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徽因对中国建筑的贡献.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论林徽因对中国建筑的贡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林徽因对中国建筑的贡献.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论林徽因对中国建筑的贡献.精品文档.论林徽因对中国建筑的贡献摘要: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是我国现代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大家公认她是天生的艺术家、名副其实的诗人,她的终生挚友美国人费慰梅在中国建筑之魂一书中评价“林徽因是梁思成在建筑学方面的助手,但她至今仍令人怀念的原因,则在于她毕生所写的许多诗篇。”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明费慰梅所说的是大家都认同的现实,而这个现实的评定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林徽因的墓碑上刻的是 “建筑师林徽因” 而不是诗人林徽因。也许是因为林徽因本行的建筑界,由于其丈夫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学术体系中的首要地位,而使得林
2、徽因总是被作为梁思成的合作者来提及的。本文主要论述林徽因的建筑造诣和建筑学术成就和对中国建筑历史和理论的贡献。关键字:林徽因;中国建筑学术和设计;中国建筑历史和理论;梁思成;中国营造学社;正文:9(一)、林徽因的求学之路早在林徽因16岁在英国伦敦圣玛丽女子学院读书期间,林徽因便确定建筑是她所要的事业,一种把艺术创造和人的日常需要结合在一起的工作。1924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到宾夕法尼亚大学读建筑,可是建筑系只收男生,只好在美术系注册。她没有就此妥协,经过努力她当上了建筑设计课的辅导员、建筑设计教授的助理,并和思成一起上建筑课,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学习建筑,日后成为著名建筑师的哈贝森曾夸赞他俩的建筑
3、图作业简直“无懈可击”。(二)、林徽因的建筑学术和设计成果1928年春,她同梁思成结婚。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 1931年,她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为北平大学设计地质馆和灰楼学生宿舍。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等有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还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书写了绪论。这是一本
4、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必读的重要工具。1937年夏,她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中国最古老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建于唐代的佛光寺大殿。1940年,她随梁思成的工作单位中央研究院迁到四川宜宾附近的李庄,住在低矮破旧的农舍里。颠沛流离的生活和艰苦的物质条件,使她肺病复发。在病榻上,她通读了廿四史中有关建筑的部分,为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经常工作到深夜。几年中,她协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建筑史图录稿。抗战胜利后。林徽因夫妇编写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此书后来演变成为全国文物保护目录。北平解放后,林徽因受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的设计任务。 1950年,她被任命为北京计画
5、委员会委员,对首都城建总体规划提出了有远见的意见。反对拆毁城墙、城楼和某些重要古建筑物的错误主张,力主保存北京古城面貌。1951年,她担任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承担为碑座设计纹饰和花圈浮雕图案的任务。1952年她参加中南海怀仁堂的内部装修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徽因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旺盛精力不但出色地完成了所担负的工作和教学任务,而且还与梁思成合作写了城市规划大纲、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等学术论文。为新观察等刊物撰写了10多篇介绍中国古建筑的通俗读物。但到了1954年,她的身体已极度衰弱,所承担的中国建筑史课程,几乎一大半是躺在床上讲授的。1955年4月1日,病魔终于夺走了她的生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林徽 中国建筑 贡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