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某老年大学项目可研报告 .pdf
《2022年某老年大学项目可研报告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某老年大学项目可研报告 .pdf(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某老年大学项目可研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6 1.1 项目建设内容 .6 1.2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6 1.3 项目地理位置 .7 1.4 项目编制依据 .7 1.5 项目技术经济综合指标.7 1.6 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7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 .8 2.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产生原因.8 2.2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分析.8 2.3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10 2.4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分析.11 第三章老年大学的办学意义.12 3.1 利于老年人社会交往的扩大与集体生活的重建.12 3.2 利于家庭的融洽与社区的和谐.13 3.3 利于国家人力资源的持续供给.14 第四章老年大
2、学建立的市场分析.15 4.1 国际上老年大学主要模式.15 4.1.1法英模式 .15 4.1.2美国模式 .15 4.1.3日本模式 .16 4.2 国内老年大学的发展现状及问题.16 4.2.1我国老年大学现状.16 4.2.2我国老年大学目前存在的问题.17 4.2.3我国老年大学发展潜力.18 4.3 目前国内主要老年大学的比较.18 4.3.1北京京教老年大学.18 4.3.2杭州老年大学 .19 4.3.3武汉老年大学 .19 4.3.4上海老年大学 .19 第五章 *老年大学总体规划.20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3、-第 1 页,共 28 页5.1 、总体规划 .20 5.2 、土地规划 .20 5.3 、建筑规划 .20 5.4 、设备设施规划 .21 5.5 、职能部门人员规划.21 5.6 、院系规划 .21 第六章 *大学组织机构、专业及师资建设规划.22 6.1 办学宗旨与目标.22 6.2 组织结构设计 .23 6.3 学校教育 .24 6.3.1课堂教育 .24 6.3.2远程教育 .24 6.3.3教学原则 .25 6.4 科研规划 .26 6.5 人才师资 .27 第七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可行性分析.27 7.1 校园网资源中心与信息系统建设可行性分析.27 7.2 图书馆建设可行性分析.
4、31 7.3 社会服务建设可行性分析.33 7.4 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分析.34 第八章风险分析与保障措施.34 8.1 项目建设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34 8.2 建设项目的保障措施.35 8.2.1组织保障 .35 8.2.2项目管理保障 .35 8.2.3资金保障 .35 8.2.4人事制度保障 .36 8.2.5招标说明 .36 8.2.5环保说明 .36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6 9.1 编制说明 .36 9.2 编制方法 .36 9.3 投资估算的依据.36 9.4 建设投资估算 .37 9.5 流动资金估算 .37 9.6 新增总投资估算.37 9.7 资金来源 .39 精选
5、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8 页第十章财务评价 .40 10.1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和参数选取.40 10.2 收入及税金估算 .40 10.3 经营成本估算 .41 10.4 总成本估算 .41 10.5 利润估算 .43 10.6 财务评价 .43 10.7 财务评价结论 .49 第十一章社会效益评价 .49 第十二章基本结论 .50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1.1 项目建设内容* 老年大学项目法人代表: xxxx 1.2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老年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系国务院老龄工作办公室所管辖企业集团,担负着中国老龄
6、社会发展与中国老年产业进入市场初期重大课题研究与试验工作。集团在国务院老龄办公室的领导下,以发展老年产业为己任,正着力推进中国老龄社会发展规划与方案的实施。2008 年 11 月经国务院老龄工作办公室批准,集团成立了“中国老年产业重大项目筹备组”,目前正在筹建、报批“中国老龄社会发展彩票发行管理中心”、“中国老龄社会发展基金”和“中国老年产业大厦”等项目。 同时,* 集团拟组建 “中国老年实业投资发展管理中心”、 “中国老年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全国老年休养连锁基地管理中心”、“中国老年服务管理教育中心”、“中国老年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管理中心”、“中国老年科技产品孵化推广交易中心”和“中国老龄社
7、会发展研究中心”。* 集团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支持下,为了大力推动老年产业的健康发展,正不断探寻老年产业发展的新途径,采取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方式,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推动老年产业和老年公益事业的发展,以实际行动来迎接中国社会“未富先老”的严峻挑战。* 老年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为实施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而设立的我国唯一专业从事老年产业的企业集团,担负着中国老龄社会发展与中国老年产业进入市场初期重大课题研究与试验工作;承担着中国老年产业重大项目的研究、开发、实施任务。1.3 项目地理位置海南省 * 老城区面积 200 亩投资总额 10 亿1.4 项
8、目编制依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8 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199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 号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中组发200810 号)北京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一)北京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二)1.5 项目技术经济综合指标按全投资现金流量表计算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1.22%,净现值( ic=9%时)为 9170 万元,内部收益率均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
