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机械手模型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机械手模型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机械手模型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pdf(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械手模型的PLC控制系统设计摘 要在现代工业中,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已成为突出的主题。如今,机械手在工业中的应用已非常普遍,特别是基于PLC控制的机械手。机械手是能够模仿人体上肢的部分功能,可以对其进行自动控制,使其按照预定要求输送制品或操持工具进行生产操作的自动化生产设备。要想机械手按照操作者的意识完成各个动作,就需要在PLC中输入正确的且与机械手的动作相符的程序。对于操作者来说,若想看懂程序,就要懂得助记符和梯形图,梯形图具有直观、易懂、灵活性强、修改方便的优点,是可编程控制器使用最多的一种语言。关键词:机械手, PLC ,梯形图 Design of Manipulator Mode
2、l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PLCABSTRACT In modern industry,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mechanization, automation has become a prominent theme. Today, robots in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has been very common, especially the manipulator based on PLC control.Manipulator is part can imitate human body upp
3、er limb function, can be controlled automatically, make its products or running tools according to the predetermined requirement for the operation of automated production equipment.To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manipulator according to the operator to completeb each action, you need to in the PLC inpu
4、t correct and procedures associated with the motion of the manipulator.For the operator to read program, mnemonics should be understood and ladder diagram, ladder diagram is intuitionistic, simple, strong flexibility, modify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is a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is one of the mo
5、st used language.KEY WORDS: Robot,PLC,LAD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4 页目录前言 0 第 1 章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2 1.1 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与发展2 1.1.1 可编程控制器的一般概念2 1.1.2 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3 1.2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4 1.3PLC工作原理及其特点6 1.3.1 PLC 的工作原理6 1.3.2 PLC 的特点 7 1.4PLC的应用 7 第 2 章 PLC 设计方案分析8 2.1PLC类型的选取8 2.1.1西门子 S7
6、-200 系列简介8 2.1.2西门子 S7-200 系列与三菱FX系列的比较11 2.1.3 PLC 类型的选取11 2.2 设计方案的整体分析12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13 3.1 机械结构和控制要求13 3.2 输入输出地址分配14 第 4 章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15 4.1 用逻辑流程图设计程序15 4.2 用步进顺序控制指令设计程序17 4.3 梯形图 20 结 论 34 谢 辞 35 参考文献36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4 页前言在现代工业中,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已成为工业发展的趋势
7、。但除切削加工外,还有大量的装卸、搬运、装配等作业,有待于进一步实现机械化。据资料介绍,美国生产的全部工业零件中,有75%是小批量生产,金属加工生产批量中有四分之三是在50 件以下,零件真正在机床上加工的时间仅占零件生产时间的5%。从这里看出,装卸、搬运等工序机械化的迫切性,工业机械手就是为实现这些工序的自动化而生产的。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机械手被实现为一种产品后,它在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改善劳动条件和安全生产及提高注塑成型机的生产效率、稳定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十年来,对它的开发应用也在不断发展,最典型的发展是生产者将其大量应用于卫生
8、行业(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从而满足了卫生检验中需时间短、样品数据多的要求,但在卫生领域的机械手因采用样品单一酶试剂显色法,且采用滤光片结构设计,造成试剂价格昂贵,限制了产品市场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机械手的设计已经实破了单一试剂、加热及滤光片的束缚。比如美国OI 公司的产品,可针对单一工程,次序加4 种试剂,加热温度也提高到50,检测器则采用二极管陈列技术,这些进步为新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强大支持。有专家估计未来10 年,全自动流动分析仪的市场份额中,将有50%被全自动化学分析机械手取代。通过了解上述两类产品的技术特点我们不难看出,机械手具有微试剂消耗,不受模板束缚,分析不同检测工程时可穿插完成
9、,可完成研发性波长扫描优化检测,用户可自行设计新的检测工程,体积小,甚至可做现场快速分析等特点。对卫生行业的快速分析中,也因新型机械手的设计特点而使其取代昂贵的试剂,降低分析成本成为可能。机械手不能完全取代流动分析产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特殊样品处理技术不能在线实现,如萃取、高温蒸馏,需要离线进行。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方面的技术也会提高。现代化的注塑机也常常配置有机械手,以提高生产效率。注塑机械手是能够模仿人体上肢的部分功能,可以对其进行自动控制使其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4 页照预定要求输送制品或操持
