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心和脑》教案(共5课)(2022新版).doc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心和脑》教案(共5课)(2022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心和脑》教案(共5课)(2022新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心和脑第4课我们的脑【教学目标】1.知道人脑具有高级功能,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根据人的行为和情感表现分析得出脑的功能;通过交流讨论,知道大脑有不同的区域,各有不同的功能。3.表现出对脑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4.了解人类对脑功能的好奇和社会需求是脑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动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平时在课堂上和课间有哪些行为。学会汇报:课堂上读书、写字、听讲、思考等,课下运动、聊天、喝水等。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平时容易产生哪些情绪学生汇报:喜、怒、哀、乐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交流讨
2、论。2.教师提问:你知道这些是人体的哪部分在起作用吗?师生交流总结,引人课题(板书课题:我们的脑)。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自己的行为和情绪、结合搜集的资料,让学生初步建立脑与其功能的联系。二、活动过程(一)“谁”在支配人的行为和情感?1.教师出示女排队员夺冠领奖、学生在考场中认真答题、人们参加全民健身长跑活动3幅图片,让学生观察他们的行为和情感表现。学生交流、汇报。师生总结:女排队员喜笑颜开,学生全神贯注。人们步伐矫健。2.教师追问: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和情感?学生交流、汇报。3.教师提出问题:谁在支配人的行为和情感?学生交流后汇报。师生小结:脑在支配人的行为和情感。它是人体的“司令部”,
3、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生活中人们不同的行为情绪的表现。分析产生这些行为和情绪的原因,认识到脑的作用。(二)认识我们的脑。1.认识脑的外部特征。教师出示人脑结构模型让学生观察,描述人脑的外部形态特征。学生观察,汇报。教师出示有关脑的结构、功能、大小、颜色、形状等资料,引导学生交流思考,让学生认识到脑的重要性,形成保护脑的意识。师生小结:脑分为大脑、小脑、脑干三个部分。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大脑有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功能。2.认识大脑的功能。(1)教师出示跑步、感知水温、接听电话、浏览书籍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在做什么。学生观察,汇报教师引
4、导学生猜测脑怎样控制人的这些行为学生猜测,交流。(2)教师出示运动中枢、感觉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等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其在大脑中各功能区的划分、位置和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大脑还有哪些中枢。分别有什么作用。学生交流,汇报。教师补充语言中枢、呼吸中枢、记忆中枢等的资料。(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大脑不同区域的功能是否相同。学生猜测,交流。教师提出问题:大脑某个区域受到损伤,会导致什么后果?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大脑分管运动、语言等的区域受损后的表现。师生总结:大脑存在不同的区域,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分工,分别处理不同的任务。教师出示因左脑受损右侧躯体行动不便的病例。引导学生思考大脑两半球对身体
5、部位的管理有什么特点。师生总结:大脑交叉控制着身体另一侧,即左脑管右侧身体、右脑管左侧身体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人脑模型、让学生对脑的外部特征有初步了解;通过分析具体事例,让学生意识到大脑分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功能、支配着人的行为和情感。同时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可以用科学知识进行解释。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三、拓展活动教师布置课下任务:搜集资料,了解大脑左、右两个半球功能的区别。让学生更全了解我们的脑。【教学后记】第5课神经系统【教学目标】1.知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周围神经共同组成的;了解人体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有关人
6、体怎样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的信息。3.表现出对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当多人测的反应速度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再次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4.初步了解有关神经系统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树立保护神经系统的意识;了解人类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好奇和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提出游戏要求: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老师丢沙包,同学们躲沙包。游戏中注意观察我们的身体都有哪些器言(或部分)参与其中2.师生进行游戏3.学生在班级中交流、教师随机相应板书:眼睛 大脑 四肢4.教师提出疑问:眼睛和我们的大脑有一定的距离,眼睛是通过什么把接收到的信息
7、传递给大脑的?大脑又是靠什么指挥四肢做出反应的呢?仅仅有大脑就能完成人体活动的指挥的任务吗?还有什么器官也参与其中5.学生交流汇报6.师生小结:人们能做出这些反应,是神经系统调节的结果。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神经系统(板书课题:神经系统)二、探究活动活动一:神经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1.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神经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吗?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回答:由脑、脊髓、神经组成教师继续提问:你知道这儿部分的结构吗?它们又有什么功能!学生说出脑的结构和功能2.教师出示神经系统的组成图、指导学生认识各组成部分及功能:脑位于颅腔内、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脊随
