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电大管理会计期末考试复习题资料大汇编附答案【电大Word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电大管理会计期末考试复习题资料大汇编附答案【电大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电大管理会计期末考试复习题资料大汇编附答案【电大Word版】.doc(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电大管理会计期末考试复习题资料大汇编附答案计算题总结1企业1999年生产乙产品10000件,销售9000件。该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为40元,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24元,单位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元。该企业全年固定制造费用为60000元。全年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为25000元,假定该企业乙产品无期初存货。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编制收益表。2企业每年生产1000件甲产品,其单位完全成本为18元,(其中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元),直接出售的价格为20元。企业目前已具备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品的能力,但每深加工一件甲半成品需要追加5元变动性加工成本。乙产品的单位售价为30元。假
2、定乙产品的废品率为1。要求:(1)如果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做出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2)深加工能力可用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贡献边际4000元,做出是否深加工的决策。3. 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已知本企业销售量为20000件,固定成本为25000元,利润为10000元,预计下一年销售量为25000件。要求:预计下期利润额。4 已知:某企业常年生产需用的某部件,以前一直从市场上采购。采购量在5000件以下时,单价为8元;达到或超过5000件时,单价为7元。如果追加投入12000元专属成本,就可以自行制造该部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要求:用成本无差别点法为企业做出自制或外购A零件
3、的决策,并说明理由。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03年、2004年的生产量分别为34000件和28000件,销售量分别为28000件和32000件,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每单位产品的售价为2.5元。生产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为0.6元(其中包括直接材料0.26元,直接人工0.3元,变动性制造费用0.0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每年的发生额为30000元。销售与行政管理费:变动性费用为销售收入的5%;固定性费用的发生额为13000元。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2003年和2004年的营业利润。(2)具体说明2004年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发生差异的
4、原因。6.企业经营某种产品,1991年、1992年和1993年的生产量都是8000件,销售量分别为8000件、7000件和8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该产品单位售价12元,单位变动性生产成本5元,全年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24000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25000元(假设无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要求:分别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和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该企业1991年、1992年和1993年的利润总额7.企业经营甲产品,上年度的有关资料为:销售收入 500000元变动成本 35000元固定成本 240000元经营亏损 90000元要求(1)计算在现有条件下使甲产品扭亏至少需要增加的销售收入;(
5、2)计算当固定成本增加6万元时,甲产品的盈亏平衡销售收入.8企业经营甲、乙、丙三种产品,其中:丙产品市场已处于饱和状态。本年度销售收入总额120000元,固定成本总额30000元。经测算确认,该企业预计下年度销售收入仍维持目前水平,目标利润为21600元。其他有关资料如下表:产品项目 甲乙丙销售比重边际贡献率 50% 35% 20% 50% 30% 40%要求:在产品销售收入总额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甲、乙两种产品的产销结构实现下年度的目标利润9企业生产甲产品,其年产量为10000件。该产品既可经初步加工立即出售,单位销售价格65元,单位变动成本61元;也可继续加工后出售,单位销售价格80
