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精品文档. 常见并发症一常见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低血压、高血压、肌肉痛性痉挛、心律失常、失衡综合征、透析器反应、发热、出血、溶血、头痛、空气栓塞、恶心、呕吐1.透析低血压 透析低血压是指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sbp下降20mmhg,且伴有临床症状。是透析过程中常见急性并发症之一,发生率25-50%。 临床表现为:轻症,头痛、痉挛、心慌、出汗、恶心、呕吐、便意。 重症,血压显著下降、面色苍白、心肌缺血、心率失常、反应迟钝、意识模糊甚至丧失。透析低血压的常见原因:1、容量相关性因素:超滤负压过大,超滤速度过快,超滤量过多,目标干
2、体重设置过低,透析液钠离子过低,失血等。 2.血管收缩功能障碍:醋酸盐透析液,透析液温度过高,透析膜生物相容性,自主神经病变,降压药物的使用,组织缺血,血液重新分布(透析中进餐)等。 3、心脏因素:心功能不全,心包炎,其他引起心排量功能障碍的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钙化、淀粉样变)。透析低血压处理:a.如呼吸功能允许,立即采用头低脚高位。 B.快速用0.9%N.S 100-200ml ivgtt 并暂停超滤。 C.吸氧,改善心肌功能。 D.降低透析机温度,提高透析钠浓度。 E.如停止超滤,扩容后仍不能缓解,可降低血流量。 F.高糖,高生理盐水,白蛋白均可以作为生理盐水的替代品,但并不比生理盐水
3、更加有益。如输液5001000ml以上血压仍不回升,可给予升压药。 G.观察病情,必要时终止透析。预防( l)建议应用带超滤控制系统的血透机。 (2)对于容量相关因素导致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限制透析间期钠盐和水的摄人量,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5%;重新评估干体重;适当延长每次透析时间(如每次透析延长30min)等。(3)与血管功能障碍有关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如改为透析后用药;避免透析中进食;采用低温透析或梯度钠浓度透析液进行透析;避免应用醋酸盐透析,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透析。(4)心脏因素导致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可能的诱因。(5)有条件时可应用容量监测装置对
4、患者进行透析中血容量监测,避免超滤速度过快。(6)如透析中低血压反复出现,而上述方法无效,可考虑改变透析方式,如采用单纯超滤、序贯透析和血液滤过,或改为腹膜透析。2.透析高血压 血液透析开始或进程中MAP较透析前升高超过15mmHg.透析高血压常见原因:A.透析液NA浓度过高, B.失衡综合征脑水肿发生, C.超滤过度引起肾素分泌过高, D.患者精神紧张,焦虑,交感神经兴奋。 E.透析水处理故障造成硬水综合征, F.EPO应用贫血纠正后, G.透析对降压药的清除。透析高血压处理:A.含服硝苯地平,卡托普利, B.对严重高血压者可用硝酸甘油5-100ug/min ivgtt ,如血压仍不下降可用
5、硝普钠50mg加入G.S500ml ivgtt,滴速(0.5-1ug/kg.min), C.避免迅速和过度超滤,进行较慢和较长时间的透析, D.调整透析液NA浓度,采用低NA透析, E.应用地西泮, F.调整EPO用量。透析高血压预防:控制基础血压,联合用药, 提高患者依从性,加强患者自我监护, 避免体重过快增长,保持合适干体重, 避免过多过快超滤, 采用低NA透析。 避免短时间血红蛋白过快增长超过目标值。3.肌肉痛性痉挛击处理原因及表现:a肌肉痛性痉挛发生率为10-15%,一般发生在透析中后期,多见于足部,双手指,腓肠肌和腹壁,呈痛性痉挛,典型者可持续10min. b肌肉血流灌注降低,是常见
6、原因,想中低血压,低血容量,超滤过快及应用低NA透析,使细胞外液容量急剧减少或渗透压降低,案例量分别占体重的2% 4% 6%,肌肉痛性痉挛发生率为2% 26% 9%, c血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低Mg Ca K.肌肉痛性痉挛击处理: A输注等渗盐水100-200ml, B高渗盐水,高渗糖,50%右旋糖酐, C严重时可以注射地西泮,但有引起低血压风险。 预防: 针对可能的诱发因素,采取措施。 a防止透析低血压及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每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 b适当提高透析液钠浓度,起使钠浓度104-145mmol/L,结束酸时间为135-140mmol/L, c补充左卡尼汀(左旋肉
