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 下雨啦 ▏人教新课标(2014秋)(1).docx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 下雨啦 ▏人教新课标(2014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 下雨啦 ▏人教新课标(2014秋)(1).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四课 造型表现下雨啦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课程开始以播放雨声导入,引导学生闭眼静听,想象雨点是线还是点。紧接着引入几幅不同表现雨的中国名画,让学生欣赏雨的不同表现方法,引导学生进入雨的世界。同时在画的右边,设计了以线条表现的“雨”,并配上设问“哪幅是表现的大雨,哪幅是表现的小雨”,启发学生思考并在后面的绘画中有所借鉴。小孩子们喜欢下雨,喜欢去雨地里跑一跑玩一玩,对于雨点的感受也比较深刻,本课的学习要求“想一想:你看到的雨是什么样子的?找一找:用什么线条可以表现出雨的样子?试一试:画出雨的样子或者下雨天人们或者动物或者景物都会有哪些变化?”通过三个层次的
2、要求使得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加强。让学生通过回忆、观察,大胆地把自己对于雨的所见所想所感受表现出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从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教学思路:课堂一开始就营造雨天的视听环境,引导学生进入下雨的情境中去。并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出不同大小的雨的样子和感觉,让学生去体验和观察,寻找不同大小雨的表现方法。并通过图片与画面的欣赏感受下雨时候人们和动物们的不同表现,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感受人间亲情友情,并进发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欣赏并分析表现雨的图片,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描述,激发学生绘画的激情,根据教师提出的作业要求作画完成作品。在课堂结束前展示作品并做生
3、动的介绍。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天真自由,思维活动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缺乏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但是他们的想象能力很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多运用直观方式教学,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提高学生的造型与表现能力。教学目标:1、 知识性目标: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或者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以及雨中的情景。2、 情感性目标:尝试体验下雨给人或者动物、植物带来的不同感受。3、 能力性目标:锻炼学生观察和记忆能力以及用线条色彩再现情景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或回忆下雨时候的情景,感受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亲情友情在雨中的表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 下雨啦 人教新课标2014秋1 一年级 上册 美术 教案 下雨 新课 20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