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机械大学设计-联接轴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 .pdf
《2022年机械大学设计-联接轴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机械大学设计-联接轴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 .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摘要 1Abstract.21. 绪言 31.1 通过原始材料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31.2 轮廓几何要素的分析31.3 精度及技术要求分析42. 确定零件的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52.1 生产纲领 52.2 确定生产类型 53. 选择毛坯类型和制造方法53.1 选择毛坯类型 53.2 选择毛坯的制造方法74. 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84.1 定位基准的选择 84.2 确定各个表面的加工方法84.3 加工顺序的安排 95. 机床及工艺装备的选择115.1 选择该零件加工机床应考虑的因素115.2 工艺装备的选择 116. 工艺的分析计算 176.1 确定加工余量 176.2 计算工序尺寸极其公
2、差176.3 确定切削用量 197. 数控加工程序清单217.1 外轮廓粗精车循环程序217.2 内轮廓粗精车循环程序217.3 外圆柱表面上的键槽铣削程序238. 填写工艺文件 24结论 27致谢 28参考文献 29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0 页典型零件连接轴加工工艺设计【摘 要】连接轴由于加工精度涉及圆柱、圆锥、圆弧、键槽和螺纹,加工精度和难度都很大。要克服这些问题需要使用多种的机床和不同的复杂的工艺。特别是细长轴的部分和细长轴上的键槽,要保证加工合格则只能使用数控铣床进行精密加工。而我就从实践的加工角度对
3、此类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进行具体研究,克服联接轴加工工艺的一系列困难,找到此类加工零件的加工共同点,积累加工工艺和方法。【关键词】精密加工数控机床定位基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0 页Design of the connecting shaft of typical parts processing 【Abstract】The connecting shaft due to machining accuracy of cylindrical, conical, relates to the arc, and th
4、read keyway, machining precision and great difficulty. To overcome these problems require the use of a variety of machine tools and various complex process. Especially the slender shaft portion and an elongated shaft keyway, must guarantee the processing of qualified only using a CNC milling machine
5、 for precision machining. And Im from the processing point of practice of this kind of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processing method for specific research, overcome a series of difficulties connecting shaft processing technology, find common such processing parts processing, the accumulation process a
6、nd method of processing. 【Key words】Precision finishing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 NC machine tool The locating datu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0 页1. 绪 言连接轴涉及加工的精度和难度在目前的国内加工实践中是不容易的,本论文的目的是从实践的加工角度对此类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进行具体研究,希望能找到此类加工零件的加工共同点,积累加工工艺和方法。进行零件图的分析1.1 通过原始材料对零件进行工艺