7、碱,每次透析后静注1-2g),维生素E(400IU 睡觉前服)。 d 透析前2h口服奎宁180-300mg, e去甲羟安定5-10mg,透析前2H口服, f积极纠正低镁血症、低钙血症和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 g鼓励患者加强肌肉锻炼。4.心律失常多数无症状。其诊疗程序如下:1 明确心律失常类型。2 找到并纠正诱发因素 常见的诱发因素有血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酸碱失衡如酸中毒,心脏器质性疾病等。心律失常处理:A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快速心律失常用受体阻断剂,利多卡因,胺碘酮;缓慢心律失常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 B高钾血症紧急透析,并给予5%碳酸氢钠,葡萄糖酸钙,葡萄糖+胰岛
8、素。 C室上性心律失常用普罗帕酮(心律平),室性心律失常用胺碘酮。 D严重者需安装起搏器.5.失衡综合征失衡综合征是指发生于透析中或透析后早期,以脑电图异常及全身和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病症,轻者可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及躁动,重者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原因 发病机制:A.透析时血液血中尿素快速下降,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脑脊液,脑实质中的尿素下降较慢,导致脑水肿和脑脊液压力升高。 B.透析中动脉PH快速纠正,酸中毒快速纠正,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增加,导致脑组织缺氧。失衡综合征可以发生在任何一次透析过程中,但多见于首次透析、透前血肌酐和血尿素很高、快速清除毒素(如高效透析)等情况。失衡综
9、合征处理:A.吸氧 B.50%G.S40-60ml或2.5-3%N.S静注 C.20%甘露醇快速静注 D.终止透析 E.重者(出现抽搐、意识障碍和昏迷)建议立即终止透析,并作出鉴别诊断,排除脑血管意外,同时予输注甘露醇。之后根据治疗反应予其他相应处理。透析失衡综合征引起的昏迷一般于24h内好转。预防 ;针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措施,是避免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关键。 a首次透析患者:避免短时间内快速清除大量溶质。首次透析血清尿素氮BUN下降控制在30%-40%。建议采用低效透析方法,包括减慢血流速度、缩短每次透析时间(每次透析时间控制在2-3h内)、应用面积小的透析器等。 b维持性透析患者:采用钠浓
10、度曲线透析液序贯透析可降低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另外,规律和充分透析,增加透析频率、缩短每次透析时间等对预防有益。 c提高透析NA浓度6.发热 透析相关发热可出现在透析中,表现为透析开始后1-2h出现;也可出现在透析结束后。一旦血液透析患者出现发热,应首先分析与血液透析有无关系。如由血液透析引起,则应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原因:多由致热原进入血液引起,如透析管路和透析器等复用不规范、透析液受污染等。 透析时无菌操作不严,可引起病原体进入血液或原有感染因透析而扩散,而引起发热。 其他少见原因如急性溶血、高温透析等也可出现发热。处理:A对于出现高热患者,首先予对症处理,包括物理降温、口服退
11、热药等,并适当调低透析液温度。 B考虑细菌感染时做血培养,并予抗生素治疗。通常由致热源引起者24h内好转,如无好转应考虑是感染引起,应继续寻找病原体证据和抗生素治疗。 C考虑非感染引起者,可以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预防:在透析操作、透析管路和透析器复用中应严格规范操作,避免因操作引起致热原污染。 有条件可使用一次性透析器和透析管路。 透析前应充分冲洗透析管路和透析器。 加强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监测,避免使用受污染的透析液进行透析。 7.透析器反应 既往又名“首次使用综合征”,但也见于透析器复用患者。临床分为两类:A型反应(过敏反应型)和B型反应。其防治程序分别如下。1 . A 型反应 主要发病
