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选择题有答案解析.doc





《自动控制原理选择题有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选择题有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自动控制原理选择题有答案解析.精品文档.自动控制原理选择题(48学时)1开环控制方式是按 进行控制的,反馈控制方式是按 进行控制的。 (A)偏差;给定量 (B)给定量;偏差(C)给定量;扰动 (D)扰动;给定量 ( B )2自动控制系统的 是系统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 (A)稳定性 (B)动态特性(C)稳态特性 (D)精确度 ( A )3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则系统属于 。 (A)离散系统 (B)线性定常系统(C)线性时变系统 (D)非线性系统 ( D ) 4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系统属于 。 (A)离散系统 (B)线性定常系统(C)线性时变系统
2、(D)非线性系统 ( B) 5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系统属于 。 (A)离散系统 (B)线性定常系统(C)线性时变系统 (D)非线性系统 ( C) 6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系统属于 。 (A)离散系统 (B)线性定常系统(C)线性时变系统 (D)非线性系统 ( D ) 7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则系统属于 。 (A)离散系统 (B)线性定常系统(C)线性时变系统 (D)非线性系统 ( B )8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则系统属于 。 (A)离散系统 (B)线性定常系统(C)线性时变系统 (D)非线性系统 ( )9. 设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则单位阶跃响应的模态有:(A) (B)(C) (D) ( )10. 设
3、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则单位阶跃响应的模态有:(A) (B)(C) (D) ( C )11. 设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则单位阶跃响应的模态有:(A) (B)(C) (D) ( A )12.时域中常用的数学模型不包括 。(A)微分方程 (B)差分方程(C)传递函数 (D)状态方程 ( C )13适合于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A)线性定常系统 (B)线性时变系统(C)非线性时变系统 (D)非线性定常系统 ( A )14传递函数的零初始条件是指时系统的 。(A)输入为零 (B)输入、输出及各阶导数为零(C)输入、输出为零 (D)输出及各阶导数为零 ( B )15传递函数的拉氏反变换是 。(A)单位
4、阶跃响应 (B)单位加速度响应(C)单位斜坡响应 (D)单位脉冲响应 ( D ) 16系统自由运动的模态由 决定。(A)零点 (B)极点(C)零点和极点 (D)增益 ( B ) 17信号流图中, 的支路称为源节点。(A)只有信号输入 (B)只有信号输出(C)既有信号输入又有信号输出 (D)任意 ( A)18信号流图中, 的支路称为阱节点。(A)只有信号输入 (B)只有信号输出(C)既有信号输入又有信号输出 (D)任意 ( B )19信号流图中, 的支路称为混合节点。(A)只有信号输入 (B)只有信号输出(C)既有信号输入又有信号输出 (D)任意 ( C )20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
5、扰动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的 与输入信号下的闭环传递函数相同。(A)分子 (B)分母 (C)分子和分母 (D)分子和分母都不 ( B )21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扰动作用下的误差传递函数的 与输入信号下的闭环传递函数相同。(A)分子 (B)分母(C)分子和分母 (D)分子和分母都不 ( B )22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输入信号下的误差传递函数的 与输入信号下的闭环传递函数相同。(A)分子 (B)分母(C)分子和分母 (D)分子和分母都不 ( B )23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 (A) (B) (C) (D) ( A )24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 (A
6、) (B) (C) (D) ( B )25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 (A) (B) (C) (D) ( C )26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 (A) (B) (C) (D) ( D )27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时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A)单位阶跃函数 (B)单位速度函数(C)单位脉冲函数 (D)正弦函数 ( A )28.某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和动态性能指标如图所示,则上升时间为 。(A) (B) (C) (D) ( A )29.某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和动态性能指标如图所示,则峰值时间为 。(A) (B) (C) (D) ( B )30.某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和动态性能指
7、标如图所示,则调节时间为 。(A) (B) (C) (D) ( C)31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输出值为0.632时对应的 。(A) (B) (C) (D) ( A )32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输出值为0.95时对应的 。(A) (B) (C) (D) ( C )33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输出值为0.982时对应的 。(A) (B) (C) (D) ( D )34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随时间的推移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规律变化 ( A )35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斜率初始值是 。(A)0 (B) (C) (D)1 ( C )36一阶系统的单位
8、阶跃响应曲线的斜率随时间的推移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规律变化 (B )37若二阶系统处于临界阻尼状态,则系统的阻尼比应为 。(A) (B)(C) (D) ( B )38若二阶系统处于过阻尼状态,则系统的阻尼比应为 。(A) (B)(C) (D) ( C )39.若二阶系统处于零阻尼状态,则系统的阻尼比应为 。(A) (B)(C) (D) ( D ) 40.若二阶系统处于欠阻尼状态,则系统的阻尼比应为 。(A) (B)(C) (D) ( A ) 41. 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发散正弦振荡,则系统具有 。 (A)两个正实部的特征根 (B)两个正实根 (C)两个负实部的
9、特征根 (D)一对纯虚根 ( A )42. 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单调发散,则系统具有 。 (A)两个正实部的特征根 (B)两个正实根 (C)两个负实部的特征根 (D)一对纯虚根 ( B)43. 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等幅振荡,则系统具有 。 (A)两个正实部的特征根 (B)两个正实根 (C)两个负实部的特征根 (D)一对纯虚根 ( D)44. 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衰减振荡,则系统具有 。 (A)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根 (B)两个相等的负实根 (C)两个负实部的特征根 (D)一对纯虚根 ( C )45. 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非周期的趋于稳定,则系统的阻尼比应为 。 (A) (B
10、)(C)都对 (D)都错 ( C)46. 二阶欠阻尼系统的阻尼振荡频率 无阻尼振荡频率。 (A)大于 (B)小于(C)等于 (D)小于等于 ( B )47二阶欠阻尼系统的超调量,则其阻尼比的范围为 。(A) (B)(C) (D) ( C )48二阶欠阻尼系统的超调量,则其阻尼比的范围为 。(A) (B)(C) (D) ( D )49.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当开环增益K增加时,系统 。(A)阻尼比增大,超调量增大; (B)阻尼比减小,超调量增大;(C)阻尼比增大,超调量减小;(D)无阻尼自然频率减小。 ( B ) 50. 二阶欠阻尼系统的调节时间与闭环极点的实部数值 。 (A)成正比 (B)成反比
11、 (C)无关 (D)都有可能 ( B )51.已知典型二阶系统的阻尼比为,则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呈现为 。()等幅的振荡 ()发散的振荡 ()衰减的振荡 ()恒值 ( C ) 52.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 ,则系统的无阻尼振荡频率为 。 (A) 0.25 (B)0.5 (C) 1 (D) 2 ( D )53.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 ,则系统的阻尼比为 。 (A) 0.25 (B)0.5 (C) 1 (D) 2 ( A )54.以下属于振荡环节的是 。 (A) (B) (C) (D) ( D )55.已知某系统的劳思表如下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稳定 (B)系统不稳定,有一个正实部根(C)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控制 原理 选择题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