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万吨合成氨中变换工段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年产50万吨合成氨中变换工段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50万吨合成氨中变换工段设计.doc(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年产50万吨合成氨中变换工段设计年产50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的设计年产50万吨合成氨中变换工段设计摘要变换工段工序是合成氨生产中关键的一步,其主要任务是将变换气中的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本设计采用中串低工艺流程。首先对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进行简单说明;然后对全厂布置进行合理的设计;其次根据工艺参数对中变炉、低变炉、饱和热水塔等主要设备进行物料、热量衡算;再次对变换炉、换
2、热器进行总体结构设计和计算;最后对变换炉进行强度校核。关键词中串低;变换工段;工艺设计 The Design of the Conversion Sec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500 thousand tons Synthetic Ammonia per yearAbstract: Conversion section is the key step in the Synthetic Ammonia production, the main task is transform the Carbon monoxide in the feed gas to Ca
3、rbon dioxide.This design uses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shift in series process. Firstly, simply introduce the process and process conditions; Secondly carries on the reasonable design to the entire factory arrangement; Next according to the parameters to calculate the material and heat balance of th
4、e main equipment such as medium temperature shift furnace、low temperature shift furnace and Saturated hot water tower.; Then design and calculat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shift converter and the heat interchanger. Finally carries on the intensity examination to the shift converter. Key word: low and
5、 medium temperature; conversion section; process design;-目 录1 概述11.1目的和意义11.2合成氨工业概况11.2.1基本现状11.2.2发展趋势11.2.3应用领域21.3变换工艺介绍21.3.1中温变换工艺21.3.2中串低变换工艺21.3.3中低低变换工艺21.3.4全低变工艺31.4变换工艺的选择31.4.1工艺原理31.4.2工艺条件31.4.3工艺流程确定31.4.4主要设备的选择说明42 全厂总平面布置52.1全场总平面布置的任务52.2全厂总平面设计的原则52.3全厂总平面布置内容52.4全厂平面布置的特点52.5全
6、厂人员编制53 物料与热量衡算73.1已知条件及计算基准73.2中温变换炉物料及热量计算73.2.1水汽比的确定73.2.2中变炉CO的实际变换率的求取73.2.3中变炉催化剂平衡曲线83.2.4最佳温度曲线的计算83.2.5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物料及热量衡算93.2.6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物料及热量衡算123.3低变炉的物料及热量衡算153.3.1低变炉物料计算153.3.2出低变炉的变换气温度估算:163.3.3低变炉的热量衡算163.3.4低变催化剂操作线计算173.3.5低变炉催化剂平衡曲线173.4 饱和热水塔的热量和物料衡算193.4.1 饱和塔的热量和物料衡算193.4.2热水塔
7、的物料和热量衡算203.5主换热器的物料与热量的衡算213.6中间变换器物料与热量衡算234 设备的计算244.1中温变换炉的计算244.1.1触媒用量的计算244.1.2第一段床层触媒用量244.1.3 第二段床层触媒用量254.1.4 触媒直径的计算264.1.5中变炉进出口管径的选择274.2低温变换炉的计算284.2.1催化剂用量计算284.2.2催化剂床层阻力284.3主换热器的计算294.3.1传热面积的计算294.3.2设备直径与管板的确定304.3.3传热系数的验算304.3.4壳侧对流传热系数计算314.3.5总传热系数核算324.3.6其他换热器的选择324.4泵的选择33
