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题比赛及实例.doc





《说题比赛及实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题比赛及实例.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说题比赛及实例.精品文档.一项创新的教研活动说题比赛及实例 “说题比赛”是一个全新的名词。在中小学开展的教研活动中,大家熟悉的是“课堂教学比赛”、 “说课比赛”,而在教师中开展“说题比赛”则是中学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一个创新。开展“说题比赛”,其宗旨是通过在青年教师中开展“做题、想题、改题、编题”系列活动,促进教师加强对试题的研究,从而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势与方向,用以指导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沙市中学将此项活动纳入教师专业化发展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将此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青年教师专业水平
2、的重要策略和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内容:1.考点分析 解析考点是什么。要求准确、全面。分析为什么考这个考点。可结合考题切合的热点(专业热点及时事热点等)和学生能力与素质的考察等视角分析。2.学情分析及对策 该考点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与本班学生具体学情的比较分析。指出该题在教学中体现出的学生最近发展区。该题研究成果如何推动,课堂教学教法改进与学法指导。3.试题拓展及变化 试题的拓展与变式分析。试题的改编。前两项内容均要结合学情、考情谈原因和预估。4.自选内容命题的趋势和方向预测,开展此次活动的反思等。参赛教师按照学校比赛要求,精心准备,比赛中各显特色,精彩纷呈。老师们注重选点,内容集中;深入
3、探讨,分析深刻;结合学情,针对性强。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老师们以审视的眼光研究试题,以建设者的姿态谋划命题的改革与发展,有的老师创编的试题角度新颖,创意独特。附:张安群说题材料遣词造句巧表达,追根溯源练思维高考“语言表达应用题”说题湖北省沙市中学语文组张安群语言表达应用题是语文高考的实验园地,它紧扣考纲,强化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又与生活接轨,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它犹如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在高考的舞台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块园地,去感受她鲜活灵动的气息。一、近年高考语言表达题特点走过十七年的高考历程,语言表达应用题花样迭出,在变化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魅力:1、凸现考纲命意
4、,考点综合多样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语言“表达应用”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近五年虽然各省自主命题的步伐加大,但各套考题都能紧扣考纲,力求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仅以2008年的16套试卷中的第六大题为例,天津卷考了填写标点,全国卷、辽宁卷考了辨析并修改病句,全国卷、天津卷、安徽卷等考到扩展语句,北京卷、安徽卷、江西卷等考到压缩语段,考到修辞方法和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运用
5、题就更多了。而且,高考题的设计往往不是一题突出一个考点,而是一题综合了多个考点,加大了试题的难度。如2008年全国卷第20题,补出主持人开场白的中间部分,既考到了扩展语句,也考到了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再如湖北卷第22题为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的宣传专刊拟写一个通栏标题,重庆卷第19题以“奥运火炬成功登顶珠峰”为内容拟写对联,既考到了压缩语段,也考到了修辞手法的运用,可谓一题兼顾多个考点,题目的综合性加强,有“一石多鸟”的作用。2、紧跟生活步伐,题型新颖多变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语言运用题的多变,来源于生活的瞬息万变。语文既有人文性,也有工具性。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要
6、求我们“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也要求我们“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在生活中去运用语言,去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而语言运用题就紧紧把握住了这一要求,用生活情境去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于是题型年年出新,变化多姿。近年高考考到了求职信、开场白、解说词、礼貌用语、展板文字说明、文学点评、补写电影脚本、拟写对联、专家访谈、文学形象介绍、填写稿件编审意见、拟写广告语、编写手机短信、创作节目串联词、拟写欢迎词、拟写主题口号、修改请柬等题型,无论是内容还是样式都与生活息息相关,逐步向口语表达发展,给广大考生提供了展示自我语言应用能力的空间,显得鲜活而灵动。
7、3、彰显文化内涵,材料丰富多彩语言表达题具有时代特色、文化气息和审美情味。首先语言运用题的材料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贴近社会,关注热点,富有时代气息。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第19题语用题材料涉及地震、风灾、冰灾等内容,北京卷第21题考到了四川汶川的“512”地震,安徽卷压缩题涉及淮河、巢湖流域的治污情况,江西卷考到了世界平均气温升高现象,湖北卷第22题要求写奥运火炬传递宣传栏标题,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即生活”的理念。其次,语言运用题的材料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显示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如2008年四川卷第19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从先贤身上学到其品格,浙江卷第22题启示考生从奥林匹亚的废
8、墟中品味残缺的美,福建卷第15题关注成语的文化内蕴,辽宁卷第18题关注我们传统的礼貌用语,及广东卷、山东卷对摄影、剪纸画的画面的描述,福建卷要求填写端午节晚会的开场白等,考生必须有深厚的文化积累才能很好地完成题目。再次,语言运用题极具审美情味。2008年高考的图文转换题透露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如广东卷对剪纸画意蕴的描述,山东卷对摄影作品的描述,重庆卷给漫画配写文字;还有不少文字题目也张扬着审美趣味,如湖北卷根据诗歌改写电影脚本,安徽卷体会人物的言外之意,考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也决定了题目完成的质量。4、着重能力立意,答案开放多维语言表达题注重变化,总让人觉得难以预测,难以把握。其实,比较历年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比赛 实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