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方法研究.pdf
《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方法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方法研究.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方法研究 丛堃林,李清海,鲁伟,张衍国 (清华大学-滑铁卢大学微纳米能源环境联合研究中心,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北京 100084) 摘 要:由于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中颗粒运动、燃烧和传热过程的实验结果和工业数据较为缺乏, 因此有必要对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热力计算进行详细研究。根据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 推荐了适用于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分离器效率、燃烧份额和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建立了以物料平 衡、能量平衡为主的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模型。利用建立的热力计算模型对一台在用的多流程 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计
2、算,得到了炉内的物料分布、温度分布和热量分布规律。计算结果与该锅炉的工 业测试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了热力计算结果符合锅炉实际运行情况。面向工程应用建立了一种多流程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热力计算方法,可以为工业锅炉设计与改造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物料平衡;能量平衡 中图分类号:TK22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30/j.issn.1004-9649.201803127 0 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枯竭和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节能减排已成为可持续 发展的必然出路1。在冶金、化工、纺织、建筑 采暖等领域,工业锅炉是一种重要的热能动力设
3、备。目前,中国燃煤工业锅炉年耗煤约 4 亿 t,约 占全国煤炭消耗总量 1/4,存在燃烧效率低、煤种 适应性差、污染严重等问题2-3。目前中国投入使 用工业锅炉总数约 62 万台,其中燃煤工业锅炉 约 47 万台,占总数的 80% 以上4-5。从锅炉容量 上看,工业锅炉平均容量不到 3 t/h,小于 35 t/h 的 锅炉占总量的 95% 以上6。从效率上看,全国工 业锅炉平均运行效率不到 65%,低于国际水平。 随着中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持续推进,将逐步淘汰 10 t/h 及以下的燃煤锅炉,原则上不再新建 20 t/h 以下的燃煤锅炉7。因此,提高工业锅炉的设计 制造水平和运行效率迫在眉睫。 与
4、层燃技术相比,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具有 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脱硫脱氮性能好, 负荷易调节等优点8-10,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华 中科技大学、中科院等先后开发了循环流化床工 业锅炉,包括双床循环、带外置换热器、下排气 分离器等多种炉型11。但对于 35 t/h 以下的小型 工业锅炉,受限制于炉膛高度,难以满足循环流 化床对物料流态化和停留时间的要求,影响锅炉 的热效率。所以一般认为 35 t/h 以下锅炉不适宜 采用循环流化床技术12,这限制了循环流化床技 术在小容量工业锅炉中的应用。 为了适应工业锅炉容量普遍较小的特点,同 时保持传统循环流化床燃烧的技术优势,清华大 学开发了多流程循环流化床
