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栽培技术.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黑木耳栽培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木耳栽培技术.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黑木耳栽培技术.精品文档.黑木耳栽培技术 黑木耳又名木耳、耳子、光木耳、云耳。隶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黑木耳不仅有独特的味道,而且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的营养成分仅次于肉、蛋、鱼、豆,而为其他任何蔬菜所不及。因此,人们把黑木耳比作“素中之荤”的保健食品。一、主要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黑木耳是一种胶质菌,半透明、深褐色、有弹性,一般直径5 cm6cm,大者可达10 cm12cm。初为耳状、杯状,后渐变为叶状,花瓣状。表面光滑或有脉状皱纹。子实层覆盖在子实体的下表面,红褐色,干后收缩,变为橙黄色、深褐色或暗黑色,上
2、表层表面褐色至黑褐色,密生短毛,无子实层。(二)营养特性黑木耳生长对养分的要求以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质为主,还需要少量的无机盐类。1、碳源 碳源是黑木耳生长发育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木耳的菌丝能利用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等各种碳源,木屑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只有处于溶解于水的状态时,木耳菌丝才能吸收利用。菌丝先利用培养料中可溶状态的碳水化合物,同时分泌大量的酶把木屑中的纤维素、木质素等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可溶性物糖,再进一步利用。栽培中碳源主要由阔叶锯沬、玉米芯、棉籽壳和甘蔗渣等来提供。2、氮源 含氮物质是构成黑木耳细胞原生质必需的物质,黑木耳能利用的氮源有蛋白质、氨基酸、尿素、铵盐、硝酸盐等,
3、栽培中一般以添加麦麸来提供。3、矿质元素 矿质元素钙、磷、钾、铁、镁是木耳体内蛋白质和酶的重要组成部分,需量不大,但不可缺少。一般木屑中就可以提供,栽培中可加入石膏、磷酸二氢钾。(三) 环境条件1、温度 温度是影响黑木耳生长速度、产量、质量的主要因子。黑木耳属中温型菌类,它的菌丝体在535之间均能生长发育,但以2228之间为最适宜,2832生长速度虽快,容易老化。黑木耳的子实体在1530之间都可以形成和生长,但以2228之间生长的耳片大、肉厚、质量好。 28以上生长的木耳肉稍薄、色淡黄、质量差。1520之间生长的木耳虽然肉厚、色黑、质量好,但生长期缓慢,影响产量。低于15子实体不易形成。2、湿
4、度(水分) 水分是黑木耳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木耳菌丝体和子实体在生长发育中都需要大量的水分,但两者的需要量有所不同。一般的说。菌丝生长发育时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065。子实体形成阶段培养料中最适含水量为7075,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木耳的耳片是胶 质的,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膨胀,只有吸水膨胀后才生长发育,湿度低于80时,耳片生长迟缓;低于70耳片不易形成。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对耳片的生长发育也不利。3、光照 黑木耳菌丝生长不需要光,光反而抑制菌丝体的生长。但是子实体的形成需要光,黑木耳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不形成子实体,光照不足,子实体畸形。耳芽在一定的直射阳光下才能长出茁壮的耳片。根据经验耳
