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电大《财政学》考试考前复习资料汇编附答案Word版可编辑.doc
《2022年电大《财政学》考试考前复习资料汇编附答案Word版可编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电大《财政学》考试考前复习资料汇编附答案Word版可编辑.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好文档,好知识2022年电大财政学考试考前复习资料汇编附答案1、创造性支出:是指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使社会秩序更为良好、经济顺利发展的支出。2、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企业主管部门或集团和政府委托的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的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3、政府支出乘数:是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所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支出的变动量之间的关系。4、分税制:是将国家的全部税种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划分,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入范围,以保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职能的顺利实现。5、公共物品或服
2、务: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6、税收饶让:是指居住国政府对本国纳税人在国外得到减免的那一部分所得,同样给予抵免待遇,不再按本国规定的税率补征。7、公债承受发行法:是指由财政部门直接与认购者(一般是认购量较大的认购者)就公债出售条件进行谈判的发行方式。8、税收适应原则:是指以税基的宽窄为标准来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税基宽的税种归中央政府,税基窄的税种归地方政府。9、国际重复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同一时期内,对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统一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或税源,征收相同或类似的税收。10、预算预备费:是在预算编制时预留的资金,主要用于
3、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救济支出以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支出。我国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预算按照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13设置预备费。11、紧缩性财政政策:是用于减轻或消除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其内容是: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12、财政事后监督:是指政府预算和单位财务收支事项发生后,对执行结果所进行的一种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分析。13、私人个别需要:就是普通意义上的社会成员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它建立在个人或家庭的基础上,是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提出的需要。14、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或集合的需要。它建立在整个社会的基础上,是以整个社会为单位提出的需要。15、私人物品或服务:是指用于满足私人个别需要
4、、具有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竞争性和受益的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16、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活动。可简称为政府的收支活动。17、资源配置:指的是通过对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使其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18、政府支出:政府为提供或生产公共物品或服务而出资、拨款以及进行各种支付的过程,表现为政府的支出。19、政府收入:政府为筹措满足提供或生产公共物品或服务所需的资金而征税、举债、收取国有企业利润以及各种费用的过程,表现为政府的收入。20、稳定经济:就是指政府作为市场上的一种经济力量,运用宏观上的经济政策手
5、段有意识的影响、调控经济,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地经济增长。这一概念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不可能自动、平稳地向前发展的认识基础之上的。21、财政支出:也称为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22、购买性支出:又称为消耗性支出,是政府购买物品或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物品或服务的支出。23、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地、单方面地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是指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等方面的支出。24、预防性支出:是指用于维持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不使其受到国内外敌对力量的破坏和侵犯,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
6、生活稳定的支出。25、创造性支出:是指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使社会秩序更为良好、经济顺利发展的支出。26、可控制性支出:是指不受法律和契约的约束,可以由政府部门根据每个预算年度的需要分别决定或加以增减的支出。27、不可控制性支出:是指根据现行法律和契约所必须进行的支出,也就是说,在法律或契约的有效期间内必须按照相关的规定准时如数支付,不得任意停付或逾期支付,也不得任意削减其数额。28、科技文卫支出:是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项支出的简称,主要包括科技支出、教育支出、文化事业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科教文卫诸项事业的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决定作用,但它们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公共需要。因
7、此,从总体上说,为了促进这些事业的发展,政府和社会公众应当共同出资。29、特殊利益支出:指的是对社会中某些特定居民或企业给予特殊利益的支出。30、普雷斯特法则:是指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普雷斯特曾经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支出经济性质结构进行了比较。从其统计的数据来看,发达国家政府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比发展中国家同类指标高出许多;而发展中国家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比发达国家同类指标高出许多。31、边际财政支出倾向:是指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间的比率。32、财政支出弹性: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33、效益:从经济学的一般意义上讲,就是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