5、燃烧技术及系列化锅 炉13-14。对于容量小于 35 t/h 的工业锅炉,多流程 循环流化床锅炉综合运行效率比层燃技术高 10% 20%,污染物排放量少,广泛适用于褐煤、烟梗 等各种劣质燃料的燃烧,同时由于降低了锅炉的 总高度,节省了建材,降低了建设成本15-17。 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采用水平布置, 锅炉设计和热力计算与传统流化床锅炉相差很大18, 有必要对多流程循环流化床的炉膛热力计算进行 详细研究,为锅炉的设计与运行提供依据。本文 根据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建立了以物 料平衡、能量平衡为主的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 热力计算模型,并针对在用的一台 DHX-15 锅炉 进行了热力计算
6、,获得了炉内的物料分布、温度 收稿日期收稿日期:20180320。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 (2017YFB0603901)。 第第 51 51 卷卷 第第 8 8 期期中国电力中国电力Vol. 51, No. 8Vol. 51, No. 8 2018 2018 年年 8 8 月月 ELECTRIC POWER Aug. 2018Aug. 2018 139 分布和热量分布规律,同时利用 DHX-15 锅炉的 工业测试数据对计算模型进行了验证。 1 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方法 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不同于传统立式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设计(如图 1 所示),采 用新型
7、多流程气固流动和反应的流态化燃烧方 式。将传统的上行床炉膛分段水平布置,形成由主燃室、 副燃室、燃尽室 3 部分组成的多流程结构19。 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内部的物料流动和循 环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 2 个方面。 (1)炉膛内主燃室和燃尽室是上行床,副燃 室是下行床,这样气固流动就是逆重力场和顺重 力场交替流动。由于上行床和下行床的物料流动 分布特性有很大区别,同时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 炉炉膛高度降低,其内部气固流动不能充分发展。 相比传统的单一上行床循环流化床,多流程循环 流化床内部物料浓度分布与气固流动更加复杂。 (2)多流程循环流化床的副燃室、燃尽室及 其底部的连接部分形成一个惯性分
8、离器,分离器 底部连有一级返料装置,在燃尽室出口设置有旋 风分离器和二级返料装置。这样炉内就形成了两 级物料循环,对炉膛中的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均 产生了较大影响。 1.1 物料平衡模型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集流动、燃烧、传热为一 体的复杂动力装置,其中物料平衡是循环流化床 运行的核心和基础20。循环流化床中的物料循环 包括炉膛内部的内循环和由炉膛、分离器以及返 料装置构成的外循环。多流程循环流化床物料平 衡的示意如图 2 所示。 考虑到尽量适用于工程开发,所以对物料平 衡模型进行了一定简化,忽略炉膛内部的内循环 对物料平衡的影响。 把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整体分析,这 是一个“一进两出”的系统。
9、“一进”指的是燃 料的进入,“两出”指的是炉膛底部的炉渣排放 和分离器未能捕集的飞灰排放。从图 2 可以看出 物料在炉膛内部的宏观运动表现:(1)物料由 一次风的携带下,从主燃室密相区进入稀相区, 在密相区的上界面有大量的物料扬析和回落; (2)副燃室底部回落和分离器收集的物料经过 一、二级返料进入密相区,继续参与物料循环; (3)物料夹带量在主燃室稀相区内沿炉膛高度 方向呈指数衰减,当烟气夹带的物料从主燃室出 口进入副燃室后,物料流率为定值,在副燃室内 均匀分布。经过副燃室底部的一级分离后,部分 物料进入燃尽室,在燃尽室内均匀分布。 针对炉膛这个开口体系,应对所有颗粒均达 到平衡,即 Gin
10、(i) =Gout(i)+F(i)(1) 主燃室 副燃室 燃尽室 分离器 图 1 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示意 Fig. 1 Schematic of a multi-path horizontal CFB boiler 飞灰 F(i) 上行床 物料浓度 均衡 下行床 物料浓度 均衡 稀相区 物料浓度 指数衰减 挥发分析出 碳燃烧 二次风 一次风 进料 Gin(i) 密相区 物料均匀混合 挥发分析出 碳燃烧 排渣 Gout(i) 二级反料 R2(i) 一级反料 R1(i) 扬析量 E(i)X(i) 图 2 多流程循环流化床物料平衡示意 Fig. 2 Material balance diagr