5、场有一定的直射光时,所长出的木耳既厚硕又黝黑。无直射光的耳场,长出的木耳、肉薄、色淡、缺乏弹性,有不健壮之感。黑木耳虽然对直射光的忍受能力较强,但必须给以适当的湿度,不然会使耳片萎缩、干燥,停止生长,影响产量。4、空气 黑木耳是一种好气性真菌,需要充足的氧气。菌袋培养时通风不良,极易招致霉菌污染,子实体发育时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时,子实体发育受到抑制,耳片不能正常伸展,原基不易分化。因此要经常保持耳场(发菌室内)的空气流通,以保证黑木耳的生长发育对氧气的需要。5、酸碱度(pH值) 黑木耳适宜在微酸性的环境中生活,以PH值5.56.5为最好。拌培养料的pH值先调到适宜范围偏碱一方,通过发菌
6、即可达最适宜程度。二、栽培与管理技术要点(一)常用配方玉米芯粉73%、麦麸5%、糖1%、石膏1%,棉籽壳20%,培养料含水率60%65%。培养料应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木屑选用阔叶树种;玉米芯应先在日光下暴晒1天到2天,用粉碎机打碎成黄豆粒到玉米粒大小的颗粒,不要粉碎成糠状,以免影响培养料的通气性。(二)工艺流程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做床催芽露天管理采摘凉晒1、拌料。 拌料要拌匀,保证含水量在65%左右。2、装袋。人工装料时要边装料边用手压实,要求上下松紧度一致(菌袋装料时以不变形、袋面无破褶、光滑为标准)。原种菌袋包装采用装料压实料面窝口扎棍覆棉花盖纸盖系胶筋。栽培种菌袋包装采用装料压实
7、料面窝口扎棍。原种湿重0.6公斤,栽培种湿重1.15公斤。当天装的菌袋(瓶)要在当天灭菌,不能放置过夜,以免产生杂菌,发酵、酸败。如当天不能灭菌,应放到冷凉通风处过夜。3、灭菌。采用常压灭菌方式,提前将灭菌锅锅屉放好,要求锅屉离锅水平口约10厘米,上面放麻袋片,17cm33cm的菌袋灭菌时需装在铁筐中或在蒸锅内搭架子,16cm52cm的菌袋灭菌时培养袋依长向平放成“#”字重叠排列在锅屉上。行间距3公分,便于内部空气流通。然后用塑料和 棉被将锅封严,待菌袋内温度达100后再保持12小时。灭菌后当菌袋温度降到60时趁热出锅,将菌袋送入接种室进行冷却。4、接种。待袋中料温降至30以下时,就可进行接种
8、。接种要做到无菌操作,菌袋接种程序为:将冷却的菌袋放入接种箱内;栽培种瓶外壁用75%酒精擦拭消毒后也放入接种箱内,然后用每立方米5克高锰酸钾,10毫升甲醛熏0.51小时。接种时点燃酒精灯,用灭菌的镊子将栽培种弄碎,在点燃酒精灯的无菌区内,使瓶口对着袋口,将菌种均匀地撒在袋内料表面上,形成一薄层,这样黑木耳菌丝萌发快,抢先占领料面,以抑制杂菌侵染。每瓶三级种可接30袋左右。5、发菌管理 菌袋接菌后要放在消毒后的培养架上发菌,培养架的每层之间高度为35cm左右,培养初期,袋应直立整齐摆放,袋间留有适当的距离,待菌丝伸入培养料内后,可以将袋底相对,口朝外,卧放2行,上下迭叠4排。菌袋发菌时将培养袋摆
9、成“#”形,高十层左右,初期四个菌袋一层,每垛间要留有适当的距离,随着温度的升高可改为三个一层或二个一层。培养前期,即接种后15天内,培养室的温度适当低些,保持在2022,使刚接种的菌丝慢慢恢复生长,菌丝粗壮有生命力,能减少杂菌污染。中期,即接种15天后,黑木耳菌丝生长已占优势,将温度升高到25左右,加快发菌速度。后期,当菌丝快发满,即培养将结束的10天内,再把温度降至1822,菌丝在较低温度下生长得健壮,营养分解吸收充分。这样培养出的菌袋出耳早,分化快,抗病力强,产量高。发菌期间菌袋内的温度必须一直控制在32以下,温度测量以上数第二层和最下层为准。 培养室的湿度一般保持在55%65%之间。黑
10、木耳在菌丝培养阶段不需要光线,培养室的窗户要糊上报纸,使室内光线接近黑暗。培养室每天要通风2030分钟。保证有足够的氧气来维持黑木耳菌丝正常的代谢作用。后期,更要增加通风时间和次数,保持培养室内空气新鲜。6、做床选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水良好、房前屋后空地,并要求避开风口。 土质粘重的地块作距地高5cm,宽90cm,长度不限的床,床与床之间留有排水沟。 床做好后,床面应浇一次重水,然后喷50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消毒。7、催芽接种好的培养袋经4050天培养,菌丝就可长满菌袋。菌丝长满后不要急于催耳,应再继续培养1015天,使菌丝充分吃料,积聚营养物质,提高抗霉抗病能力。这时,培养室要遮光,同时适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木耳 栽培技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