12、机制为快速的变态反应,常于透析开始后5min内发生,少数迟至透析开始后30min。发病率不到5次/10000透析例次。依据反应轻重可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腹肌痉挛,咳嗽、喷嚏、流清涕、腹痛、腹泻,甚至呼吸困难、休克、死亡等。一旦考虑A型透析器反应,应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并寻找原因,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以后再次发生。(1)紧急处理l )立即停止透析,夹闭血路管,丢弃管路和透析器中血液。2 )予抗组胺药、激素或肾上腺素药物治疗。(地塞米松5-10mg iv)3 )如出现呼吸循环障碍,立即予心脏呼吸支持治疗。( 2 )原因:原因:环氧乙烷,ACEI患者应用AN69膜,醋酸盐,肝素,透析污染,乳胶过敏,
13、未知原因。( 3 )预防:依据可能的诱因,采取相应措施。l )透析前充分冲洗透析器和管路。2 )选用蒸汽或射线消毒透析器和管路。3 )进行透析器复用。 4 )对于高危人群可于透前应用抗组胺药物,并停用ACEI。2 . B型反应 常于透析开始后20-60min出现,发病率为3-5次/100透析例次。其发作程度常较轻,多表现为胸痛和背痛。其诊疗过程如下。( l )原因:透析中出现胸痛和背痛,首先应排除心脏等器质性疾病,如心绞痛、心包炎等。如排除后考虑B型透析器反应,则应寻找可能的诱因。B型反应多认为是补体激活所致,与应用新的透析器及生物相容性差的透析器有关。( 2 )处理:B型透析器反应多较轻,予
14、鼻导管吸氧及对症处理即可,常不需终止透析。( 3 )预防:采用透析器复用及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可预防部分B型透析器反应。8.出血常见原因: a尿毒症患者血小板功能障碍,凝血因子减异常, b尿毒症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异常, c透析患者长期使用肝素,可能肝素过量, d患者血管硬化弹性下降, e常见的有胃肠道出血,硬膜下出血,脑出血,出血性心包炎,眼底出血,皮肤出血。消化道出血:1.呕血与黑便2.失血性周围循环障碍3.血液学改变4.氮质血症5.发热将周围循环状态的检查放在首位关键指标:血压和心率。由平卧位变为坐位时,血压下降(1520mmHg)、心率加快(10次分)血容量明显不足。收缩压120次分
15、,伴有面色苍白、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四肢湿冷进入休克状态,属大量出血积极抢救。 出血处理:治疗首位:抗休克、迅速补充血容量,止血。 A.根据出血部位不同而对症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类奥曲肽/手术止血)。止血药物、心包腔穿刺、制动、开颅。 B.积极补充血容量(平衡盐溶液和人工胶体液)。 C.透析者用无肝素透析,每30min-1h回冲0.9%N.S100-200mL。 D.终止血透,应用鱼精蛋白注射液中和体内肝素,低分子肝素可以被鱼精蛋白中和。预防:老年患者、肝病患者、血小板减少者出血风险高,应给予严密监测,及时调整抗凝剂用量及种类。 月经期、出血倾向透析者用无肝素透
16、析,每30min-1h回冲0.9%N.S100-200mL。 高危出血者,可采用枸橼酸局部抗凝。 肝素相关血小板减少患者可改为腹膜透析。 9.溶血原因:1.血路管相关因素:如狭窄或梗阻等引起对红细胞的机械性损伤。 2.透析液相关因素:a.低渗透析液(低渗透析液可至红细胞破裂溶血,多为配方或比例泵失误引起)。 b.透析液温度过高(如温度39-51度立即发生溶血,一般发生在恒温器失灵)。 c.透析液受消毒剂、氯胺、漂白粉、铜、锌、甲醛、氟化物、过氧化氢、硝酸盐等污染,引起红细胞脆性增加,导致溶血。 3.异型输血。临床表现为:1.气急、烦躁,胸痛、胸部压迫感、呼吸困难、腹痛、发热、腰背痛。 2.低血
17、压、心律失常、甚至昏迷。 3.静脉回路血液变深变黑。溶血处理 :一旦发现溶血,应立即予以处理。 A重者应终止透析,夹闭血路管,丢弃管路中血液(由于红细胞被破坏后血液中钾的含量很高,因此血液不再回输至体内)。 B吸氧支持治疗及时纠正贫血,必要时可输新鲜全血,将Hb提高至许可范围。 C严密监测血钾,避免发生高钾血症,积极治疗低血压,脑水肿。 D重者应输入新鲜血液。 E溶血纠正后可重新透析。预防:透析中严密监测血路管压力,一旦压力出现异常,应仔细寻找原因,并及时处理。 避免采用过低钠浓度透析及高温透析。 严格监测透析用水和透析液,严格消毒操作,避免透析液污染。 严格查对制度,避免异型输血。 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液 透析 急性 并发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