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材料公路综合题范例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材料公路综合题范例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材料公路综合题范例 .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综合题根据所列资料,以选择题的形式( 单选或多选 ) 选出正确的选项。( 总共 5 道题,每题10分,共计 50 分。 ) 1测定土的三相比例指标实验采用下列两种方法,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方法环刀法灌砂法实验次数1 2 1 2 实验数据环刀容积( cm3)60 60 试洞内湿土质量(g)3578 3643 环刀质量( g)50 50 试洞内砂质量(g)2450 2507 环 刀 + 湿 土 质 量(g)161.0 159.8 标准砂密度(g/cm3)1.28 1.28 环 刀 + 干 土 质 量(g)147.0 146.0 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下列有关土的三相比例指标的问题。(1) 根据环刀法实
2、验结果,该土的密度为( )。 A 1.85g/cm3 B1.83 g/cm3 C 1.84g/cm3 D 1.87 g/cm3(2) 根据环刀法实验结果,该土的含水率为( )。 A14.4 B14.5 C 14.6 D14.7 (3) 根据灌砂法实验结果,该土的密度为( )。 A 1.86 g/cm3 B1.865 g/cm3 C 1.84 g/cm3D1.87 g/cm3(4) 根据公路土工实验规程(JTG E40-2007),测定土的密度方法有( )。 A 烘干法 B电动取土器法C灌水法 D蜡封法(5) 用灌砂法测定试洞容积时,其准确度和精密度受( )因素影响。 A 标定罐的深度对砂的密度
3、有影响 B储砂筒中砂面的高度对砂的密度有影响 C 砂的颗粒组成对实验的重现性有影响D以上说法均不对2下表为某实验室采用负压筛析法检测P.C32.5 水泥试样的实验结果:序号水泥试样质量(g)水泥筛余物质量(g)水泥筛余百分数( )实验筛修正系数修正后水泥筛余百分数(%)单值平均值 l 25.00 O.28 1.10.931.O1.O 2 25.00 0.28 1.1 1.0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 该水泥试样的细度还可以采用( )实验。 A 勃氏法 B水筛法C手工筛析法 D比表面积法 (2)填写水泥实验记录表应包括( )内容。A样品名称:硅酸盐水泥 B品种、规格:P.C32.5 C实
4、验依据: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T 1345-2005)或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实验规程 (FG E30-2005) D实验日期 (3)关于水泥负压筛析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筛析实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B称取试样50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C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lTlin,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敲击筛盖使其落下D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 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4) 水泥筛余百分数结果计算,正确的说法为( )。A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F=ms/m100。其中,
5、m为水泥试样质量,ms为筛余物质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 B实验结果计算应精确至0.01 ,表中结果计算错误 C实验结果计算应精确至0.1 ,表中结果计算正确 D平行实验的结果不应该相同 (5)实验结果修正,以下( )说法正确。 A表中实验筛修正系数表达正确 B 为使实验结果可比,应采用实验筛修正系数方法进行细度修正C实验筛修正系数c=Fn Ft, Fn为标准样在已知标准筛上的筛余百分数,Ft试样在实验筛上的筛余百分数 D 实验筛修正系数应为0.80 1.20 ,否则实验筛不能用于检验水泥细度3关于新拌
6、水泥混凝土坍落度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 以下 ( )是对坍落度指标的正确描述。 A 坍落度表达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 B 坍落度代表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C为保证混凝土施工,应选择较大的坍落度 D 大流动性混凝土应测定其坍落扩展度值(2) 进行水泥混凝土坍落度实验,应注意( )。 A 应先用湿布抹湿坍落度筒、铁锹、拌和板 B 混凝土可以采用拌和机或人工拌和C测定坍落度,应垂直提起坍落度筒,且操作过程应在510s 内完成 D 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在1.5min 内完成(3) 装料与插捣混凝土,要求( )。A将漏斗放在坍落度筒上,脚踩踏板 B将拌制的混凝土试样分三层均匀地装入坍落度