8、5 变换炉机械设计及校核355.1变换炉筒体和裙座壁厚计算355.2变换炉的质量载荷计算355.2.1塔壳和裙座的质量355.2.2封头质量355.2.3 裙座质量365.2.4塔内构件质量365.2.5人孔、法兰、接管与附属物质量365.2.6保温材料质量365.2.7平台、扶梯质量365.2.8操作时塔内物料质量365.3地震载荷计算375.3.1计算危险截面的地震弯矩375.4风载荷计算375.4.1风力计算385.4.2风弯矩计算395.5各种载荷引起的轴向应力395.5.1计算压力引起的轴向应力395.5.2操作质量引起的轴向压应力395.5.3最大弯矩引起的轴向应力395.6筒体和
9、裙座危险截面的强度与稳定性校核405.6.1筒体的强度与稳定性校核405.6.2裙座的稳定性校核405.7裙座和筒体水压试验应力校核415.7.1筒体水压试验应力校核415.7.2裙座水压试验应力校核415.8基础环设计425.8.1基础环尺寸425.8.2基础环尺寸的应力校核425.8.3基础环厚度435.9地脚螺栓计算435.9.1地脚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435.9.2地脚螺栓直径43总结45设备一览表46符号说明47参考文献48致谢49附图说明501 概述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主要用于化学肥料的生产。合成氨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化工生产工艺。合成氨的生产主要分为:原
10、料气的制取;原料气的净化与合成。粗原料气中常含有大量的C,由于CO是合成氨催化剂的毒物,所以必须进行净化处理,通常,先经过CO变换反应,使其转化为易于清除的CO2和氨合成所需要的H2。因此,CO变换既是原料气的净化过程,又是原料气造气的继续。最后,少量的CO用液氨洗涤法,或是低温变换串联甲烷化法加以脱除。变换工段是指CO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过程。变换工段工序是合成氨生产中的第一步,也是较为关键的一步,因为能否正常生产出合格的压缩气,是后面的所有工序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在合成氨工艺流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1目的和意义氨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世界人口
11、的不断增加,用于制造尿素、硝酸铵、磷酸铵、硫酸铵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氨用量也在增长。在化学工业中,合成氨工业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支柱产业。据统计,世界每年合成氨产量已达到1亿吨以上,其中约有80%的氨用来生产化学肥料,20%作为其它化工产品的原料。合成氨的生产主要分为原料气的制取和原料气的净化与合成。粗原料气中常含有大量的C,由于CO是合成氨催化剂的毒物,所以必须进行净化处理,通常,先经过CO变换反应,使其转化为易于清除的CO2和氨合成所需要的H2。因此,CO变换既是原料气的净化过程,又是原料气造气的继续。最后,少量的CO用液氨洗涤法,或是低温变换串联甲烷化法加以脱除。合成氨,除原料为天然气、石油、
12、煤炭等一次能源外,整个生产过程还需消耗较多的电力、蒸汽等二次能源,而用量又很大。现在合成氨能耗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3%,中国合成氨生产能耗约占全国能耗的4%。因而能耗是衡量合成氨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变换工段是指CO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2和H2的过程。在合成氨工艺流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合成氨生产中,各种方法制取的原料气都含有CO,其体积分数一般为12%40%。合成氨需要的两种组分是H2和N2,因此需要除去合成气中的CO。变换反应如下:。由于CO变换过程是强放热过程,必须分段进行以利于回收反应热,并控制变换段出口残余CO含量。第一步是高温变换,使大部分CO转变为CO2和H2;第二
13、步是低温变换,将CO含量降至0.3%左右。因此,CO变换反应既是原料气制造的继续,又是净化的过程,为后续脱碳过程创造条件。目前,变换工段主要采用中变串低变的工艺流程,这是从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所谓中变串低变流程,就是在B106等Fe-Cr系催化剂之后串入Co-Mo系宽温变换催化剂。在中变串低变流程中,由于宽变催化剂的串入,操作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入炉的蒸汽比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另一方面变换气中的CO含量也大幅度降低。由于中变后串了宽变催化剂,使变换系统便于操作,也大幅度降低了能耗。变换过程需在高温高压使用催化剂条件下进行,因此变换工序是合成氨生产的高成本工序,其成本降低对合成氨成本
14、的降低有重要意义。1.2合成氨工业概况1.2.1基本现状我国的氮肥工业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合成氨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已掌握了以焦炭、无烟煤、焦炉气、天然气及油田伴生气和液态烃多种原料生产合成氨、尿素的技术,形成了特有的煤、石油、天然气原料并存和大、中、小生产规模并存的生产格局。目前合成氨总生产能力为4500万吨/年左右,氮肥工业已基本满足了国内需求,在与国际接轨后,具备与国际合成氨产品竞争的能力,今后发展重点是调整原料和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经济性。1.2.2发展趋势根据合成氨技术发展的情况分析,估计未来合成氨的基本生产原理将不会出现原则性的改变,其技术发展将会继续紧密围