8、位于脊柱内。上端与脑相连、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和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能把身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并把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身体各部分。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 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大部分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脑和脊髓还有通向内脏器官的神经。师生总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周围神经共同组成的活动二:人体怎样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1.教师出示运动员听到枪声开始起跑的视频,学生观看视频2.教师提问:听到发令枪声后,运动员做出了哪些动作?号导学生发现:运动员支撑身体
9、的双手推离地面大幅前后摆动、身体前倾、脚尖蹬商地面等再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员身体各个部位为什么能够协调一致、默契配合学生交流讨论,汇报可能是神经系统调节的结果教师出示完整的神经反射过程:发令枪响后,运动员的耳朵接收到声音刺激,听神经将信号传给脑,脑判断出是起跑信号,将指令通过神经传给肌肉,运动员便开始奔跑1.教师让学生去拿桌上的苹果(或钢笔),说一说从看到拿的过程。师生共同完善:先是眼看到苹果,并把这个信息由视神经(传人神经)传人大脑,脑决定“去拿这个苹果”,这个命令由传出神经传到手上的某些肌肉,这些肌肉收缩,这样就伸手拿到苹果了,活动三:抓尺子游戏,测反应速度教师谈话:人与人之间的反应速度也有快
10、慢的差异,下面我们做抓尺子游戏,体验一下好吗?教师呈现方法指导和活动图片(课件出示),组织学生同桌之间进行游戏,做好记录研级交流汇报。说一说小组内谁的反应速度最快教师小结:人与人神经反应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反应速度是可以经过训练逐步提高的三、总结拓展1.同学,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汇报2.教师布置任务:课后,请大家查阅资料,了解运动员是怎样提高反应速度的。【教学后记】第6课心脏和血管【教学目标】1.了解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举例说出保护心脏和血管的健康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功能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心脏和血
11、管的信息;初步学会保护心脏和血管的方法。3.表现出对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观点。4.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医疗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福利。【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中医把脉看病的图片。谈话:同学们见过中医把脉看病的场景吗?具体怎么做?学生交流。2.教师边讲解边演示:伸出左手,掌心朝上,右手中间3个手指并拢,将指腹放在左手手腕外侧,其他手指自然放下,这时指腹就可以感觉到手腕处的脉搏了(学生自己动手为自己把脉)。3.谈话:脉搏是由什么引起的?学生猜想:
12、心脏跳动引起的;血管引起的4.谈话:这只是大家的猜想,我们的身体就像一架精密仪器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心脏、血管结构是怎样的?在我们的身体中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心脏和血管(板书课题:心脏和血管)。设计意图以中医把脉的场景导人,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做出猜想,提出问题,为课堂探究做准备。二、探究活动-认识心脏和血管活动一:测一测我们的脉搏频率。1.谈话:同一个人的脉搏在不同情况下有变化吗?学生猜想。自由回答。2.学生两人一组测脉搏,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做好记录。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小组展示,汇报交流发现。4.谈话:通过测量脉搏,你发现了什么?
13、5.教师总结:脉搏频率就是动脉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心率就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频率和心率一致。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运动时心率会明显加快。若人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也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变化。不同年龄的人,心跳会有不同。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也就是脉拥频率为60-100次1分钟。活动二:认识心脏和血管。1.谈话:脉搏可能是由心脏跳动引起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心脏是什么样子吗?课件展示心脏内剖面图。教师结合课件图片讲解: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心脏是由发达的心肌构成的,内部是空的,分为4个腔
14、室,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左边和右边不通,四个腔都与血管相通。2.引导学生:现在摸一摸自己的心脏在哪里,指一指4个腔室分别在哪里。你能指出同伴心脏的位置和心脏4个腔室的位置吗?3.学生学以致用,组内互动,指出心脏和4个腔室的位置。4.谈话引导:再摸一摸自己的心脏,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听吗?学生再次感受心跳5.学生分组实验,用听诊器听心跳。教师巡视指导6.谈话:同学们听到心跳声了吗?心脏跳动的声音和什么相似?学生回答:心跳的声音和脉搏比较相似。7.教师小结:心脏跳动的情况和脉搏的情况相似,脉搏可能就是由心脏跳动引起的。我们身体中有很多地方都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和脑 小学 科学 青岛 五四 年级 下册 第二 单元 教案 2022 新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