9、说明盈利能力满足了行业最低要求,财务净现值均大于零,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可以考虑接受的。所得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为9.28 年(含建设期)。1.6 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该项目作为公益性项目,内部收益率达11.22%,投资回收期达9.28 年,因此项目是可行的。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2.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产生原因首先,人均寿命的延长是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原因之一。由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特别是医疗条件的改善,老年人口寿命增加,当前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为73 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次,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的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近几十年来,我国成功地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的
10、生育率迅速下降,从而导致少儿人口所占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老年人口的比重则相对上升,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2.2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分析人口老龄化在国际上的通常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 ,或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 ,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自1999 年中国进入老龄社会开始,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据民政部2008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中数据, 2008 年底,全国65 岁及以上人口10956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 60 岁及以上人
11、口15989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 ,比上年上升了0.4 个百分点。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主要具有以下的特征:(一)、老年人口规模巨大,且发展迅速2004 年底,中国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 亿, 2014 年将达到2 亿, 2026 年将达到3 亿, 2037 年超过 4 亿,2051 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4 亿的规模。据联合国预测,21 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21 世纪下半叶,中国也还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二)、老龄化发展迅速据有关测算, 65 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 提升到
12、14% ,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 年以上的时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8 页其中,法国 130 年,瑞典 85 年,澳大利亚和美国79 年左右。中国只用27 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三)、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 年)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2012 年)比较,时间跨度长达33 年。(四)、城乡倒置
13、显著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中国的情况则不同。目前,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 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 年。到 21 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 这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之一。(五)、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目前,老年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出464 万人, 2049 年将达到峰值,多出2645 万人。 21 世纪下半叶,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基本稳定在1700-1900 万人。需要指出的是,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中50-70%都是 8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高龄女性人口。(六)、老龄化超前于现
14、代化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中国则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五千到一万美元以上,2008 年我国人均 GDP为 3125 美元,属于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2.3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首先,老龄化会带来社会抚养比不断提高,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也是随之增大。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一般以百分数表示。它表明,从整个社会来看,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多少非劳动年龄人口。常用的抚
15、养比指标有:总人口抚养比(简称总抚养比)、少儿人口抚养比(简称少儿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简称老年抚养比)。在我国,一般以15 岁到 64 岁为劳动年龄人口, 14 岁及以下和65 岁及以上为被抚养人口。抚养比指标反映不同人口群体之间的抚养关系,实际上也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人口老龄化发展所带来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将导致老年抚养比和总抚养比的上升。中国的老年抚养比变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1950 年( 7.26 )到 1970 年( 7.68 )经过短暂的增长后开始了平稳的下降;然后从1970 年(7.68 )开始,老年抚养比开始了不断上升的阶段,直到 2050 年的 38.88%,即
16、平均 3 个劳动年龄人口要养活一个老人。其次,老龄化会加大消费性人口比例,降低生产性人口比例,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养老、护理、医疗方面的支出增大,减少了个人储蓄和生产性投资,导致国民经济随之下滑。第三,人口红利不是免费的午餐,一方面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多个兄弟姐妹之间赡养两个老人,抚养一两个孩子)受到严峻的挑战,由人口负债引起的“4+2+1”家庭养老模式日益面临危机,特别是中国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庞大,占全国老年人口的60% 以上,其中 95% 没有养老金,只能靠家庭养老。这对“4+2+1”家庭养老模式提出严峻挑战。另一方面,机构养老在我国发展滞后,会进一步加剧人口负债期老年人在服务、生理、情感等