15、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运行周期,改善经济性”的基本目标,进一步集中在 “大型化、低能耗、结构调整、清洁生产、长周期运行”等方面进行技术的研究开发。大型化、集成化、自动化,形成经济规模的生产中心、低能耗与环境更友好将是未来合成氨装置的主流发展方向。单系列合成氨装置生产能力将从2000t/d提高至40005000t/d;以天然气为原料制氨吨氨能耗已经接近了理论水平,今后难以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但以油、煤为原料制氨,降低能耗还可以有所作为。在合成氨装置大型化的技术开发过程中,其焦点主要集中在关键性的工序和设备,即合成气制备、合成气净化、氨合成技术、合成气压缩机;在低能耗合成氨装置的技术开发过程中,其主
16、要工艺技术将会进一步发展;实施与环境友好的清洁生产是未来合成氨装置的必然和惟一的选择。生产过程中不生成或很少生成副产物、废物,实现或接近“零排放”的清洁生产技术将日趋成熟和不断完善;提高生产运转的可靠性,延长运行周期是未来合成氨装置“改善经济性、增强竞争力”的必要保证。有利于“提高装置生产运转率、延长运行周期”的技术,包括工艺优化技术、先进控制技术等将越来越受到重视。1.2.3应用领域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在约有80%的氨用来制造化学肥料,其余作为生产其他化工产品的原料。除液氨可直接作为肥料外,农业上使用的氨肥,例如尿素、硝酸铵、磷酸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以及各种含氨混肥和复肥,都
17、是以氨为原料的。氨在工业上主要用来制造炸药和各种化学纤维和塑料。从氨可以制的硝酸,继而再制造硝酸铵、硝化甘油、三硝基甲苯和硝基纤维素等。在化纤和塑料工业中,则以氨、硝酸和尿酸作为氮源,生产已内酰胺,尼龙6单体、己二胺、人造丝、全脂树脂和脲醛树脂等产品。氨的其他工业用途也十分广泛,例如,作为制冰、空调、冷藏等系统的制冷剂,在冶金工业中用来提炼矿石中的铜、镍等金属,在医药和生物化学方面生产磺胺类生物、维生素、蛋氨酸和其他氨基酸等。1.3变换工艺介绍1.3.1中温变换工艺中温变换工艺早期均采用常压,经节能改造,现在大都采用加压变换。加压中温变换工艺主要特点是:采用低温高活性的中变催化剂,降低了工艺上
18、对过量蒸汽的要求;采用段间冷激降温,减少了系统的热负荷和阻力,减小外供蒸汽量;合成与变换,铜洗构成第二换热网络,合理利用热能。其中有两种模式,一是“水流程”模式,二是“汽流程”模式。前者指在合成塔后设置水加热器以热水形式向变换系统补充热能,并通过变换工段设置的两个饱和热水塔使自产蒸汽达到变换反应所需的汽气比。后者在合成塔设后置式锅炉或中置式锅炉产生蒸汽供变换用,变换工段则设置第二热水塔回收系统余热供精炼铜液再生用;采用电炉升温,革新了变换工段燃烧炉升温方法,使之达到操作简单、平稳、省时、节能效果。1.3.2中串低变换工艺所谓中温变换串低温变换流程,就是在B107等Fe-Cr系催化剂之后串入Co
19、-Mo系宽温变换催化剂。由于宽变催化剂的串入,操作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入炉的蒸汽比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另一方面变换气中的CO含量也大幅度降低。由于中变后串了宽变催化剂,使变换系统便于操作,也大幅度降低了能耗。根据催化剂低温性能,低变炉入口温度可控制在180230。这样,由于催化剂终态温度降低,可以减少蒸汽添加量,达到节能的效果。另外,由于变换效率的提高,合成氨产量可以相对增加。与中变流程相比,中串低工艺蒸汽消耗下降,饱和塔负荷减轻。1.3.3中低低变换工艺中低低流程是在一段铁铬系中温变换催化剂后直接串二段钴钼系耐硫变换催化剂,利用中温变换的高温来提高反应速率,脱除有毒杂质,利用两段低温变
20、换提高变换率,实现节能降耗。这样充分发挥了中变催化剂和低变催化剂的特点,实现了最佳组合,达到了能耗低、阻力小、操作方便的理想效果。该流程与中变串低变相比,关键是增加了第一低变,填补了280250这一中变串低变所没有的反应温区,充分利用了低变催化剂在这一温区的高活性。比全低变工艺操作稳定在于中低低工艺以铁铬系中变催化剂为净化剂,过滤煤气中氧和油污,起到了保护钴钼系耐硫催化剂的作用。1.3.4全低变工艺全低变工艺是全部采用低温活性钴钼系变换催化剂进行一氧化碳变换的工艺过程,作为一种节能新工艺, 节能降耗的效果显著。低变炉各段进口温度均在200左右,床层温度比传统的床层温度下降100300,有利于变
21、换反应平衡。汽气比降低,蒸汽消耗大幅下降,在几种变换流程中蒸汽消耗最低。热回收率高,有效能损失小,热交换设备换热面积可减少1/2左右。与原高变催化剂比较,催化剂用两可以减少一半以上,降低了变换炉床层阻力,降低了压缩功耗。余热回收效果好。催化剂段间换热等用水加热器逐级回收、逐级加热饱和热水塔循环热水,出饱和塔半水煤气的温度及饱和度高,出热水塔变换气温度可降到100以下。1.4变换工艺的选择1.4.1工艺原理一氧化碳变换反应式为: (1) (2)其中反应(1)是主反应,反应(2)是副反应,为了控制反应向生成目的产物的方向进行,工业上采用对式反应(1)具有良好选择性催化剂,进而抑制其它副反应的发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产 50 合成氨 变换 工段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