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 简答.doc
《经济学基础 简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基础 简答.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1、2、3、4、5、6、7、8、 经济学基础 简答.精品文档.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尚处在初级阶段。10、 怎样理解“发展是硬道理”? 答:(1)发展是硬道理,也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2)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3)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生活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3、全民所有
2、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答: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居主导地位的公有制形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它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它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 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积累的最重要的来源;它是保障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它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保障。11、 股份制经济的特点和优势。答:(1)产权关系清晰,有利于企业资本的有效运营。 (2)实物资产与价值资产分离,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张和经营的稳定。 (3)实行有限责任制度,降低了企业的投资风险。4、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答:(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反映并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最基本的形式
3、。 (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最重要的基础。 (3)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物质基础。 (4)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是保证非公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决定性条件。 (5)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政治上当家作主,在经济上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征(或特点)是什么? 答:(1)通过企业对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 (2)按劳分配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 (3)采取货币工资的形式。6、 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是什么? 答: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是:(1)共同富裕
4、绝不是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2)是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而先富,并在其激励与带动下逐步实现共同富裕。7、简述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答:(1)两者既对立又统一。 (2)矛盾性表现为:要提高效率,必然导致收入差距,产生发展机会及收入结果的不公平;要公平,却又会降低效率。 (3)统一性表现在:提高效率为实现公平创造物质基础;坚持公平,能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8、试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重大意义。9、为什么说市场是一种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 答:市场配置资源的最大优点是它的高效性,这是由它的作用和特点所决定的。其特点是:自动调节,这种能力是市场一
5、种内在的、潜在的力量。自动调节不需要任何成本,或者成本很少,因此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是高效的。利益调节,获得经济利益是人们从事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而市场配置方式正是通过市场价格的变化,以改变人们的利益关系,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这种调节符合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也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调节手段。10、计划配置资源方式有哪些弊端? 答:(1)经济主体缺乏活力,经济效率低下。 (2)条块分割,破坏了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3)决策失误,资源浪费严重。11、简述市场经济的功能。 答:(1)调节功能。 (2)信息导向功能。 (3)刺激功能。 (4)奖优罚劣功能。12、简述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联系
6、与区别。 答: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二者的联系是指:它们反映的内容是一致的,都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它们遵循的规律是共同的,都是市场规律。它们的市场客体都是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健全的市场功能。它们都要体现自由竞争的原则。 (2)二者的区别是:市场经济是市场化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货币化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开放的商品经济。13、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答:市场性自主性竞争性开放性法治性+14、为什么说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 答: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市场功能的必要条件。完善的市场体系是搞活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重要
7、条件。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建立宏观间接调控的客观条件。15、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必须包括哪些市场?这些市场在我国的经济地位如何? 答:(1)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必须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数据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2)这些市场在我国的经济地位是: 商品市场是整个市场体系形成的基础和物质主体,也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产要素市场可以完善市场体系。16、什么是效用?对于效用有哪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 答:所谓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一种商品或劳务对消费者是否有效用,取决于消
8、费者对这种商品或劳务是否有欲望以及该商品或劳务是否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经济学中一般就以效用理论来分析消费者的行为。 对于效用,有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即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基数效用假设效用同重量、长度一样,也是可以测量的,可以用基数1、2、3等表示效用的大小。而序数效用则认为,消费者无从知道效用的数值,而只能说出自己的偏好次序。17、什么是机会成本?举例说明在经济分析中考虑机会成本的重要意义。 答:机会成本,是指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用于其它用途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不是生产者实际支出的成本,但采用机会成本能够促使各种生产要素用于最佳途径,做到资源的最佳配置,是决策者进行
9、决策时必须认真考虑的现实因素。 例如:一块土地可以种粮食,也可以种植蔬菜和棉花。种粮食每年能得到8000元收入,种植蔬菜每年能得到9000元,种棉花每年能得到10000元收入。如果这块土地种了粮食而放弃了其它一些机会,则种植粮食的机会成本为10000元;种植蔬菜的机会成本为10000元;种植棉花的机会成本是9000元。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讲,这块地应该种植棉花。18、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什么? 答:生产者利润最大化可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比较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只要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就算生产者获得了最大利润; 二是,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来判断实现最大利润的产量。 这两种方法
10、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方法二常常作为经济分析中考察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原则。19、规模经济是如何产生的? 答:规模经济,也称规模报酬,是指全部生产要素同时变动对产量变动的影响。规模经济可以从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两方面来分析。 内在经济,是指生产者在扩大生产规模时,由于内部自身的因素所引起的收益的增加。外在经济,是指整个行业规模扩大时给个别生产者所带来的收益增加。20、简述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弊端。 答: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传统国有企业不具有自己的独立财产,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不可能根据自己的利益和市场变动作出资源最优配置的决策;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经理人员只是上级行政机关指令的执行者
11、,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都由远离市场的上级主管机关通过计划下指令作决策。企业与国家处于父子关系之中,国家对企业既施以襁褓般的束缚,又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企业面临预算软约束。传统国有企业制度下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配置状态,给对这种企业制度改革造成了很大的困难。21、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 答:强制性,社会保障一般是以政府为主要发起人强制性实施的一种社会安全制度。社会性,体现在社会保障实施对象的社会性,管理机构的社会性和资金来源的社会性。公平性,表现在社会保障待遇和机会和分配之中,体现在社会保障缩小收入差距、调节社会分配之中。福利性,社会保障旨在保障全体社会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学基础 简答 经济学 基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