17、方面需求的匮乏。容易造成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的状况。中国老龄化来得快,社会还没有做好应对老龄化的准备。很多老人在经济状况,健康水平,文化素质和精神心理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8 页的问题。他们中间相当一部分人是集经济贫困、机会贫困、健康贫困、知识贫困、能力贫困、精神贫困于一身,缺乏社会保险和家庭保障。2.4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分析从 2001 年 2100 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1 年到 2020 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该阶段, 中国将平均每年增加5
18、96 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 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到 2020 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 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 8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 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第二阶段,从2021 年到 2050 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伴随着 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中期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 万人。同时,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长并开始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到2023 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2.7 亿,与 0-14
19、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 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 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 以上,其中, 8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448 万,占老年人口的 21.78%。第三阶段,从2051 年到 2100 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 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 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 倍。这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 3-4 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 左右, 80 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表 1 2001-2050年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和老龄化程度预测年份60 岁以上人口数(亿人)人口老龄化程度(%
20、 )-1 -2 -1 -2 2001 年1.33 1.33 10.34 10.33 2002 年1.36 1.36 10.47 10.46 2003 年1.38 1.38 10.62 10.59 2004 年1.41 1.41 10.79 10.75 2005 年1.45 1.45 10.98 10.94 2006 年1.49 1.49 11.22 11.17 2007 年1.53 1.53 11.48 11.42 2008 年1.58 1.58 11.79 11.73 2009 年1.65 1.65 12.17 12.09 2010 年1.71 1.71 12.57 12.48 2011 年
21、1.78 1.78 13.01 12.91 2012 年1.86 1.86 13.51 13.39 2013 年1.95 1.95 14.04 13.91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8 页2014 年2.04 2.04 14.62 14.48 2015 年2.13 2.13 15.17 15 2016 年2.21 2.21 15.66 15.48 2017 年2.29 2.29 16.19 15.99 2018 年2.36 2.36 16.58 16.37 2019 年2.4 2.4 16.82 16.59 20
22、20 年2.43 2.43 16.96 16.72 2025 年2.96 2.96 20.42 20.07 2030 年3.55 3.55 24.46 23.93 2035 年3.97 3.97 27.45 26.71 2040 年4.11 4.11 28.63 27.7 2045 年4.25 4.25 30.07 28.92 2050 年4.5 4.5 32.73 31.27 注:“( 1)”为按照总和生育率(TFR )=1.7 计算;“( 2)”为按照总和生育率(TFR )=1.8 计算的;总和生育率:指假设妇女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度过育龄期,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生育的孩子数。 ( 数
23、据来源:国家人开口计生委2003 年预测结果 ) 第三章老年大学的办学意义3.1 利于老年人社会交往的扩大与集体生活的重建社会交往是人的一种自然向往和能动适应的社会属性,也是人的社会化的基本途径,老年同样需要社会交往。因为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由原来主要以工作关系而结交的朋友大多都因工作关系的结束而不再来往,老年人面对的主要交往对象变成了家庭成员,交往范围变得日渐狭窄。过去,很多老年人没有机会与更多的老年人相处,他们更多的是独自面对今后的岁月。但老年大学可以使得兴趣相投的老年人得以聚集起来,构建一个同龄群体,从而扩大了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年龄上的同质性可以促进互动,催生新的友谊。 老年学员
24、来学习的同时也可以结交朋友。据有关对老年大学中学员的问卷调查,关于回答 “除了学到知识外,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问题时,很多老人的回答都是交到了很多兴趣相投的朋友。这说明老年大学为老年人建立新的友谊提供了条件,而友谊的建立则有效地缓解了老年人因角色丧失而带来的角色紧张,而更好地适应晚年期的角色转变。此外,老年大学通过授课提供了的同学群体的同时,学校内部也会成立很多的社团如书法、绘画、摄影等等,在这些集体中,老年人是主要角色,可以找到共同语言,较少感受到年龄歧视,容易认识自我,并始终与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样,对社会的认同感和与社会的沟通也会增加。这对于老年人的继续社会化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很
25、多研究也都表明,老年人在入学之后,闲暇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各类活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8 页占用时间也随之增多,不再单调乏味,入学后各类闲暇活动的人数也在增加,老年人的心理方面也是负面情绪减少,积极向上的情绪增多,例如感觉更加充实、向上、精力更好。3.2 利于家庭的融洽与社区的和谐家庭是老年人的生活场所,更是老年人的心理依托,离开工作岗位回归家庭的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的变化与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因此,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好坏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心理情绪。但在家庭中,由于年轻人与老年人在知识、观念和行为等方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某老年大学项目可研报告 2022 老年 大学 项目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