6、元。进一步加工时除每单位产品将追加变动成本9元外,还需要增加一台专用设备,年折旧额为15000元要求:决策甲产品应立即出售还是继续加工后出售?10.企业经营某种产品,1991年、1992年和1993年的生产量都是8000件,销售量分别为8000件、7000件和10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该产品单位售价12元,单位变动性生产成本5元,全年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24000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25000元(假设无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要求:分别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和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该企业1991年、1992年和1993年的利润总额11.企业经营甲产品,上年度的有关资料为:销售收入 50
7、0000元变动成本 35000元固定成本 240000元经营亏损 90000元要求(1)计算当固定成本增加6万元时,甲产品的盈亏平衡销售收入.(2) 计算当固定成本增加6万元,边际贡献率提高10%时,甲产品的盈亏平衡销售收入.12企业经营甲、乙、丙三种产品,其中:丙产品市场已处于饱和状态。本年度销售收入总额140000元,固定成本总额28800元。经测算确认,该企业预计下年度销售收入仍维持目前水平,目标利润为28000元。其他有关资料如下表:产品项目 甲乙丙销售比重边际贡献率 50% 35% 20% 50% 30% 40%要求:在产品销售收入总额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甲、乙两种产品的产销结
8、构实现下年度的目标利润13企业同时经营甲、乙、丙三种产品,它们都需要耗用A种原材料,有关资料如下表:产 品 名 称产品销售价格(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元)单位产品A种原材料标准耗用量(公斤)甲产品 200 10乙产品 250 125丙产品 280 20现要求确定,从经济上考虑,该企业应将原材料A优先用于哪种产品?14、某公司本年度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其产量、售价以及成本的有关资料如下:生产量为4000件,销售量为3500件,期初存货量为零。单位产品销售价格 为46元,直接材料成本2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32000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为6元,固定制造费用为28000元,单位变动推销及管理费用4
9、元,固定推销管理费用为21000元。要求:(1)分别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和全部成本计算法计算本年度期末存货成本。(2)分别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和全部成本计算法来编制收益表。解:(1)期末存货=期初存货+本期生产量-本期生产量=0+4000-3500=500(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为:(20000/4000+32000/4000+6)500=9500(元)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为:9500+28000/4000500=13000(元)(2)变动成本计算法收益表项 目金 额销售收入(3500件46元)161000变动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193500)66500 变动推销及管理成本
10、(43500)14000 变动成本合计80500贡献毛益80500 减:期间成本 固定生产成本28000 固定推销及管理成本21000 期间成本合计49000税前净利31500完全成本计算法收益表项 目金 额销售收入(3500件46元)161000产品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0 本期生产成本(20000+32000+52000)104000 期末存货成本13000产品销售成本91000销售毛利70000 减:期间成本 推销及管理成本(43500+21000)35000 期间成本合计35000税前净利3500015、设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二两年的生产量分别是30000件和24000件;销售
11、量分别是20000件和30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现出法,每单位产品销价15元。生产成本中,每件产品变动成本为5元,固定制造费用每年的发生额为180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假定是固定性费用,每年发生额为25000元。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分别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和全部成本计算法编制第一年的收益表。(2)具体说明这两年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的税前净利发生差异的原因。解:变动成本计算法收益表项 目金 额第一年第二年销售收入300000450000变动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100000150000 变动推销及管理成本00 变动成本合计100000150000贡献毛益200000300000
12、减:期间成本 固定生产成本180000180000 固定推销及管理成本2500025000 期间成本合计205000205000税前净利-500095000完全成本计算法收益表项 目金 额第一年第二年销售收入300000450000产品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0110000 本期生产成本330000300000 期末存货成本11000050000产品销售成本220000360000销售毛利8000090000 减:期间成本 推销及管理成本2500025000 期间成本合计2500025000税前净利5500065000(2)第一年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比采用变动成本法多60000元550