11、am of a multi-path horizontal CFB boiler 中国电力中国电力第第 51 51 卷卷 140 式中:Gin(i) 为进入炉膛粒度为 di的燃料流率; F(i) 为分离器出口粒度为 di的飞灰流率;Gout(i) 为 粒度为 di的物料排渣流率。 在密相区内,有从副燃室回到主燃室的一级 返料 R1(i),有从旋风分离器回到主燃室的二级返 料 R2(i)。多流程循环流化床密相区的物料平衡方 程为 Gin(i)+R1(i)+R2(i) =Gout(i)+E(i)X(i)(2) 式中:X(i) 为粒度为 di的物料所占比例;E(i) 为粒 度为 di的物料夹带率。
12、一级返料物料流率为 R1(i) = E(i)X(i)1(i)(3) 二级返料物料流率为 R2(i) = E(i)X(i)(11(i)2(i)(4) 式中:1(i) 为惯性分离器内粒度为 di的物料的分 离效率;2(i) 为旋风分离器内粒度为 di的物料的 分离效率。 则有 F(i) = E(i)X(i)(11(i)(12(i)(5) 再考虑物料平衡式有 Gin(i) =Gout(i)+E(i) X(i)11(i)(11(i)2(i)(6) X(i) = 1(7) 通过求解以上物料平衡方程组即可求得密相 区的物料循环流率,一级返料流率,二级返料流 率,进而求得排渣率和飞灰流率。 多流程循环流化床
13、锅炉炉膛内物料扬析夹带 率采用 Wen-Chen 模型21计算,密相区物料在平均 粒径下的最小流化速度参照岑可法宽筛分公式22。 1.2 能量平衡模型 借鉴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定态设计理论23,受 热面的吸热应该和燃料释放的热量及由返料带入 的热量相互配合,以保证炉膛内温度的均一性。 但是由于多流程循环流化床特殊的结构布置,主 燃室、副燃室和燃尽室内物料浓度分布有很大的 差异性,导致各区段内温度分布差异巨大。从工 业测试的数据来看,主燃室密相区和燃尽室出口 烟气的温度差可达 200300。因此将多流程循 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分为主燃室密相区、主燃室稀 相区、副燃室和燃尽室 4 个区(如图 3 所示),
14、 在每个区段建立能量平衡方程进行计算。 QinQout 1 i i 图 3 中 T1T8依次为主燃室密相区、稀相区、 副燃室(一级返料)、燃尽室(二级返料)、过 热器、省煤器、空预器和排烟温度;和分 别为进入和带出各区段的热量。对能量平衡模型 做如下假设:(1)每个区段烟气、物料温度均 衡;(2)燃料从密相区进入,每一区燃烧份额 i(i=1,2,3,4)的燃料在该区燃烧放出热量,燃烧 份额()的燃料加热到本区平均温度后进 入后段分区;(3)循环灰全部进入密相区,循 环灰温度近似为副燃室出口温度。 1.2.1 主燃室密相区 主燃室密相区能量平衡示意如图 4 所示,进 入主燃室密相区的热量有 3
15、项:一定燃烧份额的 尾部烟道 过热器 T5 省煤器 T6 空预器 T7 排烟 T8 二级反料 T4 一级反料 T3 密相区 T1 稀相区 T1 副燃室 T3 二次风 进料 稀相区出口烟气、循环灰 燃尽室出口烟气、循环灰 副燃室出口烟气、循环灰 分离器 绝热 燃尽室 T4 密相区出 口烟气、 循环灰 Qrj1 outQ rj2 out Qfr1 out Qmx1 out Qmx2 out Qmx3 in Qfr2 out Qxx4 in Qmx3 out 排渣 一次风 图 3 多流程循环流化床能量平衡示意 Fig. 3 Energy balance diagram of a multi-path
16、 horizontal CFB boiler 烟气带出热量Qmx1 out Qmx1 in Qmx2 in Qmx3 in 循环灰带出热量Qmx2 out Qmx4 out Qmx3 out Qmx R 主燃室 密相区 燃烧份额放热量 受热面吸热量 循环灰带入热量 一次风带入热量 热量损失 排渣带出热量 图 4 主燃室密相区能量平衡示意 Fig. 4 Energy balance diagram of dense phase area in the primary chamber 第第 8 8 期期丛堃林等: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方法研究 141 Qin mx1 Qin mx2 Qin