10、工具进行生产操作的自动化生产设备。随着工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发展以及气动技术自身的优点,气动机械手已经广泛应用在生产自动化的各个行业。近20 年来,气动技术的应用领域迅速拓宽,尤其是在各种自动化生产线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电气可编程控制技术与气动技术的结合,使整个系统自动化程度更高,控制方式更灵活,性能更加可靠;气动机械手和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的迅速发展,对气动技术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气动机械手作为机械手的一种,它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动作迅速、平稳、可靠、节能和不污染环境、容易实现无级调速、易实现过载保护、易实现复杂的动作等优点。所以,气动机械手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半导体及家电行业、化肥和化工,
11、食品和药品的包装、精密仪器和军事工业等。在现代汽车制造工厂的生产线上,尤其是主要工艺的焊接生产线,大多采用了气动机械手。车身在每个工序的移动和车身外壳被真空吸盘吸起和放下,在指定工位的夹紧和定位及点焊机焊头的快速接近、减速软着陆后的变压控制点焊中,都采用了各种特殊功能的气动机械手。高频率的点焊、力控的准确性及完成整个工序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堪称是最有代表性的气动机械手应用之一。气动机械手还用于对食品行业的粉状、粒状、块状物料的自动计量包装和烟草工业的自动卷烟和自动包装等许多工序中。如酒、油漆灌装气动机械手及自动加盖、安装和拧紧气动机械手和牛奶盒装箱气动机械手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12、-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4 页第 1 章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1.1 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与发展1.1.1 可编程控制器的一般概念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通常称为可编程控制器,英文缩写为PLC, 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的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它具有体积小、功能强、程序设计简单、灵活通用、维护方便等优点,特别是它的高可靠性和较强的恶劣工业环境适应能力更是得到用户的好评。它将传统的继电接触器控制技术和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优点结合起来,成为工业自动
13、化领域中最重要、应用最多的控制设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冶金、能源、化工、交通、电力等行业,并跃居现代工业控制三大支柱 (PLC/ 机器人和CAD/CAM)的首位。可编程控制器是在继电器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在可编程控制器问世以前,工业控制领域中以继电接触器控制技术占主导地位。继电器控制的系统由于结构简单、易懂,在工业控制领域中被长期广泛应用,但由于其设备体积大、耗电多、可靠性差、寿命短、运行速度不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复杂多变的控制要求。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集计算机、仪器仪表、电器控制“三电”于一身的可编程控制器在概念、设计、性能价格以及应用领
14、域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突破。它将传统的“硬”接线程序控制方式改换为存储程序控制方式,即通过事先编制好并存于程序存储器中的用户程序来完成控制功能,而在控制要求改变时,只需修改存储器中的用户程序的部分语句即可 。可 编 程 控制 器 自 问世以 来, 以其 可 靠 性 高、 抗干 扰能 力强 、 组合 灵活、编程简单、维护方便等独特优势被日趋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控制领域,其应用深度和广度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44 页1.1.2 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编程控制器产生于
15、20 世纪60 年代末期,当时美国的汽车制造工业竞争十分激烈,各生产厂家为适应市场不断更新汽车型号,要求相应的加工生产线亦随之改变,整个继电接触器顺序控制系统也就要重新设计和配置。这样不但造成设备的浪费,而且新系统的安装、调试也十分费时。为 了 尽 可 能 减少 重 新 设 计 继电 器 控 制 系 统 和 接 线 所需 的 成 本 和 时间 ,1968年美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商通用汽车公司(GM )向全球招标开发研制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取代继电控制装置,制定10 项招标的技术要求,即:( 1)编程简单方便,可在现场修改程序。( 2)硬件维护方便,采用插件式结构。( 3)可靠性要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16、( 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5)可将数据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 6)成本上可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竞争。( 7)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 8)输出为交流115V, 2A 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 9)扩展时,原有系统只需做很小的改动。( 10)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可以扩展到4KB。1969 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 )根据这些招标技术指标,研制了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投入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过程控制系统中,取得了极佳的效果,从此开创了可编程控制器的新纪元。1971年, 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这项技术, 并很快研制成了日本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1973年,欧洲也研制出了可编程控制器并在工业领域开
