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航班进港间隔控制研究-赵世伟.docx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航班进港间隔控制研究-赵世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航班进港间隔控制研究-赵世伟.docx(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民航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航班进港间隔控制研究 姓名:赵世伟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导航、制导与控制 指导教师:华克强 20090328 摘 本文针对目前出现的空中交通拥挤问题,对终端区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中最后进近 部分航班进港时间间隔控制问题的研究。针对航班进港动态过程的运行特点,提出合 理的假设条件,将具有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属性的航班进港过程转化为以航班进港事件 发生序列为自变量,进港时间间隔为受控量的控制系统分析综合问题。进而对实际航 班数据的分析处理,利用辨识技术建立航班进港动态过程的 ARMA模型。应用模型参 考自适应控制理论,采取现行的先到先服务管制方式,
2、设计航班进港时间间隔控制系 统,并给出适用于航班进港时间间隔控制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 法。 采用 MATLAB仿真软件对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航班进港时间间隔系统进行 仿真,几种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仿真结果均表明航班进港时间间隔方差明显减小, 进港过程更加平稳有序,有利于缓解空中交通拥挤问题,提高了机场运行的安全性。 本文针对航班进港动态系统所提出的分析设计思路,为进一步将控制理论用于空 中交通管理的研究,开发空中交通管理辅助决策系统,进而实现空管自动化提供了新 的思路。 关键词:航班进港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空中交通管制时间 间隔控制 Abstract To solve th
3、e problem of air traffic crowding, this paper research the problem of flight arrivals time interval control in air traffic flow management at final approach in terminal area.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 of flight arrival dynamic process, bring out reasonable assumption condition, turn
4、flight arrival process with the attribute of discrete event dynamic system into the problem of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n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sequence of flight arrival event as independent variable, flight arrivars time interval as controlled variable. Further more analyze and deal with actual
5、flight data, setup ARMA model of flight arrival dynamic process with using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Apply the theory of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MRAC); take the actual method of first arrival fist service, design control system of flight arrivals time interval control, and supply MRAC ari
6、thmetic which is suit to flight arrivals time interval control. Using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of MATLAB to simulate the flight arrivars time interval control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MRAC, simulation results of several methods of MARC show that the variance of flight arrivals time interval obviously
7、 decreasing, arrival process becomes smoother. Improve the problem of air traffic crowding, elevate safety of airport operation.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 to flight arrival dynamic system supply new way to air traffic management research using control theory, developing air traffic managements
8、assistant decision system, and further realizing air traffic control automation. Keywords: Flight Arrival, Discrete Event Dynamic Systems,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Air Traffic Control, Time Interval Control 中国民航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 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
9、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 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民航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 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 究 生 签 名 : 知 日期: 7 及只 中国民航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中国民航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 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 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 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中国民航大学研究生部办理。 研
10、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 期 :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民航运输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期间,民航 运输总周转量年均增长速度约为国民经济的二倍,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三倍,世界民航 的四倍。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已由 1980年世界第 35位上升到目前的第 3位。尤其是 2007年 11月 22日开始实施缩小飞行垂直间隔 ( RVSM)措施,以进一步提高空中交 通流量,民航运输周转量将会进一步提高 m。最新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日飞行达 到 12000余架次,日飞行小时达到 11000余小时。 随着空中交通运输量的高速增长,机队规模、机场数量、航班数量仍在持续增加。
11、比如, 2005年中国订购了波音和空客客机多达 220架, 2006年至今已定购客飞机 150 架,其它各种通用飞机数量增长迅速。而主要机场和东部部分区域空中交通容量及基 本接近饱和状态,致使航班延误大幅提高,给航空运输企业和旅客带来了不小的直接 和间接经济损失。根据对未来航空运输发展的预测,到 2020年我国年人均乘飞机将 由 0.07次上升到0.3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航班延误问题将会 越来越严重 表 1.1反映了 1996-2006年我国航空运输系统航班的延误情况统计根据目前 规定,不正常航班以超过班期时刻表规定离港或者进港时刻 15分钟为准(包括取消 的航班)。实际上, 99%的不
12、正常航班属于航班延误或者取消,因此可以认为不正常 航班即是航班延误。即使在正常航班,实际上也有超过 50%的延误在 1-14分钟以内。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航空运输的航班延误问题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影响了旅客和 货主的工作,也严重影响了航空运输系统的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 4H51。 表 1.1我国航空运输系统航班延误情况统 计表 年份 全部航班(次 正常航班(次) 不正常航班(次) 航班不正常率( 1996 329361 257231 72130 21.9 1997 481937 375429 106508 22.1 1998 496266 382621 113645 22.9 1999 545
13、445 415629 129816 23.8 2000 592195 449476 142719 24.1 2001 679433 527240 152193 22.4 2002 586107 427858 158249 27.0 2003 1060812 846528 214284 20.2 2004 1186419 948012 238407 20.1 2005 1315188 1080401 234787 17.9 2006 1526869 1244092 282777 18.5 为了提高航空运输业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以及环保性,提升航空运输业的 竞争力,减少航班延误率, 2006年
14、以来围绕下 代航空运输系统已经展开了一系列 的研究工作,而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 ( NGATM)是需要先行的子系统。构建天 地空一体化的空管自动化系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和建设工作。虽然民航部门不断 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机场扩建和设备更新,对星基导航系统,广域多组合式监视 系统,数字数据通信系统方面进行新技术开发、新设备研制,但由于周期较长,且受 地域等多方面的限制,仅仅通过空中交通管制设施的改善已经不能作为提高空中交通 管制容量的主要手段,还应从改进空中交通管制方式着手,围绕相关的调度方法、控 制技术进行研究,建立合理的模型,对航线航路和管制程序等方面进 行优化研究 61, 只有这样才可
15、能使空管自动化得以硬软结合、圆满实现。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空中交通管理的理论研究工作开始得比较早。八十年代,麻省理工学院的 Odoni教授首次对空中流量管理进行了系统的描述,提出战术管理和战略管理的管理 模式 7。在战术管理方面,八十年代中后期,美国的 HeinzErzberger等研究了基于时 间的空中航班实时调度问题 8,并把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的自动着陆系统在丹佛机场进 行了试用 91()1。在欧洲,九十年代后德国的 KlausPlatz等也作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并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进行了实验 111。在战略管理方面,以 Amedeo R.Odoni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模型 参考 自适应 控制 航班 进港 间隔 研究 赵世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