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 .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2.1 基本概念构件 :运动单元体零件 :制造单元体构件可由一个或几个零件组成。?构件:由一个或几个零件组成的没有相对运动的刚性系统。机器或机构中最小的运动单元。?零件:机器或机构中最小的制造单元。?例如:曲轴 单一零件。?连杆 多个零件的刚性组合体。?注意:构件与零件联系与区别?一、机构的组成机架 :机构中相对不动的构件原动件 :驱动力(或力矩)所作用的构件。输入构件从动件 :随着原动构件的运动而运动的构件。输出构件在任何一个机构中,只能有一个构件作为机架。在活动构件中至少有一个构件为原动件,其余的活动构件都是从动件。二、自由度、约束自由度: 构件具有独立运动参数的数
2、目(相对于参考系)在平面内作自由运动的构件具有3 个自由度;在三维空间作自由运动的构件具有6 个自由度。约 束: 运动副对构件间相对运动的限制作用对构件施加的约束个数等于其自由度减少的个数。三、运动副使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成为运动副。运动副的作用是约束构件的自由度。四、运动副类型及其代表符号1. 低副 两构件以 面接触 而形成的运动副。A.转动副: 两构件只能 在一个平面内作相对转动,又称作铰链 。自由度数1, 只能转动;约束数2, 失去了沿 X、Y方向的移动。B.移动副: 两构件只能 沿某一轴线 作相对移动。自由度数1, 只能 X方向移动;约束数2, 失去 Y方向移动和转
3、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2. 高副 两构件以 点或线接触 而构成的运动副。自由度数 2 , 保持切线方向的移动和转动约束数 1 , 失去法线方向的移动。五、运动链运动链 : 若干个构件通过运动副联接而成的相互间可作相对运动的系统。闭式运动链简称闭链 :运动链的各构件首尾封闭开式运动链简称开链 :未构成首尾封闭的系统2.2 机构运动简图定义: 用运动副代表符号和简单线条来反映机构中各构件之间运动关系的简图。构件均用形象、简洁的直线或小方块等来表示,画有斜线的表示机架。2.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机构的自
4、由度:机构中活动构件相对于机架所具有的独立运动的数目。(与构件数目,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有关)一、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HL23PPnF式中,n为活动构件个数;LP为低副个数;HP为高副个数。(a) 双曲线画规机构F=3n- 2PL-PH=3 5-27-0=1 (b) 牛头刨床机构F=3n- 2PL-PH=3 6-28-1=1 二、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要能运动,它的自由度必须大于零。F 0,构件间无相对运动,不成为机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6 页原动件数W F,运动确定F 0 原动件数W F,运动不确定原动
5、件数W F,机构破坏故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原动件数目应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目。 W=F 且 F 0 三、 注意事项1. 复合铰链:两个以上个构件在同一条轴线上形成的转动副。由M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包含的转动副数目应为(M-1)个2. 局部自由度在某些机构中,不影响其他构件运动的自由度称为局部自由度。3. 虚约束重复而不起独立限制作用的约束称为虚约束。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虚约束应除去不计。平面机构的虚约束常出现于下列情况:(1)不同构件上两点间的距离保持恒定(2)两构件构成多个移动副且导路互相平行(3)两构件构成多个转动副且轴线互相重合(4)在输入件与输出件之间用多组完全相同的运动链来传递运
6、动学习重点 1. 搞清运动副、运动链、约束和自由度等基本概念 2. 能读懂常用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 3. 能掌握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计算自由度(先看有无注意事项,复合铰链,再看有几个构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6 页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3.1 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一、平面连杆机构:用低副连接而成的平面机构。二、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1、能实现多种运动形式。如:转动,摆动,移动,平面运动2、运动副为低副:面接触:承载能力大;便于润滑。寿命长几何形状简单便于加工,成本低。3、缺点:只能近似实现给定的运动规律;设计复杂;只