7、分析该零件为一典型的传递扭矩和动力的联接轴。一、外表面:由圆柱、圆锥、圆弧、键槽和螺纹等组成。其中圆柱直径变化大,且长94mm直径16mm 圆柱段为一典型细长轴,而且上面还要加工一难度极大的键槽,加工时易于弯曲变形,难于保证加工质量,另外M4 的螺纹公称直径又太小不适宜机加工,给加工带来许多不便。二、内表面:由圆柱、圆锥、圆弧及键槽组成而且内圆锥的锥度为15 ,普通机床加工难度颇大,两内孔又是内大外小的倒“T”字型盲孔,大孔孔深也只有10mm。又增加了加工难度。显然车刀极易与孔底和小孔孔壁发生干涉,不易保证加工质量。另外,?35 内孔上的键槽既有尺寸公差,又有位置公差,还有较高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8、,亦不好加工。1.2 轮廓几何要素的分析该零件图给定的集合要素是比较充分和合理的,除了几处标注有问题外没有过大的尺寸错误,和加工工艺错误。它们是:1、?60 的上下偏差错误应当是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 -2”;2、长度 3.3mm的键槽深度偏差缺少下偏差“0”;3、长度为 10 的内孔深度偏差缺少下偏差“0”;4、内键槽的圆弧半径偏差应该按偏差格式书写;5、AA剖视图缺少剖面线等五处错误经稍微修改后就没有其它问题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0 页1.3 精度及技术要求分析一、精度分析:1、外表面精度分析?6
9、0的外圆柱表面除2mm 尺寸公差外没有形位公差也与?43 外圆柱面无任何公差要求,加工容易。而?16 外圆柱面既有尺寸公差要求:0.018mm ;又有 ?35 的内孔的同轴度要求;还有表面粗糙度1.6 的要求,难度大,而它上面的键槽也既有尺寸公差要求又有粗糙度要求还有相对与?35 内孔中心线的对称度要求,加工难度也非常大。2、内表面精度分析?35内孔既有尺寸公差要求 , 还有表面粗糙度 3.2 的要求。加工难度相对于外圆柱面显得异常之大,长10mm 的 ?43 的内孔它又有 R 1 的要求加工相对容易。而内键槽它既有尺寸公差要求又有形位公差要求还有较高的粗糙度要求难度也相当大。二、技术要求分析
10、:本零件为一典型联接轴,除零件材料要求用35 钢和零件本身的一些尺寸、形位、粗糙度要求外再无任何热处理及其它辅助技术要求,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1、工艺措施:通过上述分析,采取以下几点工艺措施:(1) 车削 ?16 细长轴时为防止弯曲变形,采用跟刀架,以便保证加工质量。(2) 加工 ?16 细长轴上 5mm 键槽时为保证轴弯曲采用辅助支撑加工。(3) 加工 ?43 长 10mm 的盲孔为了不使与孔底和?35 的内壁发生干涉,影响加工质量,选择 10内孔切槽刀加工。(4) 加工宽 10mm 的内键槽为保证加工质量,不能采用铣削、镗削、车削加工。只有选择在卧式插床上进行插削加工。精选学习
11、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0 页2. 确定零件的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2.1 生产纲领各种生产类型的生产纲领如表2.1 所示。表 2.1 各种生产类型的生产纲领表生产类型零件的年生产纲领(件 / 年)重型机械中型机械小型机械单件生产5 件20件1000件5000件50000件该零件图明细表中要求的数量为15 件、重量为 2kg。参照上边各种生产类型的规范表则很容易确定本零件的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中的小批量生产。又因为该零件只有270mm 长,最大直径也只有60mm 所以适合在小型机械上进行加工,那么该零件加工的生产纲领根据上表
12、适合定位在一年生产100200 件。具体根据工厂实际情况而定。2.2 确定生产类型由上反映出不同的生产类型,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组织、车间的机床布置、毛坯的制造方法、采用的工艺装备、加工方法以及工人的熟练程度等都有很大的不同。根据生产纲领的大小,生产可分为三种类型: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而本零件图纸说明它的数量在 5100 件的范围内所以他属于成批生产中的小批量生产,产品的种类比较繁多,对工人技术要求高。3.选择毛坯类型和制造方法3.1 选择毛坯类型各种生产类型工艺过程的主要特点见表3.1 表 3.1 各种生产类型工艺过程的主要特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