7、筒内,每层装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的1/3 C每层由外向中心沿螺旋方向用捣棒均匀插捣25 次D插捣底层时应插至底部;插捣其他两层时,应插透本层并插入下层约20 30mm ,插捣应垂直压下,不得冲击(4) 实验结果表述正确的为( )。A用钢尺量出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样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坍落度值B坍落度实测值以mm 为单位,精确至1mm C 坍落度实测值以mm 为单位,精确至5mm D若坍落度测定值为32mm ,则其实验结果应修约为30mm (5)关于评价混凝土的保水性与黏聚性,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 A 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锥体突然倒塌、部分崩裂或发生石子离析,则表示黏聚性不好
8、 B 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中水分从拌和物中析出的程度,评价保水性 C 如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此混凝土拌和物的保水性良好 D 混凝土拌和物的保水性不良时,应调整水灰比 4 请回答下列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有关问题。 (1)制备沥青混合料试件,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 用于高速及一级公路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试件,应双面各击实75 次,且粗集料的公称最大粒径不得超过26.5mm B 普通沥青混合料应严格按照现行规范提供的拌和与压实温度制备试件C SMA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试件尺寸为152. 4mm 95.3mm ,双面各击实50 次 D 制备试件可采用击实法,也可以采
9、用旋转压实法(2) 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矿料,其工程级配的选用要求有( )。 A 应根据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等选择 B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一般选择F 型混合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 C 沥青稳定碎石(ATB)可选用中粒式与粗粒式级配类型 D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采用间断级配,现行规范建议选用SMA-13和 SMA-16 (3)确定一块标准马歇尔试件所需沥青混合料的数量,需要下列( )环节。 A已知沥青混合料的密度,可按标准试件体积计算,再乘以系数1.03 获得 B一块标准马歇尔试件,大约需要120
10、0g 沥青混合料C调整后沥青混合料质量=所得试件高度原用混合料质量要求试件高度,按此公式调整试件的沥青混合料用量D计算试件毛体积密度:wfafmmm (4)应绘制油石比 ( 或沥青含量 )与( )物理力学指标的关系图。 A 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毛体积密度、稳定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流值、矿料间隙率 B 沥青混合料力学指标:稳定度、流值 c 沥青混合料物理指标:毛体积密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 D 沥青混合料所有指标:毛体积密度、最大理论密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稳定度、流值(5) 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OAC ,下列 ( )步骤正确。 A 通常 OAC为 OAC1与
11、 OAC2的平均值,并应检验OAC在曲线中所对应的VV和 VMA值是否能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VMA值的要求,且OAC宜位于 VMA凹形曲线最小值的贫油一侧B0AC1=(a1+a2+a3+a4) 4。其中, a1、a2、a3、a4分别为在关系曲线图中求取相应于密度最大值、稳定度最大值、空隙率中值、沥青饱和度范围中值的沥青用量 C OAC2为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 不含 VMA) 的沥青用量范围OACmin OACmax中值 D 若在OACminOACmax范围内,密度或稳定度未出现峰值时,可直接以目标空隙率所对应的沥青用量作为 OAC1,但其必须介于OACminOACmax内,否则应重新进行配合
12、比设计5某实验室对水泥混凝土用砂进行筛分实验,以检测砂样的级配情况。实验结果如下表:筛孔尺寸( mm )4.75 2.36 1.18 0.6 0.3 0.15 筛底筛余质量( g)30 60 90 120 110 80 10 分 计 筛 余 百 分 率(% )6 12 18 24 22 16 2 累 计 筛 余 百 分 率(% )6 18 36 60 82 98 100 通 过 筛 余 百 分 率(% )94 82 64 40 18 2 0 混 凝 土用 砂 级配范围粗砂90-100 65-95 35-65 15-29 5-20 0-10 - 中砂90-100 75-100 50-90 30-