7、用于速度较低的场合。三、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铰链四杆机构:所有运动副均为转动副的平面四杆机构图中固定不动的构件AD 是机架;与机架相连的构件AB、CD称为连架杆; 不与机架直接相连的构件 BC称为连杆。连架杆中, 能作整周回转的称为曲柄 , 只能作往复摆动的称为摇杆。根据两连架杆中曲柄( 或摇杆) 的数目,铰链四杆机构可分为曲柄摇杆 机构、 双曲柄 机构和 双摇杆 机构。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运动特点1)曲柄摇杆机构运动形式的改变2)双曲柄机构运动速度的改变3)双摇杆机构摆角的改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16 页3.2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一、急回特性曲柄等速转动时,摇杆往复摆动的平均速度不相同,反行程的平均速度较快,这种运动称为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运动特性。概念:摆角 、极位夹角 ?急回特性分析:?1 = C ?1 = 1 t1 =1800 + ?2 = 1 t2 =1800 - ?t1 t2 , v2 v1 ?行程速比系数00212112122112180180/tttCCtCCvvK11180KK?若 =0,K=1, 无急回特性K急回特征越显著二、传力分析压力角和传动角1、压力角 从动件上某点的受力方向与从动件上该点速度方向的所夹的锐角。sincostPPPPn2、传动角 ,压力角的余
9、角(经常用 衡量机构的传动质量)压力角越小,传动角越大,机构传力性能越好3、许用压力角一般: 40o4、传动角的计算90 =90 =180 曲柄摇杆机构在曲柄与机架共线的两位置出现最小传动角。即AB1和 AB2处。三、死点死点 : 传动角为零 =0(连杆与从动件共线), 机构顶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6 页死点位置:曲柄摇杆机构中,若以摇杆为原动件,当连杆与从动件(曲柄)共线时的位置称死点位置。这时机构的传动角=0,压力角 =90o,即连杆对从动曲柄的作用力恰好通过其回转中心 A,不能推动曲柄转动。存在死点位
10、置的标志:连杆与从动件共线。摇杆为原动件,有2 个死点位置;曲柄为原动件,没有死点位置。(因连杆与从动杆不会共线)3.3 铰链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1)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2)连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个是最短杆。根据上述曲柄存在条件可得以下推论: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取最短杆的相邻杆为机架时,得曲柄摇杆机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6 页取最短杆为机架时,得双曲柄机构;取与最短杆相对的杆为机架时,得双
11、摇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不论取何杆为机架时均无曲柄存在,而只能得双摇杆机构。3.4 机构演化方式一、曲柄滑块机构转动副转化为移动副根据导路中心m-m是否通过曲柄转动中心A,可分为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和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二、偏心轮机构扩大转动副尺寸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6 页12F0F0F0F0第八章挠性传动第一节带传动概述1、传动原理: 以张紧在至少两轮上带作为中间挠性件,靠带与轮接触面间产生摩擦力来传递运动与动力。2、优点: 1)有过载保护作用 2)有缓冲吸振
12、作用 3)运行平稳无噪音 4)适于远距离传动(amax=15m ) 5)制造、安装精度要求不高3、缺点: 1)有弹性滑动使传动比i 不恒定 2)张紧力较大(与啮合传动相比)轴上压力较大 3 )结构尺寸较大、不紧凑 4)打滑,使带寿命较短 5)带与带轮间会产生摩擦放电现象,不适宜高温、易燃、易爆的场合。4、主要类型与应用1)平型带传动最简单,适合于中心距a 较大的情况2)V 带 传动三角带3)圆带传动功率小,轻载、小型机械4)多楔带传动适于传递功率较大要求结构紧凑场合5)同步带传动啮合传动,高速、高精度, 适于高精度仪器装置中带比较薄,比较轻。第二节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2.1 带传动的力分析预紧
13、力: F0 ( 工作前,两边初拉力F0 =F0 ) 工作时 , 两边拉力变化:紧边拉力: F1 , (F0F1) 拉力增加,带增长松边拉力: F2 , (F0F2) 拉力减少,带缩短假设总长不变带增长量带缩短量有效拉力 :Fe=F1-F2 带沿接触弧上摩擦力的总和:Ff 有效拉力 =带沿接触弧上摩擦力的总和 Fe = f 1 2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6 页在初拉力一定的情况下, 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有一极限值,当带和带轮之间的有效拉力超过接触弧上极限摩擦力的总和时,带和带轮间将发生显著的滑动,这种现象称为打
14、滑 。有效拉力F(N) 、带速 (m/s) 和传递功率P (kW) 之间的关系为:1000FvP当Ff 达到极限值 Fflim时,带传动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值,这时,F1与 F2的关系可用欧拉公式表示,即feFF21由于小轮包角小于大轮包角,所以计算带传动所能传递的有效拉力时,包角取小轮包角 。需要注意的是,V带用当量磨擦系数ffv代替(为带轮槽角 ):2sin/ffv增大初拉力、包角和增大摩擦系数都可提高带传动所能传递的圆周力。 (1) 初拉力0 ec,因为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但F0过大,会加剧带的磨损. (2) 包角 ec,因为包角越大,带与带轮接触弧越长,总摩擦力越大. (3) 摩擦系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 2022 机械设计 基础 知识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