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科所课题评审书定稿资料.doc
《山东省教科所课题评审书定稿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教科所课题评审书定稿资料.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山东省教科所课题评审书定稿资料项目类别: 编号:项目类别: 编号: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子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数学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 课题主持人: 晁 颖 所在单位: 山东省嘉祥县金屯镇中学 申报日期: 2013年1月5日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山东省以校为本课程资源开发项目中心-填 报 须 知1、按照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2、管理办法规定,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应行政职务)。课题负责人不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应行政职务),而且课题组中又无高级科研人员参加实际研究工作的,须由两名同行高级科研人员推荐。2、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并在项目研究中担负实质性的任务。3、课题完成情况,分以下几种:A主持过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并已结题;B主持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但未结题;C参与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D未参与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人只须在“课题完成情况”栏上填上序号“A、B、C、D”即可。4、课题论证应充分。5、研究计划和阶段成果应明确。6、申请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
3、,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上报。7、申报书一律A4双面打印,侧装订。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主持人姓名晁颖性别女民族汉族出生年月1978年3月行政职务数学教研组长专业技术职务中学一级教师研究专长教育科研最后学历大学本科最后学位学士课题完成情况C工作单位嘉祥县金屯镇中学联系电话13563731826E-mailYangzhichang6通讯地址山东省嘉祥县金屯镇中学邮政编码272413课题组主要成员不含主持人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单位研究专长在课题组中的分工黄淑玲杨志昌王秀玲孙衍霞何召文中学一级中学高级中学一级小学一级中学二级嘉祥县金屯镇中学嘉祥县金屯镇中学嘉祥县金屯镇中学嘉祥县金屯
4、镇中学嘉祥县金屯镇中学教学管理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学生管理心理研究课题规划及研究理论研究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信息技术与文档管理二、课题参与人员科研情况主持项目的级别及完成情况(近五年)晁颖、王秀玲:2008年参与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2011年结题。杨志昌、黄淑玲:2007年参与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学化学宏观-微观-符号的研究,2009结题。杨志昌、孙衍霞:2007年参与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学化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的研究,2010年结题.。主持人和参与人员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论著论文或论著名称发表报刊及日期出版部门合作人论文: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8年陕西
5、师范大学晁 颖论文:信息技术与数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中国教师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杨志昌论文:数学阅读浅析济宁教育2011年济宁市教育局孙衍霞论文:如何构建新型的数学课堂济宁市一等奖2010年济宁市教育局王秀玲论文:信息技术教学反思济宁市一等奖2011年济宁市教育局何召文论文:数学学生合作学习之我见新课程2011年山西教育出版社黄淑玲三、推荐人意见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课题主持人,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且主持过市级以上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研究课题的专家填写推荐意见。推荐意见要从课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陈述。推荐人姓名王忠振专业技术职务中学高级研究专长教
6、学理论研究工作单位嘉祥县金屯镇中学推荐人主持过的课题名称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方法研究晁颖老师曾经参加了省级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研究课题,积累了从事课题研究的重要经验。在科研实践中,注意积累经验,陆续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体现了较深厚的理论水平以及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本研究课题有着实际价值和意义值得开展研究。在科研工作中,晁颖老师踏实肯干,严谨治学,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相信能够完成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同意推荐。推荐人签名: 推荐人姓名汤俊云专业技术职务中学高级研究专长教学理论研究工作单位嘉祥县金屯镇中学推荐人主持过的课题名称农村中学生厌学现象及对策的研究晁颖老师专业水平较高,科研
7、能力强,组织能力强,具备科研的条件。能够取得该课题的预期成果。同意推荐。推荐人签名:四、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限4000字内)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一)课题的界定 “课程”是学校教育中为所有学生提供的和重建的两类知识与经验的总和,是兑现教育功能、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它包括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各种客观存在或存在物。“课程资源”就
8、是与课程相关的一切资源;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与实施课程的基本条件,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要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我们通常所说的课程资源是指广义上的。根据来源,我们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根据性质,可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根据呈现方式,可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