8、动中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34、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是指财政资金的耗费与经济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35、财政支出的社会效益:是指财政资金的耗费与社会效果的对比关系。36、微观效益:是指每一笔财政支出项目所带来的具体的效果。37、宏观效益:是指通过对财政支出总量和结构的安排与调整所产生的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以及人民整体、长远利益的效果。38、贴现率:指任何一笔资金相隔一年之后平均增值的百分比率。39、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保证财政支出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40、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41、国有资产收益:
9、是国家凭借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以利润上缴、租金、利息、股息、红利和权益转让等形式取得收入的一种形式。42、公债:是国家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依据信用原则,有偿、灵活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43、政府收费:是国家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实施行政管理或提供特定公共设施的使用时,向受益人收取一定费用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44、无偿收入:主要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征收的税收收入。45、有偿收入:主要是指债务收入,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国家的经济建设支出。46、中央财政收入:是指按照财政和预算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由中央政府集中支配使用的财政资金。47、地方财政收入:是指按照财政和预
10、算的相关法律、法规或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定,划归地方政府集中筹集和支配使用的财政资金。48、经常性收入:是指在连续的财政年度里均可获得的稳定的收入。49、临时性收入:是指非连续的不稳定的收入。50、绝对规模:就是以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财政收入的实际数额。51、相对规模:是指财政收入实际数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等宏观经济指标的比重。52、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人。53、负税人: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承担者。54、税源: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已经形成的各项收入。55、税本:是税收收入来源的根本,是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各项收入的来源地。56、税率:是所课征的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例,也就
11、是课税的尺度。57、统一比例税率:同一比例税率是比例税率的一种,即对一个税种只规定一个税率。58、差别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是比例税率的一种,即对一个税种规定不同比例的税率。差别比例税率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产品差别比例税率。2)行业差别比例税率。3)地区差别比例税率。59、边际税率:是最后一单位税基适用的税率,也就是税额增量与课税对象数额增量之比。60、平均税率:则是实际纳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例。61、比例税率:是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统一比例的税额。62、累进税额:是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将其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一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
12、数额越小税率越低。63、全额累进税率:是指将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税率,把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按照与之相对应的税率征税,即按课税对象适应的最高级次的税率同一征税。64、超额累进税率:是指将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税率,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按级距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各等级分别计算税额,然后进行加总,得到最终的应纳税额。65、超率累进税率:是指当征税对象体现为计税基数的一定比例时,把这一比例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级距,对每个级距分别设计的税率。66、累退税率:是按照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适用
13、税率越低。67、定额税率:是按单位课税对象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税额,而不采取百分比的形式。68、税收固定性:是指国家征税必须按照法律实现规定的标准,明确税收的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或税额以及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等征税规范。这些事先规定的事项对征纳双方都有约束力,征收机关和纳税人均不得随意变更标准。固定性是无偿性和强制性的必然要求。69、财产税:是对纳税人的财产按数量或价值额课征的税收。70、流转税:是对商品或服务买卖的流转额课征的税收。71、从量税:以计税对象的重量、件数、容积、面积等作为计税依据,按预先确定的单位税额计征,也称为“从量计征”。72、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作为计税依据,按一定比例计
14、征,也称为“从价计征”。73、价内税:凡是税款构成商品或服务价格组成部分的,属于价内税。74、价外税:凡是税款作为商品或服务价格以外附加的,则属于价外税。75、经常税:是用以保证国家经常性费用的支出需要的。它每年按法律规定连续地课征,除非税率或其他税制规定需要变动,一般不需要再经立法机关审议。76、临时税:是出于某一特定目的,或者国家出于非常时期而特别征收的税。它只是在规定年度内才能课征,必须由立法机关审议通过。77、公债依存度:是指当年的政府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78、公债偿债率:是指当年的公债还本付息额与政府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79、公债负担率:是指当年公债累计余额与当年经济总规模
15、的比例关系。80、居民应债率:是指公债余额与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例关系。81、规费:是政府部门为公民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82、使用费:是政府对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按照一定的标准收取的费用,一般发生在公路、桥梁等设施的使用上。83、财政承债能力指标:财政承债能力指标主要是从考察政府财政对公债还本付息能力的角度来衡量公债的规模,主要包括国债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两个具体的指标。84、社会应债能力指标:社会应债能力指标主要是从考察社会经济对公债的承受能力以及公债购买者对公债购买能力的角度来衡量公债的规模,主要包括公债负担率和居民应债率两个具体的指标。85、税收公平原则:是指
16、政府征收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86、收益原则:即根据纳税人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中获得收益的多少,判定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大。获得效益多者应多纳税,获得效益少者可以少纳税,不获得效益者则不纳税。87、支付能力原则:根据纳税人的支付能力,判定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大。支付能力大者应多纳税,支付能力小者可以少纳税,无支付能力者则不纳税。88、税收效率原则:就是要求政府征税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提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89、税收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之后,通过种种途径而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90