17、mx3 燃料在主燃室密相区的放热量、循环灰带入 主燃室密相区的热量和一次风带入主燃室密 相区的热量。 Qin mx= Qinmx1+Qinmx2+Qinmx3 (8) Qin mx1= 1Qr (9) Qin mx2= BxhI mxh BJ (10) Qin mx3= Q1I0 1 BJ (11) BxhI mxh BJQ1 I0 1 式中:为循环灰量,kg/h;为进口循环灰 焓值,kg/h;为燃料消耗量,kg/h;为一次风 量,m3/h;为一次风焓值,kg/h。 Qout mx1 Qout mx2 Qout mx3 Qout mx4 带出主燃室密相区的热量有 4 项:烟气带出 主燃室密相区
18、的热量、循环灰带出主燃室密 相区的热量、排渣带出主燃室密相区的热量 和主燃室密相区热量损失。 Qout mx= Qoutmx1+Qoutmx2+Qoutmx3+Qoutmx4 (12) Qout mx1= 1I 0 y+(ft1)I0k (13) Qout mx2= BxhI mxh BJ (14) Qout mx3= BpzI pz BJ (15) Qout mx4= q3mx+q4mx+q5mx 100 Qr(16) I0 y ft I0 k I mxh BpzI pz q3q4 q5 式中:为烟气焓值,kJ/kg;为名义空气过量 系数;为空气焓值,kJ/kg;为出口循环灰焓 值,kJ/k
19、g;为排渣量,kg/h;为排渣焓值, kJ/kg;为气体燃烧热损失,%;为固体燃烧 热损失,%;为烟气热损失,%。 1.2.2 主燃室稀相区 Qin xx1 Qin xx2 Qin xx3 Qin xx4 主燃室稀相区平衡示意如图 5 所示,进入主 燃室稀相区的热量有 4 项:一定燃烧份额的燃料 在主燃室稀相区的放热量、循环灰带入主燃 室稀相区的热量、烟气带入主燃室稀相区的 热量和二次风带入主燃室稀相区的热量。 Qin xx= Qinxx1+Qinxx2+Qinxx3+Qinxx4 (17) Qin xx1= 2Qr (18) Qin xx2= BxhI xxh BJ (19) Qin xx3
20、= 1I 0 y+(ft1)I0k (20) Qin xx4= Q2I0 2 BJ (21) Q2I0 2 式中:为二次风量,m3/h;为二次风焓值, kJ/kg。 Qout xx1 Qout xx2 Qout xx3 带出主燃室稀相区的热量有 3 项:烟气带出 主燃室稀相区的热量、循环灰带出主燃室稀 相区的热量和主燃室稀相区热量损失。 Qout xx = Qout xx1+Q out xx2+Q out xx3 (22) Qout xx1= (1+2)I 0 y+(ft12)I0k (23) Qout xx2= BxhI xxh BJ (24) Qout xx3= q3xx+q4xx+q5x
21、x 100 Qin xx1 (25) 1.2.3 副燃室 Qin fr1 Qin fr2 Qin fr3 副燃室能量平衡示意如图 6 所示,进入副燃 室的热量有 3 项:一定燃烧份额的燃料在副燃室 的放热量、循环灰带入副燃室的热量和烟 气带入副燃室的热量。 Qin fr = Qin fr1+Q in fr2+Q in fr3 (26) Qin fr1= 3Qr (27) Qin fr2= BxhI frh BJ (28) Qin fr3= (1+2)I 0 y+(ft12)I0k (29) 带出副燃室的热量有 3 项:烟气带出副燃室 烟气带出热量Qxx1 out Qxx1 in Qxx2 in
22、 Qxx4 in 循环灰带出热量Qxx2 out Qxx3 out Qxx3 in Qxx R 主燃室 稀相区 燃烧份额放热量 受热面吸热量 循环灰带入热量 二次风带入热量 热量损失 烟气带入热量 图 5 主燃室稀相区平衡示意 Fig. 5 Energy balance diagram of dilute phase area in the primary chamber 中国电力中国电力第第 51 51 卷卷 142 Qout fr1 Qout fr2 Qout fr3 的热量、循环灰带出副燃室的热量和副燃 室热量损失。 Qout fr = Qout fr1+Q out fr2+Q out
23、fr3 (30) Qout fr1 = (1+2+3)I0 y+(ft123)I0k (31) Qout fr2 = BxhI frh BJ (32) Qout fr3 = q3fr+q4fr+q5fr 100 Qin fr1 (33) 1.2.4 燃尽室 Qin rj1 Qin rj2 Qin rj3 燃尽室能量平衡示意如图 7 所示,进入燃尽 室的热量有 3 项:一定燃烧份额的燃料在燃尽室 的放热量、循环灰带入燃尽室的热量和烟 气带入燃尽室的热量。 Qin rj = Qin rj1+Q in rj2+Q in rj3 (34) Qin rj1= 4Qr (35) Qin rj2= Bxh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程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热力 计算方法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