17、始使用。我国从1974 年开始研制 , 并于 1977 年开始工业应用. 由于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是用来取代继电器控制的, 其控制功能主要是逻辑运算、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因此人们称之为可编程控制器,简称 PLC。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80 年代初,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微处理技术日趋成熟,使可编程控制器的处理速度大为提高,同时增加了许多特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44 页的功能,如数值运算、函数运算、查表等,使得可编程控制器不仅可以进行逻辑控制,而且还可以对模拟量进行控制。因此,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NEMA(N
18、ational Elect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将其正式命名为PC(Programmable Controller)。后来,为区别个人计算机的简称,可编程控制器命名为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目前,世界著名的电气自动化企业几乎都生产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已作为一个独立的工业设备被列入生产中,并成为当代电控装置的主导。1.2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PLC 的类型繁多,功能和指令系统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但就其结构和组成原理则大同小异。PLC 的实质就是一个计算机控制系统,属于过程控制计算机的一个分支,只不过
19、它比一般的计算机具有更强的与工业过程相连接的接口和更直接的适用于控制要求的编程语言。可编程器控 制器 的组 成 与 计 算 机控 制系 统十 分 相 似 , 通常 由主 机 、 输 入 /输 出 接口、电源扩展器接口和外部设备接口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PLC 的硬件系统结构如图1-1 所示:图 1-1 PLC的硬件系统结构一直到现在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PLC 更是其中的主角,其PLC 的各组成元素的构成及功能:(1) CPU的构成及功能。CPU是 PLC 的核心,起神经中枢的作用,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总线构成, CPU单元还包括外围芯片、总线接口及有关
20、电路。每套PLC 至少输入模块C P U模块输出模块可编 程序控制 器编程装 置接 触器电 磁阀指 示灯电源电源限位 开关选择 开关按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44 页有一个CPU ,它按PLC 的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贮用户程序和数据,用扫描的方式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状态或数据,并存入规定的寄存器中,同时,诊断电源和PLC 内部电路的工作状态和编程过程中的语法错误等。进入运行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指令,经分析后再按指令规定的任务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去指挥有关的控制电路。(2) I/O模 块 。
21、PLC 与 电 气 回 路 的 接 口 , 是 通 过 输 入 输 出 部 分( I/O )完成的。 I/O模块集成了PLC 的 I/O电路,其输入暂存器反映输入信号状态,输出点反映输出锁存器状态。输入模块将电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进入PLC 系统,输出模块相反。I/O种类有开关量输入(DI),开关量输出( DO ),模拟量输入(AI ),模拟量输出(AO )等。(3) 存储器。 PLC 的存储器可分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和用户程序存储器,而用户程序存储器又包括用户程序存储区和用户数据存储区内存。系统程序存储器通常采用ROM或 EPROM 芯片存储器,用于存放PLC 生产厂商永久存储的程序和指令,称为监
22、控程序;用户程序存储区主要存放用户已编制好的程序或正在调试的应用程序,一般采用EPROM 或 EEPROM 存储器,用户可擦除重新编程;用户数据存储区通常采用RAM 存储器,为防止掉电时信息的丢失,有后备电源作保护,用于存储PLC 工作过程中经常 变化 , 需 要随 机 存 取一些 数据 ,数 据存 储 区包 括 输入 / 输出 数据映 像区、定时器 / 计数器预置数和当前值数据。(4) 电源模块。PLC 电源用于为PLC 各模块的集成电路提供工作电源。同时,有的还为PLC 内部提供5V 直流电和为输入输出端及各种传感器 提 供24V直 流 电 。 电 源 输 入 类 型 有 : 交 流 电
23、源 ( 220VAC或110VAC),直流电源(常用的为24VAC)。(5) 底板或机架。大多数模块式PLC 使用底板或机架,其作用是:电气上,实现各模块间的联系,使CPU 能访问底板上的所有模块;机械上,实现各模块间的连接,使各模块构成一个整体。(6) PLC系统的其它设备。编程设备:编程器是PLC 开发应用、监测运行、检查维护不可缺少的器件,用于编写程序、对系统作一些设定、监控PLC 及 PLC 所控制的系统的工作状况,但它不直接参与现场控制运行 。某些PLC 也配 有手 持型 编程 器 , 目前 一般由 计 算机 (运 行编 程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
24、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44 页件)充当编程器。人机界面:最简单的人机界面是指示灯和按钮,目前液晶屏(或触摸屏)式的一体式操作员终端应用越来越广泛,由计算机(运行组态软件)充当人机界面也非常普及。输入输出设备:用于永久性地存储用户数据,如EPROM 、EEPROM写入器、条码阅读器,输入模拟量的电位器,打印机等。(7) PLC的通信联网。依靠先进的工业网络技术可以迅速有效地收集、传送生产和管理数据。因此,网络在自动化系统集成工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甚至有人提出 网络就是控制器 的观点说法。 PLC具有通信联网的功能,它使PLC 与 PLC 之间、 PLC 与上位计算机
25、以及其他智能设备之间能够交换信息,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分散集中控制。多数PLC 具有 RS-232 接口,还有一些内置有支持各自通信协议的接口。 PLC的通信,还未实现互操作性,IEC 规定了多种现场总线标准,PLC 各厂家均有采用。对于一个自动化工程( 特别是中大规模控制系统) 来讲,选择网络非常重要的。首先, 网络必须是开放的,以方便不同设备的集成及未来系统规模的扩展;其次,针对不同网络层次的传输性能要求,选择网络的形式,这必须在较深入地了解该网络标准的协议和机制的前提下进行;再次,综合考虑系统成本、设备兼容性、现场环境适用性等具体问题,确定不同层次所使用的网络标准。1.3 PLC 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机械手模型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2022 机械手 模型 PLC 控制系统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