17、、税收归宿: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之后,通过种种途径而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91、前转: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提高其所提供的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的方法,向前转移给商品或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的一种形式。92、后转: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以压低生产要素进价或降低工资、延长工时等方法,向后转移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负担的一种形式。93、消转:即纳税人对其所纳税款,既不向前转嫁,也不向后转嫁,而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补偿其纳税损失,使支付税款之后的利润水平不比纳税前低,从而使税负在生产发展和收入增长中自行消失。94、税收成本:是指在税收征纳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费用支出。95
18、、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国家按一定的政策、原则构建的税收体系。96、抵免法:是指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国家在对本国居民的国外所得征税时,允许其用国外已纳税款冲抵在本国应缴纳的税收,从而实际征收的税款为该居民应纳本国税款与已纳外国税款的差额。97、营业税:是对规定的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全部收入征收的一种税。98、关税:是海关依法对进出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税。99、个人所得税:是对本国居民的境内外所得和非居民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100、企业所得税:是指国家队境内企业(外商企业除外)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101、资源税:是为了体现国家的权益,促进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调节资
19、源级差收入,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采应税资源产品征收的一种税。102、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以城镇土地为征税对象,对占用国家和集体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按提地使用面积征收的一种税。103、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104、耕地占用税:是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对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一次性征收的税种。105、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国家为城市建设和维护筹集资金,而向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征收的一种税。106、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
20、税对象,依据房产价格或房产租金收入向房产所有人或经营人征收的一种税。107、车船使用税:是对行驶于我国境内公共道路的车辆和航行于境内河流、湖泊或者领海的船舶,按其种类定额征收的一种税。108、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和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109、契税:是在房屋买卖、典当、赠与或交换订立契约时,由承受人缴纳的一种税。110、国际税收:是指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财税利益的税收活动。它反映着各自国家政府对跨国纳税人行使征税权力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111、税收管辖权:是国家在税法领域中的主权,是一国政府在征税方面所行使的管理权力及其范围。112
21、、地域税收管辖权:即国家对来源于该国境内的全部所得以及存在于本国领土范围内的财产行使征税权力,而不考虑取得所得收入者和财产所有者是否为该国的居民或公民。113、居民税收管辖权:即国家对该国居民在世界范围内的所得和财产行使征税权力,而不考虑该纳税居民的所得是来源于国内还是国外。114、公民税收管辖权:即国家对具有本国国籍的公民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全部所得和财产行使征税权力,而不考虑该公民是否为本国居民,也不考虑该公民的所得是来源于国内还是国外。115、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同一时期内,对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同一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统一征税对象或税源,征收相同或类似的税收。116、国
22、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税法和国际税收协定的差别、漏洞、特例和缺陷,来规避或减轻其国际纳税义务的行为。117、国际逃税:是指跨国纳税人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各种非法的税收欺诈手段,以达到逃脱或减少其国际纳税义务的违法行为。118、国际税收协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了协调相互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和处理税务方面的问题,通过谈判所签订的书面协议。119、公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是指在公债管理上通过调整公债的流动性程度,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性或紧缩性的影响。120、公债管理的利息率效应:是指在公债管理上通过调整公债的发行率或实际利率水平,来影响金融
23、市场利率的升降,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的影响。121、财团包销:即财政部门与银行、信贷机构和证券商等组成的金融财团通过谈判并签订合同,由后者对公债实行包销。122、中央银行包销:即由中央银行负责包销公债。123、外债:就是政府部门及其相关机构对外举借的债务,在我国是指“境内机构对居民承担的以外币表示的债务”。124、收益拍卖:即固定公债的出售价格,认购者对固定价格的利息率,也就是投资收益率进行投标。125、竞争性出价:即财政部门事先公布公债的发行量,认购者据此报出愿意接受的利率和价格。发行机构按认购者所报的价格和利率,或从高价开始,或从低利率开始,依次决定中标者,一直到完成预定的发行数量
24、为止。126、非竞争性出价:即一般小额认购者或不熟悉此项业务的认购者,可以只报出拟购买公债的数量,发行机构按当天成交的竞争性出价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平均价格将公债出售给他们。127、分期逐步偿还法:是对一种公债规定几个还本期,每期偿还一定比例,直至公债到期时,本金全部偿清。128、抽签轮次偿还法:是在公债存在期限内,通过定期按公债号码抽签对号以确定偿还一定比例的公债,直至偿还期结束,全部公债皆中签偿清为止。129、公债的发行价格:就是公债初次买卖的出售价格或购买价格。按照公债发行价格与其票面值的关系,可以分为平价发行、折价发行、溢价发行三种发行方式。130、以新偿旧偿还法:是政府通过发行新债券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学 2022 电大 考试 考前 复习资料 汇编 答案 Word 编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