13、59 8-30 0-10 - 细砂90-100 85-100 75-100 60-84 15-45 0-10 -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 表达砂的级配参数有( )。 A 细度模数B分计筛余百分率 C累计筛余百分率D通过百分率(2) 该砂样为 ( )。 A 粗砂 B中砂 C细砂 D特细砂(3) 该砂的细度模数为(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 A2.9 B. 2.8C2.8lD.2.94 (4) 通常评价砂样级配的工程适用性, A 压碎值 B针、片状颗粒含量 C级配 D细度模数(5) 关于该砂的
14、筛分实验,以下( )说法正确。 A 该砂满足配制混凝土的级配要求 B 用于配制混凝土的砂可以选用粗砂、中砂、细砂和特细砂 c 混凝土用砂的筛分实验,应依据建设用砂(GB/T 14684-2011) D 装有500g 砂样的套筛应在摇筛机上摇筛10min,并取下套筛逐个手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的0.1 为止6某实验室测定两种不同土的界限含水率,实验结果如下:第1 种土液限wL=60,塑性指数Ip=30 ;第 2 种土液限 wL=40,塑性指数IP=15。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回答有关土的界限含水率问题: (1)第 1 种土的塑性指数高于第2 种土,说明 ( )。 A第 1 种土含黏粒多于第2
15、种土,可塑性比第2 种土高。 B第 1 种土含黏粒多于第2 种土,可塑性比第2 种土低 c第 1 种土含砂粒多于第2 种土,可塑性比第2 种土低 D第 1 种土含黏粒少于第2 种土,可塑性比第2 种土低 (2)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锥重 76g,锥人深度为17mm 时所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 B锥重 lOOg,锥人深度为20mm 时所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 C锥重 76g,锥人深度为2mm 时所对应的含水率为塑限 D锥重 lOOg,锥人深度为5mm 时所对应的含水率为塑限 (3)含水率接近塑限的土样,土的密实度对锥人深度的影响,下列选项描述正确的是( )。 A无影响 B土越
16、密实,锥入深度越大 C土越密实,锥入深度越小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4)土的含水率略高于塑限时,塑性指数越高的土搓成的土条( )。 A越细 B越长 C越粗 D越短 (5)黏质土的含水率与体积之间的关系,下列( )选项正确。 A随着含水率的降低,土体积不断减小,直至含水率为0,体积减至最小 B随着含水率的降低,土体积不断减小,直至含水率为缩限,体积不再减小 c随着含水率的降低,土体积不变。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7针对检测细集料中含泥量及泥块含量的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砂中含泥量,可以采用下列( )实验方法。 A筛洗法 B沉降法 C 亚甲蓝实验 D砂当量实验(2) 细集料的砂当量和亚甲
17、蓝值的区别在于( )。 A砂当量和亚甲蓝值均用以评定细集料的洁净程度 B砂当量适用于测定细集料中所含的黏性土或杂质的含量C亚甲蓝值适用于确定细集料中是否存在膨胀性黏土矿物 D亚甲蓝实验适用于粒径小于2.36mm或 0.15mm的细集料,不适用于矿粉(3) 砂当量实验时,测得砂的含水率为1.5 ,则应称取( )湿砂进行实验。 A.101.5g B 121.8g C 138g D120g (4) 砂当量的实验步骤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将湿砂样用漏斗仔细地倒人加有冲洗液( 试筒 lOOmm刻度处 ) 的竖立试筒中,除去气泡,润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
18、结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试样,然后放置lOmin B 开动机械振荡器,在30sls的时间内振荡90 次C. 将冲洗管直接插入试筒底部,慢慢转动冲洗管并匀速缓慢提高,直至溶液达到380mm刻度线为止 D 缓慢匀速向上拔出冲洗管,使液面保持在380mm刻度线处,在无扰动的情况下静置20min15s(5) 关于砂当量值,正确的说法有( )。A砂当量值SE=h1/h2100,以百分率计,用整数表示 B 砂当量值越小,表明砂越洁净C h1为试筒中絮凝物和沉淀物的总高度 D h2为试筒中目测集料沉淀物的高度8. 某工地实验室对其道路工程选用的沥青进行性能检测,其实测结果和真实
19、值列于下表:指标实测结果真实值针入度 (O.1mm)7885软化点 ( )5045延度 (cm)三个平行结果分别是 90,105,103100薄膜烘箱实验质量变化 ( )-1.1结果针人度比 ( )85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下列有关沥青性能方面的问题: (1)根据针入度检测结果,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该沥青属于90#沥青B实测结果与真实结果相差的原因在于检测时温度偏低或检测时间偏长造成C如以实测结果确定的标号作为沥青选择的依据,配制沥青混合料有可能引起高温性能不良的问题D按照实测结果所表示的沥青粘稠度要小于实际沥青的粘稠度 (2)根据软化点检测结果。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造成软化点结果与实