13、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0 页工艺过程特点生产类型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批量生产工件的互换性一般是配对制造,没有互换性,广泛用钳工修配大部分有互换性,少数用钳工修配全部有互换性。某些精度较高的配合件用分组选择装配法毛坯的制造方法及加工余量铸件用木模手工造型;锻件用自由锻。毛坯精度低,加工余量大部分铸件用金属模;部分锻件用模锻。毛坯精度中等,加工余量中等铸件广泛采用金属模机器造型,锻件广泛采用模锻,以及其他高生产率的毛坯制造方法。毛坯精度高,加工余量小机床设备通用机床。或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或柔性制造单元。设备条件不够时,也采用部分通用机床、部分专用机床专用
14、生产线、自动生产线、柔性制造生产线或数控机床夹具多用标准附件,极少采用夹具,靠划线及试切法达到精度要求广泛采用夹具或组合夹具,部分靠加工中心一次安装广泛采用高生产率夹具,靠夹具及调整法达到精度要求刀具与量具采用通用刀具和万能量具。可以采用专用刀具及专用量具或三座标测量机广泛采用高生产率刀具和量具,或采用统计分析法保证质量对工人的要求需要技术熟练的工人需要一定熟练程度的工人和编程技术人员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较低,对生产线维护人员要求有高的素质工艺规程有简单的工艺路线卡有工艺规程,对关键零件有详细的工艺规程有详细的工艺规程参照表 2.1、表 3.1,结合本零件实际情况考虑选择毛坯的类型为:由于该零
15、件为 35 号优质碳素结构钢:有良好的承受转矩和动力。而且具有非常好的可塑性,故首先考虑到用锻造的方法获得毛坯;又由于零件为一典型回转体零件本考虑用适合做形状简单零件的锻造毛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0 页3.2 选择毛坯的制造方法参照表 2.1 、表 3.1 ,结合本零件实际情况确定该零件毛坯的制造方法:由于零件为一典型回转体零件本考虑用锻造棒料。但最大直径?60,而最小直径仅有?16之大相差 44mm 之多,而且长度又为90mmn 。故加工时刀具的空走刀时间会很长,生产效率太低,有因为内孔要去除去一?35
16、 的柱体也是得不偿失,而且如果是实心棒料要安排打中心孔、钻孔、扩孔等工序,工序繁杂,加工难度相对于外轮廓来说有大大增加,效率更生显得不高而且是做了许多无用功、为了避免这种失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零件加工质量,故采用胎膜锻比较合理。零件的重量只有2kg,零件的精度等级为IT 12。而最大加工重量为100kg,而它的精度等级可以达到IT14IT 12 ,毛坯尺寸公差为2.5 0.0004mm ,最小壁厚为 2.5mm ,所以采用 10kn 夹板锤、高度方向1.25mm误差,水平方向 1.25mm误差,锻件公差:高度方向+0.80.5mm ,故选择无砧座锤加工的锤上模锻加工的 35 号钢锻件,单面留
17、2.5mm的加工余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30 页4.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4.1 定位基准的选择重点考虑:如何较少误差,提高定位精度。一、粗基准的选择由于毛坯为 35号优质碳素结构钢的锻件1、右端 ?16、?43外圆柱表面、右端面、右端锥面及其30 锥度的锥面的粗基准都选择不加工表面 ?60 外圆柱表面,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自动找中心线作为粗基准。2、左端面 ?60 的外圆柱面,以及左端各内孔的粗基准则选择已知已加工表面既无尺寸公差要求也无粗糙度要求的?43 的外圆柱表面作为粗基准。二、精基准的选择1、右
18、端:考虑到基准的重合原则,以设计基准?35 的内孔表面采用可胀芯轴作为加工 ?16 的定位基准,以及各附带表面的精基准。2、左端:考虑基准同意原则,用已加工过的?43 的外圆柱表面作为粗基准。能够一次加工 ?60 外圆柱面、左端面、以及各内孔、内键槽,精基准亦以?43 外表面和 ?60 右端面作为定位基准。4.2 确定各个表面的加工方法不同的加工表面选用各不相同,所能达到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也大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种加工方法,在不同的加工条件下所得到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也大不一样,这是因为在加工过程中,将有各种因素对精度和粗糙度产生影响:一、各外圆柱表面采用车削加工方法各外圆柱表面采用车削加工方法显
19、然比较经济,尤其是粗加工,而精加工和半精加工中以及外圆轮廓上的锥面、圆弧面则采用数控车削。要节约财力、物力、生产效率高。由于胎膜锻锻造的毛坯,加工余量小,而要求有较高。则采用粗车半精车 精车的加工方法,进行车削加工,由于孔口为15 锥面则采用数控车床加工尤为重要。二、采用三坐标数控铣床加工?16外圆柱面上的键槽适合铣床加工,为保证加工质量,节省工时。宜采用三坐标数控铣床加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30 页三、采用卧式插床加工内键槽由于内孔孔径小,加之槽的长度短,退刀槽仅有10mm 宽极易发生干涉,甚至产生事故,