9、源;根据存在方式,课程资源还可以分为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校本课程”指学校在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质就是发现、挖掘对学生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各类资源,将学生周围的资源转变为学校课程资源的过程。“学生个性”是指学生身心、意志、品质、特长等方面的状况。学校根据现状,合理培养学生兴趣、多种才能和健全的性格。“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数学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课题界定:该课题从数学校本资源开发与数学教学的结合点研究入手,以研究如何通过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
10、来逐步形成数学科教学特色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个性张扬、教师专业发展,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具体研究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促进数学科教学,张扬学生个性的基本模式。探索该课题具有规律性意义的原理、原则、方法和实践模式,获得和建立课程资源开发与数学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理论架构,以案例研究和实验设计的形式,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数学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进行实践性研究。(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是必修一统天下,除了把教材当做唯一的课程资源以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实施空间、资源内容等方面的发展也较为落后。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看,主要是依靠少数的
11、学科专家,并没有将广大的一线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课程资源实施的空间看,仅仅将教学局限于课堂,使课堂成为利用课程资源最重要的场所,而学校资源的缺乏,使课程实施大受制肘,对学生素质和个性的发展不利。本世纪初,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课程实施。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这一举措将改变已往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鼓
12、励学校根据自身客观现实确定教育思想,形成学校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2、国外:在20世纪初,国外兴起了课程选修制,选修课也成了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法、日、俄等教育权制国家对重必修轻选修的课程建设进行总结和反思,扩大选修课比例,强化选修课程的评价要求,试图通过增强课程选修性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适应性,达成个性发展与潜能的培养。显然,增加选修课程是国外把课程选修制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的启示,是新世纪对新型人才个性与共性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的要求。所以,课程资源开发与实验研究是课程深度改革与结构重建的举措。在这一领域进行研究和实验,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颇有价值。
13、(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新课程标准对学校课程资源进行定位和认识,使我们在理论探讨和行动实践上更加清晰明确。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改变了人们以往对课程资源研究的忽视态度,也将走出对课程资源乃学科总和的僵化的思维观念定势。课程资源观的转变,使课程由狭变广、由静转动。将学校自主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看成是人性化教育的体现,看成学生、学科、生活与社会的有机整合,是关注学生的精神家园,让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新课程标准对课程改革的课程资源设计开发给予比较大的空间和指引,目的是希望改变“万人一本,千人一课”的局面,在自主开发的课程中发展学生个性和潜能,拓展学生视野和学识。我们嘉祥县金屯镇中学自进入课程改革
14、以来,积极实施、实践新课程,在课程资源开发上以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为主题,积极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积累了部分研究论文和研究案例。“德育为首、文化育人”的办学氛围正在逐步形成。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广大教师的课程意识在逐步形成,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与彰显,但与社会培养目标、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相比,还相差甚远。基于此,我校确定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数学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这一课题。选择这一课题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具体的学校和社区环境、突出特色、培养特长,更
15、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其次,嘉祥县金屯镇中学作为一所县重点中学,有宗圣曾子文化、有世界闻名的武氏墓群石刻、有鲁西南吹鼓乐、鲁锦、嘉祥石雕城、麒麟传说、山东梆子等等厚重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更应该在改革创新、优质教育、校本研修等方面作出自己的特色,这些可以通过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体现出来。建立起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曾子文化为内容的课程结构,体现学校的课程特色,这将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一)课题研究目标结合我校自身优势,经本课题组共同讨论,初步确定本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为: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张扬个性、
16、展示特长。学生由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出发,自主性地选择校本课程的学习,努力培养其人文素养,激发其科学精神,树立其自强信心。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学生做到“六个引导”:(1)引导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数学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2)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具有强烈批判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质难问疑;(3)引导学生发展丰富的想象力、鲜活的直觉判断力、活跃的思维发散力;(4)引导学生发展顽强的学习意志力,增强耐挫力,提高心理调节能力;(5)引导学生学会分享成功与合作,培养尊重他人、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6)引导学生关注人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课题 评审 定稿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