13、00-(-5000),这是因为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中包括的固定性制造费用,而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中只包括变动成本。全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中有固定性制造费用60000元(180000元/30000件10000件),所以它的当期冲减的成本就少60000元,因而利润也就多60000元。第二年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比采用变动成本法少30000元(65000-95000),这是因为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期初存货成本中吸收的上一年固定性制造费用60000元,而期末存货成本中只包括本期固定性制造费用30000元(180000元/24000件4000件),因此,本期多负担成本
14、30000元(60000-30000),故税前净利比采用变动成本法少30000元。16、某企业19年上半年6个月的维修费为混合成本,其历史资料如下:月份 业务量(机器小时,X) 维修费(元,Y)1 10000 5002 8000 4803 13000 5604 12000 5505 14000 5706 11000 490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将维修费分解为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并写出成本模型。(2)若月份的业务量预计为15000机器小时,计算该企业月份的维修费预计数。解:(1)根据企业上半年的资料,得到高低两点的坐标分别为:高点:(14000,570)低点:(8000,480)假定成本模型为
15、y=A+Bx则:B= 0.015(元/小时)将高点坐标(或低点坐标)代入下式,得A:A=高点成本-B高点业务量=570-0.01514000=360(元)或A=低点成本-B低点业务量480-0.0158000=360(元)维修费成本模型为:y=360+0.015x(2)将月份预计业务量代入成本模型,得到月份预计维修费。即:y=3600.01515000585(元)17、某工厂将过去一年十二个月中最高业务量与最低业务量情况下的制造费用总额摘录如下:摘要高点低点业务量(机器小时)7500050000制造费用总额(元)176250142500上表制造费用总额中包括固定本、变动成本及混合成本三类。该厂
16、会计部门曾对低点月份业务量为50000机器小时的制造费用总额作了分析,其各类成本的组成情况如下: 变动成本总额 50000元 固定成本总额 60000元 混合成本总额 32500元 制造费用总额 142500元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将该厂混合成本分解为变动部分和固定部分,并写出混合成本公式。(2)若该厂计划期间的生产能量为65000机器小时,则其制造费用总额将为多少。解:(1)根据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特点,即:单位变动成本不变50000/500001(元机器小时)固定成本总额不变60000元将高点月份的制造费用总额分解为:变动成本总额 75000元固定成本总额 60000元混合成本总额 41
17、250元高点(10月) 低点(3月)业务量(小量) 75000 50000混合成本(元) 41250 32500设混合成本yA+BxB(41250-32500)/(75000-50000)0.35(元/小时)将高点(或低点)的资料代入yA+Bx得:A41250-0.357500041250-2625015000元或32500-0.355000032500-1750015000元混合成本公司y15000+0.35X(2)根据可制造费用y(60000+15000)+(1+0.35)x75000+1.35X当X65000时,制造费用总额y75000+1.356500075000+8775016275
18、0(元)若该厂计划期间的生产能量为65000机器小时,则其制造费用总额将为162750元。18、资料:设某商品经销商店,1995年10月份的各项资料如下:(1)当月销售该商品840台,平均进货成本172元/台,售价为250元/台。(2)管理费用,职工工资每月4 400元,办公设备折旧费每月120元;办公费每月120元。(3)推销费用,每台运费8元,每台保险费4元;推销佣金以售价的5%计算;每月支付广告费150元,水电费90元,推销设备折旧费240元。要求:分别采用传统职能式和贡献式编制该商店1995年度10月份的损益表。解:职能式损益表1995年10月销售收入840250=210 000减:销
19、售成本840172=144 480销售毛利65 520减:营业费用管理费用4 400+120+120=4 640推销费用840(8+4)+210 0005%+150+90+240=21 060 25 700税前净利39 820贡献式损益表1995年10月 销售收入840250=210 000销售产品变动成本:进货成本840172=144 480管理费用0推销费用840(8+4)+210 0005%=20 580165 060贡献毛益44 940固定成本:管理费用4 640推销费用150+90+240=4805 120税前净利39 82019某企业生产甲零件,该零件市场价50元,企业利用剩余生产
20、能力制造该零件,单位制造成本为: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6元,变动制造费用6元,固定制造费用4元。要求: (1)甲零件每年需要量为30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该零件应否外购? (2)甲零件每年需要量为3000件,剩余生产能力如不用于生产甲零件,可以生产其他产品,每年的贡献毛益总额3000元,该零件应否外购?(3)甲零件每年需要量不确定情况下,企业自行生产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8000元,该零件何时应外购?解:(1)自制总成本=3 000(20166)=126 000(元) 外购总成本=3 00050=150 000(元) 结论:因为自制总成本小于外购总成本,企业不应外购,应自己生产甲零件,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大Word版 2022 电大 管理 会计 期末考试 复习题 资料 汇编 答案 Word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