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及风险防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及风险防范.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及风险防范.精品文档.一、概念静脉输液是指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内的方法。药物外渗分类:非化学药物外渗-药物的种类、化学药物外渗-药物的种类三、药物外渗临床表现:1、轻度炎性改变: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局部肿痛。2、重度:局部皮肤苍白继而出现水疱,严重者出现紫黑色,若不及时处理皮下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甚至累及深层组织。药物外渗局部临床表现:渗透压高的药物:开始肿胀、疼痛、红润,约8-12h呈灰白色或皮下出血,2-3天呈暗紫色、黑色。血管活性药:数分钟至2-3h局部红肿或苍白或红白相间呈条
2、纹状、刺痛、烧灼痛、约8-10h变性坏死化疗药:当即或数分钟内刺痛感、根据毒性不同数分钟至数小时变性坏死、局部红润、苍白灰白继之黑红、紫黑、黑痂形成或继发感染3、如何判断是否外渗(1)首先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对肥胖患者用手适中按压注射部位,如外渗时有凹陷或有张力无弹性;对暴露的血管可观察血管的硬度走向有无条索状的红线。(2)询问病人有无胀痛感。(3)挤压针管有无回血时,最好针头保持水平位,切记不应针尖翘起挤压针管。输液外渗-皮肤损害分期期 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局部皮肤红润 肿胀 发热 刺痛 无水疱和坏死期 静脉炎性反应期 局部皮下组织出血或水疱形成 水疱破溃组织苍白形成浅表溃疡 期 组织坏死
3、期 局部皮肤变性坏死黑痂或深部溃疡肌腱 血管 神经外露或伴感染药物外渗发生原因:1、患者因素(1)小儿由于哭闹、不配合,其血管短、不直,且家长紧张,无形中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压力,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在输液过程中,小儿天生好动,难于固定,所以小儿外渗多于成人,严重外渗也多于成人。(2)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行为功能减退,导致疼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肤松弛,静脉脆弱,这些都容易引起注射针头移位,造成静脉输液外渗。(3)无法沟通的患者、昏迷患者。此类患者由于烦躁、感觉和知觉障碍,容易发生外渗。4)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此类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5)肥胖患者:
4、血管看不清、触不到,穿刺难度大。2、 药物因素 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包括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甘露醇、 钙剂,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的高危药物,这些药物一旦外渗,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护理对策:1、小范围外渗:(1)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如普通的溶液、辅助治疗的药液,可以用湿热敷,或用95%的酒精、50%的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就会消退;如果所剩的药液不多,可以一边观察,一边湿敷,如不再继续外渗,可以坚持到输液完成。(2)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虽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
5、痛明显的,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95%酒精持续湿敷,红肿也会很快消失。2、大范围外渗:输入的药液为刺激性大的药液,如在四肢,局部制动,抬高患肢,用50%的硫酸镁、95%的 酒精持续湿敷,配合理疗,局部封闭,亦可用相对应的药物相拮抗,如缩血管药物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可以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地塞米松;钙剂可用50%的硫酸镁、山莨菪 (654-2)湿敷,也有介绍说可用马铃薯、生姜外敷。3、化疗药物外渗: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滴入,用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加以稀释,并局部冷敷,以防止局部疼痛、肿胀、坏死。甘露醇一旦发生渗漏后,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针对损伤的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6、护理措施:1、热敷:促进外渗于组织的药液消散吸收。20%甘露醇渗漏引起的组织损伤可采用654-2湿敷,配合酚妥拉明局封效果好,也可采用50%硫酸镁湿敷。2、封闭疗法封闭注射可阻止药物与组织细胞相结合。常用0.25%普鲁卡因或生理盐水局部封闭。3、中西药制剂依照中医祛瘀活血消肿方法制成的中药制剂,对药物渗漏引起的水肿淤血、疼痛疗效好。如:烫伤膏外涂肿胀部位治疗输液外漏效果好。4、照射疗法可用红外线照射10分钟左右,使局部组织干燥,用浸有庆大霉素8万U、654-210mg的纱布敷于外渗处,在用紫外线照射20分钟左右,每天23次,可达到预防感染、抗炎收敛,促进微循环的效果。药物外渗发生原因1、病理因
7、素: 由于高热、脱水都可以使血管周围内外环境发生改变,进而影响血管壁的渗透性和脆性,局部感染和末梢循环差可引起局部组织的代谢障碍及供养不足,从而导致局部酸中毒,诱发血管壁的损伤,此时选择粗直的血管,两人操作,用5ml注射器,接4号半的头皮针头,边穿刺边抽回血,防止假性堵塞,此法成功率较高。2、机械因素: 穿刺技术不熟练,体位不当,输液速度过快,时间过长,可采用留置针。3、药物因素: 长期输入高渗性溶液,碱性溶液对血管有刺激性的液体。4、穿刺部位不当: 如耳后,枕静脉,可逆向穿刺,指导家长适当的约束患儿,可抱起,同时加强相关知识的宣教。三、药物外渗处理措施:1、找出外渗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
8、,在使用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时,尽可能的选择粗且直的血管。2、同时应用微量泵使药物均匀的进入到血管,对于机械因素引起的外渗,我们采取适当约束,将患儿的双手包与包被中采用对侧卧位,即穿刺部位与卧位相反,对于已穿刺的静脉可逆向穿刺即逆心穿刺,由于头皮静脉无静脉瓣此种穿法可避免重复穿刺而引起的外渗现象。3、对于生理病理,穿刺部位不当引起的外渗可采用更换穿刺部位,加强按压时间,保护静脉等。发热反应如何处理?(1)、发热反应轻者,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2)、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按医嘱及时处理。(3)、对严重发热反应者应停止输液,予对症处理外,应保留输液器和溶液备查。空气栓塞1、临床表现:
9、患者突发性胸闷,胸骨后疼痛、眩晕,血压下降,随即呼吸困难,严重紫绀,病人有濒死感。2、预防:(1)、检查输液装置连接是否完好,穿刺前彻底排气。(2)、输液过程中勤巡视,及时更换添加药物,输液完毕及时拔针,加压输液需专人守护。3、处理:(1)、立即置患者于左侧卧位,并保持头低足高位。(2)、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急性肺水肿1、临床表现: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咳泡沫痰或泡沫样血性痰。2、预防:(1)、做好健康教育,根据不同人群、不同患者的病情调节好滴速,并且告知患者切勿随意调节。(2)、经常巡视患者,观察输液速度和患者反应感觉。3、处理:发生肺水肿时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使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6-8L/min),予20-30%的乙醇溶液湿化氧气,遵医嘱给予镇静、强心、利尿和平喘的药物,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减少回心血量。随着静脉输液的广泛应用,静脉输液实践的风险性也在增加。 如何认识和防范静脉输液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事件,有效降低输液相关的护理差错与纠纷的发生,提高输液安全与质量,已成为护理管理人员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通过从严格依法行医、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成立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小组、加强静脉输液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报告、反馈系统等方面加强静脉输液风险与安全管理,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