20、际值的偏差在于实验过程中升温速率偏高所致B软化点不仅表示沥青在加热时的稳定性,还与沥青的粘稠性有关C如果软化点超出100则实验时杯中应采用甘油进行加热,同时起点温度从32开始D软化点高将有利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3)根据延度实测结果,延度结果应表示为( ) A99cm B 104cm C l00cm, D均有可能 (4)针对薄膜烘箱实验,认为( )。 A薄膜烘箱实验即可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也可评价沥青的抗老化性 B根据实验得到的质量变化率认为该沥青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 C薄膜烘箱实验结果中质量变化可负可正 D针入度比结果意味着经过薄膜烘箱实验。沥青的针入度降低(5) 对上述四项指标,表述
21、正确的是( )。 A在我国南方地区采用的沥青标号要比北方地区低一些 B软化点加热升温速率要控制在5 0.5 的范围,如超出该范围,实验结果将会偏高 C沥青高低温性与延度值大小有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 D薄膜烘箱实验可用旋转薄膜烘箱实验代替9请回答实验室测定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的毛体积密度的相关问题。 (1)关于采用哪种方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说法正确的是( )。 A表干法与水中重法原理相同 B实验测得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的吸水率为1.5 ,应采用表干法 C采用表干法的适用条件为沥青混合料马歇尔
22、试件的吸水率小于0.5 D当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的吸水率大于2时,应采用蜡封法或体积法 (2)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的实验步骤如下,顺序正确的是( )。对从工程现场钻取的非干燥试件,可先称取水中质量和表干质量,然后用电风扇将试件吹干至恒重,再称取在空气中的质量。除去试件表面的浮粒,称取干燥试件在空气中的质量。选择适宜的浸水天平( 或电子秤 ) ,最大称量应满足试件质量的要求。将溢流水箱水温保持在250.5 。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的水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并复零,把试件置于网篮中( 注意不要使水晃动) ,浸水约35min,称取水中质量。结果计算。从水中取出试件,用洁净柔软的拧干湿毛巾轻轻擦去试
23、件的表面水(不得吸走空隙内的水 ),称取试件的表干质量。 A BC D (3)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实验,应注意( )。 A 选择浸水天平或电子天平,当最大称量在3kg 以下时,感量不大于0.1g ;当最大称量在3kg 以上时,感量不大于0.5g 。因此,称量试件质量应根据天平的感量读数,准确至0.1g 或 0.5g B 对从路上钻取的非干燥试件,用电风扇将其吹干至恒重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2h;当不需要进行其他实验时,也可用605的烘箱烘干至恒重C称取试件的水中质量时,若天平读数持续变化,不能很快达到稳定时,应延长试件吸水稳定的时间D称取试件的表干质量,要求从试件拿出水面到用擦拭结束不宜超过5s
24、,且应擦去称量过程中流出的水(4) 关于结果计算,下列( )选项正确。 A试件的毛体积密度wwfafmmm,式中 pw为常温水的密度,取1g/cm3 B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与毛体积密度可以相互换算,pf=fpwC毛体积相对密度与毛体积密度的计算结果,均取3 位小数。 D试件的吸水率,按公式100wfafammmmS计算,取1 位小数,以百分率( )计(5) 关于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密度,( )说法合理。 A 表干法可测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沥青稳定碎石(ATB) 等吸水率不大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密度 B 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与油石比按抛物线的规
25、律变化C已知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理论最大密度,可以计算其各项体积参数 D 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可按公式VV= ( 1-f/ t100计算,精确至0.1% 10某实验室按质量法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40,强度标准差为45MPa ,设计坍落度为3050mm 。选用42.5 硅酸盐水泥,富裕系数y。=1.1 ,中砂;石灰岩碎石,最大粒径为20mm 。混凝土的假定密度采用2450kg/m3,碎石的回归系数aA=0.53,ab=0.20 ,砂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3 页取用32,单位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材料公路综合题范例 2022 材料 公路 综合 范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