觉等的调节中枢中脑:中脑是鱼类最高视觉中枢所在,为鱼体视觉中心。中脑有通向延脑的神经纤维,它对鱼体的运动和平衡有调节作用小
25、脑:鱼类运动的主要调节中枢。它维持平衡和姿势,掌握运动的协调,节制肌肉的张力。小脑鬈与内耳及侧线器官有密切联系,所以鱼类的小脑兼为听觉和侧线的会同中枢延脑: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包括好几方面的神经中枢: 听觉侧线感觉中枢、呼吸中枢、味觉中枢、皮肤感觉中枢、色素细胞调节中枢椎骨的髓弓内侧脊髓: 神经传导路径和简单反射中枢。脊髓通过分节排列的脊神经对鱼体的皮肤、肌肉和色素进行分节神经支配,是低级反射中枢;脊髓另一部分神经纤维是连结脊髓和脑部的种种上行纤维和下行纤维,通过这些神经纤维传导兴奋。30 鱼类的10对脑神经、类型及功能感觉神经:嗅神经( I)、视神经( II)及听神经( ); 运动神经:动眼神
26、经( )、滑车神经( )及外展神经( );混合神经:三叉神经( )、面神经( )、舌咽神经( )及迷走神经( )嗅神经:细胞本体在嗅粘膜上,由联系嗅觉细胞的神经纤维达到嗅脑上。 嗅神经的功用是专司嗅觉,为纯感觉性神经视神经:细胞分布于眼球的视网膜上,神经纤维穿过眼球的数层外衣连到间脑腹面,神经的末端达到中脑。为纯感觉性神经。 功能:视神经在间脑前方形成交叉,左侧的视神经联系到间脑的右侧,而右侧的视神经联系到间脑的左侧,称这为视交叉动眼神经:由中脑腹面发出,分布到眼球的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及下斜肌,与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一起共同支配眼球的运动。功能: 为运动性神经滑车神经:由中脑后背缘发出,分布
27、到眼球的上斜肌上。功能:为运动性神经。是运动神经中唯一由中枢神经系统背面发出的一对。三叉神经:起于延脑前侧面,在通出脑匣前,神经略为膨大,称为半月神经节。在半月神经节后分为四支: 深眼支、浅眼支、上颌支及下颌支,分别分布到嗅粘膜、头顶和吻端的皮肤以及上下颌各部。功用是主持颌部的动作,同时接受来自皮肤、唇部、鼻部及颌部的感觉刺激,是一混合神经。延脑神经:从延脑腹面伸出,分布到眼球的外直肌上。功能:为运动性神经,支配眼球的运动外展神经:从延脑腹面伸出,分布到眼球的外直肌上。功能:为运动性神经,支配眼球的运动面神经:由延脑侧面发出,是一对十分粗大且分支较多的脑神经。主要功用是支配头部各肌与舌弓各肌,
28、并司皮肤、舌根前部及咽部等处的感觉,与触须上的味蕾和头部感觉管也有密切联系。 是一对混合性神经听神经:起源于延脑的侧面,分布到内耳的椭圆囊、球状囊以及各壶腹上。功能:传导听觉与平衡。 系感觉性神经舌咽神经:起源于延脑侧面,主干上有一神经节,节后分出两支,一在第一鳃裂之前(可称为孔前支),一在第一鳃裂之后(可称为孔后支)。它们分布到口盖、咽部以及头部侧线系统中。系混合性神经迷走神经:起源于延脑侧面,是脑神经中最粗大的一对,它分出三大分支,即鳃支、内脏支及侧线支,功用是支配咽区和内脏的动作,并司咽部的味觉,躯部皮肤的各种感觉以及侧线感觉。系混合性神经31 脊神经的组成脊神经: 背根:主要包括感觉神
29、经纤维;具有感觉作用, 负责传导周围部分的刺激至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躯体感觉等。 腹根:主要包括运动神经纤维,负责传导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冲动到周围各反映器。32 鱼脑构造的生态适应 33 鱼类皮肤感觉器官基本构造 感觉芽: 最简单,是分散在表皮细胞间的一些感觉细胞;丘状感觉器(神经丘):比较复杂,又称为陷器侧线器官:高度特化的皮肤感觉器官,是水生两栖动物及鱼类所特有的感觉器官。罗伦氏壶腹: 软骨鱼类所具有,即罗伦瓮34 鱼类侧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侧线是鱼类及水生两栖类所特有的皮肤感觉器,呈沟状或管状, 分布在头部及身体两侧.侧线在头部分成若干分支: 眶上管、眶下管、鳃盖舌颌管、横枕管、颞管。一
30、般鱼类体侧每侧各一条,少数2-3条或更多。侧线是一种管状的构造,它在体侧穿过鳞片,鳞片上有一个个小孔与外界发生联系。功能:鱼类侧线器官的主要作用是测定方位和感觉水流。一些鱼类的侧线能感受低频率声波和对温度起感应作用。侧线对鱼类的摄食、避敌、生殖、集群和洄游等活动都有一定的关系。 侧线的发达程度是与鱼的生活方式和栖息场所有密切关系。35 内耳的平衡和听觉作用鱼类内耳的重要机能之一是平衡作用。平衡的中心在内耳的上部,即椭圆囊及半规管。切除内耳,鱼就失去平衡,不能定向。内耳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听觉。鱼类对声音的感觉主要与内耳下部球囊瓶状囊综合体有联系。鱼类听觉的生物学意义不仅是预告危险或食物存在的信号
31、,某些鱼且能发声,它们能从同种的个体那里得到信号,这在生殖季节中,对选择异性具有一定的意义,如大、小黄鱼。当鱼体改变位置或受到某种声波的震动时,内耳感觉顶的压力就发生变化,内淋巴压力也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感觉刺激。鱼虽能听到声音,但是不象人和高等动物那样可以靠外耳来确定声音的方向。它辨别方向的能力,是靠皮肤感觉器来协助完成。36 鱼类脑垂体的结构和主要功能由起源于脑的神经垂体和起源于口腔的腺垂体两部分组成。(中腺垂体:与口腔失去联系后,进一步分化为三个部分,即前腺垂体、中腺垂体或称中叶、后腺垂体或称过渡带神经垂体:由脑组织的第三脑室腹壁向下伸出的指状突起组成)功能:脑垂体分泌的激素种类很多,可以影响到鱼的生长、体色、控制性腺、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发育等等。1. 中腺垂体:产生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皮质激素、催乳激素等。2前腺垂体:产生黑色素集中激素,它使鱼在白色背景下能使黑色素集中。3后腺垂体:产生中叶激素,能调节色素,并能刺激新黑色素细胞的形成。4神经垂体:它产生的激素不如腺垂体重要,分泌血管加压抗利尿激素和催产激素。神经垂体常有许多神经纤维束伸入腺垂体部分,因此它在机能上可能是控制腺垂体的器官37 一组小骨片韦伯氏器: 为鲤形总目的鱼类所具有,位于椎骨两侧,由第13椎骨所分化而成的带状骨、舶状骨、间插骨和三角骨所组成的连接鳔和内耳的一组小骨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