20、故采用卧式插床,分粗、精插插削加工,以便保证加工质量,顺利加工。四、进行手工攻丝的方法加工M4螺纹因为螺纹公称直径太小,不宜采用机械加工,故采用钳工在立式钻床上先钻出螺纹底孔,在进行手工攻丝的方法加工,较为简单。4.3 加工顺序的安排一、机械加工工序的安排由于机械工序的安排是要保证加工加工质量,所以:先把基准面加工出来,再以基准面定位来加工其它表面,既先基准面后其它表面;粗、精加工分开,即粗加工在前,精加工在后,粗精分开;如果主要表面是指装配表面、工作表面,次要表面是指键糟、联接用的光孔等,则采用显著要表面后次要表面加工;故机械工序的安排为:1、夹未加工的 ?60 外圆柱表面,一次装夹车右端面
21、至要求,再依次粗车? 16 外圆柱表面、 30锥面、车 ?43 外圆柱表面以及 ?60 左端面至要求。2、调头以 ?43 已经车好的外圆柱表面,作为定位基准,采用自定心三爪卡盘夹紧、找正,先粗车出左端面、 ?60 外圆柱表面,再依次粗车内孔及孔口15倒角。3、夹已加工过的表面依次半精车各外圆柱表面、圆锥面、圆弧面。4、调头以 ?43 已车好的外圆柱面和?60 的右端面为定位基准,依次半精车各内孔及孔口倒角。5、以已加工好的 ?35 内孔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精车?16 外圆柱面以及右端其余各轮廓表面6、以 ?43 外圆柱面定位铣键槽。7、夹已经车好的 ?43 外圆柱面,粗、精插两内键槽。8、?43
22、 外圆柱面定位铣?16外圆柱面上的键槽。二、加工阶段的划分为了保证零件加工质量(因为工件有内应力变形、热变形和受力变形,精度、表面质量只能逐步提高)利于及早发现毛坯缺陷并得到及时处理、有利于合理利用机床设备、便于穿插热处理工序:穿插热处理工序必须将加工过程划分成几个阶段,否则很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30 页充分发挥热处理的效果。特将加工阶段划分为尽量切除大部分余量,主要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的粗加工阶段和主要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准备,并完成次要表面的终加工(钻孔、攻丝、铣键槽等)的半精加工阶段,和保证加工质量的精
23、加工阶段。由于联接轴一典型阶梯轴,并且附带有内孔和键槽的特殊零件,切削(去除)开,可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1、?16 的外圆柱面; 15、30、45的各锥面;2、?32 右端面;3、各键槽以及各内孔。三、热处理工序安排由于本零件设计时无其它技术要求,降低了加工难度,故安排热处理工序则考虑:1、毛坯锻造出来以后,为了消除它的锻造内应力、细化晶粒、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安排回火热处理工序。2、由于粗加工完成以后要安排探伤工序检查毛坯是否合格,所以在探伤工序以后要安排一次时效热处理工序。四、辅助工序的安排辅助工序的安排(检验、划线、去毛刺、清洗、防锈等). 由于该零件为回转体类零件
24、,可以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找正,不需安排划线,辅助工序就安排以下几点:1、零件表层或内腔的毛刺对机器装配质量影响甚大,切削加工之后,应安排去毛刺工序。2、在进入装配之前,一般都应安排清洗工序。3、为保证零件制造质量,防止产生废品,需在(1) 粗加工全部结束之后;(2) 送往外车间加工的前后;(3) 工时较长和重要工序的前后;这些场合安排检验工序。除了安排几何尺寸检验工序之外,有的零件还要安排探伤、密封、称重、平衡等检验工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30 页5. 机床及工艺装备的选择5.1 选择该零件加工机床应考虑
25、的因素结合表 2.1、表 3.1 选择该零件的加工机床机床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机床的加工尺寸范围是否与工件的轮廓尺寸匹配;2、机床的精度是否与工序精度要求相适应;3、机床的生产率是否与工件的生产类型相适应。5.2 工艺装备的选择一、机床的选择由于该零件为一回转体零件,既有外圆柱面又有内孔、锥面和圆弧面,则最适合在车床上加工,而外键槽则选择铣床加工。考虑到内键槽的结构、尺寸及技术要求则选择插床加工。另外 M4螺纹底孔则应用立式台钻钻削加工。1、普通机床的选择:由于普通机床生产成本低,节约资金,所以粗加工和一道工序可完成的表面加工,均采用普通机床加工。(1) 普通车床的选择:由于该零件为典型回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机械大学设计-联接轴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 2022 机械 大学 设计 联接 加工 工艺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