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经》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道德经》读后感.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道德经读后感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中华珍宝,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记得上学时跟着老师念道可道,特别道;名可名,特别名,那时候还不知这是出自何处,更甭说是什么意思了。时过几十载,再次看这部道家巨作,虽然还是不能完全理解,但至少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想和见解。道德经提倡清心寡欲、无为而治。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头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才智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宝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宝却越来越匮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峻,我想我们都应当从老子道德经里面找到自己的人生准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持静心是安家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
2、,才会时刻保持虚心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古语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会,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 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就是有作为。在物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确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否则他是收敛不了他那担心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
3、条件。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扣人心弦,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与创新实力。再加上一些经典事例,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照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作者自己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感动和惆怅,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文章中之极品,古文中之绝笔!令人佩服。道德经全文应当说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道,下部德。(长沙马王堆出土过上德下道的版本,不过公认是上道下德)道,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它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易,也就是变易的意思,道德经第一句就这样说,道可道,特别道,可以说出来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其次个方面就是易的规律,所谓易的规律,就是道曰大,
4、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万物都是逐步成长,但是物壮则老,便要慢慢消减,于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状态。假如说老子写这部道德经上部道经的目的就是阐述道德规律,下部德经则主要讲的是为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便是落在下部德经上面。读了道德经之后,最大的感受还是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弦被触动。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许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许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许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
5、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但是仅看当今社会,能做到将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几人呢?屈指可数。高速膨胀的经济时代,让更多的人在利欲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可悲,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道德经仅区区五千字,可只要你专心去读去理解,你会发觉当中的道理岂是区区五千字便能概括的。老子注意人的无为思想,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假如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无为论应当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无为思想用在为人处事的观点上来看,便是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社会、自然是如此,大家小家是如此,为人处世亦如此,对待老人尽心尽孝、兄弟姐妹和谐相处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限制150内